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被压扁的沙子》教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被压扁的沙子》教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3 13:49:0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题: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被压扁的沙子》学生活动学案
【教学目标】
1. 把握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理解本文说明其观点的行文思路及语言特点。
2. 善于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中提取主要信息。
3. 明白科学需要合乎逻辑的分析、探索,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文章所说明的事理,领会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本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被公认为当今美国科幻小说
家的泰斗的阿西莫夫所撰写的另一篇说明性文章《被压扁的沙子》。
文章的题目通常对文章有一定的概括或提示作用,看到本文的题目《被压扁的沙子》,
你猜想本文会写些什么呢?大概会介绍类似沙子为什么被压扁,或者被压扁的沙子是什么样
的之类的问题吧。
本文到底介绍什么科学知识,我们肯定能在文章里找到答案。现在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进
入阿西莫夫书写的科学世界吧!
(二)据言知意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了解本文究竟揭示了什么科学奥秘,借此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在品析文章之前解决字词知识。(再次听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
1.文章是介绍沙子的知识吗?(有关恐龙灭绝的原因,原来本文的主角不是沙子,而是
恐龙)
2.题目是《被压扁的沙子》,内容却是恐龙灭绝的原因,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偏离

主题了?我们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会不会更好?
本文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被压扁的
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容易激起好奇心,引起人们的
阅读兴趣。
3.恐龙灭绝的原因一直是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因而产生两种学说“撞击说”“火山
说”。在探究恐龙灭绝的原因时,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他的观点以什么为依据?又是怎样推
论出来的?
请仔细阅读,圈点勾画找出文中关键语句,思考作者得出结论的过程。



提示:一般文章每个段落中都有概括性、提示性的文字或语句,在阅读中画出这样的内
容可以帮助你提炼文章主要信息,快速准确的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圈点勾画是学习语文的重
要途径之一。
思考,让同学明白得出结论的原因及过程。
作者运用严谨的思维方法,层层剖析了恐龙灭绝的原因。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
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说明顺序: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研成果→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
的逻辑说明顺序。(学生记录)
逻辑顺序:指按照人们思维发展的顺序,进行合理的推论而得出科学结论的思维过程,
写作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是通常会采用这种符合思维顺序的方法作为行文思路,这就使逻辑
顺序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共同成为说明文的三大说明顺序。
(三)顺意品言
同学们对逻辑顺序有了基本认识,可是将深奥的事理由浅入深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一方
面需要缜密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还要借助语言这个有效的交流工具,准确严密是说明文语
言的基本要求。品味文章语言特点也是我们阅读文章的一项基本能力。
1.请看这两句话:
(1)这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2)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有“也许”跟没有“也许”,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点拨:“这”指什么?“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使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
球,是导致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是客观事实,还是根据现象推出的结论?是科学家根据科

学现象进行科学推测得出结论。如果去掉“也许”,句子意思就成了一个科学的判断,与客
观事实不符。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去掉“也许”,句意过于绝对化,与客观事实不
符)。
虽然只是一个词的应用,却足以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和严密的特点了。
2.请看这两句话:
(1)如果在 850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 30 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2)如果在大约 10000℃把斯石英加热 30 分钟左右,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像(2)一样,把表示温度和时间的词换成不确定的大约数字,行不行?
(不行。因为斯石英变为普通沙子的温度和时间不是推测出来的,而是经过科学验证的



客观事实。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使用数字必须采用经过科学验证后确定的数字,数字
的运用同样可以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3.(学以致用)你在文中还能找出与前两个事例相似、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
特点的句子吗?尝试分析这些句子。
4.小结:通过《被压扁的沙子》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亲密接触了阿西莫夫介绍科学知
识的说明文,他用缜密的逻辑顺序、准确严密的语言,使我们明白了恐龙灭绝的原因。相信
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再次遇到类似文章时,能够学以致用。
(四)悟意会言,能力尝试
阿西莫夫除了这篇文章提到恐龙灭绝的问题,他的另一篇文章《恐龙无处不有》也与恐
龙灭绝有关,《恐龙无处不有》跟《被压扁的沙子》有什么异同点?
请大家阅读《恐龙无处不有》,就两文异同点互相交流(齐读《恐龙无处不有》的第一句话,
提示他们:生活中一些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中存在着内在联系,只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
你肯定会有独到的发现)。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内阅读作业;
2.寻找《恐龙无处不有》与《被压扁的沙子》有什么不同,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可以从
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科学结论等多角度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