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六单元
拓 展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主动探究积极发现,开展拓展性活动。利用温室效应、空气有压力、水的热传递原理解释实验现象。
2、进一步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研究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运用已有知识解释一些具体科学现象。
实验材料:
尺子、报纸若干
一、微课实验导入: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张老师最近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烧不死的金鱼,还把它制成了微课,想不想欣赏一下。
(二)播放微课视频
(三)探究:为什么在试管上部加热,金鱼烧不死呢?
预设: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在上部加热传到下部的速度很慢很慢,所以上部的水开了,下部的水还不烫,鱼儿还游的很欢。液体的传热方式主要是对流,而且热在同一物体中是向上聚集的,因此加热必须在下部加热。
(四)猜一猜,如果继续加热,你预测金鱼会怎么样呢?
预设:对了,热的不良导体不是不能传热,只是传热速度慢而已,如果继续加热下去,金鱼也会被烫死地
(五)举一反三:
1、制冷空调应安装在房间的上部还是下部?
2、暖气片安装在房间的哪里较好?
二、观察图片:用温室效应解释现象
(一)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二)思考:瓶子改变了什么?如果换成不透明的瓶子行不行?
预设:盖上透明的瓶子,小草周围的( 温度 )和( 湿度 )就会上升,有利于小草的生长。但是时间长了,小草一旦得不到充足的二氧化碳,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就会枯萎。
(三)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和此现象原理一样?
预设:蔬菜大棚、玻璃花房
(四)阅读拓展资料,交流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
预设:节约用电;少开汽车;不乱砍滥伐森林;;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
三、亲自实验:快慢两重天
(一)出示实验名称、实验方法:
1、把一张报纸平摊在课桌上,取一把尺一半插在报纸下,另一半暴露在桌沿外。2、轻而慢地向下压尺,报纸会怎么样?3、重而快地向下压尺,报纸会怎么样?
(二)猜测实验现象
(三)学生实验并交流实验现象。
(四)交流原理。
预设:轻而慢地向下压尺时,空气能进入纸下,使上下大气压相等,从而能翘起报纸;重而快地向下压尺时,空气来不及大量进入纸下,作用在纸上的向下气压远远大于纸上向上的气压,所以报纸哪怕是破裂,也不会轻易被抬起。
(五)补充大气压力的拓展材料,观看马德堡半球实验视频。
(六)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与大气压力有关?
四、当堂检测
(一)判断对错:
1、在试管上部加热多久,试管里的小金鱼都安然无恙。( )
2、大棚改变了蔬菜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 )
3、大气只有向上、向下的压力。 ( )
(二)你还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1、观察课本65页准备下节课要用的实验材料
2、搜集一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为同学们表演,请同学们猜猜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