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知识
一、盐
1.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是指食盐(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食盐是一种没有气味的,白色颗粒状固体。
2.化学中盐的定义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
3.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具有_________性,亚硝酸钠的形状与盐相似,也具有咸味,若误作为食盐用于烹调易引起中毒。
二、氯化钠
1.来源:海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粗盐是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蒸发除去________,得到粗盐。与实验室中的基本操作___________原理相同。
2.用途
(1)生活中的调味品,可用来腌渍蔬菜、鱼、肉、蛋等,盐渍的食品风味独特,还能延长___________。
(2)医疗中配制生理盐水,100 mL生理盐水中含有__________g 医用氯化钠。
(3)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可以用氯化钠为原料制取碳酸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利用氯化钠可以消除公路上的积雪。
(6)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钠离子可以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__________分布和促进细胞内外物质的___________。氯离子是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_________、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
3.为了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每天需摄入___________g食盐,长期食用过多食盐不利人体健康。
三、粗盐初步提纯
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粗盐通过溶解、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处理,可以得到初步提纯。
【答案】一、1.氯化钠
2.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 酸根离子 化合物
3.毒
二、1.盐湖 盐井 盐矿 盐湖 水分 蒸发
2.(1)保存时间
(2)0.9
(3)选种
(4)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
(6)水分 交换 胃液 盐酸
3.3~5
三、过滤 蒸发 结晶
重点
粗盐提纯
1.实验装置
2.原理:依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3.操作步骤: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
4.实验成功的关键
(1)称量时:托盘天平使用时要调节平衡,读数要准确;取药品要规范,不撒落。
(2)溶解时:搅拌要匀速,不能过快,防止有液体溅出。
(3)过滤时:要规范装置和操作,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4)蒸发时:不断搅拌,以防局部温度过高;蒸发皿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5)转移时:要全部转移进行准确称量。
5.误差分析
(1)产率=
(2)产率偏低的原因
①转移食盐不彻底;
②过滤时滤纸上沾有食盐;
③烧杯内壁沾有食盐溶液;
④蒸发时有溶液溅出。
(3)产率偏高的原因:蒸发时未完全蒸干。
注意:(1)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均用到了玻璃棒,但作用各不相同。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起搅拌作用,目的是加速溶解;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起引流作用;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起搅拌作用,防止局部受热时液滴飞溅。
(2)经溶解、过滤后只是将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而其中的可溶性杂质如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无法分离,因而得到的食盐不属于纯净物。
典例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洋中可以获得很多物质,连云港海水资源丰富。
(1)通过晾晒海水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实验室中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获得精盐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等。
①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的斜靠在__________________一边。蒸发时为防止液滴飞溅,除用玻璃棒搅拌外,还可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②下列操作可能导致精盐产率偏高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食盐没有完全溶解即过滤
b.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器皿上粘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氯化物是氯化钠,其次是氯化镁。下图是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镁溶液的流程。
①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过程中试剂A与沉淀B 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试剂A是(填名称)____________。
(3)2019年5月18日,在中国南海海域实现可燃冰(CH4·nH2O)试采成功,这将使人类能源格局翻开新篇章。
①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甲烷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空隙中,无固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因此可燃冰属于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若某种可燃冰中CH4与H2O的质量比是1∶9,则该可燃冰中n=_______。
③可燃冰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的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蒸发时为防止液滴飞溅,除用玻璃棒搅拌外,还可以采取的操作是移走酒精灯。②下列操作可能导致精盐产率偏高的是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有不溶性杂质进入烧杯中;食盐没有完全溶解即过滤和器皿上粘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都会导致精盐产率偏低。故选b。(2)①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2+Ca(OH)2Mg(OH)2↓+CaCl2。②上述过程中试剂A与沉淀B 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试剂A是盐酸。(3)①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甲烷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空隙中,无固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因此可燃冰属于混合物。②若某种可燃冰中CH4与H2O的质量比是1∶9,则该可燃冰中n=8。③可燃冰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
【答案】(1)①三层滤纸 移走酒精灯
②b
(2)①MgCl2+Ca(OH)2Mg(OH)2↓+CaCl2
② 盐酸
(3)①混合物
②8
③CH4+2O2CO2+2H2O
基础训练
1.玻璃棒是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A.过滤 B.稀释浓硫酸
C.称量 D.蒸发
2.下列化合物中,依次属于氧化物、碱、盐的一组是
A.Na2CO3 KOH CaO B.CO NaOH KCl
C.H2O H2SO4 NaNO3 D.CuO HCl CaCO3
3.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酸雨的主要成分
B.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
C.食醋可用于除去锅炉中的水垢
D.食盐可用于腌制咸菜
5.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A.纯碱 B.单质镁
C.烧碱 D.粗盐
6.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7.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所以所有的盐中都含有金属离子
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现有如下几种物质:
A.熟石灰 B.石墨 C.盐酸 D.氯化钠
请用上述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每空只填一种物质):
(1)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是___________。
(2)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______。
(3)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
(4)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9.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有下列仪器,其中一定需要的是
①试管 ②烧杯 ③玻璃棒 ④长颈漏斗 ⑤蒸发皿 ⑥酒精灯
A.①④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⑤
10.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如下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操作“1”是称量
B.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
C.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
D.蒸发至滤液被蒸干后移去酒精灯
11.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如图中①是________池(填“蒸发”或“冷却”)。
(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发生改变
B.在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在①中,海水的浓度逐渐增大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3)在粗盐变成精盐的过程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其中在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真题练习
12.[2019·扬州]第19届省运会在我市拉开帷幕,游泳比赛的池水中含4%左右的CuSO4。CuSO4属于
A.酸 B.碱 C.盐 D.有机物
13.[2019·新疆]某同学对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
B.家用电器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用铁锅做饭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D.长期过量摄入食盐不利于人体健康
14.[2019·南京]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
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称量精盐前,把粗盐固体转移到纸上
D.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15.[2019·宁波]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A. B. C. D.
16.[2019·贵阳]学会物质的分离提纯和准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意义。
(已知:20 ℃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 g/mL)
实验一:溶液配制
(1)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__________g,水________mL。
(2)0.9%的医用氯化钠溶液俗称生理盐水,可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电解质。生理盐水中的溶质为_______。
实验二:粗盐提纯
(3)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操作②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4)20 ℃时提纯9 g粗盐,若已知粗盐中氯化钠含量约为80%,溶解时应选择哪一种规格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最为合适(提供的量筒规格有“10mL”、“25mL”和“100mL”),请你选择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提纯后的精盐属于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答案】C
【解析】A、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B、稀释浓硫酸需要用玻璃棒搅拌;C、称量时不需要使用玻璃棒;D、蒸发时需要用玻璃棒搅拌。故选C。
2.【答案】B
3.【答案】B
【解析】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特征,正确;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错误;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正确;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凝固点降低,使冰雪较快融化,正确。故选B。
4.【答案】A
【解析】A、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选项错误;B、氢气燃烧后的产物为水,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正确;C、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盐,故食醋可与碳酸盐反应达到除去水垢的目的,正确;D、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是一种调味剂,可用来腌制咸菜,正确。故选A。
5.【答案】D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物质,但不含纯碱、单质镁、烧碱,获得纯碱可通过将海水蒸发析出粗盐,然后将粗盐提纯获得较纯净的氯化钠,再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得烧碱、氢气、氯气和碳酸钠。故得到纯碱和烧碱的过程有化学变化发生;金属镁是由氯化镁经化学变化得到;把海水经太阳暴晒,蒸发水分后即得粗盐,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故选D。
6.【答案】D
【解析】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可通过风吹日晒使水分蒸发,使氯化钠晶体从海水中结晶析出,这是海水晒盐的原理。故选D。
7.【答案】B
【解析】A、中和反应特指酸碱之间的反应,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盐和水,但是它不属于中和反应,错误;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在叙述单质的定义时必须强调是纯净物,否则不成立,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但是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单质,错误;D、铵盐不含金属离子,错误。故选B。
8.【答案】(1)D
(2)B
(3)A
(4)C
能力提升
9.【答案】C
【解析】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溶解时需要烧杯和玻璃棒;过滤时需要铁架台、烧杯和玻璃棒、漏斗;蒸发时需要铁架台、蒸发皿和玻璃棒、酒精灯。故选C。
10.【答案】D
【解析】A、图中操作“1”是称量粗盐的质量;B、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食盐溶解;C、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D、蒸发至滤液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或有少量液体剩余时停止加热,后移去酒精灯。故选D。
11.【答案】(1)蒸发
(2)ABD
(3)防止液滴飞溅
【解析】(1)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故采用蒸发的方法进行结晶。
(2)A、海水进入贮水池没有新物质生成,成分没有改变,错误;B、随着蒸发不断进行,海水中氯化钠没有结晶前,海水中氯化钠质量不发生变化,错误;C、随着海水不断蒸发,溶剂不断减小,故海水浓度逐渐增大,正确;D、析出晶体后,海水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否则是不会有氯化钠晶体析出的,错误。故选ABD。
(3)蒸发过程中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受热不均发生液滴飞溅。
真题练习
12.【答案】C
【解析】盐是由金属离子(包括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CuSO4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C。
13.【答案】B
14.【答案】A
【解析】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是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磨细的应是研钵。故选A。
15.【答案】B
【解析】A、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正确;B、溶解在烧杯中进行,错误;C、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上边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漏斗末端紧贴烧杯内壁,正确;D、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正确。故选B。
16.【答案】(1)5 95
(2)NaCl
(3)搅拌 过滤
(4)25 mL;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为7.2 g,此温度下氯化钠全部溶解需要水20 mL
(5)混合物
【解析】(1)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00 g×5%=5 g,水的质量为100 g﹣5 g=95 g,就是95 mL。
(2)生理盐水中的溶质为氯化钠。
(3)据图可以看出,操作①是溶解,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操作②后得到的是固体和液体,是过滤操作。
(4)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为:9 g×80%=7.2 g,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故完全溶解7.2 g氯化钠需要水的质量为20 g,就是20 mL,因此需要25 mL的量筒合适。
(5)提纯后的精盐只是出去了不溶性固体杂质,还含有可溶性杂质没有除去,因此属于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