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配制55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蔗糖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钾溶液(
分别称量5g蔗糖、氢氧化钠、硝酸钾固体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将所得溶液依次小心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瓶口放有鹌鹑蛋的烧瓶底部,观察现象。用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溶 液 溶质 溶剂 吸热或放热 溶液中的微观粒子
氢氧化钠溶液
硝酸钾溶液
蔗糖溶液
一、溶液的形成及溶质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溶 液 溶质 溶剂 吸热或放热 溶液中的微观粒子
氢氧化钠溶液 NaOH H2O 放热 Na+ 、 OH- H2O
硝酸钾溶液 KNO3 H2O
吸热 K+ 、NO3- H2O
蔗糖溶液 C12H22O11 H2O
无明显现象 C12H22O11 、H2O
一、溶液的形成及溶质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温度∕°C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42 51 109 119 129
氢氧化钠溶解度表
二、溶解度曲线
10
20
30
40
80
60
40
100
120
140
0
温度/℃
溶解度/g
上述氢氧化钠溶液(5g氢氧化钠溶解在50ml蒸馏水中)在溶解度曲线图上的对应位置在哪里?
温度/℃
溶解度/g
t2
42
0
三、点的移动与溶液转化关系
温度/℃
溶解度/g
20
A
C
B
1.点在曲线上:B点溶液为20 ℃时的饱和溶液。
2.点在曲线下方:A点溶液为20 ℃时的不饱和溶液。
3.点在曲线上方:C点溶液为20 ℃时的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固体。
(一)点与溶液状态的关系
温度/℃
溶解度/g
t2
A
C
B
t1
b
a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减少溶质、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增加溶质、降低温度或减少溶剂
(二)点的移动与溶液转化关系
A溶液
B溶液
温度不变,增加(b-a)g溶质
A溶液
D溶液
降低温度至t1,溶质不变
恒温蒸发溶剂
D
(1)a点对应的溶液
是____溶液。(填
“饱和”或者“不饱和”)
(4)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
从b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
的措施是_________
_________。
c
温度(℃)
溶解度
(g)
30 70
a
b
b溶液
降低温度,结晶析出固体,过滤,升高温度
c溶液
增加70 ℃的溶剂
溶质:C=B>A=D
温度/℃
溶解度/g
t2
A
C
B
t1
D
保持温度不变,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温度/℃
溶解度/g
20
42
0
A
1.向上述氢氧化钠溶液(5g氢氧化钠溶解在50ml蒸馏水中)继续加溶质氢氧化钠,A点怎么移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怎么变?
2.加热上述氢氧化钠溶液(5g氢氧化钠溶解在50ml蒸馏水中) ,A点怎么移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怎么变?
3.比较A、B二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谁大谁小?
4.分组计算:①20 ℃时,100g水中溶解109g氢氧化钠达到饱和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 20 ℃时,200g水中溶解218g氢氧化钠达到饱和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 20 ℃时,300g水中溶解327g氢氧化钠达到饱和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点的移动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
四、点的移动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
温度/℃
溶解度/g
t2
42
0
A
B
溶解度
100g+溶解度
×100%
小结:一定温度下,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质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
1.向上述氢氧化钠溶液(5g氢氧化钠溶解在50ml蒸馏水中)继续加溶质氢氧化钠,A点怎么移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怎么变?
四、点的移动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
温度/℃
溶解度/g
t2
42
0
2.加热上述氢氧化钠溶液(5g氢氧化钠溶解在50ml蒸馏水中) ,A点怎么移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怎么变?
A
小结:升高温度,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四、点的移动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
温度/℃
溶解度/g
t2
42
0
小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温度越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越大。
A
B
3.比较A、B二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谁大谁小?
4.分组计算:①20 ℃时,100g水中溶解109g氢氧化钠达到饱和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 20 ℃时,200g水中溶解218g氢氧化钠达到饱和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 20 ℃时,300g水中溶解327g氢氧化钠达到饱和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温度/℃
溶解度/g
20
42
0
109
小结: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2)a点对应的溶液的
质量分数是______。
(只列计算式)
(3)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
到70℃,其质量分数____。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t2℃时,将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
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
顺序为_______。
b
c
温度(℃)
溶解度
(g)
T1 T2
a
a1
b1
c1
b>a>c
欢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