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信息技术与社会
本章学习任务:知道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理解知识产权的内涵,自觉使用正版软件;遵守网络使用规范和网络道德,能够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了解计算机病毒及黑客活动的危害性,能正确使用病毒防治软件,保护信息系统安全。
本章学习要求如下表:
第一节 ⒈了了解数字化生活的基本内容
⒉了解信息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
第二节 ⒈了解知识产权的定义
⒉树立自觉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第三节 ⒈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⒉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
⒊了解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学会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⒋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掌握一种常用查杀病毒软件的使用方法
第四节 ⒈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
⒉养成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
7.1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数字化生活
1.家庭自动化 ( http: / / www. / wjx / chapter7 / 7_1_1.asp )
2.小区智能化 ( http: / / www. / wjx / chapter7 / 7_1_2.asp )
3.社区信息化 ( http: / / www. / wjx / chapter7 / 7_1_3.asp )
4.SOHO(小办公室和家庭办公室) ( http: / / www. / wjx / chapter7 / 7_1_4.asp )
5.数字化阅读 ( http: / / www. / wjx / chapter7 / 7_1_5.asp )
6.数字化音乐
7.虚拟现实 ( http: / / www. / wjx / chapter7 / 7_1_7.asp )
8.非同步交流
二、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
1.电子商务 ( http: / / www. / wjx / chapter7 / 7_1_2_1.asp )
2.工业信息化、数字化
三、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
以电子政务 ( http: / / www. / wjx / chapter7 / 7_1_2_2.asp )为重要标志。
政务信息化设计财税、金融、经贸、公检法、党群等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社会事业信息化包括教育科技、医药卫生、广播电视、社会保障和公共事业等方面。
【讨论交流】社会事业信息化的范围与内容 ( http: / / www. / wjx / chapter7 / discuss1.asp )
7.2 知识产权
一、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法律规定的人们对于自己创造或拥有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各种权利的总称
传统知识产权分两部分:
1、工业产权:包括以专利权、商标专用权为主要内容的与工业产业有关的权利。
2、版权(著作权):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音乐、戏曲、绘画、雕塑、摄影、电影等方面的作品,以及由这些作品所演绎形成的新作品。
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诞生。
二、保护知识产权
就信息技术领域而言,知识产权的保护主要是指对知识产权权利人在微电子设备、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等硬件的设计制造以及软件的原创成果的保护。
开发者设计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在开发完成之日起就受到法律的保护。作为软件的使用者,应树立法制观念,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自觉使用正版软件,抵制盗版及未经授权的软件。未经软件版权人的允许,不得对其软件进行复制、修改、传播等非法操作,更不能进行商业转让、销售等侵权活动。
7.3 信息的安全和保护
一、病毒的特征和防治
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⑴ 寄生性:病毒通常都隐藏在可执行文件或数据文件中。
⑵ 传染性:计算机病毒总是尽可能地把自身的代码添加到其他正常的程序中。
⑶ 潜伏性:计算机病毒可以长时间隐藏在合法的文件中而不被发现。
⑷ 爆发性:病毒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或受到外界刺激便会发作。
⑸ 破坏性:病毒被激发后会破坏计算机系统内的信息。
2.计算机病毒的种类
⑴ 从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情况来分:良性和恶性。
⑵ 从受到病毒感染的计算机系统类型来分:DOS型、WINDOWS型、WINDOWS NT型、网络型和其他系统型。
⑶ 从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类型来分:系统引导型病毒、可执行文件型病毒、宏病毒、混合型病毒、特洛伊木马型病毒和Internet语言病毒等等。
【讨论交流】计算机病毒防治的工作原理 ( http: / / www. / wjx / chapter7 / discuss2.asp )
3.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
⑴ 装入程序的时间比平时长,运行异常;
⑵ 磁盘可用空间突然变小,或系统不能识别磁盘设备;
⑶ 有异常动作,如突然死机又自动启动等;
⑷ 访问设备时有异常现象,如显示器显示乱字符,打印机乱动作或打印乱字符;
⑸ 程序或数据无缘无故地丢失,找不到文件等;
⑹ 可执行文件、覆盖文件或一些数据文件长度发生变化;
⑺ 发现来历不明的隐含文件;
⑻ 访问设备的时间比平时长,如长时间访问磁盘等现象;
⑼ 上网的计算机发生不能控制的自动操作现象;
⑽ 机器发出怪声。
4.计算机病毒防治:预防、检查和杀毒。
⑴ 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环境无病毒,最好用硬盘启动计算机系统。
⑵ 对重要的数据要定期进行备份。
⑶ 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光盘等外部存储设备,必须使用时,应先对其进行查毒。
⑷ 不要非法复制别人的软件。
⑸ 安装具有智能分析功能的反病毒软件。
⑹ 对从网上下载的各种免费和共享软件,要先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杀毒后再安装使用。
⑺ 要谨慎处理收到的电子邮件。
5.常见的杀毒软件:诺顿、卡巴斯基、金山毒霸、瑞星、江民等
二、信息的保护方法
1.不要向任何人透露你的上网密码;
2.不要用单词作为上网密码;
3.不要在对话框中保存密码;
4.经常更改上网密码;
5.不要在网络上随意公布或留下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特别是注册用户的正式电子邮件地址;
6.在收信软件中进行设置,限制邮件大小并过滤垃圾邮件的地址;
7.申请数字签名;
8.尽量不要使用ICQ之类的网络寻呼机软件,因为它会暴露用户的IP地址,被黑客利用而受到攻击;
9.不要在支持HTML语言的聊天室里聊天,以防黑客向你发送HTML语句导致计算机死机;
10.安装能检测“特洛伊木马”病毒的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升级;
11.不要轻易运行来历不明的软件,特别是电子邮件附件中的软件;
12.不要让别人随意在你的计算机上安装软件;
13.及时安装计算机系统的补丁程序,堵住系统的漏洞。
7.4 做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一、信息素养
1.热爱生活,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
2.具有基本科学和文化常识,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正确地加以评估。
3.可灵活地支配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不良和无用信息的技能。
4.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资讯。
5.无论面对何种情境,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去精神。
二、网络道德规范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讨论交流】网络课程的学习守则 ( http: / / www. / wjx / chapter7 / discuss3.a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