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中的软件系统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中学信息技术
2.年级:初中第一册
3.所用教材版本:(请在教材版本前的括号内打“”)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 )中国地图出版社
( )广东教育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 )上海科教出版社
4.学时数:
非上机时间 25分钟 操作时间 20分钟
本教学案例参与人员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通讯地址及邮编 联系电话 E-mail
设计者 郑晶琳 女
指导者 同上
实施者 同上
课件制作者 同上
光盘制作者
(若有相同,如设计者与实施者是同一人,填“同上”即可)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请参照相应的课程标准、结合具体内容撰写,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切忌相互割裂;用语要标准)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二)内容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本班学生水平分析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简要说明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重点:
难点:
(三)学生分析(简要分析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及能力水平、对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等)
(四)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说明案例设计者是如何根据本教学主题及其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指导思想,设计教学方法的,并对选择教学方法的相关依据做简要说明)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课前对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和教-学流程的规划和设想,大体阐明设计的关键活动及其流程即可,可以采用流程图方式)
3.学生上机操作安排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目标;教师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巡视指导?
教师计划使用哪些设备、软件、课件或资源?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文字描述既可以采用下述的表格式描述,也可以采取叙事的方式。应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描述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尽量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述清楚)
1.教与学的过程描述
教学阶段及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 信息技术的应用
回顾第3课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提问: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回答
在幻灯片上列出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部分: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控制器和运算器 。
提问:大家认为哪些是计算机的硬件呢? 学生回答
引入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幻灯片展示一台仅有硬件系统组成的计算机,我们无法操作,引入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如果说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的物质基础,我就是软件系统好比是计算机的灵魂,仅有硬件系统组成的计算机只能是一堆摆设,根本无法工作”给出计算机软件的概念。计算机的管家-操作系统 Operating System,OS 学生回答
用幻灯片模拟安装XP系统,提问:刚安装完系统的计算机我们能做些什么?“假设老师接到一个制作海报的任务,可是系统中自带的画图工具不能满足我的要求,我就会选择图象处理软件-PHOTOSHOP” 学生回答
引入应用软件 提问:同学希望通过这台计算机做些什么呢?用幻灯片模拟安装不同的应用软件。展示不同应用软件在桌面上的图标 学生回答,学生讨论都用过哪些软件做过什么事情
给出应用软件的概念以及类别
具体展示一些常用软件的界面
软件系统知识总结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系统实用程序和各种工具软件等等
介绍操作系统的发展 幻灯片展示操作系统的不同版本,稍加介绍
重点展示 操作系统与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关系示意图
课堂作业 计算机系统由_和_组成软件一般分为_和_系统软件包括_,_和_ 学生完成课堂作业 ……
2.关键环节提炼
例如: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或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呈现问题,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或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呈现抽象的概念,或者演示学生难以理解的现象和过程的?或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操练和练习的?或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提供丰富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的?或如何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探索、模型总结或进修创作的?或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评价、反馈和矫正的?或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对话的?……
四、教学反思
五、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
附:学生学习过程及典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