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 新定义(二次函数)专题学案(PDF版 原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 新定义(二次函数)专题学案(PDF版 原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3-22 23:56:41

文档简介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第一部分 案例分析
1.【最值问题】对某一个函数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实数 M>0,对于任意的函数值 y,都
满足﹣M≤y≤M,则称这个函数是有界函数,在所有满足条件的 M中,其最小值称为这个
函数的边界值,例如,如下图中的函数,它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1,它也是有界函数,
其边界值是 1.
(1)分别判断函数 和 y=x+1(x>0)是不是有界函数?若是有界函数,
求其边界值;
(2)若函数 y=﹣2x﹣1(a≤x≤b,a<b)的边界值是 3,且这个函数的最大值也是 3,
求 a的值及 b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1)函数 是有界函数,函数 y=x+1(x>0)不是有界函数.
对于函数 有 ,所以其边界值为 1.
(2)∵函数 y=﹣2x﹣1(a≤x≤b)是 y随 x的增大而减少的.
∴当 x=a时,y 最大值=3,即﹣2a﹣1=3,解得 a=﹣2.
当 x=b时,y 最小值=﹣2b﹣1.
∵边界值是 3,∴﹣3≤﹣2b﹣1≤3
∴﹣2≤b≤1
∵b>a,且 a=﹣2
∴﹣2<b≤1
2【直线与抛物线点交点问题】
对于某一函数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实数 p,当其自变量的值为 p时,其函数值等于 p,则
称 p为这个函数的不变值.在函数存在不变值时,该函数的最大不变值与最小不变值之
差 q称为这个函数的不变长度.特别地,当函数只有一个不变值时,其不变长度 q为零.例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如,下图中的函数有 0、1两个不变值,其不变长度 q等于 1.
(1)分别判断函数 y=x+1,y= ,y=x2﹣2有没有不变值?如果有,直接写出其不变
长度;
(2)函数 y=2x2﹣bx
①若其不变长度为零,求 b的值;
②若 1≤b≤3,求其不变长度 q的取值范围;
(3)记函数 y=x2﹣2x(x≥m)的图象为 G1,将 G1沿 x=m翻折后得到的函数图象记为
G2,函数 G的图象由 G1和 G2两部分组成,若其不变长度 q满足 0≤q≤3,则 m的取值
范围为多少?
【解答】解:(1)∵函数 y=x+1,令 y=x,则 x+1=x,无解;
∴函数 y=x+1没有不变值;
∵函数 y= ,令 y=x,则 x= ,解得:x=± ,
∴函数 y= 的不变值为± ,q= ﹣(﹣ )=2 ,
∵函数 y=x2﹣2,令 y=x,则 x=x2﹣2,解得:x1=2,x2=﹣1,
∴函数 y=x2﹣2的不变值为:2或﹣1,q=2﹣(﹣1)=3;
(2)①函数 y=2x2﹣bx,令 y=x,则 x=2x2﹣bx,
整理得:x(2x﹣b﹣1)=0,
∵q=0,
∴x=0且 2x﹣b﹣1=0,
解得:b=﹣1;
②由①知:x(2x﹣b﹣1)=0,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x=0或 2x﹣b﹣1=0,
解得:x1=0,x2= ,
∵1≤b≤3,
∴1≤x2≤2,
∴1﹣0≤q≤2﹣0,
∴1≤q≤2;
(3)∵记函数 y=x2﹣2x(x≥m)的图象为 G1,将 G1沿 x=m翻折后得到的函数图象记
为 G2.
∴函数 G的图象关于 x=m对称,
∴G:y= ,
∵当 x2﹣2x=x时,x3=0,x4=3;
当(2m﹣x)2﹣2(2m﹣x)=x时,△=1+8m,
当△<0,即 m<﹣ 时,q=x4﹣x3=3;
当△≥0,即 m≥﹣ 时,x5= ,x6= ,
①当﹣ ≤m≤0时,x3=0,x4=3,
∴x6<0,
∴x4﹣x6>3(不符合题意,舍去);
②∵当 x5=x4时,m=1,当 x6=x3时,m=3;
当 0<m<1时,x3=0(舍去),x4=3,
此时 0<x5<x4,x6<0,q=x4﹣x6>3(舍去);
当 1≤m≤3时,x3=0(舍去),x4=3,
此时 0<x5<x4,x6>0,q=x4﹣x6<3;
当 m>3时,x3=0(舍去),x4=3(舍去),
此时 x5>3,x6<0,q=x5﹣x6>3(舍去);
综上所述:m的取值范围为 1≤m≤3或 m<﹣ .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3.【“关联抛物线”】
如图 1,若抛物线 L1的顶点 A在抛物线 L2上,抛物线 L2的顶点 B也在抛物线 L1上(点 A
与点 B不重合),我们把这样的两抛物线 L1、L2互称为“友好”抛物线.
(1)一条抛物线的“友好”抛物线有 D 条.
A.1 B.2 C.3 D.无数
(2)如图 2,已知抛物线 L3:y=2x2﹣8x+4与 y轴交于点 C,点 C关于该抛物线对称轴
的对称点为 D,请求出以点 D为顶点的 L3的“友好”抛物线 L4的表达式;
(3)若抛物线 y=a1(x﹣m)2+n的“友好”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a2(x﹣h)2+k,请
直接写出 a1与 a2的关系式为 a1+a2=0 .
【解答】解:(1)一条抛物线的“友好”抛物线有无数条,
故选:D;
(2)由 L3:y=2x2﹣8x+4化成顶点式,得
y=2(x﹣2)2﹣4,
∴C(0,4),对称轴为 x=2,顶点坐标(2,﹣4).
∴点 C关于对称轴 x=2的对称点 D(4,4)
设 L4:y=a(x﹣h)2+k
将顶点 D(4,4)代入得,y=a(x﹣4)2+4
再将点(2,﹣4)代入得,﹣4=4a+4
解得:a=﹣2
L3的友好抛物线 L4的解析式为:y=﹣2(x﹣4)2+4;
(3)若抛物线 y=a1(x﹣m)2+n的“友好”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a2(x﹣h)2+k,请
直接写出 a1与 a2的关系式为 a1+a2=0,
故答案为:a1+a2=0.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4.【函数与几何综合问题】
如果一条抛物线 y=ax2+bx+c(a≠0)与 x轴有两个交点,那么以该抛物线的顶点和这两个
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这条抛物线的“抛物线三角形”.
(1)“抛物线三角形”一定是 等腰 三角形;
(2)若抛物线抛物线 m:y=a(x﹣2)2+b(ab<0)的“抛物线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请求出 a,b满足的关系式;
(3)如图,△OAB是抛物线 n:y=﹣x2+b′x(b′>0)的“抛物线三角形”,是否存在
以原点 O为对称中心的矩形 ABCD?若存在,求出过 O、C、D三点的抛物线的表达式;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答】解:(1)∵抛物线与 x轴有两个交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
∴“抛物线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等腰;
(2)∵y=a(x﹣2)2+b(ab<0)的“抛物线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此“物线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b),
把 y=0代入 y=a(x﹣2)2+b得 a(x﹣2)2+b=0,解得 x=2± ,
∴抛物线 y=a(x﹣2)2+b(ab<0)与 x轴两交点的坐标为(2+ ,0),(2﹣ ,
0),
∴抛物线 y=a(x﹣2)2+b(ab<0)与 x轴两交点之间的线段长=2 ,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b|= ×2 ,
∴b2=﹣ ,
∴ab=﹣1;
(3)存在.作 AH⊥OB于 H点,如图,
把 y=0代入 y=﹣x2+b′x得﹣x2+b′x=0,解得 x1=0,x2=b′,
∴B点坐标为(b′,0),
∵y=﹣x2+b′x=﹣(x﹣ )2+ ,
∴A点坐标为( , ),
∵矩形 ABCD以原点 O为对称中心,
∴OA=OB=OC=OD,
∴△OAB为等边三角形,
∴AH= OB,
∴ = b′,解得 b′=2 ,
∴A点坐标为( ,3),B点坐标为(2 ,0)
∴C点坐标为(﹣ ,﹣3),D点坐标为(﹣2 ,0),
设过 O、C、D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ax(x+2 ),
把 C(﹣ ,﹣3)代入得 a?(﹣ )(﹣ +2 )=﹣3,
解得 a=1,
∴所求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y=x(x+2 )=x2+2 x.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5.【函数变换问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对于点 P(x,y)和 Q(x,y′),给出如下定义:
如果 y′= ,那么称点 Q为点 P的“关联点”.
例如:点(5,6)的“关联点”为点(5,6),点(﹣5,6)的“关联点”
为点(﹣5,﹣6).
(1)①点(2,1)的“关联点”为 (2,1) ;②如果点 A(3,﹣1),B(﹣1,3)
的“关联点”中有一个在函数 的图象上,那么这个点是 B (填“点 A”或“点 B”).
(2)①如果点 M*(﹣1,﹣2)是一次函数 y=x+3图象上点 M的“关联点”,
那么点 M的坐标为 (﹣1,2) ;②如果点 N*(m+1,2)是一次函数 y=x+3图象上
点 N的“关联点”,求点 N的坐标.
(3)如果点 P在函数 y=﹣x2+4(﹣2<x≤a)的图象上,其“关联点”Q的纵坐标 y′
的取值范围是﹣4<y′≤4,那么实数 a的取值是 2 .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解答】解:(1)①点(2,1)的“关联点”为(2,1);
②如果点 A(3,﹣1)的关联点为(3,﹣1);
B(﹣1,3)的“关联点”为(﹣1,﹣3),
一个在函数 的图象上,那么这个点是 B;
故答案为:(2,1),B;
(2)①如果点 M*(﹣1,﹣2)是一次函数 y=x+3图象上点 M的“关联点”是(﹣1,
2),
那么点 M的坐标为(﹣1,2);
②当 m+1≥0时,即:m≥﹣1,N(m+1,2),
∴m+1+3=2,
∴m=﹣2,不符合题意,
当 m+1<0时,即:m<﹣1,
∴N(m+1,﹣2),
∴m+1+3=﹣2,
∴m=﹣6,
∴N(﹣5,﹣2)
故答案为:(﹣1,2);
(3)如果点 P在函数 y=﹣x2+4(﹣2<x≤a)的图象上,
当﹣2<x≤0时,0<y≤4,即﹣2<a≤0;
当 x>0时,y=y′,即﹣4<y≤4,
﹣x2+4>﹣4,解得 x<2 ,
即 0<x<2 ,
综上所述:﹣2<x<2 ,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观察图象可知:“关联点”Q的纵坐标 y′的取值范围是﹣4<y′≤4,那么实数 a的值为
2 ,
故答案为:2 .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3/21 20:36:14;用户:金雨教育;邮箱:309593466@qq.com;学号: 335385
第二部分 专项训练
专题训练 1:最值问题
1.设 p,q都是实数,且 p<q.我们规定:满足不等式 p≤x≤q的实数 x的所有取值的全
体叫做闭区间,表示为[p,q].对于一个函数,如果它的自变量 x与函数值 y满足:当 p
≤x≤q时,有 p≤y≤q,我们就称此函数是闭区间[p,q]上的“闭函数”.
(1)反比例函数 y= 是闭区间[1,2016]上的“闭函数”吗?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2)若一次函数 y=kx+b(k≠0)是闭区间[m,n]上的“闭函数”,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
式.
【解答】解:(1)是;
由函数 y= 的图象可知,当 1≤x≤2016时,函数值 y随着自变量 x的增大而减少,
而当 x=1时,y=2016;x=2016时,y=1,故也有 1≤y≤2016,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所以,函数 y= 是闭区间[1,2016]上的“闭函数”.
(2)因为一次函数 y=kx+b(k≠0)是闭区间[m,n]上的“闭函数”,所以根据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性质,必有:
①当 k>0时, ,
解之得 k=1,b=0.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x.
②当 k<0时, ,解之得 k=﹣1,b=m+n.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x+m+n.
故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x或 y=﹣x+m+n.
2.对某一个函数给出如下定义:如果存在实数 M,对于任意的函数值 y,都满足 y≤M,那
么称这个函数是有上界函数,在所有满足条件的 M中,其最小值称为这个函数的上确界.
例如,图中的函数是有上界函数,其上确界是 2.
(1)分别判断函数 y=﹣ (x<0)和 y=2x﹣3(x<2)是不是有上界函数?如果是有
上界函数,求其上确界;
(2)如果函数 y=﹣x+2(a≤x≤b,b>a)的上确界是 b,且这个函数的最小值不超过
2a+1,求 a的取值范围;
(3)如果函数 y=x2﹣2ax+2(1≤x≤5)是以 3为上确界的有上界函数,求实数 a的值.
【解答】解:(1)根据有界函数定义,y=﹣ (x<0)不是有上界函数;y=2x﹣3(x
<2)是有上界函数,上确界是 1;
(2)∵在 y=﹣x+2中,y随 x的增大而减小,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上确界为 2﹣a,即 2﹣a=b,
又 b>a,所以 2﹣a>a,解得 a<1,
∵函数的最小值是 2﹣b,∴2﹣b≤2a+1,得 a≤2a+1,解得 a≥﹣1,
综上所述:﹣1≤a<1;
(3)函数的对称轴为 x=a,
①当 a≤3时,函数的上确界是 25﹣10a+2=27﹣10a,
∴27﹣10a=3,解得 a= ,符合题意;
②当 a>3时,函数的上确界是 1﹣2a+2=3﹣2a,
∴3﹣2a=3,解得 a=0,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 .
3.我们常常用符号 f(x)表示 x的函数,例如函数 f(x)=x2﹣2x+1,则 f(3)=32﹣2x+1
=4.
对于函数 f(x),若存在 a,b,f(x)满足以下条件:
①当 a<x<x0时,随着 x的增大,函数值 f(x)增大;
②当 x0<x<b时,随着 x的增大,函数值 f(x)减小,则称 f(x0)为 f(x)的一个峰值.
(1)判断函数 f(x)=x+1是否具有峰值;
(2)求函数 f(x)=x2+4x+1的峰值;
(3)已知 m为非零实数,当 x≤m时,函数 y=m(x﹣1)2+2m2的图象记为 T1:当 x>
m时,函数 y=(m2﹣1)x+2m的图象记为 T2:图象 T1,T2组成图象 T.图象 T所对应
的函数记为 f(x),若 f(x)存在峰值,求实数 m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1)函数 f(x)=x+1在其值域内单调递增,
故函数 f(x)=x+1没有峰值.
(2)函数 f(x)=x2+4x+1=(x+2)2﹣3,结合二次函数图象可知:
当 x<﹣2时,函数图形递减;当﹣2<x时,函数图象递增.
故 f(﹣2)为函数 f(x)=x2+4x+1的峰值,
f(﹣2)=(﹣2+2)2﹣3=3,
答:函数 f(x)=x2+4x+1的峰值为﹣3.
(3)根据 x﹣1=0、m=0和 m2﹣1=0,将整个 x的取值分五段考虑.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①当 m<﹣1时,即 m<0,m2﹣1>0,
此时图象 T1单调递增;图象 T2单调递增.
故当 m<﹣1时,图象 T所对应的函数 f(x)无峰值;
②当 m=±1时,图象 T2为平行 x轴的一条射线,即在此区间 f(x)为定值,
故当 m=±1时,图象 T所对应的函数 f(x)无峰值;
③当﹣1<m<0时,即 m<0,m2﹣1<0,
此时图象 T1单调递增;图象 T2单调递减.
且当 x=m时,y=m(m﹣1)2+2m2=m3+m;y=(m2﹣1)m+2m=m3+m,即图象 T在
m处连续.
故当﹣1<m<0时,函数 f(x)存在峰值 f(m).
④当 0<m<1时,即 m>0,m2﹣1<0,
此时图象 T1单调递减;图象 T2单调递减.
故当 0<m<1时,图象 T所对应的函数 f(x)无峰值;
⑤当 1<m时,结合二次函数 y=m(x﹣1)2+2m2(x≤m)的图象 T1可知:
当 x<1时,函数 f(x)单调递减;当 1<x≤m时,函数 f(x)单调递增.
即 f(1)是函数 f(x)的峰值.
故当 1<m时,图象 T所对应的函数记为 f(x)有峰值 f(1).
综上可知:若 f(x)存在峰值,实数 m的取值范围为﹣1<m<0或 1<m.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点 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相等,则称点 P为和谐点.例如点(1,
1),(﹣ ,﹣ ),(﹣ ,﹣ ),…,都是和谐点.
(1)分别判断函数 y=﹣2x+1和 y=x2+1的图象上是否存在和谐点,若存在,求出其和
谐点的坐标;
(2)若二次函数 y=ax2+4x+c(a≠0)的图象上有且只有一个和谐点( , ),且当 0
≤x≤m时,函数 y=ax2+4x+c﹣ (a≠0)的最小值为﹣3,最大值为 1,求 m的取值范
围.
(3)直线 l:y=kx+2 经过和谐点 P,与 x轴交于点 D,与反比例函数 G:y= 的图象
交于 M,N两点(点 M在点 N的左侧),若点 P的横坐标为 1,且 DM+DN<3 ,请直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接写出 n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1)存在,
令﹣2x+1=x,解得 ,
∴函数 y=﹣2x+1的图象上有一个和谐点( , );
令 x2+1=x,即 x2﹣x+1=0,
∵根的判别式△=(﹣1)2﹣4×1×1=﹣3<0,
∴方程 x2﹣x+1=0无实数根,
∴函数 y=x2+1的图象上不存在和谐点.
(2)令 ax2+4x+c=x,即 ax2+3x+c=0,
由题意,△=32﹣4ac=0,即 4ac=9,
又方程的根为 ,
解得 a=﹣1, .
故函数 ,即 y=﹣x2+4x﹣3,
如图 1,该函数图象顶点为(2,1),与 y轴交点为(0,﹣3),由对称性,该函数图象也
经过点(4,﹣3).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由于函数图象在对称轴 x=2左侧 y随 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右侧 y随 x的增大而减
小,且当 0≤x≤m时,函数 y=﹣x2+4x﹣3的最小值为﹣3,最大值为 1,
∴2≤m≤4.
(3) ,或 0<n<1.
∵y=kx+2经过和谐点 P,
∴y=x,
∴x=kx+2,
∴点 P的横坐标为 1,
∴k=﹣1,
∴直线 l为:y=﹣x+2,
分两种情况:
①如图 2,当 n>0时,
∵y=﹣x+2,与 x轴交于点 D(2,0),与 y轴交于点 F(0,2),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DF=2 ,
∴DM+DN<3 ,
∴只要 y=﹣x+2与 y= 有交点坐标即可,
∴﹣x+2= ,
整理得:x2﹣2x+n=0,
∴b2﹣4ac>0,
∴4﹣4n>0,
解得:n<1,
则 0<n<1;
②如图 3,
当 n<0时,当 DM+DN=3 ,
则 DN=FM= ,
∵y=﹣x+2,与 x轴交于点 D(2,0),与 y轴交于点 F(0,2),
∴可求出 M(﹣ , ),
则 xy=n=﹣ ,
则﹣ <n<0.
综上,当﹣ <n<0或 0<n<1时,反比例函数 G2的图象与直线 l有两个公共点 M,N,
且 DM+DN<3 .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5.若两个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都相同,则称这两个二次函数为“同簇二次函数”.
(1)请写出两个为“同簇二次函数”的函数;
(2)已知关于 x的二次函数 y1=2x2﹣4mx+2m2+1和 y2=ax2+bx+5,其中 y1的图象经过
点 A(1,1),若 y1+y2与 y1为“同簇二次函数”,求函数 y2的表达式,并求出当 0≤x≤3
时,y2的最大值.
【解答】解:(1)设顶点为(h,k)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为 y=a(x﹣h)2+k,
当 a=2,h=3,k=4时,
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为 y=2(x﹣3)2+4.
∵2>0,
∴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向上.
当 a=3,h=3,k=4时,
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为 y=3(x﹣3)2+4.
∵3>0,
∴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向上.
∵两个函数 y=2(x﹣3)2+4与 y=3(x﹣3)2+4顶点相同,开口都向上,
∴两个函数 y=2(x﹣3)2+4与 y=3(x﹣3)2+4是“同簇二次函数”.
∴符合要求的两个“同簇二次函数”可以为:y=2(x﹣3)2+4与 y=3(x﹣3)2+4.
(2)∵y1的图象经过点 A(1,1),
∴2×12﹣4×m×1+2m2+1=1.
整理得:m2﹣2m+1=0.
解得:m1=m2=1.
∴y1=2x2﹣4x+3
=2(x﹣1)2+1.
∴y1+y2=2x2﹣4x+3+ax2+bx+5
=(a+2)x2+(b﹣4)x+8
∵y1+y2与 y1为“同簇二次函数”,
∴y1+y2=(a+2)(x﹣1)2+1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a+2)x2﹣2(a+2)x+(a+2)+1.
其中 a+2>0,即 a>﹣2.
∴ .
解得: .
∴函数 y2的表达式为:y2=5x2﹣10x+5.
∴y2=5x2﹣10x+5
=5(x﹣1)2.
∴函数 y2的图象的对称轴为 x=1.
∵5>0,
∴函数 y2的图象开口向上.
①当 0≤x≤1时,∵函数 y2的图象开口向上,
∴y2随 x的增大而减小,
∴当 x=0时,y2取最大值,最大值为 5×(0﹣1)2=5,
②当 1≤x≤3时,∵函数 y2的图象开口向上,
∴y2随 x的增大而增大,
∴当 x=3时,y2取最大值,
最大值为 5(3﹣1)2=20.
综上所述:当 0≤x≤3时,y2的最大值为 20.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3/21 20:38:57;用户:金雨教育;邮箱:309593466@qq.com;学号: 335385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专题训练 2: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抛物线 y=ax2+bx+c(a>0)的顶点为 M,直线 y=m
与 x轴平行,且与抛物线交于点 A和点 B,如果△AM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我们把抛物
线上 A、B两点之间部分与线段 AB围成的图形称为该抛物线的准蝶形,顶点 M称为碟
顶,线段 AB的长称为碟宽.
(1)抛物线 的碟宽为 4 ,抛物线 y=ax2(a>0)的碟宽为 .
(2)如果抛物线 y=a(x﹣1)2﹣6a(a>0)的碟宽为 6,那么 a= .
(3)将抛物线 yn=anx2+bnx+cn(an>0)的准蝶形记为 Fn(n=1,2,3,…),我们定义
F1,F2,…,Fn为相似准蝶形,相应的碟宽之比即为相似比.如果 Fn与 Fn﹣1的相似比
为 ,且 Fn的碟顶是 Fn﹣1的碟宽的中点,现在将(2)中求得的抛物线记为 y1,其对应
的准蝶形记为 F1.
①求抛物线 y2的表达式;
②请判断 F1,F2,…,Fn的碟宽的右端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如果是,直接写出该直线
的表达式;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解答】解:(1)∵a>0,
∴y=ax2的图象大致如下:
其必过原点 O,记 AB为其碟宽,AB与 y轴的交点为 C,连接 OA,OB.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x轴,
∴OC⊥AB,
∴∠AOC=∠BOC= ∠AOB= 90°=45°,
∴△ACO与△BCO亦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C=OC=BC,
∴xA=﹣yA,xB=yB,代入 y=ax2,
∴A(﹣ , ),B( , ),C(0, ),
∴AB= ,OC= ,
即 y=ax2的碟宽为 .
抛物线 y= x2对应的 a= ,得碟宽 为 4;
抛物线 y=ax2(a>0),碟宽为 ;
故答案为: , ;
(2)∵y=a(x﹣1)2﹣6a(a>0)
∴同(1),其碟宽为 ,∵抛物线 y=a(x﹣1)2﹣6a(a>0)的碟宽为 6,
∴ =6,
解得 a= ,
故答案为: ;
(3)①∵F1的碟宽:F2的碟宽=2:1,
∴ = ,
∵a1= ,
∴a2= .
∵y= (x﹣1)2﹣2的碟宽 AB在 x轴上(A在 B左边),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A(﹣1,0),B(5,0),
∴F2的碟顶坐标为(2,0),
∴y2= (x﹣1)2+1,
②∵Fn的准碟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Fn的碟宽为 2hn,
∵2hn:2hn﹣1=1:2,
∴hn= hn﹣1= hn﹣2=(
)3hn﹣3=…=( )n+1h1,
∵h1=3,
∴hn= .
∵hn∥hn﹣1,且都过 Fn﹣1的碟宽中点,
∴h1,h2,h3,…,hn﹣1,hn都在一条直线上,
∵h1在直线 x=2上,
∴h1,h2,h3,…,hn﹣1,hn都在直线 x=2上,
∴Fn的碟宽右端点横坐标为 2+ ,
另,F1,F2,…,Fn的碟宽右端点在一条直线上,直线为 y=﹣x+5.
分析如下:
考虑 Fn﹣2,Fn﹣1,Fn情形,关系如图 2,
Fn﹣2,Fn﹣1,Fn的碟宽分别为 AB,DE,GH;C,F,I分别为其碟宽的中点,都在直线
x=2上,连接右端点,BE,EH.
∵AB∥x轴,DE∥x轴,GH∥x轴,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AB∥DE∥GH,
∴GH平行相等于 FE,DE平行相等于 CB,
∴四边形 GFEH,四边形 DCBE都为平行四边形,
∴HE∥GF,EB∥DC,
∵∠GFI= ?∠GFH= ?∠DCE=∠DCF,
∴GF∥DC,
∴HE∥EB,
∵HE,EB都过 E点,
∴HE,EB在一条直线上,
∴Fn﹣2,Fn﹣1,Fn的碟宽的右端点是在一条直线,
∴F1,F2,…,Fn的碟宽的右端点是在一条直线.
∵F1:y1= (x﹣2)2﹣3准碟形右端点坐标为(4,1),
F2:y2= (x﹣2)2准碟形右端点坐标为(2+ , ),
∴待定系数可得过两点的直线为 y=﹣x+5,
∴F1,F2,…,Fn的碟宽的右端点是在直线 y=﹣x+5上.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定义直线 y=ax+b为抛物线 y=ax2+bx的特征直线,C(a,b)
为其特征点.设抛物线 y=ax2+bx与其特征直线交于 A、B两点(点 A在点 B的左侧).
(1)当点 A的坐标为(0,0),点 B的坐标为(1,3)时,特征点 C的坐标为 (3,0) ;
(2)若抛物线 y=ax2+bx如图所示,请在所给图中标出点 A、点 B的位置;
(3)设抛物线 y=ax2+bx的对称轴与 x轴交于点 D,其特征直线交 y轴于点 E,点 F的
坐标为(1,0),DE∥CF.
①若特征点 C为直线 y=﹣4x上一点,求点 D及点 C的坐标;
②若 <tan∠ODE<2,则 b的取值范围是 或 .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解答】解:(1)∵A(0,0),B(1.3),
代入:直线 y=ax+b,
解得:a=3,b=0,
∴直线 y=3x,抛物线解析式:y=3x2,
∴C(3,0).
故答案为:(3,0);
(2)联立直线 y=ax+b与抛物线 y=ax2+bx,
得:ax2+(b﹣a)x﹣b=0,
∴(ax+b)(x﹣1)=0,
解得:x=﹣ ,x=1,
∴A(1,a+b),B(﹣ ,0).
点 A、点 B的位置如图所示;
(3)①如图,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特征点 C为直线 y=﹣4x上一点,
∴b=﹣4a.
∵抛物线 y=ax2+bx的对称轴与 x轴交于点 D,
∴对称轴 .
∴点 D的坐标为(2,0).
∵点 F的坐标为(1,0),
∴DF=1.
∵特征直线 y=ax+b交 y轴于点 E,
∴点 E的坐标为(0,b).
∵点 C的坐标为(a,b),
∴CE∥DF.
∵DE∥CF,
∴四边形 DECF为平行四边形.
∴CE=DF=1.
∴a=﹣1.
∴特征点 C的坐标为(﹣1,4).
②由已知和已证得:
C(a,b),E(0,b),F(1,0),D(﹣ ,0),
∵ <tan∠ODE<2,
∴ < <2,
∴ <| |<2,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解得: <|2a|<2,
∴﹣1<a<﹣ 或 <a<1,
∵DE∥CF,CE∥DF,
∴CE=DF,
由题意可得:1+ =a,(可以画出三种图象,由此得出这个结论)
整理得:b=2a2﹣2a
即:b=2(a﹣ )2﹣
当 b=2(a﹣ )2﹣ 时,
当﹣1<a<﹣ ,可得 .
当 <a<1时,可得﹣ ≤b<0
综上所述: 或﹣ ≤b<0.
3.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 G上点 P(x,y)的纵坐标 y与其横坐标 x的差 y﹣x
称为 P点的“坐标差”,而图形 G上所有点的“坐标差”中的最大值称为图形 G的“特
征值”.
(1)①点 A(1,3)的“坐标差”为 2 ;
②抛物线 y=﹣x2+3x+3的“特征值”为 4 ;
(2)某二次函数 y=﹣x2+bx+c(c≠0)的“特征值”为﹣1,点 B(m,0)与点 C分别
是此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x轴和 y轴的交点,且点 B与点 C的“坐标差”相等.
①直接写出 m= ﹣c ;(用含 c的式子表示)
②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以 M(2,3)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与直线 y=x
相交于点 D、E,请直接写出⊙M的“特征值”为 1+2 .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解答】解:(1)①点 A(1,3)的“坐标差”为=3﹣1=2,
故答案为 2;
②设 P(x,y)为抛物线 y=﹣x2+3x+3上一点,
坐标差=﹣x2+2x+3,=﹣(x﹣1)2+4,最大值为 4,
所以抛物线 y=﹣x2+3x+3的“特征值”为 4
故答案为 4.
(2)①由题意:0﹣m=c﹣0,可得 m=﹣c.
②∵C(0,c),
又∵点 B与点 C的“坐标差”相等,
∴B(﹣c,0),
把(﹣c,0)代入 y=﹣x2+bx+c,得到:0=﹣c2﹣bc+c,
∴c=1﹣b,
∵二次函数 y=﹣x2+bx+c(c≠0)的“特征值”为﹣1
所以 y﹣x=﹣x2+(b﹣1)x+1﹣b的最大值为﹣1,
∴ =﹣1,
解得 b=3,
∴c=﹣2,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x2+3x﹣2.
故答案为﹣c.
(3)如图,设 M(2,3),作 MK⊥x轴于 K,交⊙M于 N,MJ⊥y轴于 J,作∠JMN的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平分线交⊙M于 T,观察图象,根据“特征值”的定义,可知点 T的“坐标差”的值最
大.
作 TF⊥x轴于 E交 MJ于 F.
易知△TM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TF=FM= ,EF=KM=3,EK=FK=M= ,
∴OE=OK﹣EK=2﹣ ,TE=3+ ,
半径为 2的圆的“特征值”为 3+ ﹣(2﹣ )=1+2 .
故答案为 1+2 .
4.若抛物线 L:y=ax2+bx+c(a,b,c是常数且 abc≠0)与直线 l都经过 y轴上的同一点,
且抛物线的顶点在直线 l上,则称抛物线 L与直线 l具有“一带一路”关系,并且将直线
1叫做抛物线 L的“路线”,抛物线 L叫做直线 l的“带线”
(1)若“路线”l的表达式为 y=2x﹣4,它的“带线”L的顶点的横坐标为﹣1,求“带
线”L的表达式;
(2)如果抛物线 y=2x2﹣4x+1与直线 y=nx+1具有“一带一路”关系,如图,设抛物线
与 x轴的一个交点为 A,与 y轴交于点 B,其顶点为 C.
①求△ABC的面积;
②在 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 P,使 S△PBC= S△ABC,若存在,直接写出点 P的坐标,若不
存在,请说明理由.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解答】解:(1)∵“带线”L的顶点的横坐标为﹣1,
∴y=2×(﹣1)﹣4=﹣6,
∴“带线”L的顶点的(﹣1,﹣6),
设 L的解析式为 y=a(x+1)2﹣6,
∵“路线”y=2x﹣4与 y轴的交点坐标是(0,﹣4),
∵带线”L也经过(0,﹣4),将(0,﹣4)代入 L的表达式,得
a=2,
“带线”L的表达式为 y=2(x+1)2﹣6=2x2+4x﹣4;
(2)①y=2x2﹣4x+1=2(x﹣1)2﹣1其顶点坐标是(1,﹣1),
直线 y=nx+1经过(1,﹣1),
解得 n=﹣2,
直线 BC的解析式为 y=﹣2x+1,
当 y=0时,﹣2x+1=0,解得 x= ,即 D( ,0),
AD=1 ﹣ =
当 x=0时,y=1,即 B(0,1),
当 y=0时,2x2﹣4x+1=0,
解得 x=1 ,即 A点坐标为(1+ ,0),
∴S△ABC= AD?(xB﹣xC)= × ×(1+1)= ;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②如图 ,
设 P(0,n),BP=|1﹣n|,
由 S△PBC= S△ABC,得
|1﹣n|×1= × ,
化简得 1﹣n= ,或 n﹣1=
解得 n= ,n= ,
P点坐标为(0, )或(0, ).
5.如图①,直线 L:y=mx+n(m<0,n>0)与 x,y轴分别相交于 A,B两点,将△AOB
绕点 O逆时针旋转 90°,得到△COD,过点 A,B,D的抛物线 P叫做 L的关联抛物线,
而 L叫做 P的关联直线.
(1)若 L:y=﹣x+2,则 P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 y=﹣ +2 ;
若 P: ,则 L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 y=﹣2x+4 .
(2)如图②,若 L:y=﹣3x+3,P的对称轴与 CD相交于点 E,点 F在 L上,点 Q在 P
的对称轴上.当以点 C,E,Q,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 CE为一边的平行四边形时,求
点 Q的坐标;
(3)如图③,若 L:y=mx+1,G为 AB中点,H为 CD中点,连接 GH,M为 GH中点,
连 接 OM . 若 OM = , 求 出 L , P 表 示 的 函 数 解 析 式 .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解答】解:(1)若 l:y=﹣x+2,则 A(2,0),B(0,2).
∵将△AOB绕点 O逆时针旋转 90°,得到△COD,
∴D(﹣2,0).
设 P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y=a(x+2)(x﹣2),将点 B坐标代入得:
2=a×2×(﹣2),
解得 a=﹣ ,
∴P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y=﹣ (x+2)(x﹣2),
即 y=﹣ +2;
若 P:=﹣ (x+4)(x﹣2),
则 D(﹣4,0),A(2,0).
∴B(0,4).
设 L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将点 A、B坐标代入得:

解得, ,
∴L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y=﹣2x+4;
故答案为:y=﹣ +2;y=﹣2x+4.
(2)若 L:y=﹣3x+3,则 A(1,0)、B(0,3),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C(0,1)、D(﹣3,0).求得直线 CD的解析式为:y= x+1.可求得 P的对称轴为
x=﹣1.
∵以点 C,E,Q,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 CE为一边的平行四边形,
∴FQ∥CE,且 FQ=CE.
设直线 FQ的解析式为:y= x+b.
∵点 E、点 C的横坐标相差 1,
∴点 F、点 Q的横坐标也是相差 1.
则|xF﹣(﹣1)|=|xF+1|=1,
解得 xF=0或 xF=﹣2.
∵点 F在直线 L:y=﹣3x+3上,
∴点 F坐标为(0,3)或(﹣2,9).
若 F(0,3),则直线 FQ为:y= x+3,
当 x=﹣1时,y=2,
∴Q1(﹣1,2).
若 F(﹣2,9),则直线 FQ为: ,
当 x=﹣1时,y= ,∴Q2(﹣1, ).
∴满足条件的点 Q有 2个,如答图 1所示,点 Q坐标为 Q1(﹣1,2)、Q2(﹣1, );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3)如图 2所示,连接 OG、OH.
∵点 G、H为斜边中点,
∴OG= AB,OH= CD.
由旋转性质可知,AB=CD,OG⊥OH,
∴△OG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 G为 GH中点,
∴△OM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OG= OM= ? = .
∴AB=2OG= .
∵L:y=mx+1,
∴A( ,0),B(0,1).
在 Rt△AOB中,由勾股定理得:OA2+OB2=AB2,即:( )2+12=( )2,
解得:m=﹣3或 m=3.
∵点 B在 y轴正半轴,
∴m=3舍去,
∴m=﹣3.
∴L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y=﹣3x+1;
∴B(0,1),D(﹣1,0).
又 A( ,0),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 P:y=﹣3x2﹣2x+1.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专项训练 3:关联抛物线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给出如下定义:形如 y=a(x﹣m)2+a(x﹣m)与 y=a(x
﹣m)2﹣a(x﹣m)的两个二次函数的图象叫做“兄弟抛物线”.
(1)试写出一对兄弟抛物线的解析式 y=2(x﹣3)2+2(x﹣3) 与 y=2(x﹣3)2
﹣2(x﹣3) ;
(2)判断二次函数 y=x2﹣x与 y=x2﹣3x+2的图象是否为兄弟抛物线?如果是,求出 a
与 m的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3)若一对兄弟抛物线各自与 x轴的两个交点和其顶点构成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抛物
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2且开口向上,请直接写出这对兄弟抛物线的解析式.
【解答】解:(1)抛物线 y=2(x﹣3)2+2(x﹣3)与 y=2(x﹣3)2﹣2(x﹣3)是兄弟
抛物线;
故答案为 y=2(x﹣3)2+2(x﹣3),y=2(x﹣3)2﹣2(x﹣3);
(2)二次函数 y=x2﹣x与 y=x2﹣3x+2的图象是兄弟抛物线,理由如下:
∵y=x2﹣x=(x﹣1)2+(x﹣1),
y=x2﹣3x+2=(x﹣1)2﹣(x﹣1),
∴二次函数 y=x2﹣x与 y=x2﹣3x+2的图象是兄弟抛物线.此时 a=1,m=1.
(3)设对称轴为直线 x=2 且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y=2(x﹣2)2+k(k<0),如
图,
∵△PAB为直角三角形,
∴△P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2k,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B(2﹣k,0),
把 B(2﹣k,0)代入 y=2(x﹣2)2+k得 2k2+k=0,解得 k1=0(舍去),k2=﹣ ,
∴A( ,0),B( ,0),
∴抛物线解析式为 y=2(x﹣ )(x﹣ ),
当 y=2(x﹣ )(x﹣ ﹣1),则与 y=2(x﹣ )(x﹣ ﹣1)成一对兄弟抛物线的另一
个二次函数为 y=2(x﹣ )(x﹣ +1)=2(x﹣ )(x﹣ ),即 y=2(x﹣ )(x﹣ )
与 y=2(x﹣ )(x﹣ )为兄弟抛物线;
当 y=2(x﹣ )(x﹣ +1),则与 y=2(x﹣ )(x﹣ +1)成一对兄弟抛物线的另一个
二次函数为 y=2(x﹣ )(x﹣ ﹣1)=2(x﹣ )(x﹣ ),即 y=2(x﹣ )(x﹣ )
与 y=2(x﹣ )(x﹣ )为兄弟抛物线.
2.我们给出如下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如果一条抛物线平移后得到的抛物线经
过原抛物线的顶点,那么这条抛物线叫做原抛物线的过顶抛物线.如图,抛物线 F2都是
抛物线 F1的过顶抛物线,设 F1的顶点为 A,F2的对称轴分别交 F1、F2于点 D、B,点 C
是点 A关于直线 BD的对称点
(1)如图 1,如果抛物线 y=x2的过顶抛物线为 y=ax2+bx,C(2,0),那么
①a= 1 ,b= ﹣2 .
②如果顺次连接 A、B、C、D四点,那么四边形 ABCD为 D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2)如图 2,抛物线 y=ax2+c的过顶抛物线为 F2,B(2,c﹣1).求四边形 ABCD的面
积.
(3)如果抛物线 y= 的过顶抛物线是 F2,四边形 ABCD的面积为 2 ,
请直接写出点 B的坐标.
【解答】解:(1)由 A、C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得
对称轴 x=1.
将 C点坐标代入解析式,及对称轴公式,得

解得 ,
故答案为:1,﹣2;
当 x=1时,y=x2,B(1,1);
y=x2﹣2x=﹣1,D(1,﹣1),
四边形 ABCD的对角线相等互相平分,且互相垂直,
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
故选:D.
(2)∵B(2,c﹣1),
∴AC=2×2=4.
∵当 x=0,y=c,
∴A(0,c).
∵F1:y=ax2+c,B(2,c﹣1).
∴设 F2:y=a(x﹣2)2+c﹣1.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点 A(0,c)在 F2上,
∴4a+c﹣1=c,
∴ .
当 x=2时,y=ax2+c=4a+c,B(2,4a+c)
∴BD=(4a+c)﹣(c﹣1)=2.
∴S 四边形 ABCD= AC?BD=4.
(3)如图所示

y= = (x﹣1)2+2
设 F2的解析式 y= (x﹣1﹣a)2+2﹣b,把(1,2)代入得到 a2=3b,
B(1+a,2+b),C(3b+1+a,2),D(1+a, a2+2).
B点在 A点的右侧时,AC=2a,BD=2b,
∴ ?2a?2b=2 ,
∴ab= ,
∴a= ,b=1,
∴B1( ,1),
B在点 A的左侧时,同法可得 B2(1﹣ ,1),
综上所述:B1( ,1),B2( ,1).
3.定义:我们把二次函数 y=ax2+bx+c和 y=﹣ax2+bx﹣c这两个二次函数称为一对友好函
数,并称函数 y=ax2+bx+c是函数 y=﹣ax2+bx﹣c的友好函数.函数 y=﹣ax2+bx﹣c也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是函数 y=ax2+bx+c的友好函数.
(1)请你写出一对友好函数;
(2)若函数 y=2x2+bx+c与它的友好函数的图象的顶点重合,求 b和 c的值;
(3)如图,若函数 y=﹣x2+bx+c的图象的顶点 P是抛物线 y= 第一象限上的
一个动点,且与 x轴交于点 A(x1,0)和点 B(x2,0),且 x1<x2,并且它的友好函数的
图象与 x轴交于点 C(x3,0)和点 D(x4,0),且 x3<x4若点 D和点 A是线段 CB的三
等分点,求 b和 c的值.
【解答】解:(1)令 a=1,b=2,c=3 得:y=ax2+bx+c=x2+2x+3,y=﹣ax2+bx﹣c=
﹣x2+2x﹣3,
∴y=x2+2x+3和 y=﹣x2+2x﹣3是一对友好函数;
(2)∵两个函数的顶点重合,
∴两抛物线的对称轴重合,即: .
∴b=0.
∴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2x2+c和 y=﹣2x2﹣c.
∵两个函数的顶点重合,
∴c=﹣c.
解得:c=0,
所以 b=0,c=0;
(3)设点P的坐标为(m, ),则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1=
和 y2= ,
令 y1=0得:﹣ ,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解得:xA= ,xB= ,
∴AB= = .
令 y2=0得: =0,
解得:xC= ,xD= ,
如图 1:
则 AD= =
∵点 D和点 A是线段 CB的三等分点,
∴AD=AB
∴ .
解得:m=4,
∴y1=﹣(x﹣4)2+4=﹣x2+8x﹣12,所以 b=8,c=﹣12.
如图 2;
则 AD= =2﹣ .
∵点 D和点 A是线段 CB的三等分点,
∴AD= AB.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 .
解得:m= ,
∴y1= =﹣ =﹣ .
∴b= ,c= .
综上所述,可知 b=8,c=﹣12或 b= ,c= .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把抛物线 C1:y=x2﹣4沿 x轴向右平移 m(m>0)个单位长
度,得抛物线 C2,C1和 C2的交点为点 M(如图 1)
(1)用含 m的式子来表示抛物线 C2的解析式和点 M的坐标;
(2)定义:像 C1和 C2两条抛物线,是把其中一条沿水平方向向左(像向右)平移得到
另一条.若两抛物线的顶点 P、Q以及交点 M满足∠PMQ=90°,则这样的两条抛物线
互为“和谐线”.
①求抛物线 C1:y=x2﹣4的和谐线;
②如图 2,抛物线 C1:y=x2﹣4与 x轴正半轴的交点为 A,与它的和谐线的交点为 M(点
M在第四象限),连接 MA,过点 M作 MH⊥x轴,在 x轴上存在一点 N,使∠ONM+∠
AMH = 45 ° , 求 点 N 的 坐 标
【解答】解:(1)∵抛物线 C1:y=x2﹣4①沿 x轴向右平移 m(m>0)个单位长度,得
抛物线 C2,
∴抛物线 C2的解析式为 y=(x﹣m)2﹣4=x2﹣2mx+m2﹣4②,
联立①②得,x= ,y= ﹣4,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M( , );
(2)设抛物线 C1:y=x2﹣4的和谐线抛物线 C2的解析式为 y=(x﹣m)2﹣4,
∴抛物线 C1的顶点 P(0,﹣4),抛物线 C2的顶点 Q(m,﹣4),
∴PQ=|m|,同(1)的方法得,M( , );
由“和谐线”的定义,易知,△PM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4+4= |m|,
∴m=﹣2或 m=2,
∴抛物线 C2的解析式为 y=(x﹣2)2﹣4或 y=(x+2)2﹣4.
(3)当点 N在 x轴负半轴上时,如图,
由(2)知,M(1,﹣3),抛物线 C2过原点,
∴直线 OM的解析式为 y=﹣3x,
过点 O作 OD⊥OM,截取 OD=OM,
∴△OD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ODM=45°,
∵∠DON+∠MOA=90°,∠OMH+∠MOH=90°,
∴∠DON=∠OMH,
∵∠OMH=∠AMH,
∴∠AMH=∠DON,
∴直线 OD的解析式为 y= x,
设点 D的坐标为(3m,m)(m<0),
∴9m2+m2=10,
∴m=1(舍)或 m=﹣1,
∴D(﹣3,﹣1),
∵M(1,﹣3),
∴直线 DM的解析式为 y=﹣ x﹣ ,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令 y=0,得﹣ x﹣ =0,
∴x=﹣5,
∴N(﹣5,0),
同理可得,x轴正半轴上的一个 N点的坐标为(7,0).
即:满足条件的点 N(﹣5,0)或(7,0).
5.如果抛物线的顶点 C1在抛物线 C2上,同时,抛物线 C2的顶点在抛物线 C1上,那么我
们称抛物线 C1与 C2互相关联.
(1)已知抛物线①y=x2+2x﹣1,则抛物线②y=﹣x2+2x+1;③y=x2+2x+1已知抛物线
①互相关联的有 ② (填序号即可).
(2)如图所示的是抛物线 C1:y= (x+1)2﹣2,将抛物线 C1绕点 P(t,2)旋转 180°
得到抛物线 C2,若抛物线 C1与 C2关联.
①求抛物线 C2的解析式.
②当 t<0时,若点 A为抛物线 C1的顶点,点 B为抛物线 C2的顶点,在 y轴上是否存在
点 C,使△ABC是以 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 C的坐标;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解答】解:(1)∵抛物线①y=x2+2x﹣1=(x+1)2﹣2,其顶点坐标为 M(﹣1,﹣2).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经验算,点 M在抛物线②上,不在抛物线③上,所以,抛物线①与抛物线③不是关联
的;
抛物线②y=﹣x2+2x+1=﹣(x﹣1)2+2,其顶点坐标为 N1(1,2),
经验算点 N1在抛物线①上,所以抛物线①、②是关联的,物线①与抛物线③不是关联
的,
故答案为:②.
(2)①如图 ,
抛物线 C1:y= (x+1)2﹣2,的顶点 M的坐标为(﹣1,﹣2),
因为动点 P的坐标为(t,2),所以点 P在直线 y=2上,
作 M关于 P的对称点 N,分别过点 M、N作直线 y=2 的垂线,垂足为 E、F,则 ME=
NF=4,所以点 N的纵坐标为 6.
当 y=6时, (x+1)2﹣2=6,解之得,x1=7,x2=﹣9.
∴N(7,6)或 N(﹣9,6).
设抛物线 C2的抛物线为 y=a(x﹣7)2+6.
因为点 M(﹣1,﹣2)在抛物线 C2上,
∴﹣2=a(﹣1﹣7)2+6,a=﹣ .
∴抛物线 C2的解析式为 y=﹣ (x﹣7)2+6;
设抛物线 C2的抛物线为 y=a(x+9)2+6.
因为点 M(﹣1,﹣2)在抛物线 C2上,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2=a(﹣1+9)2+6,a=﹣ .
∴抛物线 C2的解析式为 y=﹣ (x﹣7)2+6或 y=﹣ (x+9)2+6;
②存在点 C,使△ABC是以 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如图 1 ,
当 t<0时,A(﹣1,﹣2),B(﹣9,6),点 C为 y轴上的点,可设点 C的坐标为(0,
c),
过点 B作 BE⊥y轴,过点 A作 AF⊥y轴,
若∠ACB=90°,则∠BCE+∠CBE=∠BCE+∠ACF=90°,
∴∠CBE=∠ACF,又∵∠BEC=∠CFA=90°,
∴△BCE∽△CAF,
∴ = ,即 = ,
解得 c1=2+ ,c2=2﹣ ,
∴存在点 C,使△ABC是以 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此时 C(0,2+ )或(0,2﹣ ).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3/21 20:47:42;用户:金雨教育;邮箱:309593466@qq.com;学号: 335385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专项训练 4:函数与几何综合
1.已知点 A、B分别是 x轴、y轴上的动点,点 C、D是某个函数图象上的点,当四边形
ABCD(A、B、C、D各点依次排列)为正方形时,称这个正方形为此函数图象的伴侣正
方形.例如:如图,正方形 ABCD是一次函数 y=x+1图象的其中一个伴侣正方形.
(1)若某函数是一次函数 y=x+1,求它的图象的所有伴侣正方形的边长;
(2)若某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它的图象的伴侣正方形为 ABCD,点 D(2,
m)(m<2)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求 m的值及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解答】解:(1)如图 1,当点 A在 x轴正半轴,点 B在 y轴负半轴上时,
∵OC=0D=1,
∴正方形 ABCD的边长 CD= ;
∵当点 A在 x轴负半轴、点 B在 y轴正半轴上时,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 a,
∴3a=CD= .
∴a= ,
∴正方形边长为 ,
∴一次函数 y=x+1图象的伴侣正方形的边长为 或 ;
(2)如图 2,作 DE,CF分别垂直于 x、y轴,
∵AB=AD=BC,∠DAE=∠OBA=∠FCB,
∴△ADE≌△BAO≌△CBF.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m<2,
∴DE=OA=BF=m,OB=CF=AE=2﹣m,
∴OF=BF+OB=2,
∴C点坐标为(2﹣m,2),
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D(2,m),C(2﹣m,2)
∴ ,
∴由②得:k=2m③,
∴把 k=2m代入①得:2m=2(2﹣m),
∴解得 m=1,k=2,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对于任意三点 A,B,C,给出如下定义:
若矩形的任何一条边均与某条坐标轴平行,且 A,B,C三点都在矩形的内部或边界上,
则称该矩形为点 A,B,C的外延矩形.点 A,B,C的所有外延矩形中,面积最小的矩
形称为点 A,B,C的最佳外延矩形.例如,图 1中的矩形 A1B1C1D1,A2B2C2D2,A3B3CD3
都是点 A,B,C的外延矩形,矩形 A3B3CD3是点 A,B,C的最佳外延矩形.
(1)如图 1,已知 A(﹣2,0),B(4,3),C(0,t).
①若 t=2,则点 A,B,C的最佳外延矩形的面积为 18 ;
②若点 A,B,C的最佳外延矩形的面积为 24,则 t的值为 4或﹣1 ;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2)如图 2,已知点 M(6,0),N(0,8).P(x,y)是抛物线 y=﹣x2+4x+5上一点,
求点 M,N,P的最佳外延矩形面积的最小值,以及此时点 P的横坐标 x的取值范围;
(3)如图 3,已知点 D(1,1).E(m,n)是函数 y= (x>0)的图象上一点,矩形
OFEG是点 O,D,E的一个面积最小的最佳外延矩形,⊙H是矩形 OFEG的外接圆,请
直接写出⊙H的半径 r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1)①如图 1,
∵A(﹣2,0),B(4,3),C(0,2).
∴点 A,B,C的最佳外延矩形的面积为[4﹣(﹣2)]×3=18.
故答案为:18.
②如图 2,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点 A,B,C的最佳外延矩形的面积为 24,
∴A(﹣2,0),B(4,3),C(0,4)或 A(﹣2,0),B(4,3),C(0,﹣1).
∴t=4或 t=﹣1;
故答案为:4或﹣1.
(2)如图 3,过 M点作 x轴的垂线与过 N点垂直于 y轴的直线交于点 Q,则当点 P位于
矩形 OMQN内部或边界时,矩形 OMQN是点 M,N,P的最佳外延矩形,且面积最小.
∵S 矩形OMQN=OM?ON=6×8=48,
∴点 M,N,P的最佳外延矩形面积的最小值为 48.
抛物线 y=﹣x2+4x+5与 y轴交于点 T(0,5).
令 y=0,有﹣x2+4x+5=0,
解得 x=﹣1(舍),或 x=5.
令 y=8,有=﹣x2+4x+5=8,
解得 x=1,或 x=3.
∴0≤x≤1,或 3≤x≤5.
(3)如图 4,OD所在的直线交双曲线于点 E,矩形 OFEG是点 O,D,E的一个面积最
小的最佳外延矩形,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点 D(1,1),
∴OD所在的直线表达式为 y=x,
∴点 E的坐标为(2,2)
∴OE=2 ,
∴⊙H的半径 r= ,
如图 5,
∵当点 E的纵坐标为 1时,1= ,解得 x=4,
∴OE= = ,
∴⊙H的半径 r= ,
∴ .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3/21 20:50:11;用户:金雨教育;邮箱:309593466@qq.com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专项训练 5:函数变换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对于点 P(a,b)和点 Q(a,b'),给出如下定义:
若 b'= ,则称点 Q为点 P的限变点,例如:点(2,3)的限变点的坐标是(2,
3),点(﹣2,5)的限变点的坐标是(﹣2,﹣5).
(1)①点( ,1)的限变点的坐标是 ( ,1) ;
②在点 A(﹣1,﹣2),B(﹣1,2)中有一个点是函数 y=2x图象上某一个点的限变点,
这个点是 B ;
(2)若点 P在函数 y=﹣x+3(﹣2≤x≤k,k>﹣2)的图象上,其限变点 Q的纵坐标 b'
的取值范围是﹣5≤b'≤2,求 k的取值范围.
(3)若点 P在关于 x的二次函数 y=x2﹣2tx+t2+t的图象上,其限变点 Q的纵坐标 b'的取
值范围是 b'≥m或 b'<n,其中 m>n,令 s=m﹣n,求 s关于 t的函数解析式及 s的取值
范围.
【解答】解:(1)①点( ,1),∵ ,故该点的限变点的坐标( ,1),
故答案为:( ,1);
②设点 B是符合条件的点,则在直线上的点坐标为:(﹣1,﹣2),该点限变点为(﹣1,
2),即为点 B,
同理验证点 A不符合条件,
故答案为:点 B;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2)由题意得:函数 y=﹣x+5(﹣2≤x≤k,k>﹣2)图象上的点 P的限变点 Q必在函
数 y= 的图象上(如图 1).
当 b′=﹣5时,﹣5=x﹣3或﹣5=﹣x+3,
∴x=﹣2或 x=8;
当 b′=2时,2=﹣x+3,
∴x=5.
∵﹣5≤b'≤2,
∴由图象可知,k的取值范围是 5≤k≤8;
(3)∵y=x2﹣2tx+t2+t=(x﹣t)2+t,
∴顶点坐标为(t,t).
若 t<1,如图 2所示,b′的取值范围是 b′≥m或 b′≤n,与题意不符.
若 t≥1,如图 3所示,当 x≥1时,y的最小值为 t,即 m=t;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当 x<1时,y的值小于﹣[(1﹣t)2+t],即 n=﹣[(1﹣t)2+t].
∴s=m﹣n=t+(1﹣t)2+t=t2+1,
∴s关于 t的函数解析式为 s=t2+1(t≥1),
当 t=1时,s取最小值 2,
∴s的取值范围是 s≥2.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点 P的坐标为(a,b),点 P的变换点 P'的坐标定义如下:
当 a>b时,点 P'的坐标为(﹣a,b);当 a≤b时,点 P'的坐标为(﹣b,a).
(1)点 A(3,1)的变换点 A'的坐标是 (﹣3,1) ;点 B(﹣4,2)的变换点为 B',
连接 OB,OB',则∠BOB'= 90° °;
(2)已知抛物线 y=﹣(x+2)2+m与 x轴交于点 C,D(点 C在点 D的左侧),顶点为
E.点 P在抛物线 y=﹣(x+2)2+m上,点 P的变换点为 P'.若点 P'恰好在抛物线的对
称轴上,且四边形 ECP'D是菱形,求 m的值;
(3)若点 F是函数 y=﹣2x﹣6(﹣4≤x≤﹣2)图象上的一点,点 F的变换点为 F',连
接 FF',以 FF'为直径作⊙M,⊙M的半径为 r,请直接写出 r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1)∵点 A(3,1),3>1,
∴点 A的对应点 A'的坐标是(﹣3,1).
∵B(﹣4,2),﹣4<2,
∴点 B的变换点为 B'的坐标为(﹣2,﹣4).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过点 B作 BC⊥y轴,垂足为 C,过点 B′作 B′D⊥y轴,垂足为 D.
∵B(﹣4,2)、B′(﹣2,﹣4),
∴OC=B′D=2,BC=OD=4.
在 Rt△BCO和 Rt△ODB′中 ,
∴Rt△BCO≌Rt△ODB′.
∴∠BOC=∠B′.
∵∠B′+∠B′OD=90°,
∴∠B′OD+∠BOC=90°.
∴∠BOB'=90°.
故答案为:(﹣3,1);90°.
(2)由题意得 y=﹣(x+2)2+m的顶点 E的坐标为 E(﹣2,m),m>0.
∵点 P在抛物线 y=﹣(x+2)2+m上,
∴设点 P的坐标为(x,﹣(x+2)2+m).
①若 x>﹣(x+2)2+m,则点 P'的坐标为 P'(﹣x,﹣(x+2)2+m).
∵点 P'恰好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四边形 ECP'D是菱形,

∴m=8,符合题意.
②若 x≤﹣(x+2)2+m,则点 P'的坐标为 P'((x+2)2﹣m,x).
∵点 P'恰好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四边形 ECP'D是菱形,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m=2或 m=3,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m=8或 m=2或 m=3.
(3)设点 F的坐标为(x,﹣2x﹣6).
当 x>﹣2x﹣6时,解得:x>﹣2,不和题意.
当 x≤﹣2x﹣6时,解得:x≤﹣2,符合题意.
∵点 F的坐标为(x,﹣2x﹣6),且 x≤﹣2x﹣6,
∴点 F′的坐标为(2x+6,x).
∴FF′= = = .
∴当 x=﹣ 时,FF′有最小值,FF′的最小值= = ,当 x=﹣4时,FF′
有最大值,EF′的最大值=2 .
∴FF′的取值范围为: ≤FF′≤2 .
∵r= FF′,
∴r的取值范围是 ≤r≤ .
3.对某一个函数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实数 k,对于函数图象上横坐标之差为 1 的任意两
点(a,b1),(a+1,b2),b2﹣b1≥k都成立,则称这个函数是限减函数,在所有满足条件
的 k中,其最大值称为这个函数的限减系数.例如,函数 y=﹣x+2,当 x取值 a和 a+1
时,函数值分别为 b1=﹣a+2,b2=﹣a+1,故 b2﹣b1=﹣1≥k,因此函数 y=﹣x+2是限
减函数,它的限减系数为﹣1.
(1)写出函数 y=2x﹣1的限减系数;
(2)m>0,已知 (﹣1≤x≤m,x≠0)是限减函数,且限减系数 k=4,求 m的取
值范围.
(3)已知函数 y=﹣x2的图象上一点 P,过点 P作直线 l垂直于 y轴,将函数 y=﹣x2
的图象在点 P右侧的部分关于直线 l翻折,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函数的图象,
如果这个新函数是限减函数,且限减系数 k≥﹣1,直接写出 P点横坐标 n的取值范围.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解答】解:(1)当 x取值 a和 a+1时,函数值分别为 b1=2a﹣1,b2=2a+1,故 b2﹣b1
=2≥k,因此函数 y=2x﹣1是限减函数,它的限减系数为 2.
(2)若 m>1,则 m﹣1>0,(m﹣1, )和(m, )是函数图象上两点,
,与函数的限减系数 k=4不符,且 m=1不符合题意,
∴m<1.
若 ,(t﹣1, )和(t, )是函数图象上横坐标之差为 1的任意两点,则
0<t≤m, ,
∵﹣t(t﹣1)>0,且 ,
∴ ,与函数的限减系数 k=4不符.
∴ .
若 ≤m<1,(t﹣1, )和(t, )是函数图象上横坐标之差为 1的任意两点,则 0
<t≤m, ,
∵﹣t(t﹣1)>0,且 ,
∴ ,当 时,等号成立,故函数的限减系数 k=4.
∴m的取值范围是 ≤m<1.
(3)设 P(n,﹣n2),则翻折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x2﹣2n2,
对于抛物线 y=﹣x2,(m﹣1,﹣(m﹣1)2),(m,﹣m2)是抛物线图象上两点,
由题意:﹣m2+m2﹣2m+1≥﹣1,解得 m≤1,
对于抛物线 y=x2﹣2n2,(m,m2﹣2n2),(m+1,(m+1)2﹣2n2)是抛物线图象上两点,
由题意:(m+1)2﹣2n2﹣(m2﹣2n2)≥﹣1,
解得 m≥﹣1,
∴满足条件的 P点横坐标 n的取值范围:﹣1≤n≤1.
4.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的点 P(m,n),定义一种变换:作点 P(m,n)关于 y轴
对称的点 P′,再将 P′向左平移 k(k>0)个单位得到点 Pk′,Pk′叫做对点 P(m,n)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的 k阶“? ”变换.
(1)求 P(3,2)的 3阶“? ”变换后 P3′的坐标;
(2)若直线 y=3x﹣3与 x轴,y轴分别交于 A,B两点,点 A的 2阶“? ”变换后得到
点 C,求过 A,B,C三点的抛物线 M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 M的对称轴与 x轴交于 D,若在抛物线 M对称轴上存在
一点 E,使得以 E,D,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点 E的坐标.
【解答】解:(1)由 3阶“? ”变换定义:P(3,2)关于 y轴对称的点为 P'的坐标为(﹣
3,2),再将 P'(﹣3,2)向左平移 3个单位得 P3'的坐标 P3'(﹣6,2);
(2)当 y=0,3x﹣3=0,解得 x=1,则 A(1,0);当 x=0,y=3x﹣3=﹣3,则 B(0,
﹣3);
由 2阶“? ”变换定义:A(1,0)关于 y轴对称的点为 A'的坐标为(﹣1,0),再将 A'
(﹣1,0)向左平移 2个单位得 P3'的坐标 A3'(﹣3,0),则 C(﹣3,0);
设过 A,B,C三点的抛物线 M的解析式 y=a(x+3)(x﹣1),
将 B(0,﹣3)代入得 a?3?(﹣1)=﹣3,解得 a=1,
所以抛物线 M的解析式为 y=(x+3)(x﹣1)=x2+2x﹣3;
(3)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 =﹣1,则 D(﹣1,0),
而 B(0,﹣3),
∴BD= = ,
若 DB=DE= ,如图,则 E1(﹣1, ),E2(﹣1,﹣ ),
若 BD=BE,如图,则 E3(﹣1,﹣6);
若 ED=EB,如图,E4B=E4D,设 E4(﹣1,t),
则 t2=(﹣1)2+(t+3)2,解得 t=﹣ ,则 E4(﹣1,﹣ ),
综上所述,点 E的坐标为(﹣1, )、(﹣1,﹣ )、(﹣1,﹣6)、(﹣1,﹣ ).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若点 P和点 P1关于 y轴对称,点 P1和点 P2关于直线 l对称,
则称点 P2是点 P关于 y轴,直线 l的二次对称点.
(1)如图 1,点 A(﹣1,0).
①若点 B是点 A关于 y轴,直线 l1:x=2的二次对称点,则点 B的坐标为 (3.0) ;
②若点 C(﹣5,0)是点 A关于 y轴,直线 l2:x=a的二次对称点,则 a的值为 ﹣
2 ;
③若点 D(2,1)是点 A关于 y轴,直线 l3的二次对称点,则直线 l3的表达式为 y=
﹣x+2 ;
(2)如图 2,⊙O的半径为 1.若⊙O上存在点 M,使得点 M'是点 M关于 y轴,直线 l4:
x=b的二次对称点,且点 M'在射线 y= x(x≥0)上,b的取值范围是 ﹣ ≤b≤
1 ;
(3)E(t,0)是 x轴上的动点,⊙E的半径为 2,若⊙E上存在点 N,使得点 N'是点 N
关于 y轴,直线 l5:y= x+1的二次对称点,且点 N'在 y轴上,求 t的取值范围.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解答】解:(1).①如图 1中,点 A(﹣1,0)关于 y轴的对称点 A1(1,0),A1关于
直线 x=2的对称点 B(3,0).
②如图 2中,由题意 C(﹣5,0),A1(1,0),∵A1、C关于直线 x=a对称,
∴a=﹣2.
③如图 3中,∵A1(1,0),D(2,1),
∴直线 A1D的解析式为 y=x﹣1,线段 A1D的中垂线的解析式为 y=﹣x+2,
∴直线 l3的解析式为 y=﹣x+2.
故答案分别为(3,0),a=﹣2.y=﹣x+2.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2)如图 4中,
由题意 b= MM′,由此可知,当 MM′的值最大时,可得 b的最大值,
∵直线 OM′的解析式为 y= x,
∴∠MM′O=∠M′OD=30°,
∵OM=1,易知,OM⊥OM′时,MM′的值最大,最大值为 2,
∴b的最大值为 1,
如图 5中,易知当点 M在 x轴的正半轴上时,可得 b的最小值,最小值为﹣ ,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 b取值范围为﹣ ≤b≤1.
故答案为﹣ ≤b≤1.
(3)如图 6中,设点 E关于 y轴的对称点为 E1,E1关于直线 y= x+1的对称点为 E′,
易知当点 N在⊙E上运动时,点 N′在⊙E′上运动,由此可见当⊙E′与 y轴相切或相
交时满足条件.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连接 E1E′交直线 y= x+1于 K,易知直线 E1E′的解析式为 y=﹣ x﹣ t,
由 解得 ,
∴K( , ),
∵KE1=KE′,
∴E′( , ),
当⊙E′与 y轴相切时,| |=2,解得 t= ﹣4或 +4,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 t的取值范围为 ﹣4≤t≤ +4.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点 P的坐标为(x1,y1),点 Q的坐标为(x2,y2),若 a=|x1
﹣x2|,b=|y1﹣y2|,则记作(P,Q)→{a,b}.
(1)已知(P,Q)→{a,b},且点 P(1,1),点 Q(4,3),求 a,b的值;
(2)点 P(0,﹣1),a=2,b=1,且(P,Q)→{a,b},求符合条件的点 Q的坐标;
(3)⊙O的半径为 ,点 P在⊙O上,点 Q(m,n)在直线 y=﹣ x+ 上,若(P,
Q)→{a,b},且 a=2k,b=k (k>0),求 m的取值范围.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解答】解:(1)∵点 P(1,1),点 Q(4,3),
∴a=|1﹣4|=3,b=|1﹣3|=2.
(2)设 Q(m,n),
由题意|m﹣0|=2,|n﹣1|=1,
∴m=±2,n=2或 0,
∴点 Q坐标为(﹣2,0)或(﹣2,﹣2)或(2,0)或(2,﹣2).
(3)如图,
∵⊙O的半径为 ,点 P在⊙O上,点 Q(m,n)在直线 y=﹣ x+ 上,若(P,Q)
→{a,b},且 a=2k,b=k (k>0),
∴可以假设直线 PQ的解析式为 y= x+b,(点 P、点 Q的横坐标的差的绝对值是纵坐标
差的绝对值的两倍,点 P不可能在直线 AB上,所以直线线 PQ的解析式为 y= x+b)
①当直线 PQ与⊙O相切,切点为 P时,在 Rt△PCO中,OP= ,tan∠PCO=tan∠
ABO= ,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PC=2 ,
∴CO= = =5,
∴C(﹣5,0),
∴直线 PQ的解析式为 y= x+ ,
由 ,解得 ,即 Q(2, ),
②当直线 P′Q′与⊙O相切,切点为 P′时,同理可得直线 P′Q′的解析式为 y= x
﹣ ,
由 ,解得 ,即 Q′(7,1)
∴满足条件的点 Q的横坐标 m的范围是 2≤m≤7.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第一部分 案例分析
1.【最值问题】对某一个函数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实数 M>0,对于任意的函数值 y,都
满足﹣M≤y≤M,则称这个函数是有界函数,在所有满足条件的 M中,其最小值称为这
个函数的边界值,例如,如下图中的函数,它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1,它也是有界
函数,其边界值是 1.
(1)分别判断函数 和 y=x+1(x>0)是不是有界函数?若是有界函数,
求其边界值;
(2)若函数 y=﹣2x﹣1(a≤x≤b,a<b)的边界值是 3,且这个函数的最大值也是 3,
求 a的值及 b的取值范围.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2.【直线与抛物线点交点问题】对于某一函数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实数 p,当其自变量的
值为 p时,其函数值等于 p,则称 p为这个函数的不变值.在函数存在不变值时,该函数的
最大不变值与最小不变值之差 q称为这个函数的不变长度.特别地,当函数只有一个不变值
时,其不变长度 q为零.例如,下图中的函数有 0、1两个不变值,其不变长度 q等于 1.
(1)分别判断函数 y=x+1,y= ,y=x2﹣2有没有不变值?如果有,直接写出其不变
长度;
(2)函数 y=2x2﹣bx
①若其不变长度为零,求 b的值;
②若 1≤b≤3,求其不变长度 q的取值范围;
(3)记函数 y=x2﹣2x(x≥m)的图象为 G1,将 G1沿 x=m翻折后得到的函数图象记为
G2,函数 G的图象由 G1和 G2两部分组成,若其不变长度 q满足 0≤q≤3,则 m的取值
范围为多少?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3.【“关联抛物线”】如图 1,若抛物线 L1的顶点 A在抛物线 L2上,抛物线 L2的顶点 B也
在抛物线 L1上(点 A与点 B不重合),我们把这样的两抛物线 L1、L2互称为“友好”抛
物线.
(1)一条抛物线的“友好”抛物线有 条.
A.1 B.2 C.3 D.无数
(2)如图 2,已知抛物线 L3:y=2x2﹣8x+4与 y轴交于点 C,点 C关于该抛物线对称轴
的对称点为 D,请求出以点 D为顶点的 L3的“友好”抛物线 L4的表达式;
(3)若抛物线 y=a1(x﹣m)2+n的“友好”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a2(x﹣h)2+k,请
直接写出 a1与 a2的关系式为 .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4.【函数与几何综合问题】如果一条抛物线 y=ax2+bx+c(a≠0)与 x轴有两个交点,那么
以该抛物线的顶点和这两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这条抛物线的“抛物线三角形”.
(1)“抛物线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2)若抛物线抛物线 m:y=a(x﹣2)2+b(ab<0)的“抛物线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请求出 a,b满足的关系式;
(3)如图,△OAB是抛物线 n:y=﹣x2+b′x(b′>0)的“抛物线三角形”,是否存在
以原点 O为对称中心的矩形 ABCD?若存在,求出过 O、C、D三点的抛物线的表达式;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5.【函数变换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对于点 P(x,y)和 Q(x,y′),给出如
下定义:
如果 y′= ,那么称点 Q为点 P的“关联点”.
例如:点(5,6)的“关联点”为点(5,6),点(﹣5,6)的“关联点”
为点(﹣5,﹣6).
(1)①点(2,1)的“关联点”为 ;②如果点 A(3,﹣1),B(﹣1,3)的“关
联点”中有一个在函数 的图象上,那么这个点是 (填“点 A”或“点 B”).
(2)①如果点 M*(﹣1,﹣2)是一次函数 y=x+3图象上点 M的“关联点”,
那么点 M的坐标为 ;②如果点 N*(m+1,2)是一次函数 y=x+3图象上点 N的
“关联点”,求点 N的坐标.
(3)如果点 P在函数 y=﹣x2+4(﹣2<x≤a)的图象上,其“关联点”Q的纵坐标 y′
的取值范围是﹣4<y′≤4,那么实数 a的取值是 .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第二部分 专项训练
专题训练 1:最值问题
1.设 p,q都是实数,且 p<q.我们规定:满足不等式 p≤x≤q的实数 x的所有取值的全
体叫做闭区间,表示为[p,q].对于一个函数,如果它的自变量 x与函数值 y满足:当 p
≤x≤q时,有 p≤y≤q,我们就称此函数是闭区间[p,q]上的“闭函数”.
(1)反比例函数 y= 是闭区间[1,2016]上的“闭函数”吗?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2)若一次函数 y=kx+b(k≠0)是闭区间[m,n]上的“闭函数”,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
式.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2.对某一个函数给出如下定义:如果存在实数 M,对于任意的函数值 y,都满足 y≤M,那
么称这个函数是有上界函数,在所有满足条件的 M中,其最小值称为这个函数的上确界.
例如,图中的函数是有上界函数,其上确界是 2.
(1)分别判断函数 y=﹣ (x<0)和 y=2x﹣3(x<2)是不是有上界函数?如果是有
上界函数,求其上确界;
(2)如果函数 y=﹣x+2(a≤x≤b,b>a)的上确界是 b,且这个函数的最小值不超过
2a+1,求 a的取值范围;
(3)如果函数 y=x2﹣2ax+2(1≤x≤5)是以 3为上确界的有上界函数,求实数 a的值.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3.我们常常用符号 f(x)表示 x的函数,例如函数 f(x)=x2﹣2x+1,则 f(3)=32﹣2x+1
=4.
对于函数 f(x),若存在 a,b,f(x)满足以下条件:
①当 a<x<x0时,随着 x的增大,函数值 f(x)增大;
②当 x0<x<b时,随着 x的增大,函数值 f(x)减小,则称 f(x0)为 f(x)的一个峰值.
(1)判断函数 f(x)=x+1是否具有峰值;
(2)求函数 f(x)=x2+4x+1的峰值;
(3)已知 m为非零实数,当 x≤m时,函数 y=m(x﹣1)2+2m2的图象记为 T1:当 x>
m时,函数 y=(m2﹣1)x+2m的图象记为 T2:图象 T1,T2组成图象 T.图象 T所对应
的函数记为 f(x),若 f(x)存在峰值,求实数 m的取值范围.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点 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相等,则称点 P为和谐点.例如点(1,
1),(﹣ ,﹣ ),(﹣ ,﹣ ),…,都是和谐点.
(1)分别判断函数 y=﹣2x+1和 y=x2+1的图象上是否存在和谐点,若存在,求出其和
谐点的坐标;
(2)若二次函数 y=ax2+4x+c(a≠0)的图象上有且只有一个和谐点( , ),且当 0
≤x≤m时,函数 y=ax2+4x+c﹣ (a≠0)的最小值为﹣3,最大值为 1,求 m的取值范
围.
(3)直线 l:y=kx+2 经过和谐点 P,与 x轴交于点 D,与反比例函数 G:y= 的图象
交于 M,N两点(点 M在点 N的左侧),若点 P的横坐标为 1,且 DM+DN<3 ,请直
接写出 n的取值范围.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5.若两个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都相同,则称这两个二次函数为“同簇二次函数”.
(1)请写出两个为“同簇二次函数”的函数;
(2)已知关于 x的二次函数 y1=2x2﹣4mx+2m2+1和 y2=ax2+bx+5,其中 y1的图象经过
点 A(1,1),若 y1+y2与 y1为“同簇二次函数”,求函数 y2的表达式,并求出当 0≤x≤3
时,y2的最大值.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专题训练 2: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抛物线 y=ax2+bx+c(a>0)的顶点为 M,直线 y=m
与 x轴平行,且与抛物线交于点 A和点 B,如果△AM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我们把抛物
线上 A、B两点之间部分与线段 AB围成的图形称为该抛物线的准蝶形,顶点 M称为碟
顶,线段 AB的长称为碟宽.
(1)抛物线 的碟宽为 ,抛物线 y=ax2(a>0)的碟宽为 .
(2)如果抛物线 y=a(x﹣1)2﹣6a(a>0)的碟宽为 6,那么 a= .
(3)将抛物线 yn=anx2+bnx+cn(an>0)的准蝶形记为 Fn(n=1,2,3,…),我们定义
F1,F2,…,Fn为相似准蝶形,相应的碟宽之比即为相似比.如果 Fn与 Fn﹣1的相似比
为 ,且 Fn的碟顶是 Fn﹣1的碟宽的中点,现在将(2)中求得的抛物线记为 y1,其对应
的准蝶形记为 F1.
①求抛物线 y2的表达式;
②请判断 F1,F2,…,Fn的碟宽的右端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如果是,直接写出该直线
的表达式;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定义直线 y=ax+b为抛物线 y=ax2+bx的特征直线,C(a,b)
为其特征点.设抛物线 y=ax2+bx与其特征直线交于 A、B两点(点 A在点 B的左侧).
(1)当点 A的坐标为(0,0),点 B的坐标为(1,3)时,特征点 C的坐标为 ;
(2)若抛物线 y=ax2+bx如图所示,请在所给图中标出点 A、点 B的位置;
(3)设抛物线 y=ax2+bx的对称轴与 x轴交于点 D,其特征直线交 y轴于点 E,点 F的
坐标为(1,0),DE∥CF.
①若特征点 C为直线 y=﹣4x上一点,求点 D及点 C的坐标;
②若 <tan∠ODE<2,则 b的取值范围是 .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3.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 G上点 P(x,y)的纵坐标 y与其横坐标 x的差 y﹣x
称为 P点的“坐标差”,而图形 G上所有点的“坐标差”中的最大值称为图形 G的“特
征值”.
(1)①点 A(1,3)的“坐标差”为 ;
②抛物线 y=﹣x2+3x+3的“特征值”为 ;
(2)某二次函数 y=﹣x2+bx+c(c≠0)的“特征值”为﹣1,点 B(m,0)与点 C分别
是此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x轴和 y轴的交点,且点 B与点 C的“坐标差”相等.
①直接写出 m= ;(用含 c的式子表示)
②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以 M(2,3)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与直线 y=x
相交于点 D、E,请直接写出⊙M的“特征值”为 .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4.若抛物线 L:y=ax2+bx+c(a,b,c是常数且 abc≠0)与直线 l都经过 y轴上的同一点,
且抛物线的顶点在直线 l上,则称抛物线 L与直线 l具有“一带一路”关系,并且将直线
1叫做抛物线 L的“路线”,抛物线 L叫做直线 l的“带线”
(1)若“路线”l的表达式为 y=2x﹣4,它的“带线”L的顶点的横坐标为﹣1,求“带
线”L的表达式;
(2)如果抛物线 y=2x2﹣4x+1与直线 y=nx+1具有“一带一路”关系,如图,设抛物线
与 x轴的一个交点为 A,与 y轴交于点 B,其顶点为 C.
①求△ABC的面积;
②在 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 P,使 S△PBC= S△ABC,若存在,直接写出点 P的坐标,若不
存在,请说明理由.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5.如图①,直线 L:y=mx+n(m<0,n>0)与 x,y轴分别相交于 A,B两点,将△AOB
绕点 O逆时针旋转 90°,得到△COD,过点 A,B,D的抛物线 P叫做 L的关联抛物线,
而 L叫做 P的关联直线.
(1)若 L:y=﹣x+2,则 P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 ;
若 P: ,则 L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 .
(2)如图②,若 L:y=﹣3x+3,P的对称轴与 CD相交于点 E,点 F在 L上,点 Q在 P
的对称轴上.当以点 C,E,Q,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 CE为一边的平行四边形时,求
点 Q的坐标;
(3)如图③,若 L:y=mx+1,G为 AB中点,H为 CD中点,连接 GH,M为 GH中点,
连 接 OM . 若 OM = , 求 出 L , P 表 示 的 函 数 解 析 式 .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专项训练 3:“关联抛物线”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给出如下定义:形如 y=a(x﹣m)2+a(x﹣m)与 y=a(x
﹣m)2﹣a(x﹣m)的两个二次函数的图象叫做“兄弟抛物线”.
(1)试写出一对兄弟抛物线的解析式 与 ;
(2)判断二次函数 y=x2﹣x与 y=x2﹣3x+2的图象是否为兄弟抛物线?如果是,求出 a
与 m的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3)若一对兄弟抛物线各自与 x轴的两个交点和其顶点构成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抛物
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2且开口向上,请直接写出这对兄弟抛物线的解析式.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2.我们给出如下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如果一条抛物线平移后得到的抛物线经
过原抛物线的顶点,那么这条抛物线叫做原抛物线的过顶抛物线.如图,抛物线 F2都是
抛物线 F1的过顶抛物线,设 F1的顶点为 A,F2的对称轴分别交 F1、F2于点 D、B,点 C
是点 A关于直线 BD的对称点
(1)如图 1,如果抛物线 y=x2的过顶抛物线为 y=ax2+bx,C(2,0),那么
①a= ,b= .
②如果顺次连接 A、B、C、D四点,那么四边形 ABCD为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2)如图 2,抛物线 y=ax2+c的过顶抛物线为 F2,B(2,c﹣1).求四边形 ABCD的面
积.
(3)如果抛物线 y= 的过顶抛物线是 F2,四边形 ABCD的面积为 2 ,
请直接写出点 B的坐标.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3.定义:我们把二次函数 y=ax2+bx+c和 y=﹣ax2+bx﹣c这两个二次函数称为一对友好函
数,并称函数 y=ax2+bx+c是函数 y=﹣ax2+bx﹣c的友好函数.函数 y=﹣ax2+bx﹣c也
是函数 y=ax2+bx+c的友好函数.
(1)请你写出一对友好函数;
(2)若函数 y=2x2+bx+c与它的友好函数的图象的顶点重合,求 b和 c的值;
(3)如图,若函数 y=﹣x2+bx+c的图象的顶点 P是抛物线 y= 第一象限上的
一个动点,且与 x轴交于点 A(x1,0)和点 B(x2,0),且 x1<x2,并且它的友好函数的
图象与 x轴交于点 C(x3,0)和点 D(x4,0),且 x3<x4若点 D和点 A是线段 CB的三
等分点,求 b和 c的值.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把抛物线 C1:y=x2﹣4沿 x轴向右平移 m(m>0)个单位长
度,得抛物线 C2,C1和 C2的交点为点 M(如图 1)
(1)用含 m的式子来表示抛物线 C2的解析式和点 M的坐标;
(2)定义:像 C1和 C2两条抛物线,是把其中一条沿水平方向向左(像向右)平移得到
另一条.若两抛物线的顶点 P、Q以及交点 M满足∠PMQ=90°,则这样的两条抛物线
互为“和谐线”.
①求抛物线 C1:y=x2﹣4的和谐线;
②如图 2,抛物线 C1:y=x2﹣4与 x轴正半轴的交点为 A,与它的和谐线的交点为 M(点
M在第四象限),连接 MA,过点 M作 MH⊥x轴,在 x轴上存在一点 N,使∠ONM+∠
AMH=45°,求点 N的坐标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5.如果抛物线的顶点 C1在抛物线 C2上,同时,抛物线 C2的顶点在抛物线 C1上,那么我
们称抛物线 C1与 C2互相关联.
(1)已知抛物线①y=x2+2x﹣1,则抛物线②y=﹣x2+2x+1;③y=x2+2x+1已知抛物线
①互相关联的有 (填序号即可).
(2)如图所示的是抛物线 C1:y= (x+1)2﹣2,将抛物线 C1绕点 P(t,2)旋转 180°
得到抛物线 C2,若抛物线 C1与 C2关联.
①求抛物线 C2的解析式.
②当 t<0时,若点 A为抛物线 C1的顶点,点 B为抛物线 C2的顶点,在 y轴上是否存在
点 C,使△ABC是以 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 C的坐标;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专项训练 4:函数与几何综合
1.已知点 A、B分别是 x轴、y轴上的动点,点 C、D是某个函数图象上的点,当四边形
ABCD(A、B、C、D各点依次排列)为正方形时,称这个正方形为此函数图象的伴侣正
方形.例如:如图,正方形 ABCD是一次函数 y=x+1图象的其中一个伴侣正方形.
(1)若某函数是一次函数 y=x+1,求它的图象的所有伴侣正方形的边长;
(2)若某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它的图象的伴侣正方形为 ABCD,点 D(2,
m)(m<2)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求 m的值及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对于任意三点 A,B,C,给出如下定义:
若矩形的任何一条边均与某条坐标轴平行,且 A,B,C三点都在矩形的内部或边界上,
则称该矩形为点 A,B,C的外延矩形.点 A,B,C的所有外延矩形中,面积最小的矩
形称为点 A,B,C的最佳外延矩形.例如,图 1中的矩形 A1B1C1D1,A2B2C2D2,A3B3CD3
都是点 A,B,C的外延矩形,矩形 A3B3CD3是点 A,B,C的最佳外延矩形.
(1)如图 1,已知 A(﹣2,0),B(4,3),C(0,t).
①若 t=2,则点 A,B,C的最佳外延矩形的面积为 ;
②若点 A,B,C的最佳外延矩形的面积为 24,则 t的值为 ;
(2)如图 2,已知点 M(6,0),N(0,8).P(x,y)是抛物线 y=﹣x2+4x+5上一点,
求点 M,N,P的最佳外延矩形面积的最小值,以及此时点 P的横坐标 x的取值范围;
(3)如图 3,已知点 D(1,1).E(m,n)是函数 y= (x>0)的图象上一点,矩形
OFEG是点 O,D,E的一个面积最小的最佳外延矩形,⊙H是矩形 OFEG的外接圆,请
直接写出⊙H的半径 r的取值范围.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专项训练 5:函数变换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对于点 P(a,b)和点 Q(a,b'),给出如下定义:
若 b'= ,则称点 Q为点 P的限变点,例如:点(2,3)的限变点的坐标是(2,
3),点(﹣2,5)的限变点的坐标是(﹣2,﹣5).
(1)①点( ,1)的限变点的坐标是 ;
②在点 A(﹣1,﹣2),B(﹣1,2)中有一个点是函数 y=2x图象上某一个点的限变点,
这个点是 ;
(2)若点 P在函数 y=﹣x+3(﹣2≤x≤k,k>﹣2)的图象上,其限变点 Q的纵坐标 b'
的取值范围是﹣5≤b'≤2,求 k的取值范围.
(3)若点 P在关于 x的二次函数 y=x2﹣2tx+t2+t的图象上,其限变点 Q的纵坐标 b'的取
值范围是 b'≥m或 b'<n,其中 m>n,令 s=m﹣n,求 s关于 t的函数解析式及 s的取值
范围.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点 P的坐标为(a,b),点 P的变换点 P'的坐标定义如下:
当 a>b时,点 P'的坐标为(﹣a,b);当 a≤b时,点 P'的坐标为(﹣b,a).
(1)点 A(3,1)的变换点 A'的坐标是 ;点 B(﹣4,2)的变换点为 B',连接
OB,OB',则∠BOB'= °;
(2)已知抛物线 y=﹣(x+2)2+m与 x轴交于点 C,D(点 C在点 D的左侧),顶点为
E.点 P在抛物线 y=﹣(x+2)2+m上,点 P的变换点为 P'.若点 P'恰好在抛物线的对
称轴上,且四边形 ECP'D是菱形,求 m的值;
(3)若点 F是函数 y=﹣2x﹣6(﹣4≤x≤﹣2)图象上的一点,点 F的变换点为 F',连
接 FF',以 FF'为直径作⊙M,⊙M的半径为 r,请直接写出 r的取值范围.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3.对某一个函数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实数 k,对于函数图象上横坐标之差为 1 的任意两
点(a,b1),(a+1,b2),b2﹣b1≥k都成立,则称这个函数是限减函数,在所有满足条件
的 k中,其最大值称为这个函数的限减系数.例如,函数 y=﹣x+2,当 x取值 a和 a+1
时,函数值分别为 b1=﹣a+2,b2=﹣a+1,故 b2﹣b1=﹣1≥k,因此函数 y=﹣x+2是限
减函数,它的限减系数为﹣1.
(1)写出函数 y=2x﹣1的限减系数;
(2)m>0,已知 (﹣1≤x≤m,x≠0)是限减函数,且限减系数 k=4,求 m的取
值范围.
(3)已知函数 y=﹣x2的图象上一点 P,过点 P作直线 l垂直于 y轴,将函数 y=﹣x2
的图象在点 P右侧的部分关于直线 l翻折,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函数的图象,
如果这个新函数是限减函数,且限减系数 k≥﹣1,直接写出 P点横坐标 n的取值范围.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4.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的点 P(m,n),定义一种变换:作点 P(m,n)关于 y轴
对称的点 P′,再将 P′向左平移 k(k>0)个单位得到点 Pk′,Pk′叫做对点 P(m,n)
的 k阶“? ”变换.
(1)求 P(3,2)的 3阶“? ”变换后 P3′的坐标;
(2)若直线 y=3x﹣3与 x轴,y轴分别交于 A,B两点,点 A的 2阶“? ”变换后得到
点 C,求过 A,B,C三点的抛物线 M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 M的对称轴与 x轴交于 D,若在抛物线 M对称轴上存在
一点 E,使得以 E,D,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点 E的坐标.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若点 P和点 P1关于 y轴对称,点 P1和点 P2关于直线 l对称,
则称点 P2是点 P关于 y轴,直线 l的二次对称点.
(1)如图 1,点 A(﹣1,0).
①若点 B是点 A关于 y轴,直线 l1:x=2的二次对称点,则点 B的坐标为 ;
②若点 C(﹣5,0)是点 A关于 y轴,直线 l2:x=a的二次对称点,则 a的值为 ;
③若点 D(2,1)是点 A关于 y轴,直线 l3的二次对称点,则直线 l3的表达式为 ;
(2)如图 2,⊙O的半径为 1.若⊙O上存在点 M,使得点 M'是点 M关于 y轴,直线 l4:
x=b的二次对称点,且点 M'在射线 y= x(x≥0)上,b的取值范围是 ;
(3)E(t,0)是 x轴上的动点,⊙E的半径为 2,若⊙E上存在点 N,使得点 N'是点 N
关于 y轴,直线 l5:y= x+1的二次对称点,且点 N'在 y轴上,求 t的取值范围.
2020 年中考数学新定义二次函数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点 P的坐标为(x1,y1),点 Q的坐标为(x2,y2),若 a=|x1
﹣x2|,b=|y1﹣y2|,则记作(P,Q)→{a,b}.
(1)已知(P,Q)→{a,b},且点 P(1,1),点 Q(4,3),求 a,b的值;
(2)点 P(0,﹣1),a=2,b=1,且(P,Q)→{a,b},求符合条件的点 Q的坐标;
(3)⊙O的半径为 ,点 P在⊙O上,点 Q(m,n)在直线 y=﹣ x+ 上,若(P,
Q)→{a,b},且 a=2k,b=k (k>0),求 m的取值范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