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南关学校 王淑兰
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认识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3.注重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健全人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及其基本成分。
2.举例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富集的过程及其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及探究能力、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了解和认知帮助同学们树立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
2.形成保护生物与环境的观念,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你所熟悉的生态系统。
2.说出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
3.举例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食物链、食物网和生物富集
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学策略
图片启示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先是用图片导入新课,然后是利用图片进行知识点的讲授和巩固。用图片抓住学生的眼球,适应于学生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的特点。用资料分析对生态系统的组成进行讲授,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小组活动法分别对食物链的概念、组成与书写进行巩固。
教学方法:图片引导、启发、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等
?教学资源:多媒体、PPT(包括图片和视频)
课型课时?:理论课????1课时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学
内容
教学互动
教学意图
?
?
?
?
?
?
?
?
图片观察,知识回顾
?
?
?
?
?
?
?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师:同学们,我们来欣赏几张家乡的风景图片。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同学们一起来思考一下这几个问题:
1.图中的风景有哪些成分组成?
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郁郁葱葱的焉支山、一望无垠的马场,以及满园春色的南湖公园和水波粼粼的湿地公园,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这些景---“美”,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些美景有哪些成分组成?
生: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这些成分构成的统一整体,它有一个名字——叫生态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生态系统的组成。)
?
? 用家乡图片导入可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提起学生对整节课内容的学习兴趣。
在导入新课之前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回顾能使学生回忆起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让学生对生物与环境知识更加系统。
?
引导转
入新课
?
?生态系统的概念
一、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生自学生态系统的概念(ppt展示),学生分析概念教师加以引导,通过分析让学生记住生态系统的概。
那么有哪些同学可以帮老师举几个生态系统的例子呢?
?(举例:一片森林.......)(ppt展示)
?
?
?
?
?
知识巩固
?
?
?
生态系统的组成
一、以池塘生态系统图片为例,让学生分析出生态系统的组成。(ppt展示)
?
通过提出问题巩固学生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也可及时将需要强调的地方在学生的记忆中加强。
?
?
?
?
?
资料分析,自主学习
?
?
?
?
?
?
生态系统的组成
?
?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
学生根据课本资料分析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
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并就学生回答的情况引导学生总结出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并举出三者的例子。
?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总结出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用图片展示生态系统比较直观,适应于学生的认知特点。
分小组讨论资料分析的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可以锻炼他们善于从身边发现一些生物现象并从中得到生物知识。
举出生活中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的例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
?
?
?
?
?
?
?
?
提出问题,情景假设
?
?
?
?
?
?
?
?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师:既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那么他们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是独立的还是联系的?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情景假设:
教师请几位学生来回答一下所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辅以课本上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讲授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让学生寻找池塘池塘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并分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引出吃与被吃,生态系统中称为食物链。
?
?
?
情景假设思考问题会比较全面。
?
?
?
?
?
?
?
?
?
图片与视频比较能抓住学生的兴趣,并从中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
?
?
?
?
?
?
?
?
?
谚语学习
?
?
?
?
?
?
?
?
?
?
食物链与食物网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听说一些谚语,例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些,他们之间也是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ppt展示两条食物链)
大家看一下ppt上所展示的两条食物链。看一下他们有什么特点。
生:观察两条食物链,寻找两条食物链的特点。
?
教师根据学生找出的特点讲授食物链的正确书写方法。
?下面我们来完成课本103页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看哪些同学连得又快又好。
在生态系统中各条食物链并不是彼此分离的。例如:鸟不仅吃昆虫,也吃草籽。野兔不仅被蛇捕食,也被鹰捕食。因此,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一张无形的网络,这就是食物网。
?
?
用问题一层一层地引导学生获取知识。
?
?
让学生自己寻找食物链的特点而不是直接讲授食物链的正确书写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与记忆食物链的正确书写方法。
?
设置小比赛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对食物链概念的认识与书正确的写方法。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小练习判断学生对食物链这个概念及其书写方法的接受与掌握程度。
?
?
?
?
?
提出问题,情景假设
?
?
?
?
?
生物富集及其影响
如果草原生态系统中,草因为喷施了农药而残存一些有毒物质,那么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消费者有影响吗?谁的体内有毒物质最多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授生物的富集作用。
?
利用典型例子——池塘生态系统为例,讲授生物富集作用对人的影响。最终受到危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这只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缩影,我们来看看全球生态系统存在的环境问题,近年来,由于人类不注重保护环境,根据专家会诊,我们的地球以患有多种“疾病”:
看完现在的地球,我想大家的心情和我一样都非常沉重。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的母亲,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母亲都以满目疮痍,伤痕累累,孩子还会健康吗?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表达与交流。
?
?
?
?
?
运用典型的例子加深学生对生物富集及其影响这个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也可以从中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概括总结
提炼精华
?
利用概念图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
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之间的关系。
情感教育
保护环境 关爱生物
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次学习,自觉行动起来,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也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践行环境保护的承诺。
(ppt展示)
保护生物与环境的观念,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反思:
开篇以家乡精美的图片引入新课,一下就将学生带进如画的自然景观中,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始终贯彻积极引导的指导方针,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完成了教学;课堂充满民主、平等的氛围,学生的思维、言行得到彻底的解放,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教师惜语如金,只是内容衔接处简要讲解新课改的理念要求。同时,在教学中教师拉近了学生和社会的距离,将课堂知识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从而将课堂教学无形之中延伸到了生活。并且在教学中也渗透了德育教育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节教学的难点是指导学生对资料的分析、交流和表达的最佳效果,这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锻炼。
[教学点评]:
开篇以家乡精美的风景图片引入新课,一下就将学生带进如画的自然景观中,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老师始终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方针,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完成教学。课堂充满了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的思维、言行得到彻底的解放,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准确到位,富有鼓舞和激励性,对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信是一种很好的保护,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学生在分组学习中感悟到了什么是团队精神。“自主学习”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动画情景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于此同时,在教学中教师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将课堂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从而将课堂教学无形之中延伸到了生活与社会之中。并且在教学也渗透了德育教育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善于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小知识点使问题更加简单化,这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但是这样做会降低学习难度,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