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一)
《儒林外史》
1.课文《范进中举》节选自第三回,请写出课文部分范进中举这个故事之前(前因)或之后(后果)的情节。(限20字以内)
2.《儒林外史》人物众多,形象繁杂,同学们在共读此书时,从不同角度对人物进行了梳理。阅读下表,完成题目。(5分)
类别
人物
类别
人物
主要形象
杜少卿
沈琼枝
虞育德
次要形象
娄焕文
郭铁山
胡屠户
(1) ?
形象
杜少卿
虞育德
严监生
(2) ?
形象
牛浦郎
潘三
严监生
热衷科考
的形象
范进
周进
匡超人
不屑科考
的形象
杜少卿
庄绍光
(3) ?
(1) (2) (3) ?
(4)思考:在阅读人物众多的小说作品时,对人物进行分类整理有何作用?
我的理解:??? ?
3.《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镜,照出儒林各种人物的灵魂。阅读书评,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儒林外史》卧闲草堂本闲斋老人序)
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指出他属于书评所列的哪种人,并结合小说情节加以阐述。
A.王冕 B.牛浦郎
《西游记》
4.在叙述中插入诗词,是《西游记》行文的一个特点。下面是从《西游记》中摘录的有关孙悟空的诗句,请概括出相应的故事情节。(2分)
(1)渴饮熔铜捱岁月,饥餐铁弹度时光。天灾苦困遭磨折,人事凄凉喜命长。(1分)
(2)棒架威风长,枪来野性狂。一个是混元真大圣,一个是正果善财郎。(1分)
5.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问题。(10分)
①正行之际,忽闻得有人言语。八戒仔细看时,原来是行者在山凹里,聚集群妖。……那呆子有些怕他,又不敢明明的见他;却往草崖边,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当中挤着,也跟那些猴子磕头。
②不知孙大圣坐得高,眼又乖滑,看得他明白。便问:“那班部中乱拜的是个夷人,是那里来的?拿上来!”说不了,那些小猴,一窝蜂,把个八戒推将上来,按倒在地。行者道:“你是那里来的夷人?”八戒低着头道:“不敢,承问了。不是夷人,是熟人,熟人。”行者道:“我这大圣部下的群猴,都是一般模样。你这嘴脸生得各样,相貌有些雷堆,定是别处来的妖魔。既是别处来的,若要投我部下,先来递个脚色手本,报了名字,我好留你在这随班点扎。若不留你,你敢在这里乱拜!”八戒低着头,拱着嘴道:“不羞!就拿出这副嘴脸来了!我和你兄弟也做了几年,又推认不得,说是甚么夷人!”行者笑道:“抬起头来我看。”那呆子把嘴往上一伸道:“你看么!你认不得我,好道认得嘴耶!”行者忍不住笑道:“猪八戒。”他听见一声叫, 就一毂辘跳将起来道:“正是!正是!我是猪八戒!”他又思量道:“认得就好说话了。”
③行者道:“你不跟唐僧取经去,却来这里怎的?想是你冲撞了师父,师父也贬你回来了?有甚贬书,拿来我看。”
八戒道:“不曾冲撞他。他也没甚么贬书,也不曾赶我。”行者道:“既无贬书,又不曾赶你,你来我这里怎的?”八戒道:“师父想你,着我来请你的。”(节选自《西游记》)
(1)第③段中的“这里”是指 ;猪八戒来到此地是为了请孙悟空去降服 。(2分)?
(2)《西游记》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请从选文中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3分)
(3)《西游记》中很多人物既保持着动物性,又有神的本领,还兼有人的特点,请从孙悟空和猪八戒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简要分析。(5分)
6.走进“西游”,重温经典。(6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不停当!被那厮哄了!”三藏只道:“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这段对话选自《西游记》中 这一故事情节,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的潜台词是 ,从中可以看出八戒 的心理。?
(2)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请你结合《西游记》相关情节举一个“神魔”或“精魅”具有“人”的特性的例子。(3分)
7.根据下面的文字和你的阅读体验,说说你对孙悟空和猪八戒之间的关系的理解。(2分)
那呆子捆在地下,气呼呼的道:“闯祸的泼猴子,无知的弼马温!该死的泼猴子,油烹的弼马温!猴儿了帐,马温断根!”
孙行者在油锅底下,听得那呆子乱骂,忍不住现了本相。赤淋淋的,站在油锅底道:“馕糟的夯货,你骂那个哩!”唐僧见了道:“徒弟,唬杀我也!”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行者按落云头,厉声高叫道:“八戒不要忙,老孙来了!”那呆子听得是行者声音,仗着势,愈长威风,一顿钯,向前乱筑。那妖精抵敌不住,道:“这和尚先前不济,这会子怎么又发起狠来。”八戒道:“我的儿,不可欺负我!我家里人来也!”一发向前,没头没脸筑去。 (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计吞禅)
《骆驼祥子》
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2分)
到了高亮桥,他向四围打了一眼,并没有一个兵,他又放了点心。两块钱到底是两块钱,他盘算着,没点胆子哪能找到这么俏的事。(老舍《骆驼祥子》)
祥子原以为“俏的事”,后来却是什么结果?请简要概括。
9.在祥子起伏悲惨的命运中,曹先生和小福子是两个重要人物。请结合小说内容,分别概括这两个人物对祥子的影响。(4分)
10.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①“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
②人间的真话本来就不多,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话:这时祥子也明白了她的意思,在他的眼里,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是她满身都长了疮,把皮肉都烂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假若祥子想再娶,她是个理想的人。他并不想马上就续娶,他顾不得想任何的事。可是她既然愿意,而且是因为生活的压迫不能不马上提出来,他似乎没有法子拒绝。
(1)语段①中的“她”是谁?请概括出她的性格特点。(至少两点)(2分)
(2)请回答语段②中的“她”的名字和最终的结局。(2分)
《海底两万里》
11.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环球旅行的故事。
B.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会说多国语言。他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设计并建造了超乎人们想象的“鹦鹉螺”号潜艇。
C.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生动,使读者如临其境。
D.“鹦鹉螺”号潜艇从太平洋出发,尼摩他们经历了很多险情。曾在印度洋遭遇巨型章鱼,在红海又追击儒艮,在大西洋肉搏鲨鱼,等。
12.阅读选段,回答问题。(7分)
①但当 A 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这是从肚子中的一个口袋分泌出来的黑水。我们的眼睛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见了。?
……
这次战斗延长至一刻钟之久。怪物打败了,受伤了,死了,最后给我们让出地方来,溜入水中不见了。
A 全身血红,站在探照灯附近,一动也不动,眼盯着吞噬了他的一个同伴的大海,大滴的泪珠从他的眼里淌了出来。?
②“我是被压迫的,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 ” B 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骨跟“复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
(1)两个选段A处和B处的人物是同一个人吗?请说出他(他们)的名字。(2分)
(2) 选段①“这次战斗”指小说中哪个精彩片段?请简要叙述该片段的故事情节。(3分)
(3)体会选段②中的语言,概括B具有哪些性格特点。(任写两点) (2分)
13.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结尾处写道:“有一天学术进步,这海底是要变为可以自由通行的。”如果有可能实现海底旅行,你最想亲历书中哪一个章节里的情景?请选择一项,结合小说内容和你的阅读感受简要说明。(3分)
A.《在海底平原上散步》 B.《价值千万的珍珠》
C.《沉没的大陆》 D.《章鱼》
《红星照耀中国》
14. 下面有关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一项匹配不当?请结合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写出正确的评价对象。(2分)
A.朱 德——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
C.彭德怀——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是一个大的滑稽家。
15.完成下列两项任务。(5分)
任务一:赏析选文,体会特点。(2分)
内容呈现:①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②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1)问题探究:任选一项作答。
A.结合“内容呈现”中加点的部分,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
B.结合“内容呈现”的第①段,写出作者隐含的立场或态度。
任务二:表达观点,感受精神。(3分)
(2)《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16.阅读两个片段,回答问题。(5分)
[片段一]我和驻扎在这里的交通部的一部分人员吃饭,遇见了十几个屯宿在百家坪的青年。我们吃的有煮熟的小鸡,不发酵的荞麦馒头、白菜、小米和我最爱吃的土豆。可是除了白开水以外,没有其他冷饮。而白开水热得不能进口。因此我口渴得要命。
吃饭时是由两个态度坦然的孩子侍候的,他们穿着大而无当的制服,戴着鸭舌尖式的红帽子。他们最初不愉快地注视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我就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友谊的微笑。我胆大起来,其中一个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招呼他:“喂,拿点冷水来。”可是他毫不理睬。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
[片段二]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的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
(1)片段一中,两个孩子为什么对“我”的招呼毫不理睬?(2分)
(2)片段二中,少年先锋队队员后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放行彭德怀的?这体现了他们怎样的形象特点?(3分)
17.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2 分)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他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
2020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一)答案解析
单部名著试题汇编
《儒林外史》
1.示例一:(前因)周进选拔范进为秀才第一名并鼓励其参加乡试。
示例二:(后果)范进母亲因突然富贵大昏倒而死。
2.(1)正面(或其他表示肯定、褒扬的词) (2)反面(或其他表示否定、贬抑的词) (3)王冕(或填“迟衡山”等其他符合要求的人物亦可) (4)这样分类整理,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小说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从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解析] 认真阅读名著,可知“杜少卿、沈琼枝、虞育德”是作者歌颂的对象,属于正面人物形象;牛浦郎是个欺世盗名的江湖骗子,是儒林群丑中低微的一个,严监生是一个有名的吝啬鬼。“牛浦郎、潘三、严监生”是作者批判或讽刺的对象,属于反面人物形象。故(1)空填“正面”,(2)空填“反面”。《儒林外史》中蔑视科举,瞧不起功名富贵的人物除杜少卿、庄绍光,还有王冕、迟衡山。故(3)空填“王冕”或“迟衡山”。 回答对小说人物进行分类整理的作用时,可从了解小说内容、把握人物形象、领会写作意图等方面作答。
3.示例一:我选A。王冕是辞却功名富贵而成中流砥柱者。他蔑视权贵,以卖画为生,为了不与危素等权贵结交,多次推辞见面,甚至远走他乡;他有远见,向朱元璋献策,让其以仁义服人,平定天下;他不慕名利,朱元璋征召他做官,他为躲避入仕而归隐会稽山。可见他是一个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
示例二:我选B。牛浦郎是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他偷了牛布衣的诗稿,盗用了牛布衣的名号,一心想通过结交权贵改变自己的命运。为结交董瑛,责怪卜家弟兄;为巴结牛玉圃,甘愿做牛玉圃的孙子。可见牛浦郎是一个追名逐利、自甘下流的小人。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中的人物评价。题目对《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形象以对待“功名富贵”的态度分为四类:①追求功名而媚人者;②倚仗功名而傲人者;③假装清高而被耻笑者;④辞却功名而品德高尚者。弄清楚分类后,就可以根据自己对小说人物的了解,选取A、B两项中的任意一个人物形象进行评论即可。回答时注意题目要求,一定要有故事情节作为佐证,即先点出人物形象特点,再以故事情节佐证,最后用一句话总结。
《西游记》
4.(1)被压五行山。
[解析] 根据“渴饮熔铜”“饥餐铁弹”“苦困”等,可判断是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然后指出相关情节即可。
(2)大战红孩儿。
[解析] 由“正果善财郎”可判断是红孩儿。红孩儿被观音收服后做善财童子。由此可判断这一段打斗是大战红孩儿。
5.(1)花果山 黄袍怪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选文出自《西游记》第三十回。黄袍怪变为一美男子,前往宝象国探望岳丈国王,将唐僧变为猛虎。白龙马变为宫娥,举刀暗算黄袍怪,被打中后腿。八戒要回高老庄,白龙马劝他去花果山找悟空。悟空拒绝,八戒下山大骂,被众猴捉回。
(2)示例一:如“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当中挤着”中,“溜”和“挤”等动作滑稽可笑,把八戒不敢见悟空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示例二:如“你看么!你认不得我,好道认得嘴耶!”中的“好道认得嘴”,通过俏皮的语言,突出猪八戒的外貌特征,表现出其憨厚可爱的性格,让人忍俊不禁。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赏析能力。围绕题干要求,选取能体现幽默风格的语句,从人物心理或外貌、行为等角度分析,体会其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的特点。
(3)孙悟空:①动物性:长得一副猴相,雷公嘴、毛脸,具有猴子机敏、乖巧、好动的习性;②神的本领(神性):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神奇本领;③人的特点(人性):心高气傲,容易冲动,爱捉弄人,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
猪八戒:①动物性:猪八戒嘴脸和猪相似,有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等特点;②神的本领(神性):天蓬元帅出身,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③人的特点(人性):爱耍小聪明,爱在师父面前进孙悟空的谗言,动不动就喊“散伙”等。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著写法的理解。动物性可以从人物的外貌以及与动物的相似处的角度分析;神性可以从其超出人的能力的角度分析;人性可以从人的心理、性格、作为的角度分析。
6.(1)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或:一调芭蕉扇;一借芭蕉扇被骗;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不走西边(或:不往西天取经了;拣无火处走) 一遇到困难就想着“散伙”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可以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来答题。
(2) 示例一:黄狮精心存善意,开宴会需要猪羊,不是去抢,而是让两名小妖带银子去凡人的集市买;他把小妖当亲人,几次战斗之后,闻知洞府被烧,小妖被打死,悲伤过度,居然要撞崖自杀。
示例二:孙悟空从东海龙王那里借走了定海神针,当龙王知道定海神针是宝物时又反悔,百般刁难,可以看出龙王的虚伪、吝啬。
示例三:无底洞的耗子精拜托塔天王为义父,是找靠山。
示例四:女儿国的蝎子精、狮驼岭的孔雀精、天竺的玉兔精都想嫁给唐僧,体现了人的七情六欲。
示例五:黄袍怪痴情于公主,如凡人一般动心动情。
示例六:猪八戒好吃懒做,意志不坚定,又爱占便宜,贪女色,自私自利。
示例七: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众猴按约定拥戴他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讲信义。
[解析] 回答本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例子要符合原著,二是要围绕“有人情”或“通世故”来分析,三是语言通顺,表达准确。
7.一方面孙悟空和猪八戒之间经常打闹取笑。孙悟空喜欢恶作剧,猪八戒也经常骂他,甚至撺掇师父念紧箍咒。另一方面两人又是兄弟关系,关键时刻还是会互相帮忙。(答出两种关系即可)
[解析] 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关系是一条十分关键的主线。它经历了从因势利导、争勇斗狠,至最后惺惺相惜的一系列变化,从而丰富了孙悟空、唐三藏等人物的形象,饱满了唐三藏一行四人、连马五口的取经情节,升华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感历程,从而为世人所称颂。两人是可以戏谑的朋友关系,又是兄弟关系。
《骆驼祥子》
8.祥子连车带人被兵抓走。
[解析] 这句话出自第二章中“他的心好像直顶他的肋条。到了高亮桥,他向四周打了一眼,并没有一个兵,他又放了点心。两块钱到底是两块钱,他盘算着,没点胆子哪能找到这么俏的事……还没拉到硬道上,祥子和光头的矮子连车带人都被十来个兵捉了去!”由此可得出“俏的事”的结果是连车带人都被兵抓去了。
9.曹先生是祥子遇到困难时最想投奔和依靠的人。曹先生同情祥子,给予祥子的帮助、关心和信任,让他感受到温暖、安慰和拥有做人的尊严,使祥子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小福子是祥子喜欢的人,与祥子共同的悲惨命运拉近了他们心与心的距离。虎妞死后,小福子让祥子对新生活又有了希望。小福子的死,让祥子的美好愿望再次破灭,最终彻底沉沦。
[解析] 曹先生是一个旧社会的进步知识分子,他为人宽和,待人友善,祥子在他家里拉包月时得到了曹先生一家的尊重和善待,作为大学教师的曹先生是祥子眼中的“圣人”,因此在虎妞死后,祥子对生活失去信心时,首先想到的是投奔和依靠曹先生,而曹先生也答应给祥子一些帮助,让他和小福子在一起,但最终因为小福子的死而不了了之。小福子是车夫二强子的女儿,二强子好喝懒做,打骂妻儿,两次卖女,小福子为了养活弟弟们不得已出卖自己的身体,但是她善良、美丽、隐忍,她与祥子二人因为生活的不幸拉近了距离,虎妞死后,祥子因为小福子的家庭负担拒绝了她,但后来祥子重燃生活希望后找到曹先生寻求帮助,希望和小福子好好过日子,然而此时的小福子因为被二强子卖到“白房子”里绝望自杀,她的死亡最终让祥子生活的希望破灭,祥子彻底沉沦为行尸走肉。
10.(1)“她”是虎妞,性格泼辣、直爽,霸道、蛮不讲理。
(2)“她”是小福子,最终结局是上吊自杀。
[解析] (1)“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这一句写出了人物的泼辣、直爽的特点,“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写出了人物的霸道、蛮不讲理。从这些性格特点分析出这个人物是虎妞。
(2)从“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他并不想马上就续娶”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她”指的是小福子,原著中小福子先被卖给一个军官,后来又被卖到窑子里,最后上吊自杀。
《海底两万里》
11.D [解析] 尼摩他们在印度洋“肉搏鲨鱼”,在大西洋“遭遇巨型章鱼”。
12.(1)是同一个人,尼摩船长。
(2)这是“章鱼袭击”片段。在大西洋,“鹦鹉螺”号被章鱼所困扰,船上的人拿斧头与章鱼展开肉搏战,一名船员惨死。
(3)头脑冷静,沉着智慧,富有正义感和奉献精神,反抗殖民主义者,是有勇有谋的工程师。
13.示例一:选A。《在海底平原上散步》这一节里,阿龙纳斯一行三人第一次穿上潜水服,走出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跟随尼摩船长欣赏海底美景。海水非常清澈,阳光照射下来,可以看见各种美丽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海底草坪非常柔软。我在阅读时就对这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向往。
示例二:选B。《价值千万的珍珠》这一节里,尼摩船长带阿龙纳斯三人来到印度洋的珠母沙,数以百万计的珠母在这里繁殖,场面壮观。他们还见识了洞穴里一只孕育着价值千万的珍珠的珠母,最后尼摩船长在黑鲨嘴下救起采珠人并送他珍珠。尼摩船长无与伦比的胆略和对一个落难者无私的帮助让我钦佩和感动,我希望在这里游览时能再一次感受到阅读时的那种激动。
示例三:选C。《沉没的大陆》这一节里,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在黑夜中来到了一个传说中沉没的古老城市的废墟,废墟上还有熔岩在喷发。一个古老的地名唤起了他们对历史的回忆,在此陷入沉思,我希望我也能像他们一样,在广袤的废墟上思考悠久的历史和短暂的人生,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示例四:选D。《章鱼》这一节快要接近海底旅行的尾声了,在经历了缺氧的生死考验后,他们又一次遇到了危险,七只巨大的章鱼围困了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领大家与章鱼搏斗,一名船员不幸被章鱼卷走,船长流下了伤心的眼泪。读到这里,我觉得海底旅行是勇敢者的行动,我喜欢冒险,希望能感受那一份惊心动魄。
[解析] 要按题干中“结合小说内容和你的阅读感受简要说明”的要求答题。如:若选A项,则要紧扣海底平原上的特点——海水清澈,有美丽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有柔软的海底草坪等,写自己的感受;若选B项,则可从印度洋的珠母沙里见到的珠母繁殖的场景,感悟大自然的魅力,也可以从尼摩船长救人的壮举感受人性的光辉;若选C项,则可从古老城市的废墟引起对历史的回忆的角度,谈自己对悠久的历史和短暂的人生的感悟;若选D项,可从尼摩船长带领大家与章鱼搏斗以及船员不幸被章鱼卷走的情节,谈对勇敢者冒险精神的感悟。
《红星照耀中国》
14. B 徐海东
[解析] B项,“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是周恩来所没有的性格。周恩来的性格是“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15.(1)A.说明信息的来源是真实可靠的,体现了纪实作品“用事实说话”的特点。
[解析] 首先要明确这是一部纪实作品,里面所讲述的内容都是真实的。而选文中加点的“据红军告诉我”“他们说”交代了消息的来源,表明来源真实可靠,消息也是真实的,这就符合纪实作品的特点,即用事实说话。
B.用“惊惶奔逃”形容敌军,“猛攻不停”形容红军,一贬一褒,表达了作者对敌军的嘲笑,对红军的赞扬。
[解析] 仔细阅读第①段,理清写红军的部分和写敌军的部分。然后抓住写红军的“出其不意”“攻克”暗示红军的战略战术高明,“猛攻不停”表明红军的勇猛善战。再抓住“惊惶奔逃”分析敌军,明确其溃败的情形。相比较之下,能够从遣词用句中体会到作者的褒贬态度,从而体会到作者对红军的赞扬,对敌军的嘲笑。
(2)示例:“人”的角度:我认为红军是人,是平常人,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也有平常人的爱好。如有的红军战士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唱歌,有的特别爱马。
“疯子”的角度:我认为红军是“疯子”,他们面对困难坚定不移,有时采取异乎寻常的甚至极端的方式,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如在“飞夺泸定桥”一役中,泸定桥上面一半木板被撬走,下面是湍急的河流,对面是敌军的机枪阵地,没人会想到红军竟然在这样凶险的情形下过桥。
“神”的角度:我认为红军是神,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们翻越数座大雪山,渡过几十条河流,穿过遍布沼泽的草地,徒步二万五千里,最终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真是神奇!
[解析] 先从“人”的角度分析,抓住“这些人”“青年”,回想名著情节,明确红军也是人,也有平常人的特点,比如喜怒哀乐的情感、各种爱好等。再从“疯子”的角度分析,抓住“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明确这种目标坚定、不计个人得失、不怕牺牲的精神,超于常人。可以从名著中选择符合这种精神的做法简单列举分析。最后从“神”的角度分析,抓住名著中红军一路长征创造的战争神话,比如徒步翻越几座大雪山,渡过大河,走过草地,行程两万五千里,突破敌人封锁等展开分析。以上任选一个角度答题即可。
16.(1) 因为他们认为“我”不应该喊他们“喂”,而应该称呼“同志”(或“小鬼”“红小鬼”)。
[解析] 两个孩子之所以毫不理睬“我”的招呼,在下面的情节中,由李克农作了交代:他(李克龙)扯扯我的袖子,对我说:“你可以叫他‘小鬼’,或者可以叫他‘同志’,可是你不能叫他‘喂’。这里什么人都是同志。这些孩子是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是革命者,所以自愿到这里来帮忙。他们不是佣仆,他们是未来的红军战士。”
(2)彭德怀不得不写了一张通行证,自己签上字,他们才放行。这体现了他们工作中忠于职守、一视同仁的形象特点。
17.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没有官架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有幽默感,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等等。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名著中人物形象的能力。我们可以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情节中概括毛泽东的形象特征,还可以借助《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来得出结论。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