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特征。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3、 初步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知道信息的编码方法和度量单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实验,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2、发现日常生活、学习中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并能够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顺利衔接小学与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适应新的学习环境。2、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并养成生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积极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重点 1)了解信息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2)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知道信息的编码方法和度量单位。
难点 1)理解信息的含义和基本特征。2)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展示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一些图片,引入课题(PPT演示) 能说说看到每幅图片时的想法 激发兴趣
二、新课讲授 1、信息的含义2、引入实例,假如我们最近要出去旅游,那需要了解什么情况呢,如何来获取当天的天气信息呢?(多途径获取) 3、实践活动:各组准备一张纸条,每张纸条上写4个电话号码。采用不同的方式把纸上内容依次传递给每一位组员,最后一个组员接收到内容写下来。 1、学生带着兴趣思考讨论,体验获取信息的各个途径2、在实践中体会信息的一般特征 对信息这个抽象的概念形象具体化,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快乐。
三、新课讲授 1、简单介绍信息技术的含义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应用2、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展望3、引入机器语言,二进制、字符编码的概念及编码方法。通过图片编码原理简单说明计算机处理加工信息的过程。难点解决:二进制编码遵循的基本原则 了解,识记基本概念学生还可以自己设计一个简单图形,并纪录图形编码。 对二进制编码有个初步的了解
三、小结 提问:本节课学到了有关信息的哪些知识? 学生归纳总结 对所学的知识巩固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