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配套课件课时训练与课后提能:第2章 电路 第2节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配套课件课时训练与课后提能:第2章 电路 第2节5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3-23 19:12:14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第二节
1.(2018·武汉名校模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的电路如图所示,其中Rx为待测电阻.由于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小于通过Rx的电流
B.电流表的示数大于通过Rx的电流
C.电压表的示数大于Rx两端的电压
D.电压表的示数小于Rx两端的电压
【答案】C 
【解析】根据电路的串联可知,电流表的示数等于通过Rx的电流,故A、B错误;电压表所测电压为电流表与电阻的电压之和,即其读数大于Rx的实际电压,故C正确,D错误.
2.(2018·汕头名校二模)为了确定一个标有“3.8 V 0.3 A”的小灯泡的电阻,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小明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测量结果R1=2 Ω;小华同学由R=计算可得其阻值R2≈13 Ω.小明同学的操作过程无误,但R1和R2存在明显差异.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同学的方法错误,因为测量时没有电流通过小灯泡
B.小华同学的方法错误,因为小灯泡的电阻不能用R=来计算
C.两位同学的方法都正确,因为多用电表的欧姆挡的精确度不够
D.两位同学的方法都正确,因为小灯泡的工作状态不同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小明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此时为冷态电阻,阻值较小;而小华同学采用伏安法进行测量,此时灯泡处于正常发光状态,电阻较大,所以导致电阻测量值差异较大,但两人的方法均是正确的.故D正确,A、B、C错误.
3.(多选)仪器中常用两个阻值不同的可变电阻来调节电路的电流,一个做粗调,一个做细调,这两个变阻器可以按图甲串联起来或按图乙并联起来再接入电路,已知R1阻值较大,R2阻值较小,则(  )
甲        乙
A.图甲中R1作粗调 B.图甲中R1作细调
C.图乙中R2作粗调 D.图乙中R2作细调
【答案】AC 
【解析】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配电压越大,调节大电阻会使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配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用来做粗调,而在并联电路中,通过大电阻的电流小,调节大电阻对电路中的电学量影响不大,属细调.
4.贝贝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得到如下一组U和I的数据,数据如下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8
U/V
0.20
0.60
1.00
1.40
1.80
2.20
2.60
3.00
I/A
0.020
0.060
0.100
0.140
0.170
0.190
0.200
0.205
发光情况
不亮
微亮
逐渐变亮
正常发光
(1)在图中画出I-U图线.
(2)从图线上可以看出,当小灯泡的电功率逐渐增大时,灯丝电阻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表明导体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解析】画图线时所取标度必须合适,以所画图线尽量布满坐标纸为宜,且使尽可能多的点分布在图线上,其余点均匀分布在两侧,个别偏差较大的点舍去.
答案:(1)I-U图线如图所示.
(2)开始不变,后来逐渐增大 (3)增大
第二章 第二节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6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同学做三种导电元件的导电性实验,他根据所测量的数据分别绘制了三种元件的I-U图象,如图所示,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只有乙图正确
B.甲、丙图的曲线肯定是偶然误差太大
C.甲、丙不遵从欧姆定律,肯定不可能
D.甲、乙、丙三个图象都可能正确,并不一定有较大误差
【答案】D 
【解析】不同的导体,导电的特点不同,所以伏安特性曲线不同,三个都可能正确,误差不一定大,D正确.
2.(2018·沈阳一模)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电压表的内阻均为3 kΩ,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2 kΩ,电压表V1示数为2 V,V2示数为3 V,则定值电阻R2的阻为(  )
A.10 kΩ B.20 kΩ
C.30 kΩ D.60 kΩ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V1与R1串联后与R2并联,再与V2串联.根据串并联电路规律可知,R2两端的电压为U=(R1+RV)=×(3 000+12 000) V=10 V.流过R2中的电流为I=-= A= A,由欧姆定律可得R2== Ω=30 000 Ω=30 kΩ.故C正确,A、B、D错误.
3.(2018·桂林名校期末)如图所示为A、B两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关于两电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电阻A的阻值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电阻B阻值不变
B.电阻A的阻值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电阻B阻值不变
C.在两图线交点处,电阻A的阻值大于电阻B
D.在两图线交点处,电阻A的阻值小于电阻B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电阻A的图象的斜率越来越大,故A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电阻B阻值不变,故A正确,B错误;两图象的交点处,电流和电压均相同,则由欧姆定律可知,两电阻的阻值大小相等,故C、D错误.
4.(2019·朝阳区期末)如图所示,电压表由灵敏电流计G与电阻R串联而成.某同学在使用中发现一块电压表的读数总比真实值偏大一点,若要校准,可采用的措施是(  )
A.在电阻R上串联一个比其大得多的电阻
B.在电阻R上串联一个比其小得多的电阻
C.在电阻R上并联一个比其大得多的电阻
D.在电阻R上并联一个比其小得多的电阻
【答案】B
【解析】电压表由表头G和电阻R串联而成,发现此电压表的读数比准确值稍微大一些,说明加上相同电压时,要使电流适当小些,故需要略微增加电阻R的值,可以与电阻R串联电阻实现,但电压表的读数比准确值稍微大一些,故串联电阻要比R小得多,A、C、D错误,B正确.
5.甲、乙两个电阻,它们的伏安特性曲线画在一个坐标系中如图所示,则(  )
A.甲的电阻是乙的电阻的
B.把两个电阻两端加上相同的电压,通过甲的电流是通过乙的两倍
C.欲使有相同的电流通过两个电阻,加在乙两端的电压是加在甲两端电压的3倍
D.甲的电阻是乙的电阻的2倍
【答案】AC 
【解析】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A对,D错;根据欧姆定律,两电阻的电压相同时,通过甲的电流是通过乙的,两电阻通过相同的电流时,乙两端的电压是加在甲两端电压的3倍,B错,C对.
6.(2019·洛阳名校月考)如图所示,D为一插头,可接入电压恒定的照明电路中,a、b、c为三只相同的大功率电炉.a靠近电源,b、c离用户电灯L很近,但离电源较远(输电线电阻不能忽略).关于电炉接入电路后对电灯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电炉a或b或c时对电灯影响几乎一样
B.使用电炉b时对电灯的影响比使用电炉a时大
C.使用电炉c时对电灯几乎没有影响
D.使用电炉a时对电灯的影响最小
【答案】BD
【解析】b、c离电源都较远,对电灯影响几乎一样,都比使用a对电灯的影响大,故A错误.使用电炉b时,流过输电线的电流增大,输电线上的电压降增大,电灯两端的电压减少,功率减少,所以使用电炉b时对电灯的影响比使用电炉a时大,故B正确.c离电源较远,c靠近电灯,使用c时,流过输电线的电流增大,输电线上的电压降增大,电灯两端的电压减少,功率减少,故C错误.由于电炉a靠近电源,流过a的电流,没有流过后面的输电线,不会引起输电线上电压降,接通与不接通对电路没有大的影响,则使用电炉a时对电灯的影响最小,D正确.故选BD.
二、非选择题
7.在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实验中,所用器材有:灯泡L、量程恰当的电流表A和电压表V、直流电源E、滑动变阻器R、开关S等,要求灯泡两端电压从0开始变化.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采用________接法(选填“分压”或“限流”);
(2)某同学已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在连接最后一根导线的c端到直流电源正极之前,请指出其中仅有的两个不当之处,并说明如何改正.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电压要求从零开始变化,所以滑动变阻器要采用分压式连接.
(2)为了保证电路接通电表和灯泡的安全,A.开关S不应闭合,应处于断开状态;B.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P位置不当,应将其置于b端.
答案:(1)分压
(2)A.开关S不应闭合,应处于断开状态.
B.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P位置不当,应将其置于b端.
8.如图所示,电阻R1、R2、R3的阻值相等,电池的内阻不计,开关S闭合前流过R2的电流为I,求S闭合后流过R2的电流大小.
【解析】设电池两端的电压恒为U,电阻阻值为R,开关S闭合前电阻R1、R2两电阻串联,R2的电流为I,由欧姆定律得
U=I(R1+R2)=2IR,
S闭合后R2、R3并联再和R1串联,由欧姆定律得
U=I′R,联立解得I′=I,
R2中的电流是干路中的一半,即I2′=I′=I.
答案:I
能力提升
9.(多选)(2017·河南模拟)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用电器R0的电压可以有图中甲、乙两种电路.用R表示滑动变阻器的全部阻值.选择哪个电路更合适,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R0?R,则采用电路甲比较合适
B.若R0?R,则采用电路乙比较合适
C.若R0≈R,则甲、乙电路都合适
D.两种电路都能使R0上的电压改变,因此两种电路都适合
【答案】AC 
【解析】若R0?R,用分压式可调出大的变压范围,而限流式不能.若R0≈R,则分压式,限流式均可调出较大的变压范围,故A、C正确.
10.如图,导体A、B的伏安特性曲线为直线,导体C的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将这三个导体串联起来接在电压恒为6 V的直流电源两端,稳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均为2 A
B.若将这三个导体串联起来接在电压恒为6 V的直流电源两端,稳定时三个导体电阻RA∶RB∶RC=1∶3∶2
C.若将这三个导体串联后先后两次分别接在电压恒为3 V和6 V的直流电源上,三个导体的阻值之比不变
D.若将这三个导体并联后接在电压恒为3 V的直流电源上,则通过它们的电流比IA∶IB∶IC=3∶2∶1
【答案】B 
【解析】三个导体串联在6 V的电源两端时,电流相等,电压和为6 V,从图上可知,当I=1 A时,UA=1 V,UB=3 V,UC=2 V,所以RA∶RB∶RC=1∶3∶2,A错,B对;串联在3 V电源时,A、B电阻不变,C的电阻增大,C错;由图可知,三个导体并联在3 V电源上时,IA∶IB∶IC=3∶1∶2,D错.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设计并完成了有关实验.以下是实验中可供选择的器材:
A.待测小灯泡(额定功率6 W,额定电流0.5 A);
B.电流表(0~0.6 A,内阻0.1 Ω);
C.电压表(0~5 V,内阻5 kΩ);
D.电压表(0~15 V,内阻15 kΩ);
E.滑动变阻器(0~50 Ω);
F.滑动变阻器(0~1 000 Ω);
G.直流电源(电压15 V,内阻可忽略);
H.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中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两端电压可以在零至额定电压范围内变化,从而测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
(1)请在实线方框中画出为完成上述实验而设计的电路图,并在每个选用的器材旁标上题目所给的字母序号.
(2)如图所示是该小组测得小灯泡的I-U图线,由图线可知,小灯泡的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
而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小灯泡两端所加电压为6 V时,其灯丝电阻值约为________Ω.
【解析】(1)实验要求小灯泡两端电压从零开始,滑动变阻器用分压接法,滑动变阻器应选E.小灯泡的电阻为R=== Ω=24 Ω.额定电压为U=IR=12 V,电压表应选D.
又有==625,==240.显然有RV?R,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2)从图线可以看出,线上的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逐渐变小,而k==,所以电阻在增大.当电压为6 V时,由图线知I=0.40 A,所以R==15 Ω.
答案:(1)见解析  (2)增大 15
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端的电压为U=6 V,R1=2 Ω,R2=3 Ω,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5 Ω,小灯泡的电阻为10 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触头P在R上滑动时,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的范围是多少?
【解析】当P在最上端时,电路的电阻最小,此时
Rmin=R1+R2+= Ω,
Imax== A=0.72 A,
电压表示数
Umax=Imax·=0.72× V=2.4 V,当P在最下端时,电路的电阻最大Rmax=R1+R2+R=10 Ω,
Imin== A=0.6 A,
电压表示数最小Umin=0
所以电流的变化范围0.6~0.72 A,电压的变化范围0~2.4 V.
答案:电流表0.6 ~0.72 A 电压表0~2.4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