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3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 (2)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说出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概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原因。
【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原因。
【教学难点】
分析凯巴森林破坏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活动法、讨论法
【课型】新授课、活动课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以及维持稳定性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引言:同学们,你们在观察自制生态瓶的活动中会发现,有的生物存活时间较长,有的生态瓶不稳定,其中的一些生物很快就死亡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就是有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活动:分析凯巴森林被破坏的原因。
2、小组讨论:
(1)1906年以前的凯巴森林是什么状态?
(2)1925年以后的凯巴森林中鹿的数量为什么不断减少?
(3)整个凯巴森林生态系统在30多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变化的?
3、合作交流:
各小组各自的看法和对几个问题的解答。
教师提示
(1)1906年以前,凯巴森林通过生物数量的变化可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性。
(2)由于没有天敌,黑尾鹿的数量剧增,但由于食物有限,导致一些鹿被饿死。
(3)凯巴森林在30年中的变化是由于人类不正确的干扰,破坏了森林原有的稳定状态。
(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生物与非生物,物质与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原因
1、演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挂图
2、思考:图中三类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
提示:
从图中三类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我们可以知道,在生态系统发生一定变化或受到外来因素干扰时,它可以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因素的影响,维持相对稳定性和平衡状态。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生物圈中有哪些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是由于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掌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因,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相对平衡。
五、布置作业:
课后思考与练习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