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合纵连横》教学设计(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合纵连横》教学设计(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08-06-03 19: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合纵连横》教学设计
开化县第二中学 何 彬
一、教学背景
本课是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主要是对单元格的操作。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学习Word做电子杂志,有关于表格插入和使用的内容。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用PowerPoint做演讲稿,要在幻灯片中嵌入Excel电子表格数据,到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又从PowerPoint转到Excel,内容包括Excel的基本知识,以及简单的函数和公式应用(自动求和,求平均数,求百分比),自动填充柄,排序,美化,图表,等。
本校第一次使用浙教版的教材,八年级学生,在上学期的时候任课教师已经讲授过Excel的基本知识,如: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函数和公式,等。
Excel作为常用办公软件之一,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使用广泛。面对初中学生的课堂教学,教材将内容定位在Excel最常见基本的操作上,这些基本技能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课堂意在,通过对Excel表格插入数据、移动数据、自动填充数据,让学生在真实参与中对Excel电子表格的功能应用、特点优势等形成一个比较感性的初步印象。
二、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在Excel中对单元格的插入、复制、删除、移动等操作;
2、掌握自动填充的方法。
技能目标:1、能够对Excel的单元格进行操作;
2、能够利用人脑与电脑相结合进行诸如自动填充的智能操作。
情感目标:自动填充效果能够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自动填充的操作培养了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积极主动自学的习惯。
三、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Excel中对单元格的插入、复制、删除、移动等操作;
教学难点:自动填充的操作方法及拓展。
四、学习准备
1、指导学生学习过程的学案,跟我学FLASH动画;
2、完成学习目标的练习题;
3、多媒体网络教室。
五、学习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课 1、由“合纵连横”的典故引出新内容。处理好邻国间的关系,我们要处理好工作表各单元格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哪些关系呢?单元格的插入、复制、删除、移动、自动填充等。2、打开“因特网用户地或分布表”。 1、听教师讲,想想“合众连横”的典故。2、学生观察表的结构。
插入单元格 1、引入:实际应用中,工作表数据往往有几百甚至上千条,为便于统计,一般会在输入数据时增加一个顺序号。2、任务:在“因特网用户地域分布表”第一张工作表的年份前插入一列“序号”。(插入空白列后,在第一个单元格中输入“序号”)3、探索:1)在第二张工作表中的年份列前插入5个单元格(在第一个单元格中输入“序号”)。2)在“序号”上插入一行(用于输入表格标题)。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4、回顾上述操作:小结操作要点。 1、观察“因特网用户地或分布表”明确本表上需要添加的内容。2、学生打开学案,通过链接,自学课本,或看插入单元格跟我学FLASH动画,完成任务。3、学生自主完成探索任务。可以请求教师或同学的帮助。4、学生明确:插入的都在所选位置的前面,插入不定数目的单元格要选对位置和数量。
自动填充功能 1、引入:如果表格有上百成千行,如何方便的填入序号?引出自动填充内容的学习。2、教师讲解,认识填充柄,明确其有如下的作用:自动填充相同的数据;自动填充有规律排列的数据;自动填充单元格中的公式。对以上的功能一边讲解一边演示给学生观察。3、探索:①将店名用自动填充功能填入:分店01、分店02至分店10 。②在第21行自动填入10个“华埠镇中”。③在第22、23行分别自动填入一周的星期数和日期。④用自动填充计算出上表中的“本季合计”“月平均销售额”。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思考如何快速有效的填入这么多序号?2、注意听教师讲解认识其含义和作用。3、学生通过学生的超级链接打开:第一季度各连锁店销售情况统计表,探索完成任务。可以获得的帮助有:教师、同学、课本、跟我学FLASH动画。
重新排列数据利用复制剪切粘帖删除 1、明确任务:将各城市按照首字拼音升序排列(北京、重庆、福建、广东、江苏、上海、天津、浙江)。教师演示:方法一、先复制粘帖后删除(广东移到福建后面);方法二、剪切粘帖法(江苏移到广东后面)。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3、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分别演示方法一和方法二,操作后教师再次讲解。4、自我探索:将“成绩表”中2号和6号同学的相关数据复制到A17、A18单元所在行。将“成绩表”中的“总分”一列移动到第I列。教师巡视指导。5、请一同学上讲台操作。6、开动脑筋:①用鼠标拖动,只选中有数据的单元格,然后进行复制或剪功,看看与选中整列的复制或剪功有什么不同。②如何插入与删除工作表中的行?③你还有新的操作方法吗?学生思考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并请部分同学口头回答。 1、明确任务,仔细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2、从学案打开操作的表格:因特网用户地域分布表。操作方法一和方法二。3、学生上台演示广播给其它同学观看。注意其操作的过程,判断正确与否。4、学生从学案打开操作的表格,可以获得教师、同学、课本的帮助。5、注意观察操作,进一步明确移动、复制、删除的操作过程。6、学生相互讨论,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去实践,等待教师的提问。
自我检查 提出检查点:1、单元格的操作: 插入单元格A 已掌握 B 未掌握复制单元格A 已掌握 B 未掌握移动单元格A 已掌握 B 未掌握删除单元格A 已掌握 B 未掌握2、自动填充: A 已掌握 B 未掌握 学生对照检查,回顾其操作的方法。
综合练习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完成的情况,对某些同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通过学案的超级链接,打开操作表格:练习,独立完成作业。
PAGE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