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现代教育技术讲座
----多媒体CAI及其课件制作
映虹初级中学
任如标
内 容
第一部分 现代教育技术内涵及作用
第二部分 多媒体CAI技术简介
第三部分 多媒体CAI课件的制作
中国高等教育报 1998年5月16日“制高点专题新闻” 发刊词 《勇立朝头》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制高点”。
中国教育报 1999年 开辟了专栏 “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
第一部分 现代教育技术内涵及作用
一.国外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科技成果被引入教育领域,导致教育技术的产生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新的科技成果如照相机、幻灯及无声电影等被引入教育领域,促进了教育技术的产生。1913年,爱迪生宣布“不久将在学校中废弃书本……,有可能利用电影来传授人类知识的每一个分支。在未来的10年里,我们的学校将会得到彻底的改造。”
2.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成立,促进了教育技术的发展。
1923年,美国成立了全美教育协会“视觉教育部”(Department of Visual Instruction)。
1928年出版了《学校中的视觉教育》一书。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及录音机等可发声的媒体在教育中得到推广和应用,产生了“视听教育”。
1947年,美国“视觉教育协会”更名为“视听教育协会”,并于1970年6月25日通过大会表决,改名为“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AECT )。1971年5月25日,AECT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级学术组织。
二.我国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电化教学)
1.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20世纪20年代诞生,30年代开始起步,主要活动地区是上海、南京。
1933年,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陈礼江提出“电化教育”。
2.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教育部和地方各级政府和学校相继电教机构。形成了一支数十万人的电教专业队伍;创建了广播电视大学,开办了卫星教育电视和教育电视台,形成了全国远距离教育网;具备了专科、本科及硕士研究生三个层次;计算机教育;
3.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
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进入教学领域。
教育系统工程建设的广泛开发;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计算机教学软件的研究与开发”的启动;“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的开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颁布以及多项大规模电化教育的实验;
1998年3月,“全国高校教学工作会议”召开, “教育技术”逐渐取代“电化教育”;注重教学整体,探索和研究教育技术对一堂课、一个单元及一门学科的教学带来的影响,以及对教学模式、环境和教师的观念、知识及教学水平等带来的影响;教育技术不是应用现代技术的手段和工具,而是应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指导教育与教学活动,教育技术不仅要解决教学的局部问题。更要解决教学的整体改革问题。
三.教育技术的内涵
1.AECT 1994年定义:
(1)定义: AECT的著名教育技术专家西尔斯(Barbara Seels)和里奇(Richey)将AECT讨论中形成的共识写成专著《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后经过AECT修改,再由西尔斯和里奇执笔,写成专著:(Seels,B.B.and Richey,R.C.1994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The definition and domains of the field AECT) ,最后经AECT审定通过后,于1994年公布: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中文意思: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内涵:
研究中心:学习。学习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出发点和归宿。
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研究内容: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1).设计:对教学系统中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包括设计学习过程、教学软件、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
2).开发:指将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加以整和和集成,用于教学系统和其它相关系统的开发研究。包括开发教学软件、音像教材等。
3).利用:指对各种信息资源的利用。特别是对新技术(包括各种媒体、计算机网络和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如多功能教室、电子阅览、远程教育等。
4).管理:指对所有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主要包括对教育系统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设备管理和教学科研管理等。
5).评价:指对教育技术领域的各个方面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并进行测量,给出定量和定性的判断并及时反馈,以使其达到最优化。
研究方式:理论与实践并重。
研究目的:实现教学优化。
支撑条件: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
2、AECT 2004年定义
(1)定义: 2004年7月23日,在“长春2004—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巴巴拉·西尔斯(Barbara Seels),在题为“教育技术领域的新定义及在线课程的设计”的报告中,介绍了AECT的教育技术的新定义: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中文意思: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2).内涵
定义名称:是“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而不是“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研究中心:学习和绩效 。
研究对象: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
研究领域: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
研究目的:促进学习、改善绩效
研究范畴:创造、使用、管理
四.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1.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总和。
实验研究表明:人们学习时,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味觉占1%。研究结果说明,视觉和听觉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最大。
使用视觉媒体,其注意集中力的比率为81.7%;使用听觉媒体为54.6%,视觉媒体的注意集中比率高于听觉媒体。
2.扩大教育规模
广播、电视、通信卫星、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可以对大量的人同时进行教学。
3.引发教学方式的改变
(1)教师以教为主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为主。教师从主讲者转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2)教学媒体由教师的讲解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3)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变为有机会参与教学、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位。
4.对现代教育理念产生了影响
(1)使教与学模式和方法发生变化;
(2)使学校教学环境和手段发生变化;
(3)使教材的观念和形式发生变革;
(4)使教育超出了学校的范围,带动教育体制发生变化;
(5)使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发生变化。
五.现代教育技术对我们的启示
1.在教学中,要以认知理论为指导;
2.发挥教学媒体在帮助学生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和意义构建中的作用;
3.学生通过自身的发展,探索、协商及意义构建的途径来获取知识。
第二部分 多媒体CAI技术简介
一.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及类型
1.概念: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实现人机交互功能的技术。
2.多媒体类型
(1)文字—多媒体的基础
(2)图像—主要指数字图图像,是直接量化的原始信号形式,由像素构成。
800*600*24/8=1.4M
(3)图形:
(4)动画:帧动画和矢量动画。
例:1.4*25*60*60=12.6G
(5)音频: wave、midi、mp3
(6)视频:
3.多媒体技术支持条件
(1)计算机硬件设备
(2)计算机软件条件
(3)数据压缩技术: 主要压缩数据冗余和不敏感因素
(4)相关技术的支持
4.多媒体硬件
(1)多媒体计算机
1)光盘读写设备 CD-RW、DVD-RW
2)声卡
3)视频卡
4)音响设备
5)网卡及调制解调器
(2)多媒体扩展设备
1)数码照相机
2)数码摄影机
3)摄影机
4)扫描仪
5)投影仪
6)彩色打印机
7)触摸屏
5、多媒体软件
(1)素材制作软件
1)文字编辑与处理 Word
2)图形、图像处理软件
ACDsee32 图像浏览软件
Photoshop 图像处理软件
Fireworks 是网页图形、图像设计与处理软件
FreeHand 是图形设计软件
Corel Draw 综合软件包
3)、动画制作与处理软件
Animator Pro 平面动画制作软件
3D Studio Max三维造型与动画软件
Maya 三维动画设计软件
Cool 3D 三维文字动画制作软件
Poser 人体三维动画制作软件
Animator Studio 动画加工、处理软件
Premiere 电影影像、动画处理软件
GiF Construction Set 网页动画处理软件
Flash 网页矢量动画制作软件
After Effects 电影影像、动画后期合成软件
AAPLAY 动画播放软件
4)声音处理软件
·声音编辑处理软件
Goldware 从录音、编辑输出功能
Windows 下的录音机
Cool Edit Pro 编辑功能众多、系统庞大的声音处理软件
Acid WAV 声音编辑与合成器
·声音数字化转换软件
Easy CD-DA Extractor 把光盘音轨转换成WAV 格式文件
Exact Audio copy 把多种格式的音轨转换成WAV 格式文件
Real Jukebox internet 互联网上录制、编辑、播放数字、音频信号
·声音压缩软件
L3Enc 将Wav 格式的普通音频文件压缩成mp3格式文件
Xingmp3 Encoder格式的普通音频文件压缩成mp3格式文件
WinDAC32把光盘音轨直接转换并压缩成mp3格式文件
(2)多媒体平台软件
1)Visual Basic VB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2)Authorware 基于图标、流程线的多媒体开发平台
3)Director 介于VB 和 Authorware 之间的多媒体开发平台
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 Multimedia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 Multimedia CAI)
1.概念:指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目标要求,采用一定的策略,通过教学设计,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多种教学信息,把教学内容有机地集成起来,使学生通过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获得多样化的外部刺激,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知识建构。
2.作用
(1)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不容易解决的教学问题;
(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
(6)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多媒体CAI课件的类型
1.按教学设计思想划分
(1)多媒体教学课件——用计算机编程语言 (如VB、VC、HTML、JAVA等) 或创作工具(如Authorware、Director、Flash等)将媒体素材编辑成一套完整的教学课件(属于封闭设计思想)。
(2)可在开发备课系统——将不同类型媒体素材分别存放在各种数据库中,并提供一个编辑平台,用户可在编辑平台上对各种素材进行编辑,以适应现场课堂教学或自学建构知识的需要。
2.按应用环境划分
(1)辅助教学(CAI)—按照讲课要求组织课件,满足教师演示控制的需要。
(2)辅助学习(CAL)—按照认知规律组织知识点,便于灵活快捷地检索全部学习内容,并有练习、测试和评价体系。
3.按工作平台划分
(1)CD-ROM 光盘(单机版)—以较大的数据量为主要内容,达到精品的制作水平。
(2)具有交互功能的多媒体课件—以大量压缩视频为特色。
(3)校园网(网络版)—要求数据量尽可能小,以保证实时传输。
四.Multimedia CAI课件主要技术实现形式
1.采用PowerPoint 制作的电子教案
主要用于教师授课使用。
2.采用AuthorWare 等制作的课件
既可以用于教师授课也可以学生学习。
3.基于网页形式的教学课件
FLASH、FIREWORKS、JSP、ASP、PHP、DREAMWARE 等网页制作工具制作的课件。
五、多媒体课件与电子教案的区别
1.电子教案是将教师讲课的要点以文字形式展现出来,多媒体课件是将知识以文字、图形、视频、音频等形式立体展现出来。
2.电子教案是教师讲课的工具,多媒体课件是学生认知的工具。
3.电子教案是以帮助学生记忆为目的学习内容要点,多媒体课件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宗旨,以促进学生的意义构建为目的。
4.电子教案制作简单,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就可以直接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复杂,需要专业教师和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完成。
第三部分 多媒体CAI课件的制作
一.系统分析阶段
1.课题定义
2.目标分析
3.被开发对象特征分析
4.课件内容分析
5.课件开发和课件使用环境分析
6.课件开发费用预算
7.编写需求报告
二.教学设计阶段
1.细化目标
2.目标排序
3.制定教学策略
4.设计系统所有课件模块的内容和各
个课件模块的结构
5.确定评估方法
三.编写脚本阶段
脚本是课件实施的依据,每一个界面的显示内容和持续过程都需要在课件中描写清楚。多媒体课件制作稿本包括界面的布局、色彩的搭配、人机交互方式、画面切换方式、信息的呈现,对解说、音乐和音响效果说明以及各知识点的链接等。要求界面友好、交互性强。
四.软件设计阶段
1.教学内容组织结构设计
2.模块设计
3.导航策略设计
4.界面设计
5.交互设计
(1)单机多媒体课件中交互方式
按钮、菜单、热字、热区、条件、
超文本等。
(2)网络课件交互方式设计
登录
在线学习
知识查询
答疑
在线作业
在线考试
相关学习资源
留言箱
会议
论坛
五.多媒体素材的收集与创作
1. 文字素材的制作:一般多媒体课件中呈现的文字素材有图形文字和文本文字两种方式。
2. 图形图像素材的制作
(1)屏幕捕捉或屏幕硬拷贝
(2)扫描输入
(3)使用数码相机
(4)视频帧捕捉
(5)光盘采集
(6)网上下载或网上图片库
(7)使用专门的图形图像制作工具
3.声音素材的制作
(1)声音文件的格式:WAVE、SWA、VOX、MP3、MIDI
(2)声音素材的制作:各种制作工具
4.视频素材的制作
(1)视频文件的存储格式:AVI格式、MOV格式、MPG格式
(2)视频素材制作方法:数码摄像机、Video For Windows 制作活动视频影像数据;Premiere、After effect等软件来对视频进行编辑处理。
5、动画素材的制作
(1)动画文件格式:动画的格式根据制作软件的不同有不同的文件格式。
(2)制作方法分类:
二维动画的制作(例如:Flash)
三维动画的制作(例如:3D MAX)
基于角色的动画制作
六. 按照脚本的要求完成课件的制作
1.子程序的编写、调试与修改
2.课件的集成与修改
3.整体测试、评价与修改
七.课件的发行
1.课件的复制
2.打包
3.发行
4.编写使用说明
八.课件的维护与更新
谢谢大家
27890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