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4 09:1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学导练知识梳理水稻、茶树、江淮、川蜀、太湖、江西景德镇、指南针、早市和夜市、交子、泉州、市舶司、南宋牛耕灌溉插秧收获扬场入仓秧
马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的西南方向拓展,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得到很大开发。
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
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农作物的用途分类粮食作物水稻农作物不同的用途粮食作物——引进和培育新品种1.从越南引进占城稻2.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粮食作物——引进和培育新品种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宋代不同作物平均亩产量
(单位:市亩、市斤)粮食作物——引进和培育新品种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
粮食作物首位。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经济作物——茶树、棉花的推广 宋代的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茶树的推广经济作物——茶树、棉花的推广
北宋至南宋初:
广东和福建
棉花的推广南宋后期:
江淮和川蜀一带
种植业的发展,势必会推动手工业的发展。请根据左图指出宋代发达的手工业部门有哪些?(一)纺织业丝织业棉纺织业——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观音坐像缠枝牡丹纹梅瓶宋孩儿瓷枕五大名窑(哥汝官定钧)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③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北宋风俗画,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二)宋代的海外贸易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广州、泉州朝鲜、日本(三)纸币的出现交子——北宋前期出现在四川成都,是世界最早的纸币。会子——南宋出现,纸币使用范围更广。经济重心的南移观察图标:这时期的经济发展南方兴盛还是北方兴盛呢?经济重心的南移“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指的是什么?它是怎样南移的?
南移的过程?经济重心指的是——
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为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对国家
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地区。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东汉末至南北朝时期唐中后期至五代十国时期北宋至南宋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出现经济重心南移倾向江南地区经济初步发展南方经济水平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人口南迁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的含义:全国经济重心由
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材料一:北宋时,北方抗击辽、西夏等,长期处于战乱状态。南宋时,宋金达成协议,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少战乱。
材料二:
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材料四: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①南方战乱少,
社会相对安定②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南方政府重视生产知识小结课堂十分钟1-6:CADDAC7.(1)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战乱较少,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等。
(2)统治者鼓励海外贸易;指南针的应用
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3)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自给
自足的封建 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学导练P37-411-5:CCABB6-10:CCDBA11-15:DCCDA一、单项选择题二、强化训练1-6:BBABDA学导练P37-41二、综合题16.(1)小红的第一句话是正确的,即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但后一句错误:古代北方人口南迁是因为北方社会动荡不安,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人口南迁是在社会重压下被迫的;今天我国北方人口涌向南方,是因为现在国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大量劳动力提供了劳动机会。所以,现在的人口南迁是自愿的。
(2)纸币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探究这个问题应当围绕四川地区特殊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条件展开。四川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安史之乱以后,中原大批官僚贵族、地主和富商云集川中,带来大量的财富。 四川是一个盆地,四面环山,并且险峻异常,它阻碍了相对发达的蜀中经济向外拓展。历史上的四川,铁矿开采量低,冶铁业薄弱,流通社会的铁钱量少。所 以,代替铁钱的纸币也就应运而生。学导练P37-41二、综合题17.(1)农业。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天下的粮仓。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等。
(2)南方地区的农业逐渐发展起来,到北宋时,南方已是国家财赋的主要来源地。经济重心南移。
(3)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辛勤劳动。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