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千人糕》 课件+教案+素材(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千人糕》 课件+教案+素材(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2 17:35:06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6 千人糕
语文人教版 二年级下
新知导入
同学们,你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糕”?
你吃过米糕吗?看似普通的米糕为什么被父亲称为
“千人糕”呢?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新知讲解

fěn


zhī

ɡāo







蔗 糖
zhè tánɡ

cài

新知讲解

áo


xiāo

的 确
dí què

suàn


láo


yīnɡ

新知讲解
识字方法

“敖”表音,“灬”表意,“灬”是由“火”演变而成的,把蔬菜等加水放在文火上久煮为“熬”。
牜+寺=特
口+麻=嘛
米+分=粉
米+唐=糖
氵+十=汁
钅+肖=销
石+角=确
新知讲解
识字方法

白菜
青菜
蔬菜


红糖
白糖
糖果
甜味
甘甜
酸甜
新知讲解
de

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好的

目的
多音字
新知讲解









nénɡ
zhuō
wèi
mǎi

ɡān
tián
cài
láo


















新知讲解
生字归类









新知讲解

néng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两个“匕”是上小下大。
左右等宽
笔顺:
“月”的第一笔是丨。
能干:同学们都有一双能干
的小手!
新知讲解

zhuō
横左边不露头。
上窄下宽
笔顺:
中间的“日”写得扁一些。
桌子:同学们把桌子擦得
真干净。
新知讲解

mǎi
最后一笔是点。
上窄下宽
笔顺:
注意两点的方向和大小。
买菜:妈妈出去买菜了。
新知讲解

gān
第一笔横要长一写。
笔顺:
甘蔗:妈妈买的甘蔗真甜。
新知讲解

cài
这一笔是 “丿”
笔顺:
白菜:小羊很喜欢吃白菜。
上窄下宽
新知讲解
识字游戏
新知讲解
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造句:小明对这件事很好奇。
特别:格外;与众不同;不普通。
造句:这件衣服特别漂亮。
新知讲解
的确:完全确实,实在。
造句:这件事的确不是他干的。
包装:在商品外面用纸包裹或把商品装进纸盒、瓶子等。
造句:这件物品易碎,所以包装时要小心。
新知讲解
平平常常
AABB式词语:
我会说:
平平安安 工工整整

高高兴兴 干干净净
新知讲解
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新知讲解
课文先写 ;
然后写 ;最后写 。
爸爸告诉孩子什么是千人糕
爸爸和孩子探讨千人糕制作的劳动过程
孩子理解了什么是千人糕
新知讲解
听写词语
能干 桌子 美味 买东西
农具 甘甜 甜菜 劳动
新知讲解
米糕到底是怎么制作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
新知讲解
“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
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新知讲解
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新知讲解
米糕是由米和糖制成的。
先生产、加工米和糖制作成米糕,再经过包装、送货、销售,最后我们经过购买,米糕才会到我们手里。
新知讲解
爸爸说:“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新知讲解
播种
耕地
育苗
移栽
灌溉
施肥
防虫
收割
新知讲解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
新知讲解
“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的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新知讲解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新知讲解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拓展提高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板书设计
千人糕
农民种稻子
大米
农民种甘蔗、甜菜
甘蔗汁、甜菜汁
还要人包装送货销售
每一个环
节背后又
需要诸多
工具材料


很多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一、我会填写恰当的量词。
一( )糕 一( )人
一( )桌子 一( )种子




课堂练习
二、文中爸爸为什么把米糕叫“千人糕”呢?
它虽然是一块平平常常的糕,
但经过很多很多的人的劳动,所以
把它叫做“千人糕”。
作业布置
回家后,和家人一起说说制作文具盒的劳动过程。
谢 谢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千人糕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千人糕》,通过爸爸和儿子的对话叙述了看上去很平常的糕,却要很多很多人付出劳动才能做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所有的吃、 穿等物品都是来之不易的,需 要我们大家多个环节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学情分析
本文语言简练,通过父子的对话讲述了千人糕的由来。教师在课堂上应着重引导学生读课文,读中感悟内容,读中体会情感。
吾内容、体会情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3.懂得很多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重点难点
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懂得很多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讨论:同学们,你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糕”?
2.课件出示各种“糕”的图片,并引领学生朗读这些词语。
发糕 年糕 桂花糕 蛋糕
3. 你吃过米糕吗?看似普通的米糕为什么被父亲称为“千人糕”呢?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4. 请学生再读课题,思考:看到题目有什么疑问?
预设:(1)什么是千人糕?(2)千人糕是一千个人制作出来的吗?
5.解释“千人糕”。
6. 导入:是啊,到底什么是千人糕呢?千人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吧!
【设计意图:借助多张糕点的图片,丰富学生对“糕”的意义的理解,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2.出示生字。
(1)指名读生字,读错的字,其他同学纠正。
(2)同桌互读。
(3)开火车读、齐读。
3. 交流识字方法。
(1)形声字识记。熬,“敖”表音,“灬”表意,“灬”是由“火”演变而成的,把蔬菜等加水放在文火上久煮为“熬”。
(2)加一加方法。牜+寺=特 口+麻=嘛 米+分=粉 米+唐=糖 氵+十=汁
钅+肖=销 石+角=确
(3)借助图片识记。菜和糖。
(4)识记多音字“的”。
4. 一些生词藏到句子中了,你还会读吗?
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5.再读一读课文比比谁读的正确、流利。
三、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要求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
(1)给生字归类。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范写,重点指导。
“能”在田字格位置是左右等宽。“月”的第一笔是丨,右边两个“匕”是上小下大。
“桌”在田字格位置是上窄下宽。中间的“日”写得扁一些,上边横左边不露头。
“买”在田字格位置是上窄下宽。注意两点的方向和大小,最后一笔是点。
“甘”是独体字,第一笔横要长一写。
“菜”在田字格位置是上窄下宽。下面 “采”的第四笔是 “丿”。
(4)学生练写,把字写规范、美观。
(5)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发现汉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先写爸爸告诉孩子什么是千人糕;然后写爸爸和孩子探讨千人糕制作的劳动过程;最后写孩子理解了什么是千人糕。)
2. 根据课文主要内容,给课文分层次。
第一部分(1-5自然段):第一组对话,爸爸告诉孩子什么是“千人糕”。
第二部分(6-9自然段):第二组对话,爸爸和孩子探讨“千人糕”的制作过程。
第三部分(10、11自然段):爸爸的总结性发言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孩子充分认同。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千人糕到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请家人帮忙,利用上网、查阅书籍或者参观问询的方式了解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听写词语。
2.过渡:米糕到底是怎么制作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1-5自然段
1. 指名朗读第1~3自然段,引导学生想一想:听爸爸说吃“千人糕”,“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好奇)
2.交流:“我”为什么会这么好奇?你能猜出“我”当时是怎样想的吗?
3.学生交流后,教师相机让学生读。
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4.这是对孩子的什么描写?说明什么?
(心理描写,说明孩子猜“千人糕”很大。)
5.理解“特别”的意思。
6.请同学们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我”,体会“我”当时好奇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7.过渡:千人糕,真的是很多很多人做成的吗?真的比桌子还大吗?快看,爸爸把“千人糕”端出来了!
8.看到真正的千人糕,你有什么感受?
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体会“笑了”一词,写出了孩子由最初的好奇到之后不以为然的心理变化过程。)
9.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孩子的不以为然。
(二)学习6-9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6~9自然段,画出描写千人糕制作过程的句子,再仔细读一读这些句子。
2.米糕到底是如何制作的呢?
交流米糕制作过程:米糕是由米和糖制成的。先生产、加工米和糖制作成米糕,再经过包装、送货、销售,最后我们经过购买,米糕才会到我们手里。
3.汇报交流:制作千人糕的过程中需要哪些劳动?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交流体会,并指导朗读相应的句子。
预设一: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大米。
课件出示:“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教师指名朗读。
(1)同桌交流:单单是农民种稻子就能产出大米吗?
(2)你能根据自己了解的资料,把省略号的部分补充出来吗?
(3)你知道种植水稻需要哪些劳动过程呢?
(4)教师小结:光是做千人糕的大米,就需要无数人的劳动。
预设二:农民种甘蔗、甜菜,工人熬甘蔗汁、甜菜汁。
课件出示:“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指名朗读。
(1)这个省略号又是什么意思?
(说明熬糖的过程复杂,还要有很多的工具和很多道工序。)
(2)这样米糕的程序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预设三:包装、送货、销售
课件出示:“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体会“还得”“又”,突出了劳动的繁杂。
4.全班交流:我们穿的衣服要经过哪些人的什么劳动?
汇报:(1)农民伯伯种出棉花。(2)工人叔叔把棉花弹成棉纱。(3)纺织工人织成布匹。(4)警察叔叔站岗值班。(5)缝纫工人缝制衣服。(6)服装超市的售货员来出售。
5.指导朗读6-9自然段。
(三)学习10、11自然段
1.引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是啊,一块小小的米糕,竟然需要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怪不得父亲说——
课件出示: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的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2.爸爸的话告诉我们什么?
(爸爸的话告诉我们,一块看似普通的糕,需要很多人付出劳动。所以说它叫千人糕。)
3.你知道这糕为什么叫“千人糕”了吗?
预设:它是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做成的。
课件出示: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4.小结: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好多东西也都需要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获得,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些东西,不能浪费。
5.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要读出“我”好奇、醒悟、激动的心理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讨论一块糕需要多少人的努力才能买到,从中体会要珍惜这些东西,不能浪费。同时设置在情境中朗读,让学生体验着不同的角色,逐步走进“我”的情感变化之中,感受着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指名说说学习完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很多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要学会勤俭节约,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3.在今后的生活中你打算怎么做?
【设计意图:让学习明白道理的同时,在生活中践行道理,并能真正做到勤俭节约。】
四、布置作业,拓展提高
1.由这篇课文你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首诗?
2.给爸爸妈妈讲讲“千人糕”的故事。
3.举例说说,还有哪些东西是很多人劳动的成果?
【设计意图:让学习从自我做起,从家人做起,真正做到勤俭节约,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板书设计
农民种稻子——大米——粉 每一个环
千人糕 农民种甘蔗、甜菜——甘蔗汁、甜菜汁——糖 节背后又
还要人包装送货销售 需要诸多
很多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工具材料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首先从导入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基于这一点,学生能较快找出文章的中心,从而从客观上实现文章的突破。在细节的处理上我注重让学生有感情朗读,从读中体会一块米糕来之不易,从而让学生珍惜勤俭节约,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2.教学时,注重启发学生头脑中旧有的知识,在学习课文时,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而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人文性、生活性,让语文学习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千人糕n
课时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néng gàn zhuō zi kǒu wèi

mǎi cài wén jù gān tián

二、辨字组词。
糕( ) 特( ) 劳( ) 粉( ) 糖( )
羔( ) 寺( ) 苏( ) 分( ) 唐( )
汁( ) 菜( ) 甜( ) 甘( ) 买( )
计( ) 采( ) 填( ) 廿( ) 卖( )
三、一字组多词。
菜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桌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dī  de  dí  dì
好的(   )   的确(   ) 的哥(   )   目的(   )
五、我会填写恰当的量词。
一( )糕 一( )人
一( )桌子 一( )种子
六、我会组词连句。
1.那糕 平时 什么 看上去 跟 没有 两样 吃的 糕

2.的确 千人糕 应该 啊 这糕 叫

七、照样子,写句子。
例: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例: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八、课内阅读。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1.照样子,写词语。
很多很多    很____很____ 很____很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平平常常——( ) 仔细——( )
3.这两个自然段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对话。
4.这糕为什么叫“千人糕”,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九、课外阅读。
年糕
我打开相册,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我们全家一起吃年糕的照
片。这让我想起每逢过年,爷爷用大木槌打石凿里的年糕的
情形。
打年糕那一天,爷爷先把一些糯米放在锅里蒸熟,再把蒸熟的糯米放进石凿里,用大木槌均匀地打成糊状。不一会儿,黏稠的年糕就打好了。虽然,这个过程很累,但是一份勤劳,就会有一份收获。
在我们的家乡,流传着一首儿歌:“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教我打年糕,糖蘸蘸,多吃块;盐蘸蘸,少吃块;酱油蘸蘸没吃头。”到了除夕夜,我们会把白砂糖倒入碗里,然后全家热热闹闹地围在一起,唱着歌儿,吃着年糕。大家都开开心心的,我的心里也美滋滋的。
我喜欢家乡的年糕,它不仅是我们家乡的特产,而且象征着全家幸福和谐的生活。
我望着手里的相册,感动极了!
1.文章共有( )个自然段。
2.我会仿写词语。
开开心心
美滋滋
3.“我”的家乡流传着一首关于年糕的儿歌,用“ ”在文中画下来。
4.“我"为什么喜欢家乡的年糕?





参考答案:
一、能干 桌子 口味 买菜 文具 甘甜
二、
糕(年糕) 特(特别) 劳(劳动) 粉(粉色) 糖(糖果)
羔(羊羔) 寺(寺庙) 苏(苏州) 分(十分) 唐(唐代)
汁(果汁) 菜(白菜) 甜(甜味) 甘(甘甜) 买(买菜)
计(计算) 采(采果子) 填(填空) 干(干净) 卖(卖菜)
三、白菜 青菜 菜地 桌子 圆桌 方桌
四、de dí dí dì
五、块 群 张 粒
六、1.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
2.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七、杭州的确是“人间天堂”啊!
难道这块蛋糕不好吃吗?
八、1.很美很美 很大很大
2.普普通通 认真
3.爸爸和孩子
4.一块普普通通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九、1. 5
2.红红火火 平平安安 胖乎乎 白茫茫
3.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教我打年糕,糖蘸蘸,多吃块;盐蘸蘸,少吃块;酱油蘸蘸没吃头。
4.因为它不仅是我们家乡的特产,而且象征着全家幸福和谐的生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