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年年三月是歌圩《(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桂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年年三月是歌圩《(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3-23 14:5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赶圩归来啊哩哩》
授课人
陈秋谕
学校名称
博白县宁潭镇第二初级中学
教学对象
七年级
科 目
音乐
课时安排
1
一、教材分析
本首歌曲具有浓郁的西南地区民族风格的歌曲。4/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曲调采用了彝族民歌的音调为素材,旋律流畅明快、活泼,歌曲生动地描绘了彝族农家姑娘在赶集归来的路上,嬉戏欢笑、愉快歌唱的欢乐场面。歌曲以节奏贯穿蜷曲,衬词“啊哩哩”不仅增强了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而且使歌曲的情绪表达更为热烈。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能用活泼、亲切、富有弹性的声音和欢快、喜悦的情绪,多形式的演唱歌曲。
2、感受彝族音乐风格,学习简单彝族舞步,体验彝族风俗人情,增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民歌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歌曲学唱
2、感受彝族音乐风格,拓宽民族文化视野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 多媒体
学生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导入
2.初听感受
快快乐乐来对歌
学唱歌曲
5、小结



直截出示图片:(同学们,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吗?)开课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随后,教师图文并茂的为学生介绍彝族风情:(同学们,彝族人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广西等省区,彝族人们的服饰款式多样,各具特色,他们喜爱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你们看这就是他们赶集时的情景,那你知道什么是赶集吗?)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同时教师进行相机引导,使学生明白赶集的意思,并知道彝族人们把赶集称为赶圩,进而引出课题。
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曲,感受一下歌曲是如何表现这种高兴心情的。(播放歌曲)
(听完之后)师:谁能来谈一谈你听完这首歌曲之后的感受。
师范唱
1、师:啊哩哩 啊哩哩 欢迎你们 啊哩哩,啊哩哩啊哩哩 欢迎你们 啊哩哩。
2、师:猜一猜,为什么彝家姑娘老是唱着“啊哩哩呢”?
A、啊哩哩是彝族特有的衬词,在彝族歌曲里,就是很高兴的意思。
B、那我们应该用连音还是跳音来回答彝族姑娘?生答跳音。
C、师范唱,生感受跳音的跳跃感,用手的动作表示跳音。
3、彝家有个规矩,进门要先对歌,谁来对一对?
4、师生合作演唱(师唱一句生唱一句)。
5、提醒学生唱歌的正确方法(肩背挺直手放松,眉开眼笑嘴上翘,吸气呼气要均匀)。
1、哟,这么多人在干什么呢?哦,这是彝族人经常举行的赶圩,知道赶圩是什么意思吗?请学生自由说一说。
每当重大节日到来和贵宾登门的时候,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背上背篓去镇上赶集。听!彝家姑娘赶圩归来啦!
2、教师范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听情绪)。
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呢?生自由谈感受。
3、再听范唱(听内容)
A、师:彝家姑娘赶圩归来,边走边唱,唱了些什么呢?让我们打开书本,边听边看歌词。
B、师:彝家姑娘唱了些什么?(生自由回答)
C、师:你能用一句话描述一下这幅美丽的画面吗?(生闭上眼睛想象)
4、 再听范唱(听节奏)
大家愿不愿意跟彝家姑娘一起去分享赶圩归来的那份快乐呢?下面让我们再来欣赏歌曲,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动作和着“啊哩哩“的节奏。
5、学习第一段
A、听第一段,出现了几次“啊哩哩”?用手指表示次数。
B、 用手的位置高低表现8个“啊哩哩”的高低。
C、游客们,让我们也背起背篓唱着欢快的歌谣,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吧。
D、情感处理。
师:你感觉这首歌用什么样的情绪和音色来演唱比较合适呢?(轻快、跳跃、活泼)。
6、学习后三段(多形式演唱:男女生对唱、分组对唱、一领众和)。
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党的好政策下,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一曲小小的民歌,经过音乐人的创作,焕发了新的生机!有一句流行的话:想唱就唱,唱的响亮!愿我们的民歌唱响中国,唱响世界。

自由回答
跟唱
对歌
自由表达意见
认真听歌
对歌

展示赶圩图片,背景音乐伴奏
六、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的教学效果令人满意,使我深刻体会到在音乐教学中要变同学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热爱音乐,使音乐课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只有让学生每节课都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才能使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才能使学生学会“学海无涯‘乐’作舟”,音乐课堂才能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音乐课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美好的东西。另外,在教学中,我还应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而不只是观众,教师只是策划人和欣赏者而不是裁判员或评委,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使学生热爱音乐,使音乐课成为发自学生内心的需求。
七、课后反思
这节课里采用学歌词和学歌谱相互交替学习新课的方法,从学习的过程来说按照综合——分析——再综合的模式进行新歌的学习,避免了把感受、体验歌曲情感作为一个环节放到学习歌曲的最后阶段去进行的缺点。这样的学习新歌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先学歌谱,后学歌词”的模式,比较符合初中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对歌曲的认识规律。在学习歌曲歌谱的时候,先从节奏入手,这种方法也值得提倡,因为它“先易后难”,切实可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