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选登
课题:认识信息世界(第一节 ,1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信息的含义及信息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
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形态及其本质意义(重点);
对信息传输流程的正确理解(难点)。
教学方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教学过程:
1.设问
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演示相关影视资料。(引起学生兴趣与注意)
2.揭题
第一节 认识信息世界;(板书或投影)
解释:
信息(Information)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数据、消息。(板书或投影)
3.深究
怎样得到有用的信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4.讲解
对取得的消息进行加工处理;(为尔后的教学内容“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作伏笔)
信息质量的标准——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简明性;(板书或投影,可举些反面例子)
人类的三大类活动;(板书或投影,下同)
科学史上的三个基本概念物质(matter)、能量(energy)、信息(information)。
5.简述
演示信息传输流程框图:(结合实例解释含义)
信息技术发展概况;(抓住电磁波的发现这条主线展开)
6.介绍
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指导学生看书、讨论)
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采用演示影视资料提高效果)
7.泛谈
未来的信息社会;(教师谈科学家、专家们的预测)
联想畅谈;(学生畅谈,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8.小结
概括学习要点:
信息、信息质量标准、信息传输流程、信息技术主要应用;(板书或投影)
指导学生阅读课外科普知识。(推荐一些好书)
课题:数字化信息基础(第二节 ,1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二进制数概念及其简单运算 ;
正确理解数据、编码、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等概念;
了解信息处理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二进制数基础知识(重点);
二 –十进制的换算(难点)。
教学方法:运用对比法学习二进制,进行换算竞赛,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
设问
你对十进制数2001.9是如何认识的?(针对数位权重、数码等关键问题提问)
2.导入
数字化信息基础(板书或投影)
二进制数举例:
(1001.01)2 =
3.对比
2001.9 = 2×103+0×102+0×101+1×100+9×10-1
(1001.01)2 = (学生仿照上题回答)
数码个数的对比;(投影,下同)
数位权重的对比;
运算法则的对比;
书写格式的对比。
4.题例
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换算:
整数部分“除以2反序取余”;(举例)
小数部分“乘2取整”;(举例)
5.演算
若干习题。(学生运算竞赛)
6.探索
简述八、十六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关系;
举例;(学生讨论)
规律小结。(板书或投影)
7.简介
数据和编码;(板书或投影,下同)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信息的处理。
8.小结
概括学习要点:
二进制数的有关规则;(板书或投影,下同)
二-十进制换算;
布置阅读。
课题: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电子计算机(第三节 , 1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计算机的主要特点、简史与发展方向;
认识计算机对现代社会的作用、意义;
理解计算机的组成、简单工作原理及系统分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系统分类(重点);
物理组成与逻辑结构的区别、分类的划分标准(难点)。
教学形式:演示计算机有关图片资料与分析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1. 导入(演示图片资料)
2. 讲解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指导阅读,结合提问)
运算速度快、精度高;(投影或板书,下同)
存储与记忆能力;
逻辑判断能力;
自动化程度高。
计算机简史与发展方向:(投影或板书)
3. 阅读与提问(指导学生看书)
计算工具的演变;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计算机对现代社会作用与意义;(演示资料,再让学生自己举例)
4.分析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投影或板书)
(见教材分析中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图,从略)
计算机工作原理图:(投影或板书)
5.简介
软硬件知识、存储器容量与单位。
6.小结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上述四点)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巨、微、网、智、多媒体;
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存储器的容量与常用单。
布置课外思考题。(见《信息技术实践指导》)
课题:计算机的安全使用与道德规范(第四节、第五节, 1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计算机安全使用的意义;
增强对病毒的防范意识;
懂一些必要的知识产权知识,树立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安全用机、防病毒、知识产权常识(重点);
按机房制度用机(实践中的难点)
教学形式:进入机房,现场教育
教学过程:
引言
阅读与讲解(学生看书,演示相关资料)
计算机病毒与防范知识;
知识产权简介;
用机道德规范及机房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总则。
提问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有哪些危害?
使用计算机应注意哪些问题?
不经别人同意就把他制作的软件拷贝给旁人使用,对不对?为什么?
小结(投影或板书要点)
计算机病毒;
防病毒措施;
知识产权;
用机道德规范。
上机准备
布置预习;
安排上机座位;
注意问题。
课题:指法训练(第六节, 第2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计算机键盘操作的姿势与指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操作姿势、指位、击键要领
教学形式:边教边练
教学过程:
1.引言
写字的基本功是练习基本笔画,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功是键盘指法。从这堂课起我们进行指法训练。
[板书] 三、指法训练
2.新授
为了掌握正确的指法,首先要了解打字操作的姿势。(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1.姿势)
提问:请说一说操作时姿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板书] 姿势要领
挺 上身挺直
松 身体放松
稳 手臂放稳
轻 手指轻放
专 双目专视
看录像(打字姿势片段)。指导学生按要求作出操作姿势,并巡回辅导检查纠正学生的错误。学生相互检查。
键位指导:观看大键盘上八个基准键位:
A、S、D、F、G H、J、K、L、;
将左右双手的手指正确安放在基准键上,大拇指轻放在空格键。
(用摄像头和投影机将键盘投至大屏幕,讲解要领,巡回、检查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指导学生用八个基准键击键练习数分钟后,再作讲解。
(利用电教设备将示范动作投影至大屏幕,分区讲解手指的分工)
[板书]
指法要领
十指分工,包键到指,能者多劳,各司其职
手指的“家”,英文Key Home
基准键
触觉定位,迅速回归
[练习] 基准键位指法练习。
3.课堂小结:
(1) 操作姿势
(2) 基准键位:A、S、D、F J、K、L、;
(3) 手指分工
(4) 击键要领
4. 课堂作业。
课题:初识Windows98(第二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Windows98的特点。
(2)掌握Windows98的启动与关闭。
(3)熟悉Windows98的桌面。
教学过程:
引言:Windows98是美国微软公司于98年推出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软件,它具有图形化和多任务的特点,突出了网络功能、安全特性和稳定性,是目前大多数微机都在使用的操作系统软件。
Windows98采用了图形化界面,操作和使用都有十分方便,而且Windows98下的应用软件都具有相同的界面,学会了其中的一个软件,其它软件也就触类旁通了,下面请看老师演示Windows98的有关操作。
教师演示:
(1)启动Windows98,简单介绍Windows98的桌面组成。
(2)启动“计算器”程序,并作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然后关闭。
(3)启动“Windows Media Player”程序,播放一段VCD节目,然后关闭。
(4)启动“CD播放器”程序,播放一曲CD音乐。
(5)启动“写字板”程序,并录入一小段文本,然后进行简单编辑与排版操作。
此时一边欣赏CD音乐,一边进行文章的编辑与排版操作,说明Windows98具有多任务的功能。最后依次关闭“CD播放器”和“写字板”程序窗口。
通过以上演示,同学们对Windows98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Windows98的启动与关闭及熟悉Windows98的桌面组成有关知识。
一、Windows98的启动(边讲边演示)
启动Windows98的方法很简单。只有打开装有Windows98操作系统的主机电源,计算机就开始自行启动Windows98,启动时间一般为1~2分钟。启动完成后,显示在大家面前的就是Windows98的桌面。如果第一次启动Windows98时输入了用户名和密码,则以后每一次启动时,都会出现一个要求用户登录的对话框,此时要求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
二、Windows98的桌面(边讲边演示)
大家可以看到,在桌面上有一些图片和文字标注,这些称为图标,如“我的电脑”图标、“我的文档”图标、“网上邻居”图标、“回收站”图标、“Internet Explorer”图标等,这些图标都有代表一定的含义,具有一定的功能,下面介绍几个常见图标的功能。
1.“我的电脑”图标:双击“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窗口,窗口中显示了计算机所配置的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CD-ROM驱动器、打印机以及控制面板等图标。利用这些图标,就可以管理计算机资源。例如,我们要查看C盘中有哪些文件夹,就可以双击“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再双击“C:”驱动器图标,打开“C:\”窗口,这时就可以看到C盘中有多少个文件夹了。
2.“我的文档”图标:“我的文档”是Windows98中很多应用程序默认保存文件的位置。双击“我的文档”图标,打开“我的文档”窗口,可以看到用户自己创建的各类文档,如Word文档、Excel文档、图片文档等。
3.“网上邻居”图标:在微机已联上局域网或校园网的情况下,双击“网上邻居”图标,可以查看到本教室甚至本校中已以联上网的所有计算机。
4.“回收站”图标:就相当于电脑中的一个垃圾箱,用于暂时存放被用户删除的对象,如文件和文件夹等。如果“回收站”图标显示为满,则表示其中有被删除的对象,双击“回收站”图标,则打开“回收站”窗口,可以查看被删除的对象。如有些对象还有用,可先将这些文件选中,然后执行“文件”菜单下的“还原”命令,将这些对象还原到原来位置;如这些对象确实不再需要,就执行“文件”菜单下的“清空”命令来清空“回收站”。“回收站”清空以后,“回收站”图标将显示为空。
5.“Internet Explorer”图标:在微机已连入因特网的情况下,双击“Internet Explorer”图标,打开“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需要浏览的网站地址,如WWW. ( http: / / WWW. ),即可浏览“搜狐”网站中的各种信息。同学们将在第四章中专门学习因特网方面的有关知识,这里不再展开。
6.任务栏:桌面底部的这个称为任务栏。在任务栏上面排列着各种按钮和图标,例如“开始”按钮、“En”图标、“时间”图标、“音量”图标(即黄色小嗽叭)等。同时,打开的应用程序也在任务栏上出现一个相应的任务按钮,只要单击任务栏上相应任务按钮,就会切换到该应用程序,所以称任务栏。
7.“开始”按钮:是Windows98中一个很重要的按钮,我们在操作微机时,几乎所有的操作都可以从“开始”按钮开始,例如我们在本课一开始演示的几个应用程序,都是通过“开始”按钮完成的。通过“开始”按钮,可以完成启动程序、寻求帮助、查找文件、关闭系统等操作。
8.“音量”图标: 当电脑安装了声卡,并安装了相应的驱动程序后,在任务栏的右侧就会有一个黄色小嗽叭,即音量控制图标,双击小嗽叭,可以打开音量控制对话框,在对话框中直接拖动相应滑块,就可以调节音量大小。
9.“En”图标:也即输入法图标,单击“En”图标,弹出一个输入法菜单,其中包含了“英语(美国)”、“智能ABC输入法”、“全拼输入法”、“郑码输入法”等,单击其中的任一输入法名称,即可选中该输入法。关于设置和使用中文输入法,将在本章第三节和第三章中有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再展开。
10.“时间”图标:单击时间图标,弹出“日期/时间属性”对话框,可以更改系统日期和时间,更改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
学生练习:
首先启动Windows98,然后熟悉桌面上的图标和任务栏。依次打开“我的电脑”“我的文档”图标,然后关闭;再试着启动“附件”下的几个应用程序,如“计算器”“画图”“写字板”等,再在任务栏上单击各个任务按钮,切换到相应程序窗口,最后依次关闭所有程序。
三、Windows98的关闭(边讲边演示)
关闭Windows98就意味着关机,关机时要采用的正确的操作方法,不能直接关闭主机电源。正确的关机方法如下:首先关闭所有运行着的程序,然后单击“开始”按钮,再单击“关闭系统”命令,出现“关闭Windows98”对话框,再依次单击“关闭计算机”命令和“是”按钮,当屏幕上出现“您现在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了”的消息框时,关闭主机电源和显示器电源。不过现在的机器都装有一种称ATX的电源,关机时,它将直接切断主机电源,而不需人工去关闭主机电源。
学生练习:
Windows98的关闭与启动。
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Windows98的启动与关闭,并了解了Windows98的特点,初步掌握了桌面、图标、任务栏、“开始”按钮等几个概念。
课题:初识Windows98(第二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鼠标器的使用。
(2)掌握“开始”按钮的使用。
教学过程:
引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Windows98的启动与关闭,掌握了桌面、图标、任务栏、开始按钮等几个概念,了解了Windows98的特点。我们大家知道,操作Windows98的主要方式是采用鼠标器,使用Windows98主要是从“开始”按钮开始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这两方面的知识。
一、使用鼠标器(边讲边演示)
鼠标器是一个很重要的输入设备,特别是在图形操作界面的Windows98操作系统中,很多操作就过鼠标器来完成的,下面先来学习鼠标器的5种操作方法。
1.指向:移动鼠标使桌面上的指针对准某一对象,如图标、按钮、菜单等,移动时不需要按住鼠标器的左键或右键。
2.单击:按一下鼠标器的左键。单击操作常用来选定对象、打开菜单,例如单击“开始”按钮,可以打开“开始”菜单。
3.右击:按一下鼠标器的右键。在某一对象或窗口中右击,可以打开快捷菜单,从中选择相应的命令。例如在桌面上右击,可以打开一个快捷菜单,里面包含了对桌面进行操作的若干个菜单命令,如选择“排列图标”下的“按名称”命令,即可将桌面上的所有图标按名称进行有序排列。
4.双击:快速地连续两次按下鼠标器的左键,在双击过程中不能移动鼠标器。双击操作,可以启动某个程序,打开某个窗口。例如,双击桌面上的“Internet Explorer”图标,可以启动“Internet Explorer”程序;双击桌面上的“我的电脑”图标,可以打开“我的电脑”窗口。
5.拖动:按住鼠标器左键(或右键)不放,移动鼠标器到一个新位置后,再释放鼠标器左键(或右键)。拖动操作可以完成对象的位置移动,如拖动桌面上的“我的电脑”图标到新位置。
学生练习:启动Windows98,完成实践2-2中的“2.使用鼠标器”。
二、使用“开始”按钮
在Windows98中,几乎所有的操作都是从“开始”按钮开始的,所以熟悉使用“开始”按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
例如启动“画图”应用程序,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
(2)依次指向“程序”“附件”“画图”并单击,系统开始启动“画图”程序。
假如打开了“开始”菜单,但不想执行任何命令而直接关闭“开始”菜单,只要单击“开始”菜单以外的任何区域或按ESC键,均可直接关闭“开始”菜单。
学生练习:
使用“开始”按钮依次启动“画图”“计算器”“写字板”,并使用任务按钮切换应用程序窗口,最后依次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关闭程序窗口。
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鼠标器的使用和开始按钮的使用,是使用Windows98的基础,希望同学们认真练习,熟练掌握这两项的操作。
上机作业:实践2-2中的“3.使用‘开始’按钮启动‘画图’程序”和“4.使用任务栏”。
课题:管理计算机资源
教学目的:掌握利用“我的电脑”管理计算机资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的电脑”窗口组成。
2.文件、文件夹的概念。
3.如何查看计算机资源?
二、新授
1.新文件夹的创建
(1)利用“文件”菜单创建新文件夹
方法:(边讲边演示)选定新文件夹的位置(如C盘) →单击“文件”菜单→指向“新建” →单击“文件夹”→输入文件夹名。
(2)利用快捷菜单创建新文件夹
方法:(边讲边演示)选定新文件夹的位置→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 →指向“新建”命令→单击“文件夹”命令→输入新文件夹名。
(3)在“保存”对话框中建立新文件夹
方法:(边讲边演示)单击“文件”菜单→单击“存盘”命令(或“另存为”) →单击工具栏的“新建文件夹”按钮→输入新文件夹名。
练习:在“My Documents”文件夹中创建新文件夹“Lx”。
2.选定文件和文件夹
(1)选定一个文件或文件夹
方法:(边讲边演示)指向文件或文件夹 → 单击(反白即被选中)
(2)选取多个连续文件或文件夹
方法1:选定第一个文件夹或文件夹→指向最后一个文件或文件夹→按住Shift+单击
方法2:用鼠标在空白处拖出一个虚线框框住欲选定的文件或文件夹。
(3)选取多个不连续文件或文件夹
方法:(边讲边演示)按住 Ctrl 键不放,依次用鼠标单击所需要的文件或文件夹。
(4)选取所有文件或文件夹
方法:(边讲边演示)单击“编辑”菜单→单击“全部选定”命令或按Ctrl+A。
(5)取消文件或文件夹的选择
方法:(边讲边演示)单击文件或文件夹以外的空白区域。
练习:在“C:\My Documents”文件夹下选定1个或多个连续或非连续的文件与文件夹。
3.复制、移动文件和文件夹
(1)菜单法
方法:(边讲边演示)选定源文件或文件夹 → 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剪切”命令(移动)或“编辑”命令(复制)→选择目的文件夹 → 单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
(2)拖动法
方法:(边讲边演示)选定源文件或文件夹→拖动至所需的文件夹。(讲清拖动法的两点说明)
练习:用菜单法或拖动法把“C:\My Documents”文件夹下的3个文件到“C:\LX”文件夹中。
4.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1)菜单法
方法:(边讲边演示)选定源文件或文件夹→单击“文件”菜单→单击“删除”命令→在“确认文件删除”对话框单击“是”。
(2)拖动法
方法:(边讲边演示)选定源文件或文件夹→拖动选定对象到“回收站”图标后释放鼠标→在“确认文件删除”对话框单击“是”。
(3)键盘法
方法:(边讲边演示)选定源文件或文件夹→ 按Delete键→在“确认文件删除”对话框单击“是”。
练习:用菜单法和拖动法删除“C:\LX”文件夹中的2个文件。
5.文件或文件夹的改名
方法:(边讲边演示)选定文件或文件夹 → 单击“文件”中的“重命名”命令 → 输入新文件名后Enter键。
练习:用菜单法更改“C:\LX”文件夹中的1个文件的名称。
6.查找文件和文件夹
方法:(边讲边演示)单击“开始”按钮→指向“查找”→单击“文件或文件夹” → 在对话框中的“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欲查找的文件名→单击“开始查找”按钮→单击“对话框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练习:查找”C:\”文件夹中名称为readme.txt的文件。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利用“我的电脑”来管理计算机资源,希望同学们利用上机实践的机会练习一下有关文件与文件的操作。
四、作业:
完成教材后面实践1、2。
课题:初识Word 2000 (第三章 第1节第1课)
教学目的:
1.了解汉字信息处理的基本知识及Windows98平台下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0, wps2000等)。
2.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 2000的方法。
3.初步掌握Word 2000的窗口组成。
教学过程:
引言:Word 2000中文版是一个在Windows98平台上运行的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系统,它是微软公司出版的办公套装软件Office2000中文版的组件之一,使用它可方便地进行各种体裁的文稿的编排打印、表格制作、书籍编辑、小报制作等,不仅如此,它还具有传真、电子邮件、简单HTML和Web主页制作等多种功能。
演示:用Word 2000制作的各种作品。如:公文样式、会议通知、多种形式的表格、科技论文的样稿、制作的小报等。
本课目标:学会启动和退出Word 2000的方法;熟悉并能说出Word 2000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
启动Word 2000 (教师讲解、演示)
方法: 单击任务栏上“开始”按钮,指向程序,单击“Microsoft Word”,即能进入Word 2000窗口。
Word 2000的窗口结构 (教师讲解)
典型的Word 2000窗口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标题栏(Title bar)—— 位于窗口最上端,其左边显示正在处理的文件名和Word的软件信息,右上角的“”分别为“最小化窗口”、“最大化窗口”和“关闭窗口”按钮。
2.菜单栏(Menu bar)—— 位于窗口上端第二行,上有“文件(F)”、“编辑(E)”、……“帮助(H)”等九个主菜单选项。每一主菜单项下又包含一个可折叠的下拉子菜单,其中包含了Word所有可用的菜单命令。
3.工具栏(Tool bar) —— 菜单栏以下的若干行为工具栏,最常见的有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它们以形象化的图标形式列出各个工具按钮,这些工具按钮提供了对常用菜单命令的快速访问。
4.文档窗口(Document windows)—— 位于Word窗口的中央,用于文档的输入和编排。其中闪烁着的竖线形光标称为插入点(insertion point),用于指示文字输入的位置。文档窗口的顶端及左侧是标尺,其作用是给文本定位。文档窗口的底端和右侧是滚动条,用于滚动调整在文档窗口中显示的内容。
5.状态栏(Status bar)—— 位于窗口最底一行,用于显示当前编辑文档的状态信息及一些编辑信息。
退出Word 2000 (教师讲解、演示)
方法一:单击“文件(F)”菜单,选择“退出(X)”命令。
方法二:单击标题栏右端的关闭按钮“”。
方法三:使用快捷键:Alt+F4。
学生练习: Word 2000的启动、Word 2000的退出、熟悉Word 2000的窗口组成。
小结巩固:(由学生回答)
本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典型的Word 2000窗口由哪几部分组成?
讨论提高:(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启动Word 2000除前面介绍的“程序”法外,还能有哪些方法?
Word 2000窗口中的各项工具栏,如常用工具栏,是如何激活或隐藏的?又是如何改变位置和方向的,方法是什么?(拖动法)
说明:Word 2000的窗口布局并非固定不变,其中的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等的位置和方向可依个人爱好作自由变换,但风格一致。Office2000下的其它组件也均具有同一“个性”,所以学好Word 2000对学习Power Point2000、Excel2000等有很大好处。
课题: 遇到困难应及时使用“帮助” (第三章 第1节第2课)
教学目的:
初步掌握Word 2000帮助功能的使用方法。
通过Word的帮助操作,掌握一般软件帮助功能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引言:初学Word 2000,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怎么办,Word 2000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百问不厌的好老师——多种形式的“帮助”功能。本课我们将学习使用Word 2000的“帮助”功能。
了解图标或按钮的名称——使用“工具提示”功能
说明:
Word窗口中有很多图标和按钮,若对某一图标或按钮的名称不熟悉,可将鼠标指针指向该图标或按钮,稍等一会儿,在指针旁边就会出现该图标或按钮的名称,这种功能称为“工具提示”,如图3-1-2所示。
图3-1-2
学生练习:
使用“工具提示”功能熟悉并记住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中各工具按钮的名称,并完成课本实践部分第2题。
了解图标或按钮的功能——使用“帮助(H)”菜单命令
说明:
知道了某图标或按钮的名称后,如想对它的功能作进一步了解,则可按以下方法进行操作:
① 单击“帮助(H)”菜单中的“”命令。
②当鼠标指针变成“”再单击某个图标或按钮,则其功能或简单使用方法就会显示在屏幕上,如图3-1-3所示。
图 3-1-3
学生练习:
使用“帮助(H)”菜单命令熟悉并记住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中各工具按钮的功能及用法。
有求必应的Office助手——智能型“主题”帮助
说明:
在使用Word 2000的过程中,如遇到困难,可随时向Office助手求助,方法如下:
① 单击常用工具栏右端的“”按钮,Office助手就会立即跳出来,它会根据你当时的工作情况给出提示信息。
② 选择你想要的帮助主题,查看详细的帮助信息。
学生练习:
使用Office助手查看某一主题(如“即点即输”)的详细的帮助信息,从而掌握Office助手的用法。
本课小结:
本课学习了Word帮助功能的多种使用方法,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应用。除了Word具有帮助功能以外,其它运行于Windows98平台上的许多应用软件也具有和Word相类似的帮助功能,它们的帮助操作可参照Word的帮助操作进行。
课题:创建文档——学录课文(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
教学目的:
掌握Word新建文件的方法。
初步掌握常用中英文输入方法和技巧。
掌握文本增(插入)、删(删除)、改(修改)的基本操作方法。
掌握Word文件的保存方法。
教学过程:
引言:无论是用Word进行文章或书稿的编排,还是进行小报的制作,都离不开文字的录入与简单的文字处理。本课将学习在Word中进行文字录入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对录入的文本作简单的文字处理,为以后文章的编排作好准备。
建立文档
说明:
1.刚启动Word时,将自动建立一个名为“文档1”的空白新文档,“文档1”是Word临时起的一个名字,当保存文件时,可再给文档重新命名。
2.在文档窗口中有一个闪烁着的竖线“插入点”,用于指示输入字符或插入对象的位置。
输入文字
英文字符:在英文输入状态下,直接用键盘输入。
特殊字符:用“插入”方法输入。方法如下:
单击“插入(I)”菜单中的“字符(S)”命令。
在“字符”对话框中选择要插入的字符,单击“插入”按钮,再单击“关闭”按钮。
汉字输入:先选择中文输入法(如:智能ABC、GBK全拼等),再用键盘编码输入。
文本录入注意点:
每行结束不要按回车键。当文字到达右边界时,Word会自动换行。
每段结束按一次回车键,此时将留下段落结束标记“”。
段落开头缩进一般不用空格。
文章标题作为单独一段处理。
学生练习:
选择自己熟悉的一种中文输入法,输入书中给出的课文内容(见下面)。
教师检查、小结:
课文内容是否按录入要求录入。
提醒学生观察段落结束标记“”。
让学生观察当插入点在文本内移动时,状态行参数的变化。
④ 让学生观察文本内有无绿或红的波浪线,这是Word的拼写或语法检查时,发现问题时的提示。
简单修改
文本的简单修改包括文字的增加、修改和删除三项基本操作。
增加文字
步骤:
① 定位“插入点”;
② 置编辑状态为“插入”(底部状态行的“改写”为无效的恢色);
③ 输入插入内容。
修改文字
步骤:
定位“插入点”;
置编辑状态为“改写”(双击状态行的“改写”使其颜色变黑);
输入修改内容。
(或:先删除后再插入内容。)
删除文字
步骤:
定位“插入点”;
按退格键Backspace删除插入点前的字符,或按Delete键删除插入点后的字符。
保存文件
说明:
课文录入、修改完毕后,需作保存,以备后用。
Word 保存文档时,默认位置在“My Documents”文件夹,默认文件名为第一句文字,除非另行指定。
保存操作:
单击“文件(F)”菜单中的“保存(S)”命令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出现“另存为”对话框。
将对话框中的“文件名(N):”改为“一件衫衣”,“保存位置(L):”及“保存类型(T):”不作改变。
单击“保存(S)”按钮,关闭“另存为”对话框。
本课小结:
本课学习了新文档的建立过程,输入文档内容的方法和技巧及文本的简单修改,并将文档内容进行了保存,为后面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课题: 智能ABC输入法(第三章 第2节第2课~第3课)
教学目的:
了解智能ABC输入法的特点和功能。
初步掌握智能ABC输入法的使用。
教学过程:
引言: 汉字输入技术是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基础,每个同学必须掌握一至二种汉字输入法,智能ABC输入法作为一种新型的输入法,很适合青少年朋友们学习掌握。本课我们将学习使用智能ABC输入法。
功能和特点
设计新颖——基于词的输入而非字的输入。
博采众长——综合了音码和形码的特点。
方法多样——有全拼、简拼、混拼、笔形、音形混合、双打、词语等多种输入方式。
功能全面——有自定义词语、词频调整、朦胧回忆等功能。
词语丰富——有6万余条常用词汇。
使用方法
全拼输入——采用标准的汉语拼音方案。
输入单字: 如“一”字,输入拼音“yi”再按空格,在侯选框中选“1”即可。
输入词组: 如“中国”二字,输入拼音“zhongguo”再按空格即可。
当拼音混淆时可用隔音符“’”(单引号)分隔。如:“西安”二字,拼音为“xian”,与“先”字同音,使用隔音符后则为:“xi’an”。
③ 输入短语: 如:“我们爱计算机”,输入拼音“women’ai’jisuanji”后按回车,再选字即可。
学生练习:实践3-2(4)。
简拼输入——对全拼输入的简化(用于词组输入)。
方法:对单声母或零声母的音节取其第一字母,对双声母的音节通常取前两个字母。
如:“程序”的全拼是“chengxu”,简拼是“chx”,也可以是“cx”;
“中华”的全拼是“zhonghua”,简拼是“zhh”,或“z’h”;
“珍贵”的全拼是“zhenggui”,简拼是“zhg”,或“z’g”。
学生练习:实践3-2(5)。
3.混拼输入——全拼和简拼的组合(可减少重码,用于词组输入)。
如:“南京”的全拼为“nanjing”,简拼为“nj”,混拼为“nanj”或“njiang”。
学生练习:实践3-2(5)。
4.自动分词和构词
说明:
① 输入一组外码字串后,智能ABC会按照语法规则,将其划分成若干语段,分别转换成词语,这个过程称为自动分词。
② 把若干个词和词素组合成一个新词语的过程,称为构词。
③ 使用智能ABC的自动分词和构词这两个功能,可以自定义词语。
如: 自定义“镇江中学”一词时,先混拼输入“zhenjzx”后,按空格键分词,可分出“镇江”和“中学”二词,此时自定义词语“镇江中学”已自动完成,以后只须输入“zjzx”就能输入新词“镇江中学”。
又如: 自定义“我们爱计算机”,先混拼输入“wm’ai’jsj”后,按空格键分词,可分选出“我们”、“爱”、“计算机”三词,以后只须输入“wm’a’jsj”,即可输入“我们爱计算机”一词。
学生练习:
将李白词“黄鹤楼”中的每一句自定义成一个词语,然后用新词语输入原词。原词如下:
黄 鹤 楼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综合练习: 实践3-2(7)。
本课小结:
本课学习了智能ABC输入法的用法,通过练习可以发现,在使用智能ABC输入法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多用简拼或混拼输入;②必要时使用隔音符;③多用词组输入;④对常用的短语可自定义成新词输入。遵循以上几点后可大大加快输入速度。
课题:编辑排版-----学排小论文(第三节第1课)
教学目的:
掌握插入各种符号的方法。
掌握各种不同的选定方法,力求快速选定文本块。
掌握文本块的移动和复制方法。
掌握文本编辑中的替换方法。
教学过程:
(1)符号的插入
在本节书上《小论文范例》中我们看到输入时遇到一些符号,例如标点符号:“”、《》()等,以及一些特殊符号,例如:①、②、③、④等,在今后的各种论文及文章的编写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符号,我们如何来进行输入呢?首先来学习符号的输入。
1.用工具栏实现插入
操作方法:单击“视图(V)”菜单,指向“工具栏(T)”,单击“符号栏”,可看到“符号栏”显示在Word窗口,如图3-3-3所示。
图3-3-3
符号插入操作方法:在需要插入符号的位置直接单击工具栏中的符号既可。
注意:‘、“(、《、{、〖、【等都是成对出现的。
2.用“插入(I)”菜单中“特殊符号”实现插入
操作方法:
将光标移到要插入符号的位置;
单击“插入(I)”菜单中的“特殊符号(Y)”命令,出现如图3-3-4所示对话框;
图3-3-4
选择要插入符号的属性标签。例如“数学符号”;
单击要插入的符号,例如“⊿”;
单击“确定”按钮。
3.用“插入(I)”菜单中“符号(S)”实现插入
操作方法:
① 将光标移到要插入符号的位置;
② 单击“插入(I)”菜单中的“符号(S)…”命令,有“符号”对话框,如图3-3-5所示;
图3-3-5
③ 单击要插入的符号,例如“∈”;
④ 单击右下方“插入”按钮;
这样,就将我们需要的符号,插入在论文中了。我们在操作时,在“符号”对话框中可以移动右面的滚动条,来查找需要的符号,也可以直接用右上方的“子集”的下拉列表框来直接确定某一类符号,快速进行符号的插入。
比较三种符号的插入方法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优点 方便、直观、快捷 直观、专用符号集中 直观、符号较全
缺点 符号较少 不很方便 不很方便
(2)文本的选定方法
文本的选定,是编辑文本常用的方法,可用鼠标器选定,也可用键盘选定。
采用鼠标器选定文本的方法如下表:
选定 操 作
单词/汉字 双击该单词/汉字
一行文本 单击该行左侧的文本选定区
多行文本 在行左侧的文本选定区中向上或向下拖动若干行
句子 按住Ctrl键,单击该句子的任何位置
一个段落 双击该段落左侧的文本选定区,或三击该段落的任何位置
多个段落 在选定区中双击并拖动
整个文档 在选定区中三击鼠标器
键盘的选定可用:Shift+光标来选定或用Shift+Home选定光标处到行首的块,Shift+End选定光标处到行尾的块,Shift+Page Up、Shift+Page Down选定光标的当前页。
(3)移动(Move)
在编辑论文时,将已经录好的一句话、一段文字或整篇文章移到所需的地方。
例:书图3-3-4的移动操作。
操作方法:
选定“青天”②单击“青天”③拖动鼠标到目的位置④松开鼠标。
或用
①选定要移动的内容②单击工具栏“剪切”按钮③单击目的位置④单击工具栏“粘贴”按钮。
“移动”可以在同一文档中,也可在不同文档之间进行,且移动的内容可以是任意数量的文本,它可以用前面二个方法中的一个完成。一般情况下,当移动距离较短时,用前面的方法,当移动的距离较远或在不同的文档中移动内容时采用第二种方法。
(4)复制(Copy)
在编辑论文时,常常有相同的一句话或一段文字出现,我们在录入过程中,就不必重新录入,只要用复制功能就可以了。
例:书图3-3-5的复制操作。
操作方法:
① 选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 单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③ 按Ctrl键不放,拖动鼠标到目的位置;
④松开鼠标。
或者:
① 选定要移动的内容;
② 单击工具栏“复制”按钮;
③ 单击目的位置;
④ 单击工具栏“粘贴”按钮。
注意在不同的情况下,复制的用法于移动的用法类似。
(5)替换(Relpace)
在编辑论文时,会遇到将查找某个词或将某个词替换成另一个词时,我们就用“替换”功能。
例:书中将“归类”修改为“归属”
操作方法:
① 单击“编辑(E)”菜单中的“替换(E)”命令,出现“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如图3-3-6所示。
图3-3-6
② 单击“替换(P)”标签,在“查找内容(N)”框中键入“归类”,在“替换为(I)”框中键入“归属”;
③ 单击“查找下一处(F)”按钮,如查到,需要替换,则单击“替换”按钮,进行有选择的查找和替换,如单击 “全部替换(A)”按钮,所有替换自动完成,不再提示。
注意:单击按钮,对“搜索选项”中的各种情况设定,如图3-3-7所示。
区分大小写:主要用于英文字符,替换时将大大小写字母区别对待。
全字匹配:主要用于英文字符或数字,对于查找的内容为其中的一部分的不予查找。例如查找“A”,则对于“AT”则不查找。
使用通配符:可以使用“?”或“*”进行模糊查询,提高查找的范围。
同音:主要针对于英文的音标读音,其目的是查找发音相同的所有字符。
查找单词的各种形式:查找框内的内容必须为英文单词,可查找出该词的复数及其他形式。
图3-3-7
小结:学会文字、特殊字符的录入是生成小论文的必备条件,熟练的掌握复制、移动、替换能够提高录入的速度和编辑能力。
课题: 编辑排版-----学排小论文(第三节2节)
教学目的:
掌握文字的字体、字号、字型、颜色设置方法。
掌握文字的边框、底纹、字间距的设置方法。
掌握使文字双行合一的方法。
掌握使文字首行下沉的方法。
教学过程:
如果一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是大小一样、格式一样的文字,文章会显得呆板不美观。如果我们所做的论文也向报纸或杂志一样,丰富多彩、赏心悦目,就可以吸引更多的目光。
观察本节开始的范文,标题、作者、文章本身、文字颜色、重点等都用了大量的修饰,使这样的文章读起来赏心悦目,本节课就介绍如何对文字进行设置。
“格式”工具栏介绍
常用的文字修饰可以通过“格式”工具栏直接进行设置。首先将“格式”工具栏显示在Word窗口,修饰时以方便使用。
操作方法:(窗口上无“格式”工具栏)
① 单击“视图(V)”菜单,指向“工具栏(T)”选项;
② 单击“格式”命令,在Word窗口就显示“格式”工具栏,如图3-3-8。
图3-3-8
(2)改变字的大小和字体
字的大小用字号来表示,通常分:初号、小初、一号、小一号……小五号、六号、小六号、七号、八号,这16种级别,初号最大,八号最小。在组合框中又以5……72数字表示字的大小,单位为磅。
注意:72磅不是最大字,在字号组合框中可以输入数字,直接定义字的大小,以便特殊的大字或小字。最大为1638,最小为1。如果用A4纸打一个大字可设字号为450既可。所以字的大小是无级放大。
字体的默认值为宋体,WINDOWS下有四种基本中文字体: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如果需要更多的字体,要在操作系统下专门安装。
例1 将书中论文的标题设为一号字、黑体,摘要内容设置为楷体。
操作方法:
① 选定标题文字;② 单击字号对话框的下拉钮; ③ 单击“二号”;④ 单击字体对话框的下拉钮找到并单击“黑体”,标题文字就变成了“二号”“黑体”字。⑤ 选定摘要内容““青色”……判断”;⑥ 单击字体对话框的下拉钮,找到并单击“楷体”,摘要内容就变为楷体。
(3)改变文字的格式
文字的格式包括加粗、倾斜、下划线、字符底纹、字符缩放这几个按钮。
例如:范文中的题头“市交流论文”为加粗、倾斜,摘要中的部分文字下有“着重号”,摘要的内容为楷体字等,就此介绍文字格式的设置。先见下表中的效果。
字体名 字体示例 加粗 倾斜 下划线 字符边框 字符底纹
仿宋体 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
黑体 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
楷体 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
宋体 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
例2 设置“市交流论文”为加粗倾斜,“摘要”二字加粗。
操作方法:
选定“市交流论文”;② 单击格式工具栏上按钮“B”;③ 单击格式工具栏上按钮“I”;
④ 选定“摘要”二字;⑤ 单击格式工具栏上按钮“B”。
(4)改变文字的颜色
例3 将论文标题中“青色”二字的颜色设置为“青色”。
操作方法:
选定“青色”二字;② 单击格式工具栏的“A▼”;③ 选定“青”颜色。
如果所需颜色在自动显示的颜色中没有,可选用下面的“其它颜色…”,出现“颜色”对话框后,在“标准”颜色中选定,如图3-3-9所示,也可用“自定义”来设定颜色,如图3-3-10。
图3-3-9 标准颜色 图3-3-10 自定义颜色
(5)使用菜单方法进行设置
前面是用格式工具栏进行设置,但有时要进行非常规的设置。如下划线要求用“双线”或文字要有“删除线”,要使文字产生特殊效果,在文字的下面要有“着重号”,改变字符间距等设置,需要用菜单的方法进行设置。
例4 本节开始的摘要部分中“并非……判断”一段文字要有着重号。
操作方法:① 选定“并非……判断”。② 单击 “格式(O)” 菜单中的“字体(F)”命令。③ 单击选定“着重号”下拉列表框中的“●”。则在该段文字下面出现着重号。
(6)给文字加边框及设置底纹。
例5 给题头“市交流论文”加框,并设置底纹。
操作方法:
① 选定要加框的内容“市交流论文”;② 单击格式工具栏的A图标;③ 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 “A” 底纹按钮。
单击格式工具栏的“A”为默认色为“灰色”,如果要设置底纹或其它颜色,要用“格式”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进行设置。
设置方法:
① 选定内容;② 单击“格式(O)”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B)”命令,出现“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如图3-3-11;③ 单击“边框”标签,设置边框的类型;④ 单击“底纹”标签,设置底纹的“式样”和“颜色”;⑤ 单击“确定”按钮。
图3-3-11
(7)使文字双行合一
例6 本节范文中的作者单位的设置是双行合一的设置。
操作方法:
① 选中“少年宫学员 少年报小记者”。② 单击“格式(O)”菜单,指向“中文版式(L)”选项,单击“双行合一(W)”命令。 ③ 在“字符”对话框中就有“少年宫学员 少年报小记者”文字,“预览”框中有双行合一效果。 ④ 满意就单击“确定”,再在后面输入“潘晓文”,就完成了作者一行的输入。
(8)使文字首行下沉
本节范文内容中第一个字“红”字就是文字首行下沉的一个应用。这种设置在报刊、杂志上运用较广,能提高视觉效果,改善版面美感。
操作方法:
① 选定“红”字;② 单击“格式(O)”菜单中的“首字下沉(D)”命令,弹出“首字下沉”对话框;③ 在“位置”对话框中单击选择“下沉(D)”;④ 在“字体(F)”框中选择“楷体”;⑤ 在“下沉行数(L)”组合框中输入“2”;⑥ 在“距正文(X)”组合框中选择“0.2厘米”;⑦ 单击“确定”。就将“红”字设为范文中的“红”字。
小结:本课的内容是对文字进行字体、字号、字型、颜色、下划线、着重号、字符间距、文字效果,边框、底纹及双行合一和首字符下沉等设置。常规的设置可在常用格式工具栏中直接设置,用常用格式工具栏方便、快捷,可直接将常用格式工具栏调在屏幕上使用,但有些效果在常用工具栏中没有出现,要产生其它效果,必须使用“格式(O)”菜单。同学们应在学习中,对“格式(O)”菜单中“字体(F)”、“边框底纹(B)”、“中文版式(L)”、“首字符下沉(D)”中的各个选项逐步实验,细心观察各种效果,学会对文字设置的变化和美观。
课题: 编辑排版-----学排小论文(第三节第3课)
教学目的:
段落缩排、行距、分栏、分页等设置方法。
了解格式刷的使用方法
掌握改变文档中文字方向的方法。
了解页眉和页脚的设置方法(选学)。
教学过程:
一篇文章的外观不仅与文字有关,而且与段落的格式有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段落格式进行修饰,使版面自然、美观。
段落的首行缩进
图3-3-12
概念:
左缩进:段落中每行的左边第一个字符不是紧挨着版心的左侧,而是向右侧移动一定的距离,使其左侧空出,而且各行空出的字符个数相同,这叫左缩进。
右缩进:段落中每行的左边第一个字符不是紧挨着版心的右侧,而是向左侧移动一定的距离,使其右侧空出一些位置,这叫右缩进。
首行缩进:只有段落和第一行向右缩进几个字符,其他各行保持左对齐状态。
悬挂缩进:除段落的第一行保持左对齐状态之外,其他各行都向右缩进。
例1 “摘要”段落首行缩进
操作方法:方法一 ① 定位。单击“摘要”段落任一位置,使插入点在该段落;② 拖动标尺上的首行缩进标记,当缩进二个汉字时结束拖动。
方法二用菜单的方法进行缩进:① 定位。单击“摘要”段落任一位置,使插入点在该段落;② 单击菜单“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出现“段落”对话框,如图3-3-13;③ 在“特殊格式”框中选定“首行缩进”; ④ 在“度量值”框中选定“2字符”; ⑤ 单击“确定”。
图3-3-13
使用菜单可以精确缩进几个字符或多少单位。一般用五号字进行排版时,首行缩进0.75厘米,既为两个字符的大小。
段落行距的调整
例2 对摘要部分设定行距为1.5倍行距。
操作方法:① 定位。单击“摘要”段;② 单击“格式(O)”菜单中的“段落(P)”命令,选择“缩进和间距”标签;④ 单击“行距”下拉列表;⑤ 单击“1.5倍行距”;⑥ 单击“确定”。
论文的分栏、分页
例3 本节的范例是将全文分成二栏,操作方法如下。
① 选定分栏内容。将论文的正文全文选定;② 单击“格式(O)”菜单中的“分栏(C)”命令,出现“分栏”对话框,如图3-3-14;③ 在“预设”栏中单击选择“两栏(W)”;④ 调整“宽度和间距”栏中的“栏宽”的值和“间距”的值。如果“栏宽相等”选中,则分出的左右两栏宽度相同,否则不等;⑤ 单击“确定”
图3-3-14
分栏可分成多栏,每栏的宽度不能小于1.27厘米(0.5英寸),段落排版中还有分隔符、段落编号、段落边框等强大功能,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版面清晰。
段落格式与字符格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字符格式可以为一行中的几个字符设置不同的字符格式,如颜色、字号等,但是,在一个段落中,只要设置了某种段落格式,其中的任何字符都被这种格式所束缚,这就是段落的集体性。
格式刷的使用方法(选学)
格式刷,顾名思义,就是将已经设好的“格式”,套到未设的文字或段落中,使未设文字或段落与已有的“格式”相同,从而简化“格式”设置的工具。
例4 如果将范文正文中所有的“青色”都设为“斜体、青颜色”
① 选中“青色”;② 设置“青色”为“青颜色、斜体”字;③ 单击“格式刷”按钮;④选中后面的“青色”,则后面的“青色”的格式改变成与前面“青色”完全相同的格式。
改变文档中文字方向的方法
例5 在编写诗词时,常见到竖排格式,如右图3-3-15。
操作方法:① 打开要进行竖排的文章;② 单击“格式(O)”菜单中的“文字方向(X)”命令,出现“文字方向”对话框,如图3-3-16;③ 单击“方向”选项中的“竖形文字”④ 单击“确定”。
图3-3-15
文字方向的改变,常常用在古诗词的编辑和报纸、杂志的编排中,也是一种实用的修饰方法。
图3-3-16
页眉和页脚的设置方法(补充,选学)
有些论文稿和书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有章节题目等内容,给读者带来了方便。
例6 下面的图3-3-17“页眉”为“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论文集”,页脚为“页码”
图3-3-17
操作方法:① 单击“视图(V)”菜单中的“页眉和页脚(H)”命令,出现页眉和页脚编辑框,如图3-3-17;② 在页眉处输入“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并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居中”按钮;③ 单击“页脚”;在页脚处输入“第”;④ 单击插入页码;⑤ 输入“页”字;⑦ 单击关闭。这时页眉和页脚都变成虚线,将来在打印出来的文稿就有页眉和页脚了。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掌握一些技巧,会使设置的页眉和页脚得心应手,如下面的一些技巧:
插入页码时,页眉区域的下划线可能变短,在“段落”对话框中,设置右缩进为“0”,设置特殊格式为“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快速切换方法。双击页眉和页脚区域,可以进入页眉和页脚的编辑状态,双击WORD工作区域,可以返回到正文编辑状态。
页眉和页脚的删除。将页眉和页脚中的全部内容选定成块,按DEL键,再关闭“页眉/页脚”工具栏,页眉和页脚的内容随之消失。
小结:本节学习了段落排版与一些特殊设置,应分清段落排版与文字排版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并熟练使用其它一些设置,则可编辑出美观、实用的小论文。
课题:制作空表格(第四节第1课)
教学要求:
通过文摘卡和空表格的对比,制订制作空表格的步骤。
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掌握插入表格,选定表格,合并单元格,表格线的增添和擦除,缩放行列等操作。
教学形式:边教,边演示,边实践。
教学过程:
一、引言 让学生打开书本,教师按引言部分讲解,学生边听、边看书。投影文摘卡和原始空表格,提出任务:制作文摘卡的空表格。
二、讲解组成表格的基本元素:单元格
[板书] 单元格:表格中用于存储数据和文字的基本格子。
问题:找出文摘卡和原始空表格之间的区别?制订制作文摘卡空表格的步骤。
步骤:
插入10×4空表格。
合并第一行中4个单元格。
合并第一列中第4-10单元格。
擦除内容摘要中的二根表线。
第2、3行中的第2列间距放大,第3列间距缩小。
进一步分解任务,让学生在工具条上寻找本教时需要的一些按钮。
[板书] 按钮:代表一种功能的图标。
在工具条寻找如下的一些按钮:“插入表格”按钮 、“插入Microsoft Excel表格”按钮、“合并单元格”按钮、“拆分单元格”按钮、“绘制表格”按钮、“擦除”按钮、“平均分配各行” 按钮、“平均分配各列” 按钮、“表格和边框”按钮、“两端对齐”按钮、“两端对齐”按钮、“右对齐”按钮。
投影这些工具按钮,请学生说出铵钮的名称:
三、插入空表格
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插入表格前必须先定位,表格才能插入定位处。本节内容和操作步骤书上写得很详细,下列各小节:
1 表格的插入。 2 单元格选定、合并和拆分。 3 表线添擦 4 缩放行列。
建议按照书上的步骤,教师投影演示,学生模仿操作,完成文摘卡空表格制作。着重指出每一种操作都有几种方法,待同学们去实践,探索,整理,归纳。
四、实践作业
本节教材,实践2:制作一张“我喜爱的图书”调查表。
课题:修饰表格(笫四节第二课时,简案)。
教学目的:
输入文字。掌握移位。
掌握修饰文字的方法:字体、字号、颜色、对齐。
掌握修饰边框的方法。
教学过程:
本教时内容,教材上操作步骤很详细。教师可先提出任务:
在空表格内填入文字。
修饰文字。
修饰边框。
然后使用投影仪,按这部分内容进行操作演示,要求学生按教材上步骤进行操作。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最后,布置拓展和探索作业和实践1:制作一张课程表。
)
课题:制作空表格的技巧(第四节第3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和掌握定位、插入表格、选定、合并和拆分单元格、表线添擦、行列间距的缩放的多种操作方法,引导学生的探索精神,巩固和扩展知识。
教学过程:
引言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生活。WIN98的同一种操作都有多种方法,可以让每一个操作者都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操作。了解和掌握基本操作的多种方式,可以激发我们的兴趣,拓展知识,培养探索精神,优选方法,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复习和新授
[板书] 一、插入工作表
方法1:拖动法制作表格
① 定位目标处。② 按工具栏上“插入表格”按钮。③ 按住左键拖动10×4表格。④释放左键。
方法2:菜单法制作表格
① “表格”菜单。 ② 插入表格…… ③ “插入表格”对话框列数调整为4。④ 行数调整为10。 ⑤ 确定。
方法3:手动制表法:
① 定位。② 单击“表格和边框”按钮。③ 按住左键。④ 拉框。⑤ 释放左键。⑥ 在框内画3根列线。⑦ 在框内画8根行线。⑧ 单击“表格和边框”按钮。
二、定位
1.文章内定位:单击目标处。 2.表格内定位:单击目标单元格。
三、 选 定
1.选定单元格
方法1:① 指向目标单元格。② 单击左边框。
方法2:① 定位在目标单元格。② 表格菜单。③ 选定。④ 单元格。
选定一行
方法1:①指向目标行左侧。②单击。
方法2:①定位在目标行。②表格菜单。③选定。④列。
选定几行
指向目标第一行左侧。② 按住左键。③ 拖动至目标最后一行。④ 释放左键。
选定一列
方法1:① 指向目标列顶端边框。② 单击。
方法2:① 定位在目标列。② 表格菜单。③ 选定。④ 列。
方法3:① 定位在目标列第一单元格。② 按住Shift键。③ 击同列最后一个单元格。
方法4:① 定位在目标列第一单元格。② 按住Shift键。③ 按住左键。④ 拖动至最后一个单元格。⑤ 释放左键。
方法5:① 定位在目标列第一单元格。② 按住Shift键。③ 按向下移动光标键至最后一个单元格。
选定几列
方法1:① 指向目标第一列顶端。② 按住左键。③ 拖动至目标最后一列。④ 释放左键。
方法2:① 选定第一列。② 按住Shift键。③ 单击最后一列。
方法3:① 选定第一列。② 按住Shift键。③ 按向右移动光标键至最后一列。
任意选定一个区域
方法1:① 指向目标区域左上角单元格。② 按住左键。③ 拖动至目标区域右下角单元格。④ 释放左键。
方法2:① 单击目标区域左上角单元格。② 按住SHIFT。③ 单击目标区域右下角单元格。
方法3:① 单击目标区域左上角单元格。② 按CTRL+ALT+F8组合键,状态行“扩展”高亮度。③ 单击目标区域右下角单元格。④ 按ESC键,状态行“扩展”变灰。
四、合并和拆分单元格
1.合并单元格
方法1:① 选定单元格区域。② 单击工具条合并单元格按键钮。
方法2:① 选定单元格区域。② 表格菜单。③ 合并单元格。
2.拆分单元格
方法1:① 选定目标单元格。② 单击工具条拆分单元格按钮。③ 对话框中输入列数。④ 输入行数。⑤ 确定。
方法2:① 选定目标单元格。② 表格菜单。③ 拆分单元格……④ 对话框中输入列数。⑤输入行数。⑥ 确定。
五、表线添擦
1.表线添加
方法1:① 单击工具条绘制表格按钮。② 指向目标开始处。③ 按住左键。④ 拖放至目标处。⑤ 释放左键。
方法2:① 表格菜单。② 绘制表格。③ 指向目标开始处。④ 按住左键。⑤ 拖放至目标处。⑥ 释放左键
2.表线擦除
单击工具条擦除按钮。② 指向目标线开始处。③ 按住左键。④ 拖放至目标线结尾处。⑤ 释放左键。
六、行列缩放
方法1:① 指向目标线左侧,出现双向箭头。② 按住左键。③ 拖放至目标处。④ 释放左键。
方法2:① 定位在表格内。② 表格菜单。③ 单元格的宽度和高度……④对话框中选择行卡(或列卡)。⑤ 设置值。⑥ 确定。
方法3:① 定位在表格内。② 指向标尺上的移动表格列按钮。③ 按住左键。④ 拖动至目标处。⑤释放左钮。
方法4:① 指向目标线左侧,出现双向箭头。② 按住SHIFT键。③ 按住左键。④ 拖放至目标处。⑤ 释放左键。
方法5:① 指向目标线左侧,出现双向箭头。② 按住ALT键,标尺上会出现尺寸。③ 按住左键。④ 拖动至目标处。⑤ 释放左钮。
方法6:① 指向目标线左侧,出现双向箭头。② 按住CTRL+SHIFT键。③ 按住左键。④拖放至目标处。⑤ 释放左键。会使目标线右侧各列宽度相等。
方法7:① 选中多列(或多行)。② 击工具条平均分配各列(行)。
方法8:① 选中多列(或多行)。② 表格菜单。③平 均分配各列(行)。
课题:图文混排—学制贺卡(第4节第1课时)
教学要求:掌握文本框、绘图工具栏的基本操作。
教学形式:结合操作演示进行讲授,学生模仿练习。
教学过程:
1.引言
这节课的任务是制作一张贺卡。(在屏幕上显示贺卡,学生观察贺卡并指出贺卡中各组成部分。)我们将选用绘图工具栏提供的有关工具绘制几何图形—菱形;为了使文字和图片更容易定位,我们将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和插入图片。
2.设置贺卡大小和边框
① 插入文本框。在页面上插入文本框,单击鼠标切换文本框的未选中状态、选中状态及输入状态。在选中状态,能设置文本框格式,移动、复制或删除文本框。在输入状态,能输入、编辑文字和插入、调整图片。
② 设置文本框大小和边框。双击文本框边框打开“设置文本框格式”对话框(打开“设置文本框格式”对话框的另一个方法是在选中状态右击鼠标,在快捷菜单中单击“设置文本框格式”选项),对文本框的大小和边框进行设置。将高度和宽度设置成10㎝和5㎝,选中“锁定纵横比”选项。边框线条“颜色”设置成“绿色”,“线型”设置成“4.5磅双线”。
3.绘制图形
① 绘制“右三角”。选择“右三角”工具在文本框中拖动鼠标画出三角形。如果要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同时按住Shift键。
② 复制。用“复制”、“粘贴”工具复制一个相同的三角形。
③ 翻转和旋转。“翻转”对特殊角有用,任意角可以用“旋转”。本例用“水平翻转”和“旋转”工具都能把选中的三角形逆时针旋转90 。为了熟练使用“旋转”工具,本例使用“旋转”工具。
④ 图形组合。把旋转后的三角形移近原三角形左边,按Ctrl键+方向键细调三角形的位置(强调此操作的要领,引起学生的重视)。选中二个“三角形”对象“组合”成一个对象。同理,将双三角形复制、粘贴、旋转、定位,四个三角形再“组合”在一起。
4.图形(菱形)填充加工
① 图形线条颜色处理。线条设置成“绿色”。
② 图案填充。前景色设置成“鲜绿”,背景设置成“白色”,图案设置成“横向砖形”。
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参照课本相关内容制作贺卡文本框和菱形图案,巡回辅导。
5.小结。结合板书回顾本节课所讲文本框的创建,自选图形的绘制、旋转、填色等操作。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带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演示。
板书
操作过程 WORD工具
一、设置贺卡的大小和边框 “设置文本框格式”对话框
—“大小”标签
—“颜色和线条”标签
二、绘制图形(菱形) “绘图工具栏”
—“自选图形”—“右三角”
—“绘图”—“旋转”
—“组合”
三、图形(菱形)填充加工 “绘图工具栏”
—“线条颜色”
—“填充颜色”
课题:图文混排—学制贺卡(第五第2课时)
教学要求:掌握在文本框中文字、图片的定位和修饰方法。
掌握文本框的有关设置。
教学形式:结合操作演示进行讲授,学生模仿练习。
教学过程:
1.录入贺词。文本框和文本框内文字定位方便,我们就用文本框录入贺词。
① 插入“谢谢老师”文本框。文本框设置成“无线条色”和“无填充色”,让学生比较文本框设置前后的不同效果。文字“分散对齐”,宋体、蓝色、加粗,字号为小三。把文本框移到菱形上方,调整字间距和行间距,使文字和底图吻合;用Ctrl键+方向键细调文本框位置。
② 插入“Thought of you”文本框,文本框设置同上,文字字体为“Dolphin”,红色、加粗、字号为小二。调整文字的位置和文本框位置。
③ 插入图片。由于图片插入文本框,图片左上角在插入点位置,因此在插入图片前,先调整贺卡文本框插入点位置,按若干次回车键使插入点下移,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和位置。如果文本框的大小发生变化,重新调整其大小。
④ 修饰调整。调整整体布局。英文文本框“置于顶层”。把贺卡各部分“组合”在一起。
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对学生练习作过程评估。
2.小结和上机实习指导。
在绘图工具栏中,“自选图形”、“线条颜色”、“填充颜色”都有丰富多彩的选项。我们只是选用了其中的极小部分。以后在我们需要应用时可以用相同的方法选择不同的选项,得到不同的效果。另外,还可以使用绘图工具栏中“阴影”、“三维效果”等工具对图形进行处理。
辅导上机实践⑴—⑷。
上机实践⑴、画一个圆,并内接一个三角形。
补充细调三角形形状和大小的方法:按住Alt键同时用指针拖动三角形周围的控制点。其它由学生自己完成。
上机实践⑵、在五个平行四边形中用不同填充方法进行填充。
设置平行四边形的边长为5—8㎝;交代所需图片的路径。其它由学生自己完成。
上机实践⑶、画一面共青团团旗,并配写短文
画圆和五星时要细心,注意整体的比例。由学生自己完成。
上机实践⑷、绘制心形并进行阴影处理。
虽然要使用没有学习过的“阴影”工具,仍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
3.作业。上机作业:实践1,2。
预习:第三章第五节上机实践1—4。
板书
录入贺词
1.输入文字 “文本框”无填充色和无线条色的设置。
文字设置。
2.插入图片 “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文本框置于图片上方 “绘图”—“对齐或分布”—“置于顶端”
课题:综合应用———学编小报(第六节第1课时)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软件的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艺术字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校园面貌日新月异,现实生活绚丽多彩,我们可以用小报将它们准确生动地把反映出来。电脑小报挟着高科技的灵气和霸气,以优美整洁的文字排版、华丽鲜艳的图象色彩,令人赏心悦目,使以往的手抄小报黯然失色,随着时代的进步,在校园自制电脑小报取代手抄小报已是必然的趋势。
2.出示小报样本,提出学习小报制作任务,并分解任务,指出本节课学习插入艺术字。
二、艺术字教学
1.要求全体学生按照书本步骤通过自主学习插入艺术字“数学园地”,可自由讨论,取长补短,活跃气氛。具体做法可视机房条件而定:如机房条件较好,配备有电子教室系统,可在全体学生练习的基础之上,挑选较好的同学进行演示并向全班广播,配以点评讲解;若机房条件较差,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之,对照书本、机器,口头讲述的传统做法也是行之有效的。
2.分组分配学习任务:将“艺术字库”对话框、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艺术字控制点及其功能、艺术字工具栏功能的学习任务分别分配给各小组,各自完成任务。可以电子教室分组,也可以口头分组。
3.各组代表汇报交流,可用电子教室广播交流,也可以口头交流,相互评比,评比结果作为各组学生一次平时成绩,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三、巩固练习
组织学生制作不同的“中国—江苏”艺术字比赛,以数量多少取胜。
四、课堂小结
课题:插入剪贴画和图案(笫六节第2课时,教案略)
可对照书本操作步骤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巡回辅导典型问题讲解,及时反馈信息,最后可安排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报头设计比赛。
课题:编排文稿(第六节第3课时,教案略)
由学生根据3-5节已学图文混排的知识结合本节操作步骤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巡回辅导,典型问题讲解,及时反馈信息。
课题:用公式编辑器处理数学公式(第六节第4课时)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学习使用计算机软件的能力, 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文本框链接和公式编辑器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文本框的作用,学会了文本框的使用,小报的版面设计有时需要在几个文本框中顺序录入同一篇文稿,我们当然可以单个分别录入,注意文本框之间的衔接就行了,但是当需要修改时,牵一发动全身,某一文本框发生变化以后,一般情况下其他文本框内容也要相应手工修改,能否自动修改呢?建立文本框之间的链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数学公式的输入问题:象简单的下标、简单的分数我们还可以有办法,复杂一点的公式我们就索手无策了,此时用公式编辑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二、本框链接
1.要求学生按照书本步骤自主学习建立两个文本框的链接,并输入简单重复文字(如11111……)验证前后链接功能、自动修改功能。
2.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如何建立第三个文本框的链接?并予以验证。
三、公式编辑器
1.由学生按照书本步骤自主学习启动公式编辑器
2.“公式”对话框中有哪些已用过的公式或符号?引导学生比一比谁找得多,通过比一比熟悉公式对话框。
3.由学生按照书本步骤自主学习输入公式。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六节实践1的公式输入。
五、课堂小结
课题:认识因特网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时教学,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作用以及网络的一般分类。
(2)了解网络的硬件基本构成,网络的软件系统,比较局域网、校园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了解因特网的产生、发展过程。
(4)掌握个人电脑与因特网连接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概念、网络的基本构成以及计算机与网络的连接方法。
(2)教学难点:网络概念、网络的构成。
(3)教学关键:计算机网络作用、计算机与网络的连接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演示与讲解,类比教学。
(2)教学手段:应用大屏幕电化教学手段和辅助教学软件辅导教和学
(3)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本章的教学要求和应该掌握的内容
(二)新课:
1.提问导入新课:计算机网络是什么?计算机网络作用是什么?因特网与计算机网络的关系(请学生根据自己经验和理解说明计算机网络知识)。
2.教师展示计算机网络图,并定义计算机网络概念:
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用一定的几何连接方法,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概念)
3.计算机网络的作用(请学生先解答,教师总结)
(1)实现硬件资源共享
(2)软件资源共享
(3)信息传递与交换
(4)分布式控制与处理
4.网络的分类 (教师用投影展示不同的网络)
根据网络规模的大小以及联网计算机分布距离的远近,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1)局域网:(LAN)将小范围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计算机能够互相通信,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传递。如,学校计算机教学网是局域网。要求观察计算机教室局域网的结构:计算机终端(学生机器)、服务器、网卡、连接线、接线器等。
备课图-1
局域网又分为:对等网和基于服务器的网络。
(2)广域网(WAN):它是将分散在较远距离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和数据传送。一般跨地区,范围在几十公里以上。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广域网。( 展示计算机网络结构图 )。
备课图-2
(3)城域网(MAN):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一般是将本地区的局域网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
5.网络的基本构成
(1)网络的硬件设备:服务器、电脑终端(客户机——工作站)、网络的通信设备,如:网卡、传输介质——光纤、电缆,集线器、路由器、网关、调制解调器等
(2)网络的布线方式——拓扑:星形、环形、总线。
备课图-3
备课图-4
(3)网络的系统软件
① 网络的通信协议:TCP/IP、NETBEUI、IPX等协议
② 网络的操作系统:windows NT ,unix ,Novell NetWare ,Linux 等
③ 网络的应用软件:在网络操作系统下运行的软件。
(教师简单介绍TCP/IP协议的含义、作用)
6.因特网的一些基本知识
(1)因特网(internet):国际互联网
(2)因特网的发展史
(3)我国因特网的发展
(4)因特网的通信协议
① IP协议 :主要规定因特网上的计算机地址的统一定位方法,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唯一地址,由四组数字组成,每组数字之间用“.”分隔。 如202.96.209.169上海热线服务器地址。
② 计算机域名
为了便于记忆,用字母数字来表示计算机的IP地址,称为域名。上海热线的地址:www.online. ( http: / / www.online. ) 。域名与IP地址是一一对应的。
③ TCP协议: 传输协议。将数据包分割成多个数据包,并能纠错,传送到对方计算机上
计算机与因特网的连接
(1)利用局域网代理服务器上网。
(2)普通电话线拨号上网。
8.网络工作的简单原理:
演示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 用“开天劈地”软件)
Internet又称为国际互联网,就像联合国一样,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网络。它有着自己的管理方式,而各国又各自为政,都有其各自的名字和语言,因此它要兼顾世界各地的多种网络形式。这样彼此之间用一种共同标准协议相互间沟通,这种标准协议称之为TCP/IP。这样也就保证了网上数据的相互兼容性,Internet上的每个用户都必须统一遵守TCP/IP协议。那么什么是TCP/IP协议呢?TCP是一种传输控制协议,它相当于物品包装箱,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丢失;而IP是网间协议,相当于收件人、发件人的地址和姓名,它保证数据到达指定的地点。其传输过程是:(图C4-1、图C4-2)
备课图-5
① 首先将数据打包成TCP/ IP形式的数据包。
② 数据包在路由器指挥下,传送到目的地。
③ 接受到的数据包,再重新换成原数据文件。这样数据传输过程就在网上完成了。
在Windows 操作系统中,用户计算机与Internet软件连接是由一个叫WINSOCK软件负责进行的,当用户在Internet上发送电子邮件或完成其它操作时,WINSOCK软件将用户发出的每一条命令都转化为TCP/IP协议,然后将数据送到Modem,由Modem解调成模拟信号送到传输线上,通过Internet传输到对方的计算机接收,而接收信号的过程则与其相反。
(五)练习解答:
1.什么是信息下载?你知道下载信息可用哪些方法?
答:将网上的信息保存到用户的本地计算机的外存储器的方法称为下载。下载信息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文字信息下载、图片信息下载、整个网页信息下载、文件下载等方法。
课题:上网获取信息
课 题 网页浏览 课 型 新授课
教 教学 学目 目的 标 认知目标:掌握IE的基本使用方法技能目标:掌握因特网上查找信息、浏览信息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初步收集、检索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浏览信息、获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因特网的兴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IE4.0窗口组成掌握网页浏览方法教学难点:利用关键字搜索信息教学关键:正确理解关键字意义和作用
教 教学 学方 手法 段 启发式教学方法探索学习法网络广播交互式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引入1、因特网的功能 提问:因特网有哪些常用的 功能? 回答:网上通信 网页浏览 文件传输 远程登录 电子商务
新课:浏览信息的条件 1、硬件设备2、特定软件——浏览器 (IE4.0)
IE4.0浏览器介绍1、启动IE2、IE窗口组成提问:IE窗口与其他Windows95 应用程序窗口有什么相 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总结:地址栏的作用是显示和输 入所要浏览网页的位置 回答:相同之处:标题栏、菜单栏 工具栏、状态栏……不同之处:多了地址栏、工具栏上的工具不一样……
网页浏览1、直接输入网址浏览信息(1)演示:输入“金陵热线” 地址 提问:网页地址的构成(2)网页浏览 提示:鼠标的作用 工具栏中“后退”工具(3)布置上机任务(一):使 用直接输入网址的方法浏 览信息 回答:三部分第一部分:协议名第二部分:主服务器地址第三部分:文件及文件路径B组学生通过“苏州热线”浏览“拙政园”,查看杜鹃花节情况D组学生通过“金陵热线”浏览“金陵图书馆”,查看最近上架新书
2、通过超级链接浏览信息(1)提问:通过哪几步操作从 “苏州热线”到“拙政园” 的?(2)提问:通过哪几步操作从 “金陵热线”到“金陵图 书馆”的?(3)总结:从已知网页通过翻页找到目标网页的浏览方式称为超级链接3、应用关键字搜索来浏览信息搜索引擎的介绍:雅虎和搜狐理解关键字:用户的要求演示:在搜狐中通过关键字“风景图片”找到“上路旅游网”布置上机任务(二):使用关键字搜索的方法找到并浏览信息 回答并演示第一步:在地址栏中输入 “苏州热线”的地址第二步:进入“苏州热线”第三步:在“苏州热线”中 选择“拙政园”第四步:在“拙政园”中选 择“杜鹃花节”回答并演示第一步:在地址栏中输入 “金陵热线”的地址第二步:进入“金陵热线”第三步:在“金陵热线”中 单击“教育园地”第四步:在“网络书苑”选 择“金陵图书馆”第五步:在“金陵图书馆” 中选择“上架新书”A、B组学生在“雅虎”通过关键字“风景图片”找到“见山见水”网站C、D组学生在“搜狐”中通过关键字“风景图片”找到“上路旅游网”
布置上机任务(三):将所浏览的图片保存展示学生保存的图片4、布置上机任务(四):根据 自己的兴趣搜索浏览网页 学生将浏览到的图片保存到D盘自己的文件夹下演示保存的图片学生搜索浏览自己感兴趣的网页
总结提问: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回答:1、浏览信息的条件2、浏览器的组成3、网页浏览的三种方式: a、直接输入网址b、超级链接c、关键字搜索
反馈练习设计 1、学生演示从“苏州热线”到“拙政园”2、学生演示从“金陵热线”到“金陵图书馆”3、展示学生从网上下载的风景图片
课题:第四节 上网收发邮件
教学目的:
(1)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电子邮件的特点。
(2) 掌握应用电子邮件的必备条件以及outlook Express 软件使用方法;
(3) 学会申请免费信箱,能够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4) 能够发送多媒体邮件,并掌握邮件的管理方法。
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掌握电子邮件的接收、发送以及邮件的管理
(2)教学难点: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3)教学关键:了解电子邮件信息传递的过程和实质
(4)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对比讲解(与普通邮件)
(2)教学手段:应用网络教学工具
(3)学习方法:探究学习和实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电子邮件是什么?(请学生回答)
电子邮件是指计算机网络上的各个用户之间,通过各自的计算机与电子邮件服务器相互发送的信息。
电子邮件的特点(请学生回答)
快速及时、准确可靠、经济方便。
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教师活动,采用对比讲解方法)
(1)电子邮件系统。邮件服务器通常可分为收件服务器(也称为POP3服务器,遵守POP3邮局协议),它的作用是接收、保存和管理收件人的电子邮件;而发件服务器(也称为SMTP服务器,遵守SMTP邮件传输协议),它的作用是接收发件人的邮件,并转发到收件人的POP3服务器。
(2)电子邮箱地址。电子邮箱地址的基本组成格式为:用户名@域名。域名是与Internet联网的计算机主机(向用户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的计算机)域名。符号@读音通常为英文“at”的发音,表示以用户名命名的信箱是建立在符号@后说明的主机上的。
(3)电子邮件工作原理:电子邮件是采用“存储转发”方式为用户传递电子邮件的。向用户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的计算机充当“邮局”的角色。当你希望通过Internet给某人发送邮件时,首先要同为自己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的计算机联机,然后把要发送的邮件与收信人的E-mail地址输入自己的电子邮箱。电子邮件系统会自动将用户的邮件通过网络一站一站地送到目的地。当邮件送到目的地计算机后,该计算机的电子邮件系统就将它存放在收信人的电子邮箱中等候用户自行收取。用户随时可以上网打开自己的电子邮箱,查阅自己的电子邮件。
(二)使用电子邮件的条件(学生活动,回答,教师总结并对比普通邮件)
(1)有一个电子信箱,向ISP申请,每个信箱都有一个账号。
(2)知道收件人的电子信箱地址。
(3)利用电子邮件软件收发电子邮件或用网上的免费电子信箱收发。
(三)Outlook express 软件的使用
(1) Outlook express 软件
窗口组成 :如图,由Outlook 栏、文件夹列表、Outlook express 窗口、菜单栏、工具栏等组成。(请学生对比其它软件的菜单)
(2)教师讲解软件中“工具”菜单的“账号”管理操作的方法
(3)使用Outlook express 软件编写、发送电子邮件
用任务驱动方法:写一封信给班主任老师,祝新年快乐。
要点:
单击新邮件,打开新邮件窗口,写明收件人地址、主题,在编辑区书写邮件的内容,最后单击“发送”按钮(注意可以抄送多个收件人,其地址书写注意格式)。
(4)选择信纸:教师提问,如何使信件具有漂亮的背景,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
(5)多媒体信件:如何使邮件具有声音、动画等内容?讲解附件作用及操作方法。
(6)让学生探索Outlook express 软件接收邮件、回复邮件、删除邮件等操作方法。
(7)邮件的保存和管理:教师提示用文件夹的管理方法
(四)学生探索学习与实践:
利用Outlook express “通讯簿”,登记几个同学的电子邮件地址。
利用Outlook express的工具菜单的“账号”对话框,完成添加学校电子邮件地址,例如:nanjing_1@ ( mailto:nanjing_1@ )。
向老师发送一封多媒体电子邮件:加声音、动画、背景等。教师地址:
jiaoshi@
学生之间互相发送电子邮件。
课题: 网页制作(一)
教学目的:
了解网页设计的基本原理及Frontpage 2000简介;
掌握Frontpage 2000 软件的启动方法以及窗口的组成;
学会应用Frontpage 2000 建立空白网站,能够制作简单的欢迎网页;
掌握Frontpage 2000 基本编辑功能:文字、图片、水平线、背景等操作。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Frontpage 2000 菜单、网站建立和简单网页制作
教学难点:网站路径及工具使用、图片定位
教学关键:网站存储结构、主要视图方式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启发,动手实践,教师采用问题任务启动的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 网页设计的原理
网页设计是一种程序设计方式,他用html超文本语言编写的(或java语言)。目前微软公司提供的Frontpage 2000 是一种图形化、工具式可以直接编写网页。
(二)Frontpage 2000 软件
1.Frontpage 2000 软件与微软的offece 办公系统软件很类似,通过菜单、工具按钮可以完成设计任务,自动生成html语言。
2.Frontpage 2000 网页编辑器启动:
通过开始菜单启动
显示编辑器窗口:窗口组成
窗口的组成与WORD类似,但增加了许多功能
视图的六种方式:网页视图、文件夹视图、报表视图、导航视图、超级链接视图、任务视图。
Frontpage 2000 窗口组成
网页制作编辑区,三种编辑窗口:
普通编辑、html 编辑窗口、预览窗口
3.建立网站
网页设计的第一步,一般建立一个网站,其作用将与本网页有关的文字、图片、声音等文件都放在该网站内,以便浏览和访问。其操作如下:
(1)创立新站点 d:\myweb 网站:
a 新建——> b. 站点——> c .模板(选空站点)——> d 站点位置 ( d:\myweb )
屏幕显示:
建立新网站(myweb)
(2)打开站点:_private , images 两个文件夹,存放系统文件和用户文件
4. 新建网页
单击“新建”、“网页”(空白网页)
主页:打开网站的第一页,一般取名为home 或index ,扩展名htm
语言设置:页面属性,语言——html ,编码设计——简体中文
任务启动:完成如下的网页设计
标题:绿色山庄( 也可以用艺术字等方法)
图标:绿色在线
输入文字
加入水平线:水平线的属性修改
背景设置、背景音乐
插入动画图片和按钮
5.预览网页
反馈练习
在D盘下建立一个网站,站点名“d:\myweb ”
新建一个网页,完成如下任务:
标题:绿色家园
加图标
加水平线,并修改水平线的属性
加背景、背景音乐
加动画显示小图标
课题:初识Power Point2000(第六章 第一节 1课时)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Power Point2000的功能。
(2)掌握Power Point2000的启动与关闭。
(3)了解多媒体的基本含义。
引言:
我们在课本前面的章节中学习了Office2000中的两个常用软件:Word2000和Excel2000。今天这节课开始学习Office2000中的第三个常用软件:Power Point2000。
一、初识Power Point2000
Power Point是一个什么样的软件,它有哪些功能?下面先请大家观看教师演示几个用Power Point制作的多媒体演示文稿。
教师演示:依次演示3~5个课前制作好的多媒体演示文稿。(如本光盘中提供的几个演示文稿)
通过前面的演示,我们可以知道,利用Power Point可以制作教学课件、商业广告、产品演示报告、个人简历等多媒体演示文稿,也了解了多媒体的基本含义。
二、启动Power Point
启动Power Point的方法同启动Word2000和Excel2000一致,可有多种方法,下面先请一个同学回答启动Word2000的常见方法。
问:启动Word2000的常见方法有哪些?
答:
(1)使用“开始”菜单。打开“开始”菜单后,鼠标指针依次指向“程序”“Microsoft Word”并单击。
(2)使用“文档”菜单。打开“开始”菜单后,鼠标指针依次指向“文档”及文档下欲打开的文档名并单击,系统开始启动Word2000并打开该文档。
下面演示启动Power Point的方法与过程。(边讲边演示)
(1)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鼠标指针依次指向“程序”“Microsoft Power Point”并单击,系统开始启动Power Point 2000,并打开“Microsoft Power Point”窗口和“Power Point”对话框。
(2)在“Power Point”对话框中,包含“新建演示文稿”和“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两个框,可以完成相应的功能。
三、二种新建演示文稿方法的简单介绍
1.“内容提示向导”。“内容提示向导”提供了演示文稿的主题及结构,其中有提示内容、目的、样式、讲义和输出信息,帮助你创建一份新的演示文稿。新演示文稿中内含示例文本,可以用自己的文本将它替换掉。
例如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创建一份“贺卡”演示文稿。
操作步骤:(边讲边演示)
(1)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鼠标指针依次指向“程序”“Microsoft Power Point”并单击,系统开始启动Power Point 2000,并打开“Microsoft Power Point”窗口和“Power Point”对话框。
(2)在“新建演示文稿”框中选定“内容提示向导”,再单击“确定”按钮,出现“内容提示向导”对话框。
(3)单击“下一步”按钮,再单击“出版物”按钮,在右边框中选择“贺卡”。
(4)依次单击“下一步”按钮。
(5)最后单击“完成”按钮,一份关于“贺卡”的演示文稿制作完成。
(6)单击屏幕左下角的放映按钮,从头开始放映该演示文稿。
(7)依次在屏幕上单击,直到放映完毕。
(8)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关闭该演示文稿,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否”。
1.“设计模板”。是PowerPoint根据常用的演示文稿类型归纳总结出来的具有不同风格的演示文稿。用户根据向导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回答或选择,创建一个新的演示文稿。
例如利用“设计模板”创建一份“静夜思”演示文稿。
操作步骤:(边讲边演示)
(1)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鼠标指针依次指向“程序”“Microsoft Power Point”并单击,系统开始启动Power Point 2000,并打开“Microsoft Power Point”窗口和“Power Point”对话框。
(2)在“新建演示文稿”框中选定“设计模板”,再单击“确定”按钮,出现“新建演示文稿”对话框。
(3)在对话框中单击“设计模板”标签,再选择一份模板,并观看右侧预览框中的预览效果,选定后单击“确定”按钮,出现“新幻灯片”对话框,在“请选取自动版式”框中选定“标题幻灯片”版式,再单击“确定”按钮,进入Power Point工作窗口。
(4)单击标题占位符,输入“古诗一首”。
(5)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新幻灯片”按钮,在弹出的“新幻灯片”对话框中选定“项目清单”版式,再单击“确定”按钮。
(6)单击标题占位符,输入“静夜思”;单击文本占位符,输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在大纲窗格中单击第1张幻灯片,再单击屏幕左下角的放映按钮,从头开始放映该演示文稿。
(8)在屏幕上单击,放映第2张幻灯片。
此时可以看到所选择的设计模板的样式,如背景图案、背景颜色、标题字及文本的颜色、字体、字号等。
一般说来,制作新演示文稿时,均采用“空演示文稿”的方法来制作,关于如何使用“空演示文稿”的方法制作一份新的演示文稿的方法,我们将在第二节中详细学习,这里不再展开。
三、关闭Power Point。
关闭Power Point的方法同关闭Word2000、Excel2000的方法一致。
问题:关闭Word2000、Excel2000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
方法一:单击程序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方法二:单击“文件”菜单下的“退出”命令。
方法三:双击窗口左上角的控制菜单框图标。
教师演示:下面演示用第一种方法关闭前面打开的Power Point程序。
方法:单击程序Power Point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否”按钮。
学生练习:
1.首先启动Power Point,然后使用“内容提示向导”创建一份演示文稿。(操作时,均单击“下一步”按钮,采用默认值)
2.关闭Power Point程序窗口。(不保存所建立的文件)
总结:今天主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