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1.古诗词三首(2课时)(共4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1.古诗词三首(2课时)(共4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2 22:3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本册书共有八个单元。第一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和《三月桃花水》四篇课文组成。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内容电子教材



教材内容
第一课时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我会写

qīng


宿
住宿
宿舍


篱笆
笊篱
shū
疏远
疏忽

杂物
杂志
稀疏
稀少
蜻蜓

tíng
蜻蜓















徐步
徐州
我会写
lài

yán

屋檐
房檐
wēng
老翁
渔翁
chú
锄草
锄头
无赖
耍赖
剥削
剥夺
máo












茅屋
茅草

宿
































多音字
宿新市徐公店

周末我在大姨家住了一宿。
xiǔ
妈妈给我讲了很多关于星宿的传说。
xiù


旧社会地主剥削劳动人民。

小猴子吃香蕉会自己剥皮。
bāo
杨万里:宋代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中兴四大家”。
主要作品:《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舟过安仁》等。

作者简介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 落/ 疏 疏/ 一 径 深,
树 头/ 新 绿/ 未 成 阴。
儿 童/ 急 走/ 追 黄 蝶,
飞 入/ 菜 花/ 无 处 寻。

整体感知
理解诗题
宿 新市 徐公店

住宿,住在

地名

姓徐的人开的客店
题意:(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开的客店里。

理解诗题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篱笆
稀疏
一条小路通向远方
树上新长出的绿叶
没有形成树荫
诗意:篱笆稀稀疏疏,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新长出的树叶还不茂密,没有形成树荫。
静景美丽,体现喜爱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奔跑
再也找不到了
诗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动景有趣,体现喜爱





一个孩子( )地奔跑着追赶( )的蝴蝶,眼看就要追上蝴蝶了,他不由得露出了( )的微笑,可是蝴蝶( )着翅膀就飞进了( )的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课后第2题)
黄色
飞快
开心
扑闪
金灿灿
这首诗的静景美丽,动景有趣,快来伴着音乐,带着对这幅美景的喜爱之情朗读一下吧!
(课后第1题)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主题概括
《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有动有静,人景交融。展现了一幅乡村的美好画面,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深”在字典中有如下解释:A.久,时间长;B.程度高的;C.(颜色)重;D.从上到下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跟“浅”相对。
深秋 ( ) 篱落疏疏一径深 ( )
情谊很深( ) 颜色太深 ( )
课堂演练
·
·
·
·
D
A
C
B
二、填空。
《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 。”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

课后作业
1、抄写课后生字,组两个词语。
2、背诵、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预习课文其他两首诗词。

第 二 课 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第二课时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范成大,宋代诗人。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作者简介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 子/ 金 黄/ 杏 子 肥,
麦 花/ 雪 白/ 菜 花 稀。
日 长/ 篱 落/ 无 人 过,
惟 有/ 蜻 蜓/ 蛱 蝶 飞。

整体感知
如何理解题目“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 田园 杂兴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田家,乡村

随兴而写的诗
解题:(诗人)随兴而写的关于乡村四季的诗。
xìng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稀落
诗意: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果肉肥厚
有花有果,有形有色


形美、色美,体现喜爱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蝴蝶
诗意: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篱笆
静景


静中有动,体现喜爱
动景
夏天白天变( )了,农民们早出晚归,在田间辛勤地( )、( )……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 ),( )经过。只有( )和( )绕着篱笆( )地飞舞着。
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课后第2题)
播种


没有人
蜻蜓
锄草
蝴蝶
悠闲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古诗唱读
主题概括

这首诗用 、 、 、 ,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同时写出了农民的忙碌,表达了对乡村景色的 之情。
梅子黄 杏子肥 麦花白 菜花稀
喜爱
清平乐·村居
词的每句话字数可以不同,因此,词还有一个小名叫长短句。每首词都有词牌名,常见的词牌名有长相思、西江月、水调歌头等。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清平乐,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词中叫上阙,后一部分,词中叫下阙,朗读时两阙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
解读“词”
辛弃疾,宋代词人。他的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作者简介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互动课堂
自由朗读这首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停顿。
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è。
村居:词题。
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饶州,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翁媪:老翁、老妇。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词语解释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词意: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上阙中“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这句话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词意: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和谐、温馨
相亲相爱
老翁、老妇


读一读词的下阙,说说下阙写了哪些人的活动?给你又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勤劳、懂事、可爱
( )的大儿子正在小溪东面的豆田里( );二儿子正在院子里用( )的双手编织( );( )的小儿子,正( )在溪边,( )地哼着歌儿剥( )。
读完下阙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课后第2题)
鸡笼

可爱
灵巧
开心
莲蓬
勤劳
锄草
古诗唱读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主题概括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农村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词人把这家老小的不同的 描写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词人对农村 生活的喜爱。
面貌和情态
宁静、和谐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代诗人 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 , ”
描绘了昼长人稀、蜓飞蝶舞的画面。

范成大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课堂演练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茅檐低下,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___________,中儿___________,
最喜小儿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锄豆溪东
正织鸡笼
亡赖

课后作业
1、背诵、抄写注释。
2、背诵、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清平乐.村居》。
3、摘抄描写儿童的诗句。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