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着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力图贯彻“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尊重学生的认识水平,注重引导学会探究方法。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由四部分组成:(1)通过解剖常见的果实,找出植物的种子。(2)通过解剖种子,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3)种子萌发时需要的条件。(4)种子是怎样传播的。基于学生认识水平本节课我引导学生从最熟悉的果实和种子开始研究、认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知道什么是果实并通过解剖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
【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果实和种子有了很多感性认识,但是对果实和种子的概念不是很清楚,特别是一些能够发芽的,如马铃薯,葱,蒜等,孩子也以为是种子,知道种子能发芽,但是,对种子的内部结构了解不清。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解剖。
会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
知道什么是果实
知道种子内部的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
【教学重点】
果实的构造。
【教学难点】
解剖并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每两个学生1个菜豆种子、纸盘、放大镜、镊子、实验记录单。
学生准备:在已有认知水平上带来自己认为是果实的
【教学时间】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辨果实
1.小组内初步认一认,辨一辨什么是果实。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果实内部都有种子吗?
(板书课题 “果实和种子”)
(设计意图:在每个学生原有个体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互助学习,全班交流讨论,初步了解果实的概念。培养学生互助学习,质疑的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果实。
·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自学了解果实的概念。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切一切,辨一辨,再次验证自己所带的是否是果实。(板书 果实:果皮和种子)
(设计意图:多媒体课件科学生动地解释了果实的概念。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更使学生果实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认识种子
1.探究种子内部构造。
·研究实验方法:让学生猜测种子的内部构造,并尝试设计实验方法。
·学生交流。
·播放微视频:《解剖菜豆种子》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材料工具的使用方法,并用纸盘代替实验中的培养皿,强调学生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教育。
·小组活动:解剖实验并观察记录。
·学生汇报、交流。
(板书:胚根 胚芽 子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活用生活中的材料替换实验材料。有些实验室材料不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替代后意在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生活中的材料可以替换实验材料,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随时做实验,搞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学生亲自验证种子的内部构造,将自己观察所得用笔画下来,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出来,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敢于实践的能力。教师在实验操作指导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启发、设问,精妙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自己把实验中的问题发掘出来。力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实现课堂自主学习。使用微视频教学要比教师现场演示更加清晰直观,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细致的操作观察,降低了学生操作难度。)
2.通过延时摄影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让学生通过延时摄影了解种子是如何生根发芽的。
(设计意图:我将几天内种子发芽过程压缩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以视频的方式播放给学生。目的是引发学生对下节课探究的兴趣,同时渗透实验记录方法。教会学生用照相,录像的形式进行记录的学习方法。)
三、课后延伸
1.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谈。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对全课的学习内容再次进行梳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科学概念,强化科学意识,提升科学素养。)
2.课后思考:一颗种子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萌发?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做出猜测。
(设计意图:将科学由课内延向课外,培养学生时时刻刻学科学做科学的良好科学素养。)
【板书设计】
1.果实和种子
果皮
果实
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