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海洋宝库》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要保护海洋资源的方法。
2.了解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二)过程与方法
1.具有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2.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二、教学重点
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培养保护自然资源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
形成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意识。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情景:主题人物来到了渔港上。当天天气很好,正是出海捕鱼的好时光。
问题:大小渔船全都停靠在海港里,丝毫开不出要准备出海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
引导:原来现在正值休渔期。在休渔期间,渔民不能出海捕鱼。
思考:为什么要设休渔期呢?
二、活动一:为什么要休渔
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什么是休渔?为什么要休渔?
引导:休渔期就是禁渔期。人们根据海洋鱼类的生长特点、生活习性和繁殖季节等特点,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内捕鱼作业,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比如渤海湾近几年一般是6月15日~8月16日为休渔期。另外,还在某些海域设有禁渔区,在禁渔区里常年不允许捕捞任何鱼类。禁渔区一般是繁殖场或越冬场等。
夏季是海洋主要经济鱼类繁育和幼鱼生长的重要时期。研究部门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伏季休渔保护了主要经济鱼类的亲体和幼鱼资源,使海洋渔业资源得到休养生息,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我国自1995年起在黄海、东海两大海区,1999年起在南海海区施行2至3个月的禁渔期以来,缓解了过多渔船和过大捕捞强度对渔业资源造成的巨大压力,遏制了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势头,增加主要经济鱼类的资源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讨论:休渔期是否会有明显的效果?
交流:请各组同学说说本小组的想法,老师引导其他同学进行思考。
媒体:出示课本图。
小结:1994年我国还没有实行休渔制度,那时捕捞的带鱼平均每条只有70克。经过了休渔期后,带鱼的体重大大增加,达到了100克以上。另外,单网捕鱼量比以前大增。以前是“百网没有鱼”,如今是“一网百斤鱼”。
拓展:人们还采取了哪些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措施?
三、活动二:海洋里有什么可利用的资源
导入:在浩瀚的海洋里,除了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以外,还蕴藏着丰富的宝藏。
问题:在海洋里,还有哪些资源?
媒体:播放“丰富的海洋资源” 视频。
交流:先小组进行议论,再请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海洋的其他资源。
资料: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我国的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有70万平方千米,石油资源量估计为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估计为14万亿立方米,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即最有希望在本世纪成为油气替代能源的“可燃冰”。
我国管辖海域内有海洋渔场280万平方千米,20米以内浅海面积2.4亿亩,海水可养殖面积260万公顷,已经养殖的面积71万公顷。浅海滩涂可养殖面积242万公顷,已经养殖的面积55万公顷。
我国已经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7.5万平方千米多金属结核矿区,多金属结核储量5亿多吨。
小结:海洋是一个巨大宝库,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宝藏。需要我们合理地开发和利用。
讨论:海水里有没有其他值得利用的资源?
四、拓展:向海洋要宝
导入:海洋资源如此丰富,但目前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将来,人类总有一天会更广泛地、更大规模地开发海洋宝藏。
媒体:出示课本图片。
问题:你能想象一下未来的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情境吗?
任务:把你的想象用文字或图画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