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4. 造 房 子 上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结构知识设计房屋框架,并能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设计。 2.能够与小组同学合作,用报纸卷建造纸房子。 3.会计算造房子的用料。 4.能够收集有关著名建筑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重点:建造房子。 难点:设计房子。 二、制定依据(教材、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自古以来,人类建造的房子各种各样:有拱形、方形、球形、三角形等等;所用的材料林林总总:石头、木头、砖、钢筋混凝土等等,可是你听说过用报纸建造房子吗?本课就是综合运用前三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自己设计并建造一座房子。本课的设计意图就是以造房子活动为载体,给学生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体会搞科学的艰辛和创造的乐趣,提高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可能都在小的时候用积木搭建过房子,但是本课是用报纸来造房子一定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由于近几年建筑业的大力发展,学生随处可见盖房子的场面,因此,学生知道不少盖房子的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搭建的过程中要站在单元的高度,把前三课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本次活动中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常规积累 说一说古今中外的建筑。 学生交流讨论。 通过对著名建筑的了解,来把本单元的学习和生活实践相联系。
开放式导入 1.教师首先出示古代人类住房图片或课件,问学生:你知道这些房子是哪一个时期建造的?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吗?这些房子有什么特点? 2.然后出示现代各种各样房屋图片或课件,问:你知道这些房子是怎样建造的? 1.学生回答。 2.学生交流讨论。 启发学生认识到很早以前的房子都是用树枝、石头、草泥等天然材料做成的,它的结构简单,功能单一。
核 心 过 程 推 进 一、引导学生制定建造房子的计划。 1.教师首先启发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想一想:“工人们建造房子最需要什么?”由此引出设计图纸问题。 2. 教师启发学生计算盖房子需要多少用料。即需要多少张报纸卷多少根纸棒,需要多少张报纸糊屋顶和墙体。 3.建议教师教给学生卷纸棒的方法,告诉学生:将火柴放在报纸一角,紧紧卷起报纸,头上用胶水贴牢(或用胶带粘牢)。如果纸棒的长度不够,可用胶带将两根纸棒接在一起。 4.为了节省时间,可以把剩余的纸棒放在课后制作或回家制作,课上直接利用制作好的纸棒搭建框架。 1. 各小组讨论,集体研究本组的设计方案,并画出房子式样的简图。 2.各组派发言人到前面指图介绍本组的设计思路及制作方法。 3.学生练习卷几根纸棒,再连接几根长一点的纸棒。 1.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别组的长处,弥补本组的不足。 2.这里的计算需要数学知识,小组同学必须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完成建造房子的准备工作。 3.房子建得好坏除了与图纸有关外,纸棒卷得好坏也直接影响房子质量。
二、分组建造房子。
1.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各组制作的房子要大一些,最好能容纳几个人,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体育馆或其他宽敞的地方,使得各小组在制作的时候分散开,互不干扰。如果条件不允许,学生在教室里做小房子模型也可以。由于建造房子的难度比较大,各组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为了小组之间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每组可派一名情报员到各组打探情况,从而加快本组房子的建造速度。
??? 1.学生搭建房子。 2.学生用报纸糊上房顶及墙壁,最好用彩笔画上门窗,以达到各具特色,富有童趣。 注意:如果用报纸造房子有困难,可以选用其他当地易取的材料代替,如:秸秆、苇子、树枝、废木条等,制作方法见“参考资料”。
开 放 式 延 伸 1.评比哪一组房子造得最好,畅谈造房子的体会。
??? 书中的比赛规则只是提供一种参考,教师不必受此局限,完全可以自己制定比赛规则。 1.学生开展评比活动,畅谈造房子的体会。 评比环节要重学生在建造中的表现,重房子的创意,重小组内的合作。当然房子还要结实、美观。教师一定要求学生好好反思,用语言表达出来,让思维的火花碰撞出智慧的光芒,让孩子们刻骨铭心地记住建造房子中的有趣事情。
板书设计 4. 造 房 子
反思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