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各少数民族都按照规定,选出代表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人口特别少的民族,即使达不到规定的一名代表的人数,至少也要有一名代表”。这充分说明
A.我国注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B.我国对少数民族权利的尊重
C.我国重视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 D.我国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援
2.1984年12月,中英两国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以下内容不符合这一声明的是
A.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B.设立完全独立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
C.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D.香港保持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于2019年1月2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奋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下列成就中,按取得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葡两国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④②①③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
5.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是( )
A.董建华 B.何厚铧 C.连战 D.汪道涵
6.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来硕果累累: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生产总值比成立之初增长642倍;铁路运营总里程已增加到1.35万公里,居全国前列……这主要得益于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世纪90年代初,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一国两制
C.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D.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反映出
①历史上海峡两岸曾长期隔绝②如今海峡两岸有了交往
③台湾同胞浓烈的思乡之情④台湾已回到祖国的怀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结束了中国长期战乱的历史 B.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C.中国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国际地位 D.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10.解决台湾问题,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下列的相关选项中,错误的是
A.“九二共识”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标志
B.汪辜会谈是海峡两岸走向和解的重要里程碑
C.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高层会谈(“胡连会”“习马会”),逐步促进两岸关系向好和平发展
D.1999年,两岸民众期盼已久的直接通航、通邮、通商“三通”变为现实
11.“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互补互利原则
C.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2.1997年7月1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如期举行,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香港的回归成功实践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求同存异”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13.某同学在网上查找资料,完成资料卡(如下图)。从中可以概括的主题是
A.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互利互补 B.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始对话
C.台湾当局坚持不与大陆接触 D.海峡两岸从隔绝到密切交往
14.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历史与现实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5.2017年12月14日上午,台湾著名诗人、学者余光中先生因病辞世。他的《乡愁》寄托着他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为了解决两岸分离的“乡愁”,中央政府的基本方针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经济特区 D.两岸“三通”
16.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歌词中的“MACAU”回到“母亲”怀抱的时间是
A.1949年10月1日 B.1971年10月25日
C.1997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17.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三通不包括
A.通海 B.通邮 C.通航 D.通商
18.如图是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历史收集的历史材料,以下最恰当的主题是
A.新疆历来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B.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新疆文化发展历程
D.新疆的经济发展历程
19.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与澳门回归相关的政策是
A.依法治国B.民族区域自治C.“一国两制”D.科教兴国战赂
20.新中国成立前夕及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策是( )
A.民族区域独立 B.民族区城自由发展
C.民族区域自治 D.在民族区域内实行不同的政治制度
二、简答题
21.请以“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演讲擂台赛为例,说说你在这一课中承担的任务,以及你是怎样参与的?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一一
(2)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一一
(3)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一一
23.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藏和平解放是在哪一年?有什么意义?
(2)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请分别写出港、澳回归的具体时间?
(3)“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国确立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新时期,结合新情况,江泽民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又提出了怎样的指导思想?请写出为祖国统一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个民间团体?
(4)现在还有少部分人实行“藏独”、“台独”,面对这一状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1.B 2.B 3.D 4.D 5.A 6.B 7.A 8.C 9.D 10.D 11.D 12.D 13.D 14.C 15.A 16.D 17.A 18.B 19.C 20.C
21.(1)写出承担的任务
(2)查阅资料、整理资料、汇报展示等,其他有道理也可,写出三条即可。
22.(1)中共十三大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求同存异”的方针
23.(1)1951年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1997、7、1 1999、12、20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海基会 海协会
(4)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祖国的行为,维护国家统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