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教版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第四课-运动的小球-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龙教版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第四课-运动的小球-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3-23 17:0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课 运动的小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元件的概念;
◆了解元件的类型及各元件的属性;
◆掌握图形元件和影片剪辑元件的具体创建方法;
◆了解图形元件和影片剪辑元件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
◆区分形状补间动画和动画补间动画的区别和联系。
2.过程与方法
◆掌握元件的创建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加工能力:
◆通过对动画补间动画作品的创作,培养学生立意、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
【教材分析】 、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和元件创建,通过具体实例实现动画补间动画,进一步理解元件作用,从而制作出各种动画补间动画。
【学情分析】
在前面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Flash的界面和基础操作.并理解了Flash动画中的时间轴、图层、帧、关键帧、面板等预备知识,并能制作出逐帧动画、形状补间动画。如何利用Flash制作动画补间动画,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动力。
【教法选择】
任务驱动、协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重点】
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
元件的创建和使用。
【教学难点】
元件的创建和使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境:展示“运动的小球”动画供学生欣赏。
2.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分析这个动画与上一节课有什么区别,指出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的区别,展示本节课题。
学生活动
欣赏动画,了解动画组成,明确学习目标。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教师给出动画补间动画的源程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提出任务:要使“小球”运动,首先让它在原地动,放大缩小。提出“元件”的概念。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学生活动
通过观察,进一步了解元件概念: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教师活动
1.布置学习任务一
阅读教材,自学元件的创建操作方法,并在元件中制作一个逐帧动画。
2.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协作学习。鼓励完成快的同学当小组长,辅导制作有困难的学生。
3.布置学习任务二
通过分析“运动的小球”动画源文件,学习动画补间动画:
向学生提供网上学习资源如“闪客帝国学堂”供学生学习使用:
学生活动
1.结合教材完成任务一:在练习过程中,完成快的同学辅导制作有困难的同学。
2.结合教材及网上教程完成任务二:在学习过程中,收集出各组制作动画补间动画时出现的问题,小组互助,学习新知识:
教师活动
1.引导和激励各组探索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合作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归纳出制作引导动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1)区别三种元件的属性:
(2)区分影片剪辑元件与场景区别:
(3)及时强调关键帧之间的补间方式:
(4)元件是Flash中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Flash中一个灵魂核心概念。正是因为有了元件,我们才能反复在一个作品中应用这个元件,大大提高制作的效率和速度,所以要让学生领会这个难点。
2.引导学生走出惯性思维,将动画制作主题引伸到生活的其他事物运动中,如小草生长、雪花纷飞、小鱼游动的动画。
学生活动
动手实践,遇到问题,小组内互助。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2.他人的作品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也可以利用学生自荐、小组推荐:全班同学投票形式评出本节课的“最佳创意奖”等。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自评、他评。
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教学反思】略。



PAGE / NUMPAGE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