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非生物
科学知识:
1:能描述生物的特征。2:能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科学探究:
1:能观察并描述生物和非生物的不同点2:能运用比较的方法,归纳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狗和玩具狗的图片
2、引导:图片中有两只狗,你认为哪个是生物,哪个是非生物?说理由(学生从生命,会运动,会吃东西等方面)
3、提问:判断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是什么?
(2) 探究发现,形成新知
1、比较狗和玩具狗的不同点
(1) 提出问题。出示狗和玩具狗的图片(或者视频)
(2) 观察记录。学生观察狗和玩具狗的特点,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科学活动手册》
(3) 表达交流。学生汇报结果,说说狗和玩具狗的不同点。
(4) 得出结论。从动物的生成、繁殖、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应等方面与非生物进行比较。
2、观察豆子与石子的变化。
(1)引导:大家在课前将大豆与小石子分别放在盛水的容器中,并注意保持豆子与石子湿润,课前实验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2)交流:小组内交流实验情况,展示实验记录
(3)讨论:根据实验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
(4)小结:大豆种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萌发,而石子不能萌发。
3、比较猫和蒲公英的相同点
(1)提出问题
出示图片,提问:猫是动物,蒲公英是植物,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呢?
(2)分析比较
根据旁边的提示:“它们是否都能生长?”“是否都能繁殖?”“是否都需要水”“是否都需要营养”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3)得出结论
猫和蒲公英都是生物,能生长,繁殖,生长过程中需要水和营养。
总结: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生物能生长、能繁殖、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水和营养,毛绒玩具和石头都是非生物,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
(3) 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1、 机器人是生物吗?(出示机器人图片)
2、 寻找校园中的生物与非生物。
导学案
活动一:比较狗和玩具狗的不同点
1、 出示图片观察(从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思考)
2、 狗的特点:
3、 玩具狗的特点:
小结:
活动二:观察豆子与石子的变化
1、 出示豆子和石子在水中浸泡5天的视频或记录单
2、 豆子特点:
3、 石子特点:
小结:
活动三:比较猫和蒲公英的相同点
1、 通过旁边的提示问题入手,小组讨论。
2、 共同点:
小结:
作 业:寻找校园里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生 物:
非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