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怎样升上去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5课。
滑轮是用来提升物体的一种简单机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滑轮实际上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轮子。绳子的一端与“负荷”连接,在绳子的另一端施加作用力,负荷就会被提起。本课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滑轮的结构特点及分类,知道滑轮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将物体或重物径直提升到某一个高度,还可以帮助人们将物体搬过或搬越某一区域,从而使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容易。在教学活动中,借助于模型和课件,通过一系列观察和探究活动,指导学生认识滑轮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功能,使他们认识生活中的常见机械,密切他们与生活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但是缺乏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也缺乏对机械系统的了解,和对作用力方向与受力方向的认识,使定滑轮和动滑轮能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变得更难理解。教学设计了让学生模拟升旗的环节,引导学生发现拉力的方向与国旗上升的方向不同,并让学生分别进行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的研究,有利于让学生发现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2、能够就两种滑轮的不同提出疑问;
3、能组装滑轮装置并进行实验,会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分类;
2、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
2、建立一种物体可以有多种用途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分类,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能组装滑轮装置并进行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准备
1、自制课件。
2、实验材料:滑轮、铁架台、弹簧秤、绳子、小红旗、重物、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认识滑轮
1、每周一的集体晨会,【出示课件】我们都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知道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吗?【出示课件】(板书:课题)它的秘密藏在哪里呢?
指名学生回答。
2、旗杆顶上那个一个小小的装置——那就是滑轮。【出示课件】(板书:滑轮)
3、滑轮是怎样的一个装置呢?【出示课件】老师给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滑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滑轮的外形是什么样的?
小组观察并讨论。
4、集体交流。
小结:滑轮是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出示课件】
5、同学们能利用滑轮来进行一个小小的升旗实验吗?需要用到哪些东西呢?(支架、滑轮、绳子和旗)
学生分小组操作实验。
6、小结:国旗是利用滑轮升上去的,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以生活化的场景导入课程,让学生意识到生活是科学,科学是生活。通过简单的小小的升旗实验,调动了学生们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这样良好的兴趣做开端,就能将一整堂课保鲜在学生们的好奇心中,为流畅地继续下面的课程做好充分的铺垫。】
二、了解滑轮的分类
1、刚才我们升国旗进行的滑轮装置是滑轮两类中一种。【出示课件】这两种滑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指名学生回答。
2、了解两类滑轮的名称和结构:定滑轮和动滑轮。
指名学生回答。(板书:种类??定滑轮??动滑轮)
齐读: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出示课件】
齐读: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出示课件】
3、刚才我们做的升旗实验为定滑轮。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下动滑轮,做动滑轮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指名学生回答。
小结: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重物挂在滑轮上,线穿在滑轮的下面。
4、分小组进行组装动滑轮装置。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PPT课件中动画形式的定滑轮和动滑轮,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分清两种滑轮的不同,引申反思刚才做的升旗实验为定滑轮的装置,然后要求明确组装操作动滑轮的装置,循序渐进地让学生由概念到实际操作,熟练掌握。】
三、探究滑轮的作用
1、使用滑轮有什么好处?滑轮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板书:作用)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出示课件】
2、简单机械可以帮助我们降低工作难度或者省力,那么滑轮能省力吗?请大家说说你的推测。【出示课件】
3、要想知道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检验了。
4、先来探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我们使用定滑轮来拉不同的重物。【出示课件】分别用1个钩码和2个钩码来做实验。物重指什么?拉力怎么来测呢?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出示课件】
5、学生分组实验操作,完成实验记录单。【出示课件】
使用定滑轮拉不同重物的实验记录?????????????????
用定滑轮
物品名称
物重
拉力
钩码1个
?
?
钩码2个
?
?
?
?
?
?
通过实验,我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集体讨论。
结论: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出示课件】(板书: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7接下来我们探究动滑轮是否能省力。实验时也有注意事项。【出示课件】
学生分组实验操作,完成实验记录单。【出示课件
使用动滑轮拉不同重物的实验记录
用动滑轮
物品名称
物重
拉力
钩码1个
?
?
钩码2个
?
?
9、集体讨论。
结论:动滑轮不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能省力。【出示课件】(板书:不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能省力)
【设计意图:科学课要探究,但并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来探究,所以教师的引导是很关键的,教会学生方法,学生才能有的放矢。为了让学生能够探究清楚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两种滑轮是分开来实验的。定滑轮实验教师引导的比较多,动滑轮实验学生就可以自主迁移实践了,通过强调实验之前的注意事项,减少了实验的数据的误差,从而能够在实验中得出比较科学的实验数据,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结果来进行整合分析。】
四、生活应用
在生活中你还看到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
学生讨论。
【播放课件视频】
【设计意图:科学要回归生活,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学习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科学就在生活中。】
五、总结拓展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简单机械中的一类,滑轮,你学到了哪些东西?
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两者结合就组成滑轮组。滑轮组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下节课一起再来探讨。(板书:滑轮组???? )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收获让学生对进行的所学又进行一次巩固学习的机会,通过拓展内容来引导学生对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的兴趣,并拓展延续下一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国旗怎样升上去
种类???????????作用
定滑轮?????? ??不能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动滑轮?????????能省力、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滑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