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 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09-02-12 08: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8年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次所教学生为五、六、七年级学生,共591人。这批学生情况较为特殊,主要有如下两方面的情况:
一方面,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加时上个学期因学校机房瘫痪至今未得到解决,基本上耽误了一个学期的课程。加上学生的遗忘性大,课外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机会又十分少,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可以说是一块空白。
另一方面,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实际上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是打游戏和上网聊天。所以,本期有必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
三、 教学内容分析和拟定
本期开始,各年级学生是使用的循环教材,即学生不能在教材上书写任何内容,包括笔记,一学期结束后教材将全部回收学校。这给学生上课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适应和不便。学生的实际水平不高,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机房已经瘫痪,上机操作的可能性不大,开课时只能以理论讲授为主),因此在本期的实际教学中,除参照教材进行教学外,暂定各年级学习模块内容如下:
【五、六年级】
①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
②学习Windows的常规操作。
③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初步。
④从理论上明确正确指法。
【七年级】
①继续学习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
②介绍中文录入方法(拼音输入法和五笔输入法)。
③介绍Word办公软件的常规操作。
④继续学习Internet有关知识。
四、教学预定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的技能。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6、对个别兴趣爱好强烈的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他们为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小学生信息奥赛作准备。
五、教学措施设想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理论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学生演练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同时会每月安排娱乐课,其中学生自学和演练操作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进度安排
小学部 五、六年级
月份 内容安排
9月 1、座位的编排和机房常规管理要求。2、计算机基础知识初步。3、期初娱乐课。
10月 1、上机操作的常规训练。2、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3、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欣赏。
11月 1、WindowsXP的基本操作。2、期中娱乐课。
12月 1、正确指法的理论学习。2、指法的模拟练习。3、期末娱乐课。
元月 学期小结,期末考查。
初中部 七年级
月份 内容安排
9月 1、座位的编排和机房常规管理要求。2、计算机基础知识。3、期初娱乐课。
10月 1、拼音输入法简介。2、中文录入练习。3、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欣赏。
11月 1、五笔输入法简介。2、期中娱乐课。
12月 1、介绍Word办公软件的常规操作。2、继续学习Internet有关知识。
元月 学期小结,期末考查。
在高科技、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七年级的信息技术尤为重要,针对这种情况,现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校七年级学生对指法、文本编辑等基本知识很不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对电脑比较熟悉,有部分学生连基本的操作都不会,甚至有些学生还没有上过计算机课,针对此情况,我计划从最基本的知识入手,对学生进行授课。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的概念、WINDOWS操作系统认识和操作方法、文本编辑。文本编辑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WINDOWS操作系统、文本编辑、指法练习
重难点:文本编辑
  三、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安排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形进行处理,并能熟练掌握其技巧。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5、做一个成品出来:如电子报刊、贺年卡等。
  五、教学措施
  本学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