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班级的座位表你们通常是怎么做的?是手写的,对吧?!同学们的档案有很多的材料,这当中很多是表格,需要我们和老师共同填写,那么这些表格又是怎么做出来的?
再想一下,我们每天要看的课程表中的表格又是怎么做的?
表格的绘制
方法1:“表格”——“插入”——“表格”。
方法2:
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表格按钮 随着鼠标移动会出现蓝色选中,在低端有m(行数)× n(列数),这就代表所插入的表格是m行,n列。
思考:
方法1和方法2的区别是什么?
用那一种更方便?
若对表格需要进行细致设置 改用那一种?
方法3:自己绘制表格
“表格”——“绘制表格” ,或单击常用工具栏的按钮 就会自动出现“表格和边框”,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自行绘制
表格中数据的排序
1.选择表格中需要排列的部分
2.“表格”——“排序”
3.在打开的“排序”对话框中进行必要设置
1 V 令狐冲 男
9 B 东方不败 不明
8 a 任我行 男
8 W 任盈盈 女
5 P 岳不群 男
1 V 令狐冲 男
5 P 岳不群 男
8 a 任我行 男
8 W 任盈盈 女
9 B 东方不败 不明
表格和文本的转换
表格→文本
方法:(1)将光标置于当前表格内。
(2)“表格”——“转换”——“表格转换为文本”
1 V 令狐冲 男
9 B 东方不败 不明
8 a 任我行 男
8 W 任盈盈 女
5 P 岳不群 男
1 V 令狐冲 男
9 B 东方不败 不明
8 a 任我行 男
8 W 任盈盈 女
5 P 岳不群 男
文本→表格
方法:(1)选择需要转换的文本
(2)“表格”——“转换”——“文本转化为表格”
1 V 令狐冲 男
9 B 东方不败 不明
8 a 任我行 男
8 W 任盈盈 女
5 P 岳不群 男
1 V 令狐冲 男
9 B 东方不败 不明
8 a 任我行 男
8 W 任盈盈 女
5 P 岳不群 男
表格中的公式
方法:
“表格”——“公式”
常用公式:
sum( )——求和
average( )——求平均数
count( )——求数量
max( )——求最大值
min( )——球最小值
自学部分
1.若表格中的公式已经插入完毕,我们修改了其中的数据,计算结果并不会自动更新,该怎么办?有人会说将原来的结果删掉,再重新利用公式算一遍。除此之外,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2.比较用公式算出的数值与普通输入的数值有什么不同?
3.怎样查看一个结果是用什么公式运算出的?
上机作业
1.做出自己班级的课程表
2. 将下面的表格做出,并求出响应值
1 2 4 3 1
3 4 9 5 5
5 6 8 7 9
7 8 11 9 13
9 10 13 11 17
求和
sum( ) 求平均值
average( ) 求最大值
max( ) 球最小值
min( ) 求个数
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