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借助情景图和互动小游戏,学习按指定的标准分类。
通过实际操作和自主练习,知道按不同分类标准分的结果不同。
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好习惯。
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所用班级是提前读写实验班,学生每人一台平板电脑。经过开学一个多月的训练,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操作。会登陆学习平台优学派电子书包等,进行网上答题!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心理发展中刚从“动作思维”转入“形象思维”,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学生对于分类小游戏很感兴趣。
教学重难分析及解决措施
能按指定的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我的解决措施是:在教学中设置三个小游戏、前两个是按指定标准分类,后一个是自定标准分类。孩子在游戏操作中,动手、动脑,不断尝试,很自然就掌握了这些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 通过动手整理衣服,知道在生活中“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利用课本情境图,帮助小明整理衣服。明确课题——分类。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帮妈妈做家务吗?老师知道你们在家都是帮妈妈做家务的好孩子。
师:小明在整理卧室时,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课本情境图,引导: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你看,小朋友和妈妈正在干什么? 找学生说说观察到了什么?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分组讨论:怎样帮妈妈整理衣服?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把爸爸、妈妈和小朋友的衣服分开放。 按上衣、下衣分。 按颜色分。 按季节分。
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分类标准不一致,分的结果就不一样。
学生:他是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整理。
师:对,这样按种类来分的方法就叫做“分类” 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分类(板书课题)
应用: 1、白板。
分析: 学生在白板上动手按照不同的方法整理衣服,上台的孩子很兴奋。台下的孩子也很关注,积极出谋划策。课堂气氛很火爆!
探究学习 通过课本情境图的讨论和动手操作以及三个小游戏的操作。使学生能按指定学习情境图: 玩电脑小游戏
活动一 利用白板出示 数学小游戏“分类”找学生上台进行操作
游戏一 :单一标准进行分类“水果、玩具、书”
游戏二: 单一标准进行分类“蔬菜、汽车、玩具”
应用:白板
平板电脑 分析: 在活动一中学生使用白板中的拖、拉等功能进行分类。
教师使用拍照功能把学生的的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游戏三:多重标准分类 “带颜色的图形”
讨论:可以怎么分?
按颜色分。
按形状分。
按大小分
总结: 分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 作品留存并对比。加深了学生对“分类”的理解和掌握。
在活动中,找学生上台在白板上操作演示。既有个体活动又有集体活动和讨论,自然而然就得出了结论:分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
解决问题 练习巩固
第一部分练习,白板出示, 找学生上台操作。教师带领学生评析。
学生在平板电脑上完成“一起作业网”的课堂练习。经过数据分析,重点讲解出错率高的题目。
应用: 白板 平板电脑 优学派电子书包
分析: 第一部通过电子书包截图发送完成,然后点评。加深对“分类”的方法的理解。 第二部分单独给学生发题目上完成。而且能通过作业分析报告很快找出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进而再一次讲解巩固。 第三部分:通过白板的功能进一步巩固分类。
3、完成优学派的课堂练习
四、拓展延伸
1、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说一说“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 超市物品的拜访、衣橱衣服的摆放
3、 学了“分类”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应用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呢? 整理书包。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说一说本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 在生活中怎么合理应用“分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