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紫苑学校
《壶口瀑布》是部编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梁衡用形象的语言,通过两次亲临壶口观瀑,生动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刚柔并济、多姿多彩的壶口瀑布形象,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悟。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在概括能力、表达能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因此,在本节课中恰当引导学生阅读,训练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并借助小组交流让学生品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体验作者的情感。
阅读:
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抓住壶口瀑布的特点,感受黄河的气势之美;
2.品读欣赏文字之美;
3. 理解黄河瀑布的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教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学法:
1.朗读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3.品析法。
激 情 导 入
发现瀑布之美
感受瀑布之美
布 置 作 业
欣赏瀑布之美
瀑布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历来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今天,我们要欣赏的美文,挟雷裹电,震撼人心,含义隽永,耐人寻味。这就是梁衡的游记散文——《壶口瀑布》。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简单直接的语言导入,让学生体会黄河奔腾气势之美,将学生带入美的氛围中。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标出描写雨季和枯季壶口瀑布的情景的语句,感受两次壶口瀑布的气势特点。
设计意图:
用朗读方式,借助语句初步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形成感性认识。
作者梁衡追求散文的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 一篇美文,往往有许多美点,一个词,一个句子,一种修辞,一段文字,或者从描写的角度,或者所调动的感官,或者所抒发的情感,或者所采用的写法,都可以用来评说。
设计意图:
用美点寻踪、妙点揣摩的方式品读文字,通过多角度的品析,突破教学重点。
游石钟山记(季羡林)
设计意图:
由一篇到一类,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通过朗读用声音传达出你对文章的欣赏。
配乐朗读,感受文字美,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设计意图:
通过美读,既让学生欣赏文字的美,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由黄河的“柔中带刚”“遇强则抗”“勇往直前”联想到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借对黄河的赞美,表达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歌颂。
配乐朗读营造氛围,有助于情感的表达。
课外阅读郁达夫《西溪的晴雨》、徐迟《黄山记》、王充闾《读三峡》等文章,体会它们在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将所学运用到具体实践中,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品位。
1、注重人文关怀。
2、突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出了知与行的统一。
3、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