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一课时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课题类型】∶理论课
【教学内容】∶
信息的定义及信息的表现形式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的发展史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以及它的表现形式
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和关系,以及信息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用。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
【教学重点】∶
信息的表现形式
信息的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关系
计算机的4个发展阶段
【教学难点】∶
信息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解法和任务驱动法
【教学媒体】∶教材
【教学过程】∶
引入
先用心理学上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提出“信息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然后请一位同学讲他一天的生活,看看获得了哪些信息?通过什么获得这些信息?(语言、文字、图像、声音)
信息
定义: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通过物质载体所产生的消息、情报等。
信息的表现形式:
语言、文字、符号、图像、数字、声音、情景
过渡:
事例:
闹钟响起起床,演示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
计算5n, 随着n的逐渐增大,大脑处理信息不能及时,急需一种处理速度快、精度高的工具来处理信息。
信息处理与计算机
信息处理:收集原始信息,并对他们进行加工处理,使之 成为有用的过程称为信息处理。
例:新生开学
图1 信息处理过程
图2 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
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一种工具
老师可以备课,同学们可以学习、娱乐,银行可以进行电子汇款,图书馆可以进行图书管理。
计算机的发展史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ENIAC埃尼阿克。
计算机经历了四代(请学生自己先看书,再填表)
时代名称 特 点
电子管时代
晶体管时代
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强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信息技术与应用
是指人们获取、存储、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
感测技术:遥控
通信技术:网络
计算机与语文
计算机与数学
计算机与英语
输入新生的基本信息
对信息进行分年级、分班等多种处理
输出有价值的信息
采集
存储
复制
检索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