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五四制数学一上《3信息窗1(和是5以内的加法)》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五四制数学一上《3信息窗1(和是5以内的加法)》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3-23 20:1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和是5以内的加法
教学目标:
学习5以内的加法,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
能够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法;
通过创设的花果山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加法的含义,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与体会加法的含义。
教、学具的准备: 磁力贴片、小棒。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孩子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听首歌,好不好。(播放视频《西游记》主题曲) 问:看了刚才的动画,你最喜欢谁?本领最大的是谁?知道它的家乡在哪里吗?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到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去看看,哪里都有什么。(出示课件信息窗1——走进花果山)。 二、探索新知:体会加法的含义。
仔细观察信息窗,花果山上有什么?
(孩子们自由的说,要说的具体一些,要说完整的话。如:树上有3只猴子,山上有2只猴子,……这些都是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让别的小朋友来回答吗? 引导孩子提出问题:
一共有几只猴子?
一共有几只小鸟?
一共有几个桃子?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一共有几朵花?
3、解决问题“一共有几只猴子?”,理解加法的意义。
(1)、我们先来解决“一共有几只猴子?”这个问题。
问:谁知道一共有几只? (5只)。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数的)。把哪些数数在一起了?(树上的和山上的)。
问:“一共有几只猴子?”是什么意思?(是指树上的和山上的猴子一共有几只?) 能用小棒摆摆看吗?(小组合作摆,体现“合”在一起)
、教师利用学具小棒演示“合”的过程,学生演示“合”的过程。
想知道一共有几只猴子?就是把3和2合起来是5。
讲解:把3和2合起来是5,老师有另外的一种写法更简单一些, 3和2合起来,用一个符号把3和2连起来就是“+”。是5就用符号“=”5表示。这就出现了一个加法算式,板书:3 + 2 = 5(只).读作:3加2等于5只。领读两遍,在田字格本上练习写一遍。
小结:这里的3指什么?2指什么?把这两部分用加号连起来就等于5。像这样带有加号的算式叫加法算式,刚才把3和2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 a) 出示苹果教具:左边摆1个,右边摆3个,一共有几个? 把1和3合起来是4 ( 孩子到黑板演示合起来 ) 1 + 3 = 4 (个)
学生举例:举出身边能用加法3+2计算的题目,如:左手拿3支铅笔,右手拿2支铅笔,一共拿几支铅笔?( 边说边演示,3和2合起来是5)
解决信息窗中其余问题:
、一共有几只小鸟?(让学生独立利用学具小棒来操作4与1合起来是5的过程,并让一位同学来演示给大家看。列出算式:4 +1 = 5 (只))
、一共有几个桃子?(直接说出加法算式:2 +2 = 4 (个))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直接说出加法算式:2 +3= 5 (个))
、一共有几朵花?(直接说出加法算式:1 +2 = 3 (朵))
课堂小结:
像上面解决的一共有多少的问题,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我们就用加法算式来计
又简单有明白。请同学们一起读一首有关加法的儿歌。(学生拍手读) 加法加法,很重要, 合在一起,少不了。 一共一共,是多少, 加法同样,也用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生活中用到加法的地方很多,希望同学们能把我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板书设计:
2和3合起来是5 2 + 3 = 5
把1和3合起来是4 1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