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开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点(城市):增强企业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温故知新 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那么,我国的经济特区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对外开放又是如何不断发展的呢?新课导入奎屯市一中李新亮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9课 对外开放人教版
教育部审定
2017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孤立主义。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也因此中国的整体国力及发展落后予西方国家。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回顾历史:1、中国历史上闭关锁国的史实:(1)明朝在明成祖至明宣宗的郑和下西洋(1405-1433)后,实施海禁,并在北方修建明长城,是明朝锁国的象征。
(2)1723年(雍正元年)雍正帝禁止天主教,不许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国内传教,并限制贸易,被视为锁国的开始。到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西洋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鸦片战争…… 1、十年“文革” 使中国社会经济
遭到严重破坏,急需恢复和发展。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2、对外开放背景:国际
背景:国内
背景:1.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2.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回顾
历史: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3、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4个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4、建立经济特区的意义:相关史事 深圳本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后,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精神和“三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知识拓展 在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提出要发挥广东的优势,在邻近香港、澳门的深圳、珠海以及汕头兴办出口加工区。邓小平明确指出: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此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给予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许多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在1980年开始创办经济特区,也就是划出一定范国,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他地区更加开放的政策,吸引外部资金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特区”一词的由来三十年前的深圳美国人称深圳为“一夜崛起之城”经济特区的设置厦门汕头深圳珠海国家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毗邻港澳、重要侨乡珠海经济特区汕头经济特区珠海经济特区汕头经济特区厦门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看地图册:P26—27页 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开放沿海城市:(1)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
(2)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3)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2、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相关史事 浦东地处上海黄浦江东岸。改革开放以前,由于交通不便,浦东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比浦西落后。那里分布着破旧的工厂和阡陌纵横的田野,只有少量的商业区和居民区。上海人一般都不愿意到浦东工作和居住,以致流行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的说法。
自从1990年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以后,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抓住机遇,利用上海的资金、技术等优势,加快对浦东的建设,浦东迅速崛起。一时间,数条黄浦江地下隧道和杨浦、南浦等数座跨江大桥把浦东和浦西联系在一起,道路、绿地和高楼大厦迅速取代了原有的农田和工厂厂房,“东方明珠”电视塔等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及浦东机场相继展露新姿……在很短的时间内,浦东就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并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开放一大批内陆市县。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3、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 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4、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环渤海
地区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珠江三角洲1992年以来,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镇,昆明、乌鲁木齐等内陆省会,自治区首府1980年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位于深圳市中心的大型宣传画
《小平同志在深圳》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间:意义:2001年12月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相关史事 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为WTO,是处理世界贸易问题的重要国际组织,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多边贸易规则,组织多边贸易该判,解决各成员间的贸易争端。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举行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签字仪式。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但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挑战。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示意图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是全球性的,也是联合国相关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并存1年。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签字仪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程(1986年7月-2001年12月)1986年7月1987年3月1992年10月1994年4月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关贸总协定设立中国工作组中国开始进入有关中国复关议定书实质内容谈判签署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和世贸组织协定1995年1月1995年7月1995年11月1997年12月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声明,支持中国尽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复关谈判转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世界贸易组织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1998年4月1999年112000年52000年92001年9在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第七次会议上,提出一揽子降低关税方案得到工作组成员的普遍欢迎,它标志着中国入世谈判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中美双方就中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双边协议中与欧盟就中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双边协议中国与端士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双边协议中与墨西哥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双边协议2001年122001年11月10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经济特区的建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对外
开放本课小结课后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结合邓小平这段话,谈谈经济特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了哪些作用。 经济特区引进大量外资、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现代经营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经济特区积累了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对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中国其他地区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经济特区也是对外的窗口,可以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有助于世界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