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旅游》说课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旅游》说课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08-12-10 18: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旅行》说课设计
陈永生
【说教材】
《浙江旅游》是《信息技术(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相聚“遨游因特网”中的第十课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学习有关网络的应用知识。学会从Internet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加工和处理,学会把获取的信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本课通过“浙江旅游”学习任务,来初步掌握保存网页和网页上的图片等内容。它前一节课是关于搜索引擎的知识,主要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关键词方便快速的查找资料,这节课是在所查找的资料上保存相关的资料。而它的后一节课是网页上文字的保存,它们之间的联系还在于都用大搜索引擎的功能
【说学生】
七年级学生,此年段的学生以掌握文件夹建立,初步掌握基本的网上搜索技能。但是他们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和保存能力不是很好,也没有养成浏览的习惯。这个年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初步形成协作探究能力。
【说目标】
依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网上搜索资料,巩固搜索引擎知识;
2、学会保存网页及网页上的图片;
3、让学生掌握资料分类的方法;
4、在活动中突出自主学习,综合能力运用,提高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能力;
5、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和意识;
教学重点:网页上图片的保存和网页保存。
教学难点:保存文件时路径的正确认识,正确的信息分类。
教学策略:情境学习 探究学习 协作学习 实践创新 拓展评价
【说教学】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信息技术教学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实践中体会学习。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分六个部分分别如下:
步骤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创情景激发兴趣5分钟 老师身份改变成“浙江旅游形象大使”,并提问考学生:“驴友”是什么意思?游戏:看图猜地名。老师出示我省著名景点的图片让学生猜地名。并作简要的介绍。 让学生进入情境,以有趣的提问和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创造愉悦的氛围,在不知不觉之间进入主题。特别是猜地名的游戏,旨在激发学生对家乡旅游景点的认识,以及产生对美的渴望与热爱,达到情感教育目的。
任务驱动创建探究学习10分钟 ● 任务提出: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旅游,旅游的目的地是我的家乡,去之前我们要先来个网上模拟旅游,了解一下我的家乡苍南,先做一下功课。1、利用搜索引擎找到苍南旅游网,了解玉苍山。2、试着将网上的美丽图片下载到自己的电脑。试着将整个网页下载自己的电脑。 此环节的设计有2个目的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放开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是这节课的主要精神。让学生学会发现,摆脱简单的模仿,学会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要求学生胆大心细。2、同学间协作学习,交流成功经验。允许相互”抄袭”是主动学习.
自主成果展,新知识传授.8分钟 1、分别举手,查看完成任务情况。2、个例现场制作。以组为单位请不同学生上来演示。演示的内容是:a、搜索苍南旅游b、新建文件夹c、下载图片保存到相应文件夹里d、下载网页保存在相应的文件夹里(学生不会操作,老师演示)。3、学生操作过程中,强调路径和资料分类正确性。 1、以举手形式,让老师在短时间里了解各个任务的探究情况,为此做出反应。2、请学生上来演示,有4个目的a、借演示的机会巩固探究的内容b、引出在探究过程中的错误点并解决c、给基础较差学生一个再学习的机会d、引出保存路径的正确以及信息分类。3、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部分学生进一步了解知识点。本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发现,让学生初步突破
探究学习12分钟 ● 任务提出:搜索自己喜欢的景点。(部分学生可仍为苍南旅游)浏览网页了解景点。保存喜欢的图片和网页资料整理分类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及时将学生探究的闪光点与全体学生交流,时时对学生鼓励。 知识点落实,突出合作过程中的交流学习,有效调动学生的探究学习。让学生利用自主学习的经验来解决新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任务1中,允许部分学生搜索的网页仍然是苍南旅游,这点目的是,让那些操作较慢的学生操作上得以缓解。
成果欣赏评价5分钟 演示学生的成果,以网上邻居的形式,随机抽查学生的文件夹,要求被抽查到的学生描述自己的风景点。 展示成果、给学生以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再一次的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美丽河山赞赏,达到美育教育。
总结课外延伸2分钟 本节课主要的内容是:搜索旅游景点网站,从网站中下载图片和下载整张网页,并将他们保存到相应的文件夹里。思考:你知道如何下载网页上的文字吗?如果让你搜索别类的网页,你会搜索吗?会下载网页和图片吗? 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从学校走进生活
【说效果】
学生学习气氛活跃,整个教学活动成次分明、节奏快、效率高,任务的设计难易恰当。可同时满足不同学生。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在两次的学生自主操作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探究学习方面个别学生有较大突破,有创新。教学结果基本基本上达到预期目标。
【说问题】
  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本节课中容易存在一下几个问题:
1、有少部分学生课上不知所措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这些表现主要突出在自主学习这环节上。
2、在任务驱动中,有些学生无法及时完成。
3、部分学生太活跃,有部分学生太不活跃。有许多学生缺乏自信
解决这些问题我采用的方法是:
针对第一问题,用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兴奋度,让他们有被动学习转成主动学习。在自主学习这个环节允许学生“抄袭”,这个“抄袭”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相互交流成功学习经验的表现,但决不允许代替操作。在学生操作时在屏幕上出示操作流程供基础较差的学生参考。这样避免了出现第一个问题的现象。
针对第二个问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差异,给任务进行分层,在本节课中我是这样设计的,给程度较差的学生完成我指定的任务,在两次操作过程中完成同样任务,而对于程度较高的学生,我则给他们更多的选择。
第三个问题,面对学生不自信,我的处方是:1、用情绪感染他们,2、及时发现他们的赏光点和全体同学交流、积极的鼓励。3、多微笑。
陈永生
2008年10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