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匹出色的马》 课件+教案+素材(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一匹出色的马》 课件+教案+素材(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2 17:37:26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7 一匹出色的马
语文部编版 二年级下
新知导入
同学们,看,这一家四口来到了郊外,他们在干什么?
今天,我们就走进这家人,看看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新知讲解
jiāo



cōng


tǎn


广
fàn
波 纹
bō wén

nuǎn




新知讲解
liàn shě
恋恋不舍

zhū






qiú

shí

kuà


新知讲解
识字方法
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
交+阝=郊
氵+乏=泛
车+欠=软

扌+合=拾
马+奇=骑
木+朱=株
新知讲解

骑马
骑车

异同
差异
新知讲解
sǎn
sàn
傍晚,我和妈妈一起出去散步。
松散
多音字
háng
xíng
我们行走在大路上。
银行
新知讲解










mèi

wén
xiànɡ
jǐnɡ
liàn
shě
qiú


















新知讲解
生字归类









新知讲解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儿”两笔的起笔均紧贴外框上横写。
半包围结构
笔顺:
能干:一匹马:草地上有一匹
漂亮的马。
新知讲解

mèi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不要写成“末”。
左窄右宽
笔顺:
妹妹:我的妹妹很可爱。
“女”字横画右部不出头。
新知讲解

xiàng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右边笔画较多,注意写紧凑一些。
左窄右宽
笔顺:
好像:燕子的尾巴好像一把
剪刀。
新知讲解

qiú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捺画舒展,最后一笔是点。
独体字
笔顺:
求助:当有困难时,我们可以
向老师求助。
新知讲解
看谁捡的贝壳多
新知讲解
理解词语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对某一城市说)。
造句:春天,郊外的景色真美。
葱葱绿绿:形容草木碧绿而茂盛。
造句:望着葱葱绿绿的草地,我心旷神怡。
新知讲解
理解词语
异常:非常;特别。
造句:他用异常的眼光看着小明,
看得小明心里有点发毛.
恋恋不舍: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造句:春天,公园的景色真美,让人
恋恋不舍。
新知讲解
恋恋不舍
AABC式词语:
我会说:
欣欣向荣 历历在目

滔滔不绝 窃窃私语
新知讲解
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新知讲解
在爸爸的引
导和鼓励下
新知讲解
这到底是一匹怎样出色的马,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吧!
新知讲解
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思考:读了这几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新知讲解
一个春天的傍晚,妈妈牵着妹妹,爸爸牵着我,一起到郊外去散步。
新知讲解
我们沿着一条小河走。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抚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新知讲解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比喻句
我会仿写句子
像 。
像 。
燕子的尾巴
一把剪刀
天上的白云
柔软的棉花糖
新知讲解
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
新知讲解
“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呢?读一读第四至七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新知讲解
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 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 妹妹转过头求爸爸。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一根又长又细的柳树枝条
柳条根本不是马,爸爸为什么这么说?
爸爸这样做是为了鼓励妹妹,让她勇敢地走回家。
新知讲解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
因为妹妹骑的不是真正的马,而是一根树枝。
“马”为什么要打上引号?
新知讲解
读一读下面两句话,体会妹妹得到“马”前后的变化。
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对比
说明妹妹觉得累了,不想自己走,想妈妈抱回家。
说明妹妹愿意自己走回家,而且心里很高兴。
新知讲解
不迁就、很有教育方法的爸爸
新知讲解
妹妹开始走不动,让爸爸妈妈抱,最后很高兴地回家了,她的态度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在爸爸的鼓励和引导下,妹妹坚持到了最后,并且体会到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快乐。
拓展提高
板书设计
一匹出色的马
一家四口 欣赏美景
只要心中有目标、有动力、坚持到底,就一定会成功
妹妹累了 让爸爸妈妈抱
妈妈拒绝 爸爸拾柳枝给妹妹当“马”
妹妹很开心 比“我们”早到家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一、我会填写恰当的量词。
一( )傍晚 一( )小河
一( )绿毯 一( )骏马




课堂练习
二、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拾起一根又细又长的枝条递给妹妹。(改为“被”字句)

2.路的一边是田野,郁郁葱葱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仿写比喻句)

一根又细又长的枝条被爸爸递给了妹妹
平静的湖面像一面光滑的镜子
作业布置
谢 谢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一匹出色的马》
教材分析
《一匹出色的马》情节简单,文字鲜活,是一 篇极具教育意义的文章。课文讲的是一个春天的傍晚,爸爸、妈妈、妹妹和“我”一家人一起去郊外散步,“我们”边看,一边走,欣赏着郊外的美丽景色,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走不动了,求妈妈抱,妈妈说她很累,妹妹又求爸爸抱,爸爸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给了妹妹,告诉她这是一匹出色的马,让她骑着“马”回家,妹妹跨上“马”,很快跑回了家。文章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目标、有动力,坚持到底,就一定会成功。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情节简单,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时,教师要联系实际,引导孩子不要总是想着依赖别人,要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要自己去克服一些困难。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只要心中有目标、有动力,坚持到底,就一-定会成功。
3.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
重点难点
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难点: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内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一家四口在郊外散步的图片。
同学们,看,这一家四口来到了郊外,他们在干什么?
预设:散步、郊游。
这家人在郊外散步,你们想知道他们在郊游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吗?今天,我们就走进这家人,看看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教师板书课题,指生齐读课题。
3.指名读“匹”,注意“匹”的读音是pǐ,不要读成pī,并用“匹”组词,或说一句完整的话。
【设计意图:看图引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简介作者。
陈伯吹(1906-1997)原名陈汝埙,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教育家。1981年,创立“陈伯吹儿童文学园丁奖”。1988年此奖改名为“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主要作品:《一只想飞的猫》《幻想张着彩色的翅膀》等。被誉为“东方安徒生”。
2.这到底是一匹怎样出色的马呢?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3.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词。
4.课件出示生字词:
郊外 广泛 波纹 大葱 柔软 毛毯 异同 恋恋不舍 寻求 一株 捡拾 骑车 跨过
(1)指名读字词。
(2)找小老师领读字词。
(3)开火车读。
5.交流识字方法。
(1)猜字谜识字法: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毯)
(2)加一加识字方法:交+阝=郊 氵+乏=泛 车+欠=软 扌+合=拾
马+奇=骑 木+朱=株
(3)借助图片识记法:骑 组词:骑马 骑车;异 异同 差异。
6.识记多音字。
(1)散 sàn(散步) sǎn(散开)
(2)行 xíng(我们行走在大路上。) háng(银行)
【设计意图:自学生字,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让学生当小老师的形式识记生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三、再次读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默读全文,然后想一想:这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一根枝条)
【设计意图:通读全文,抓住关键问题,引领学生建立文本的整体印象。】
四、观察指导,学写生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2.仔细观察,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3给生字归类。
4.教师重点指导。
“匹”是半包围结构,“儿”两笔的起笔均紧贴外框上横写。
“妹”是左窄右宽,左边“女”字横画右部不出头。右边“未”不要写成“末”。
“像”是左窄右宽,右半部分“象”的第六笔撇从“口”中间穿出去,把字写正。
“求”是独体字,捺画舒展,最后一笔是点。
5.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易错笔画,突破写字难点。同时针对学生书写能力有所增强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自主书写,提高学生书写的主动性。】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课后巩固生字,以提高识字的准确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
2.齐读课题,思考:“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
3.爸爸为什么要给妹妹一根枝条,让妹妹当马呢?妹妹看到这匹马后事怎样的心情?这匹马把妹妹带回家了吗?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以引起学生回忆,紧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能够准确把握文本内容。】
二、朗读感悟,明白道理
1.学生带着课前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答案。
2.指名朗读第1~3自然段,思考:读了这几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重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方面:第1自然段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是一个春天的傍晚,地点是在郊外,人物是“我”、妈妈、爸爸和妹妹。理解两个“牵”字含义。
预设:两个“牵”字,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和谐的家庭生活画面。
第二方面:郊外的景色很美。
(1)从哪里可以看出郊外的景色很美,请你再读一读前3个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景色的句子。
(2)指名朗读圈画的描写景色的句子,教师相机利用课件出示这些句子:
①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理解“笑”字含义。
预设:“笑”字,溢着童趣,透出天真。这快乐、会心的笑,是因为有爸爸妈妈陪伴的童年十分幸福。
②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理解比喻句。你会说比喻句吗?
预设: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天上的白云像柔软的棉花糖。
(3)自由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感受这美好的画面。
第三方面:“我们”一家人很喜欢这里的景色。
(1)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我们”一家人很喜欢这里的景色?再次读一读前3个自然段,找一找。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利用课件出示句子:
①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②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
(3)面对这美丽景色,我们想回家吗?
理解“恋恋不舍”一词。
预设:“我们”之所以恋恋不舍,是因为郊外的景色异常美丽。
引导学生说出“恋恋不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4.过渡:此时的我们都沉浸在美景之中,多么高兴!该回家了,这时的妹妹又有怎样的表现呢?请大家读一读第4自然段。
5.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然后交流:妹妹此时是怎样的表现?
6. 你有过一家人散步的经历吗?当你走累了,是不是也像文中的妹妹一样想找爸爸妈妈抱你呢?(小组互说,谈谈自己的经历。)
7.文中的爸爸送给了妹妹一匹出色的“马”,这匹“马”到底是什么?
(1)学生交流汇报。
(2)教师引导:这批出色的“马”指的是柳条,妹妹,把它当成了骏马,心中有了前进的动力,所以很快跑回了家。
8.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多么可爱的妹妹啊!在她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可爱,那么美好!所以,她高兴地跨上“马”。
9.如果你是文中的妹妹,你会怎么做?文中的妹妹做的好不好?
小组讨论交流。
10.从课文中可以看出“我”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爸爸?(不迁就、很有教育方法的爸爸)
11.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只要心中有目标、有动力,坚持到底,就一定会成功。)
【设计意图: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通过谈谈自己的经历,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总结课文,渗透情感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 自由交流:生活中,你有过和“妹妹”类似的经历吗?小组交流分享。
3. 你今后打算怎么做?写一写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布置作业
给爸爸妈妈讲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一匹出色的马
柳条——出色的马
只要心中有目标、有动力,坚持到底,就一定会成功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理清课文所描写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去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为以后描写景物做好铺垫。接着让学生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只要心中有目标、有动力,坚持到底,就一定会成功。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快乐战胜疲劳的喜悦之情。最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有没有过和“妹妹”类似的经历吗?让课文回归生活,同时也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一匹出色的马》课时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ì pǐ qiú xué mèi mei hǎo xiàng

liàn liàn bù shě jǐng wù bō wén

二、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散 行
( ) ( )
三、给下列汉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儿( )( )( ) 象( )( )( )
景( )( )( ) 皮( )( )( )
四、我会仿写词语。
1. 葱葱绿绿(AABB式)
2. 恋恋不舍(AABC式)
3. 又长又细 又( )又( ) 又( )又( )
五、我会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 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

2. 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

六、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 一个 ,妈妈牵着 ,爸爸牵着我,一起到郊外去 。
2.“一匹出色的马”其实是一根 。
3.“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 比喻成柔软的 。我也能写一个比喻句:

七、课外阅读。
大海边
今天,爸爸和我一起到大海边玩。我在沙滩上走来走去,身后留下一串串脚印。浪花一波一波地打在脚上,我都快要站不住了。浪花一朵一朵在海面上开放,美丽极了。我还看到一群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真是有趣呀!
爸爸说:“大海是船儿的道路。”
我说:“大海是鱼儿的家。
1.本文共( )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共( )句话。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脚印 一( )浪花 一( )鱼
3. 爸爸和“我”分别觉得大海是什么?

4. 你觉得大海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一匹 求学 妹妹 好像 恋恋不舍 景物 波纹
二、sǎn(散开) sàn(分散) xíng(行走) háng(银行)
三、儿(匚)(匹)(一匹) 象(亻)(像)(好像) 京(日)(景)(景色) 皮(氵)(波)(波纹)
四、1.红红火火 干干净净 明明白白
2.依依不舍 侃侃而谈 姗姗来迟
3.又大又红 又酸又甜
五、1.我和小红一边唱歌,一边跳舞,高兴极了。
2.妈妈给我买的文具盒异常漂亮。
六、1.春天的傍晚 妹妹 散步
2.又细又长的枝条
3.田野 绿毯 门口的小溪非常清澈,就像一面镜子。
七、1. 3 5
2.串 朵 群
3.爸爸觉得大海是船儿的道路。“我”觉得大海是鱼儿的家。
4.大海是海鸥的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