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2 *半张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媒体报道,谈到境内的旅游商品时,经常听到的负面评价是:做工粗糙,________,性价比不高。对境外旅游商品的评价则正好相反,往往包装精美、商品精致。
按说,以中国如今的经济实力和制造能力,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商品,确实不在话下。然而,现实情况却令人感到尴尬。最为游客所诟病的是,多数文化旅游商品缺乏创意,设计粗糙。( )比如,各地的土特产商店、纪念品商店看似________,但其中所出售的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在全国各大景区皆________。
反观其他一些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商品,且不论其创意水平的高低,就其所显示出的地域特色,可说是让人过目难忘。为国人熟知的瑞士手表、军刀、瑞士旅游商品等,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不可复制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外旅游产品的质量胜于国内。事实上,受到不少游客交口称赞的国外旅游产品,往往是由国内厂商加工制造的。________,一件旅游商品的灵魂在于其文化内涵,这也正是旅游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的根本特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千篇一律 丰富多彩 云泥之别 追本溯源
B.如法炮制 琳琅满目 云泥之别 归根结底
C.千篇一律 琳琅满目 大同小异 归根结底
D.如法炮制 丰富多彩 大同小异 追本溯源
解析:
①
千篇一律: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也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呆滞。符合语境。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此处突出的是境内旅游商品形式的陈旧,不合语境。
②
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不用于形容物品。
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是一种工艺品,符合语境。
③
云泥之别:像天空的云和地下的泥那样高下不同,形容极大的差别。根据语境,看似“琳琅满目”,其实皆“差不多一样”,可知并没有突出差别之大。
大同小异:大体相同,略有差异。此处形容各景区的工艺品大体相同,符合语境。
④
追本溯源: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追寻根源。此处和“追究根源”无关。
归根结底:归结到根本上。符合语境。
答案:C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更糟糕的是,同质化现象使旅游商品对游客失去了吸引力。
B.同质化现象使旅游商品对游客失去了吸引力,这是比较糟糕的事。
C.比较糟糕的是,同质化现象使旅游商品对游客失去了吸引力。
D.同质化现象使旅游商品对游客失去了吸引力,这是最糟糕的。
解析:空前“最为游客所诟病的是”,“最”突出程度,所以括号内的开头也应采用这种形式,用“更糟糕的是”或“比较糟糕的是”与“最为游客所诟病的是”形式一致,可以排除B、D两项;从语意来看,“更”比“比较”程度更深,且“更”和前文的“最为游客所诟病的是”中的“最”相呼应,排除C项。
答案:A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为国人熟知的瑞士手表、军刀等商品,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不可复制性。
B.为国人所熟知的瑞士手表、军刀、瑞士旅游商品等,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不可复制性。
C.被国人所熟知的瑞士手表、军刀等商品,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不可复制性。
D.为国人所熟知的瑞士手表、军刀等商品,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不可复制性。
解析:文段中画线句子中,“为国人熟知”不符合被动句式的特点,可改为“为国人所熟知”;“瑞士旅游商品”包含了“瑞士手表”和“军刀”,语义重复。A项成分残缺,应在“国人”后加“所”,构成被动句式。B项不合逻辑,“瑞士旅游商品”包含“瑞士手表”等。C项“被国人所熟知”句式杂糅,可把“被”改为“为”。
答案:D
4.下面是某校抗洪救灾广播稿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近期,我国长江以南诸多地区遇到了严重暴雨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预报,今明两天尚有大雨或暴雨,我校地处偏远一隅,小河、小桥众多,暴雨形成的洪水很难预防。为了提高大家的逃生自救能力,预防灾后疾病的发生,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今天我们特地给大家讲讲在洪涝灾害中如何逃生自救。希望老师、同学们积极支持与配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文段的文体。此文段是广播稿的一部分。然后,仔细阅读文段,明确文段的主要内容。接着,根据广播稿的特点分析文段,找出不合语体的地方,并加以修改。第一处“诸多”和第五处“偏远一隅”是文言词,第二处“遇到了”太口语化,第四处“尚有”使人听来不容易理解,第五处“积极”用于希望他人不得体。所以这五处使用错误。最后,有条理地写出答案即可。
答案:①“诸多”改为“许多”;②“遇到了”改为“遭受”;③“尚有”改为“还会有”;④“偏远一隅”改为“偏远地区”;⑤“积极”删掉。
5.下面是某高中语文组实施新型作文评价方式的流程图。请据此写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辨明教师、作者、同伴之间的关系。首先应从最上面写着“教师”的表框入手,然后根据管理课堂的箭头可知,教师在课堂上同时管理作者与同伴的交流;接着,从左向右是作者将制作的文本给同伴阅读;从右向左是同伴阅读后对作者的文本进行阅读评价;最后,作者根据阅读评价进行再创作。
答案:教师组织和管理学生进行课堂作文评价交流;作者(学生)把制作好的文本提供给其他同伴阅读,阅读的同伴给出评价;双方交流之后,根据同伴提出的建议或者意见进行再创作。(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即可)
二、课内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半张纸
[瑞典〕斯特林堡
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他走到走廊上,决定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但是在墙上,在电话机旁,有一张涂满字迹的小纸头。上面所记的字是好多种笔迹写的;有些很容易辨认,是用黑黑的墨水写的,有些是用黑、红和蓝铅笔草草写成的。这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
他取下这张小纸。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条纸。他将它铺平在起居室的壁炉架上,俯下身去,开始读起来。
首先是她的名字:艾丽丝——他所知道的名字中最美丽的一个,因为这是他爱人的名字。旁边是一个电话号码,15,11——看起来像是教堂唱诗牌上圣诗的号码。
下面潦草地写着:银行,这里是他工作的所在,对他说来这神圣的工作意味着面包、住所和家庭——也就是生活的基础。有条粗粗的黑线划去了那电话号码,因为银行倒闭了,他在短时期的焦虑之后又找到了另一个工作。
接着是出租马车行和鲜花店,那时他们已订婚了,而且他手头很宽裕。
家具行,室内装饰商——这些人布置了他们这寓所。搬运车行——他们搬进来了。歌剧院售票处,50,50——他们新婚,星期日夜晚常去看歌剧。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最愉快的,他们静静地坐着,心灵沉醉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
接着是一个男子的名字(已经被划掉了),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但是由于事业兴隆冲昏了头脑,以致又潦倒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不得不远走他乡。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
现在这对新夫妇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东西。一个女子的铅笔笔迹写的“修女”。什么修女?哦,那个穿着灰色长袍、有着亲切和蔼的面貌的人,她总是那么温柔地到来,不经过起居室,而直接从走廊进入卧室。她的名字下面是L医生。
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位亲戚——母亲。这是他的岳母。她一直小心地躲开,不来打扰这新婚的一对。但现在她受到他们的邀请,很快乐地来了,因为他们需要她。
以后是红蓝铅笔写的项目。佣工介绍所,女仆走了,必须再找一个。药房——哼,情况开始不妙了。牛奶厂——订牛奶了,消毒牛奶。杂货铺,肉铺等等,家务事都得用电话办理了。是这家的女主人不在了吗?不,她生产了。
下面的项目他已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这里用清楚的黑体字记载着:承办人。
在后面的括号里写着“埋葬事”。这已足以说明一切!——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
埋葬了,再也没有什么了。一切都归于泥土,这是一切肉体的归宿。
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
在这两分钟里他重又度过了他一生中的两年。
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6.文中说“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这里为什么连说三个“没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明着写的是看东西,潜意识是在寻人。三个“没有”写出了“他”寻寻觅觅、流连不忍离去的情态。
7.“下面的项目他已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这个比喻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但写出了泪流满面,视线模糊的情状;更形象表达了主人公悲痛得如同溺水要窒息般的感受。
8.“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这句话该如何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主人公已把握住人生中最宝贵的幸福,即使失去了也还有些安慰,还有许多人连这一点都无法拥有。
9.作者以“半张纸”为题目,对情节的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半张纸”是全文的线索,将两年的生活贯穿起来,可以避过许多“过程”的交代,进行跳跃式的描述,详略自由。
三、课外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10—12题。
翡翠项链
[美]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
杰克把车停在斜坡脚下的路旁。这一带的住宅,家家都有略微倾斜,宽阔而昂贵的草坪。当他踏上和车道平行铺设的大石板时,注意到石板上有些需要修补的小洞。屋旁的车库里,一部新式的凯迪牌汽车正探出半截身子,车后部的挡泥板已被撞裂,撞痕上的斑斑红锈,表示它在被撞后很长时间内都没有修理。草坪看来还是不错,但还需要更细致的整理。草坪上有一把旧的羽毛球拍,裂开的框用胶布粘贴。
丹福尔太太为杰克打开了门,“请问,您找谁?”
杰克作了自我介绍。丹福尔太太投给他一个略现不安的、却又愉快的微笑,两眼瞅了一下他的双手,又投射到他的口袋上,神色有些惊恐,不过她的声音仍透出愉快。
“不会是你们已追回被劫的珠宝了吧?” 先是松弛,后是惊慌,两种情绪交织混合在一派纯真迷惘的掩饰下。
“对不起,夫人,没有,我们没有追回珠宝。”
“可是,我不懂,那你到这儿来干什么?”
“您先生在家吗?我在想,我是不是可以和丹福尔先生谈一谈?”
“当然可以,请您跟我来。”
她领着他,穿过屋子,来到后院的游泳池边,在穿越房间的过程中,杰克瞄到餐厅里的短茶几上有一叠账单,最上面的一份,盖着刺眼的“逾期未纳”红色印章。
丹福尔先生穿着短裤,正在洗游泳池。他爬出泳池,上了院子,擦干净手,和杰克握了握手,然后瞥了一眼杰克递过去的名片。只那一瞄,脸上的微笑便被不安的警觉扫得无影无踪。
“保险调查员?你是来调查上次我们被抢劫的案子?”
“正是如此,我想和你们谈谈,关于你们申请赔偿的事。”
杰克将手伸进口袋,从里面掏出一份剪报。说:“一位匿名者寄了这份东西给我们,邮戳是本地的,信封上没有找到指纹。”当丹福尔夫妇在阅读这份报告时,杰克两眼死死地盯着他们。故事内容杰克记得很清楚,细节也很明白:两位持枪蒙面大盗,强行进入了福尔夫妇的住宅,发现只有丹福尔太太在家,他们强迫她打开保险箱,交出珠宝首饰。这一部分没有问题,问题出在被抢劫的珠宝清单上。他知道,当丹福尔夫妇看到匿名者所圈起的“翡翠项链”四个字时,他们会有反应,尤其是在读至匿名者在剪报旁边批注的几个字时,那几个字是“这是胡扯”。
丹福尔太太脸色惨白,而丹福尔先生则满脸通红,他们看到末尾,然后,丹福尔先生耸了耸肩,将剪报递还给杰克。“对这件事,你要我们讲什么?”
“在你回答我的问题之前,让我先作一两点说明。我必须坦率地和你们讲,当我们接到你们的赔偿申请时,在赔偿之前的第一个想法是,要肯定这是不是你们自导自演的抢劫把戏。人们经常自己抢自己,其案件之多,令人吃惊。不过,你们的这件案子,我们尚不表示怀疑。 但是凭我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发现,有些生意不景气,或者在股市运气不佳,或者家里有人患病,开支日益增加的人,或者纯粹是贪婪的人,在遇到不幸时,往往想向我们的公司捞回大部分的损失。不过,基本上,人都是比较诚实的,他们在慌乱之中,急于报案,往往多报一些,事后呢,又羞于承认他们在慌乱之中所犯的错误。我的任务有一部分是给人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在我警告人们谎报和将错就错就是犯罪时,我总是向他们保证,无心的错,在正式申请赔偿之前改正,不算犯罪。当然,假如改正得太迟的话,他们必须面对这样的结果,好像他们是处心积虑,有意欺诈我们。我无意吓唬你们,你们了解——我只是公事公办。”
“我们了解。”
“好,那么现在留给我们的唯一事情就是,请问二位,是否想重新修正被劫物品的清单?”
丹福尔夫妇互相看了对方一眼,然后,丈夫将椅子向后推,挽起妻子的手臂,以凄楚的神情看着杰克。
“让我们私下说句话,好不好?”“当然好。”
丹福尔夫妇默默走过后院,杰克善解人意地朝向另一个方向,不过当他举起酒杯喝啤酒时,他依然可以在杯子上看出两个扭曲的人像。
当丹福尔夫妇返回桌边时,丹福尔先生努力用嘴角作了一个古怪的微笑。他说:“是的,我们要改正被劫物品清单,抢劫案发生的当晚,我在城里过夜,办公室工作忙到深夜的时候,我经常那样。那天早上我把翡翠项链带出去,想找珠宝商多镶几个什么钻石上去,给我妻子在结婚纪念日一个惊喜。当我妻子打电话告诉我发生劫案时,我所关心的只是她的安危,两个歹徒逼迫她开保险箱,但没有伤害她。我忘记告诉她,我已取走了项链。一直到我明白她将项链列入被劫物品清单时,她已把单子开给警方,并且见报,我想改正已经迟了。”丹福尔先生的两眼闪烁不定。
“我没有送到珠宝商那儿,它还在我的公文包里。”他的脸涨得通红。“我最好放回保险箱。”
杰克点点头。
“没有关系,我说过,这时候的改正都是受欢迎的。”说着,站起身来告辞。
丹福尔夫妇手挽着手,目送着杰克离去。
杰克在公路旁的一个电话亭边停车,当电话有人接听时,他说:“我让他们讲真话了,不出所料,项链一直在他们身边。”说到这儿,他对着话筒微笑。
“他们害得我们互相猜疑,这使我很生气,你想想,我们看到报纸上的物品被劫清单时,我们互相猜疑、生气。好在项链就要回到保险箱里,伙计,等着我们再去取。你什么时候准备好,我们什么时候出发,我随时恭候大驾。”
(有删改)
10.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丹福尔家被劫后,丹福尔太太完全不知道翡翠项链已被丹福尔带在身边,也一并将它列入被劫物品清单,丹福尔见太太已经报警,只得将错就错。
B.杰克看到剪报上的被劫物品清单以及翡翠项链旁边“这是胡扯”的批注,便带着剪报,冒充调查员再次来到丹福尔的家,调查翡翠项链的去向。
C.小说运用了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刻画了杰克这个极其狡猾的人物形象。
D.翡翠项链是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悬疑小说的精品,集中代表了希区柯克悬疑小说的艺术特点:精于选材,善于开掘,巧于构思。
解析:A.错在“将错就错”,从夫妇紧张的神态看,是有意而为之。B.错在“这是胡扯”的字是杰克所写,不是他人写的。C.错在没有运用肖像描写的手法。
答案:D
11.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篇小说的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旨是:丹福尔夫妇浑水摸鱼,欺骗保险公司;杰克抢劫丹福尔家的珠宝首饰,还挖空心思准备抢不曾到手的翡翠项链。小说将人性的狡猾贪婪演绎得淋漓尽致。
12.有人认为,杰克在探明真相后立即给同伙打电话,容易暴露身份,这样安排情节不够合理,你认为如何?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不同意这种说法:①这样安排使情节突转,具有戏剧色彩,既呼应前文又有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②同时还丰富了人物形象,通过杰克与同伙的对话,点明了杰克的身份,揭示了内心世界。③深化了主旨,批判人性的无耻与贪婪。
示例二:同意这种说法:①作者只想如何使情节发生突转和如何更具有戏剧色彩,造成出人意料的效果,但忘记了情节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从前面的情节看,作为抢劫犯,杰克很狡猾,计划安排得天衣无缝,他一定有很强的防范意识,不会轻易在电话里泄露行动计划。因此这样的结尾失真。②人物形象和小说的主旨已经在前文故事情节的安排中得以展现,无需在结尾处点明,略显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