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中国历史(八年级 下册)
单元复习(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知识线索
工业化的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艰辛探索
与建设成就
失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
目的:
基本
任务:
成就:
意义: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工业:(四工厂)
交通运输业:(二铁路、三公路、一大桥)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工业:(四工厂)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
主要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交通运输业:(二铁路、三公路、一大桥)
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
鹰厦铁路
宝成铁路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青
藏
公
路
公
路
川
藏
藏
新
公
路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武汉长江大桥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时间:
会议:
依据:
意义: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
(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三大改造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完成:
意义:
(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形式)公私合营(政策)赎买政策
1956年底基本完成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实质)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中共八大
1956
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失误
“大跃进”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
背景:
原因: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总路线
内容: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突出特点:盲目求快
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等
启示:
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中共八大
1956
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失误
“大跃进”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
背景:
原因: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总路线
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文化大革命”
(1966——1976)
原因: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动乱:“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受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 九一三事件
结束: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影响和教训:
教训:要健全民主法制,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建设成就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①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成。
②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④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模范人物及共同时代精神:
王进喜、焦裕禄、雷锋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建设成就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科技成就)
① 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② 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 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中考连线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 (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 、1954年
2、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
( )
①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建成投产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3、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产生于 (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C
C
D
中考连线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4、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在 ( )
A、1952年底 B、1953年底
C、1954年底 D、1956年底
D
5、 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会议是 (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6、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 ( )
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②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④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A
中考连线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7、标志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事件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就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图片资料,其中不适合采用的一项是 (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C、武汉长江大桥 D、葛洲坝水力工程
D
中考连线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9、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
A.拍卖政策 B.兼并政策
C.赎买政策 D.没收政策
C
10、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 )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1953年4月出版
A
11.在“感到中国”人物中,与“石油会战,艰苦创业”这一描述相符的是 (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 邓稼先 D.袁隆平
A
中考连线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2、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 )
A.“大跃进”时期 B.人民公社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13、下图是小明在复习时绘制的时间轴。期中,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是 ( )
A.三大改造后期要求过急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D.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C
B
中考连线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4、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 (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A
1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新中国的成立
C.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中考连线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6、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建设成就可概括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一桥”指武汉长江大桥,“四厂”有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可见,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 ( )
A.农业 B.商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
D
17、1954年9月,假如你是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会议,经历的活动是 ( )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
B.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章》
C
中考连线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8、某班正在开展以“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年—1956年)”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 )
A.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第一个五年计划
C
19、宣传报道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与下图类似的报道会出现在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
中考连线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20、右图板书设计的标题应为 (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21、“从1974年到1976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钢产量2800万吨,财政收入400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
A.民主法治遭到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B
中考连线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完成的重要意义,并列举出“一五”期间重要工业成就两个。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
中考连线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从中央到地方,不少领导干部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挫折。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历史文献记录片《筑梦中国》解说词
(2)依据材料二,写出“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的表现,这些“严重挫折”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