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浙江省嘉兴市)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浙江省嘉兴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4-03-27 14:4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4~2005第二学期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
第一课 演讲天地(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理解“多媒体素材”的含义;
2.进一步掌握利用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获取多媒体素材。
能力目标:
1.通过多媒体作品计划书的讨论与制定,提高对项目的规划能力;
2.在小组讨论中初步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寻找素材的过程中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整理素材,培养有序维护计算机软件环境的意识,养成条理清楚的学习、生活习惯。
2.在制定计划书的过程中,学会理解他人情感,尊重他人意见。
二、教学重点
利用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搜集、整理与主题有关的多媒体素材(文本、图像等)。
三、教学难点
完成多媒体作品制作计划书。
四、教学准备
1.准备一些用不同的工具软件制作的多媒体作品,如:Word小报、PowerPoint演示文稿、Flash动画、精彩网站等。
2.准备1~2个与主题研究有关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
3.提供一些多媒体网站的网址。
4.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分组。
五、教学过程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多媒体演讲稿
分组以自愿为主,尽可能引导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并对个别不入群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帮助。为此,可以课前搞一次调查,调查内容有“你最喜欢什么?你最擅长什么?你希望的到什么方面的帮助?”等,然后在班内公布调查结果,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分组,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组内分工由小组成员讨论共同决定。设立组长,由组长进行总体协调。组长必须具备调度、协调、指挥的能力。
一个好的策划对后面的活动来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课可以用2课时的时间来完成。
第1课时:重点完成计划书的讨论与撰写。
计划书主要包括主题的确定、版块的划分以及组员的分工等内容。研究主题确定在《杭州西湖》和《恐龙博物馆》。
用表格的形式展现计划书,例子见课本的第三页
请在课本的第六页讨论完成初稿,然后分派一个同学将这个表格在word上展现出来
第2课时:重点放在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上。
第一课时,让学生收集自己想要的资料下载下来。
(1).展示学生在网上找的一些多媒体素材,让学生说明分别属于哪类多媒体素材。
(2).展示学生在网上找的一些网站和多媒体作品,打开一些教师查找到的精彩多媒体网站及作品,进行交流。
***************************教学后记:*****************************
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让学生多探索,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搜索多媒体素材时,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在某些网页中的文字无法进行复制,Flash动画无法下载……问题要由学生来提出,最好也由学生自己去解决。作为教师,则要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这一重要资源,当然,必要时应作适当的讲解。
第2课 时空画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练掌握利用ACDSee浏览图片;
2.基本掌握利用ACDSee对图片进行初步处理。
能力目标:
1.在网络搜索中培养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比较各类图片浏览软件,初步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图片收集过程中增强法律意识,注意版权问题。
教学重点
利用ACDSee对图片进行浏览及旋转。
教学难点
利用ACDSee对图片进行格式的转换。
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有图片浏览软件介绍的网址。
在教师机内安装多款图片浏览软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图片是我们制作多媒体作品中一个很重要的元素,那么我们上网或是通过数码相机自己拍摄的图片,有的并不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而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利用ACDSee来编辑处理图片。
新授
收集图片
网络上寻找: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精彩的图片
利用数码相机:直接从身边获取我们需要的图象
扫描仪:扫描旧照片、杂志等上的图象
浏览图片
展现几种图片浏览编辑器
推出ACDSEE,如何用这个软件来浏览图片
学会“浏览”“向上”“后一张”“前一张”“放大”“缩小”等浏览操作
辑处理图片
我们在收集各类图片的时候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但真正用到多媒体作品中并非都能用的上,那就需要利用浏览图片的软件进行一番删选。
1)放正图片
利用ACDSee的“左转”或“右转”
学生练一练:  利用ACDSee把横向的图片竖直
图片格式转换
图片常见有三种格式
*.BMP *.JPG *.GIF
学生练一练:利用ACDSee将一张*.BMP的图片转换为*.jpg格式
 
随堂练习
学生自查:完成课后自我检查
***************************教学后记:*****************************
对于ASDsee这款软件,以前学生在接触图片时用到过,但是很少有同学对这个软件的功能研究和使用过。所以本课作为基础,对以后学生对图片的操作非常重要。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很多学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因为图片是好看的,如今又有这么方便又易操作的软件相助,对于图片的摆弄更加得心应手了。
第三课 能工巧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掌握利用ACDSee调节图片亮度及添加文字;
2.基本掌握利用ACDSee对图片进行裁剪及自定义旋转。
能力目标:
在软件探索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评价中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处理图片的过程中,体验图片处理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利用ACDSee对图片进行裁剪、旋转、添加文字。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需要对图片进行裁剪或自定义旋转。
教学准备
1.准备需要制作的素材;
准备一个由普通图片到精美图片的实例。
教学过程:
引入
上节课我们用ACDsee看图片,并对图片做了一些初步的改变,同学们想不想学更多的操作呢?
探索其他功能
请学生自己在工具栏和菜单栏中探索ACDsee的其他编辑功能,各组可以互相讨论,最后告诉大家,你们发现的新的操作。看看那个组的同学发现的最多。
三、请学生讲述发现的新的图片编辑功能,教师补充并详细讲解
图片的裁剪
截取图片的某一部分
学生练一练: 利用ACDSee的裁剪功能将图片中所需的部分截取并保存(截取好后的区域中鼠标双击即可)
图片的旋转
规定角度和自由旋转
图片的调节
色彩,明暗
学生练一练:利用ACDSee各种调节工具对图片进一步的处理,比方说位置,色彩,明暗
图文结合
给图片上加文字
学生练一练:利用ACDSee将图片与文字相结合
 学生综合练习:
  利用所学的ACDSee功能,加上自己摸索该软件其它功能,编辑处理一张图片后上传到教师机。
随堂练习
将自己的学习成功总结一下,完成课后的随堂练习。
第4课 精彩一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常见的音视频格式;
了解常见的播放软件;
利用常见的播放软件播放和控制音视频文件;
4.利用超级解霸截取视频片段和抓取视频画面。
能力目标:
通过截取视频片段和抓取视频画面,培养从现有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视频作品的制作,体验视频媒体给视觉带来的感染与震撼。
教学重点:
视频的播放控制、截取视频片段、抓取视频画面
教学难点:
截取视频片段和抓取视频画面
教学准备:
在学生机上安装好“超级解霸”软件;
准备一些视频文件,包括dat、mpeg、wmv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节课上我们对图片进行了处理加工,对于一份优秀的多媒体作品光有多彩的图片这还不够,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多媒体作品有声有色呢?
可以加入一些视频和声音真正让多媒体动起来。
学生试一试:
  安装“豪杰超级解覇”软件,并尝试播放控制
二、新课
体验各种播放软件
Windows media player realplayer、ealone  东方影都等
重点介绍的是豪杰超级解覇
视频的截取
用“超级解霸”截取视频片段
学生练一练:
根据教师提供的一段视频进行相应的片段截取
抓取视频画面
  用“超级解霸”截取视频单桢的画面
学生练一练:
从提供的视频中截取若干画面
了解常见的视频格式*.avi *.mpg *.dat等
按照自己的意愿,对老师共享给大家的视频进行处理操作。
随堂练习
自我检查
时间多余的同学完成第2题:事先准备几段视频,并告诉学生视频的主题,要求学生按照主题截取相应的视频片段和视频画面
教学资料
[相关网站]
1.http:///pcedu/soft/gj/media/10111/11697.html
2.http://www.hongen.com/pc/newer/media/tiandi/td101.htm
第5课 展望未来
教学目标
认识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
重点难点
认识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师
一个音响
教学过程:
一、 用音响给学生放一段音乐。引出在电脑上播放音乐的条件。
硬件:声卡、声音输出设备(音响、耳麦)
软件:声卡驱动、播放器等
我们机房的机器上,没有音响和耳麦所以我们同学那里就不能播放软件了
老师去找了个旧音响,给大家播放一下
二、演示播放音乐的软件,和播放方法
播放的是MP3,对于MP3大家可能听到的比较多,谁来说说,什么是MP3?
MP3是一种音乐软件的格式,现在市面上有一个小巧玲珑听音乐的机器也叫MP3,大家听到比较多的一般都是指这个机器。(展示给大家看MP3播放器)。其实这个叫MP3播放器,是专门播放MP3音乐文件的机器。当然,现在很多MP3机器不仅可以播放MP3文件还可以播放WMA、ASF等。
索了解音乐格式
下面我们通过网络来搜索一下关于音乐文件格式的内容,整理各种文件格式的介绍,以及他们的区别。
经典的WAVE
  WAVE文件作为最经典的Windows多媒体音频格式,应用非常广泛,它使用三个参数来表示声音:采样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数。
  声道有单声道和立体声之分,采样频率一般有11025Hz(11kHz)、22050Hz(22kHz)和44 、100Hz(44kHz)三种。WAVE文件所占容量=(采样频率×采样位数×声道)×时间/8(1字节=8bit)。
 传统的MOD
  MOD是一种类似波表的音乐格式,但它的结构却类似MIDI,使用真实采样,体积很小,在以前的DOS年代,MOD经常被作为游戏的背景音乐。现在的MOD可以包含很多音轨,而且格式众多,如S3M、NST、669、MTM、XM、IT、XT和RT等。
 电脑音乐MIDI
  MIDI是Musical Instrument Data Interface的简称,它采用数字方式对乐器所奏出来的声音进行记录(每个音符记录为一个数字),然后,播放时再对这些记录通过FM或波表合成:FM合成是通过多个频率的声音混合来模拟乐器的声音;波表合成是将乐器的声音样本存储在声卡波形表中,播放时从波形表中取出产生声音。
  龙头老大MP3
  MP3可谓是大名鼎鼎,它采用MPEG Audio Layer 3技术,将声音用1∶10甚至1∶12的压缩率压缩,采样率为44kHz、比特率为112kbit/s。
  MP3音乐是以数字方式储存的音乐,如果要播放,就必须有相应的数字解码播放系统,一般通过专门的软件进行MP3数字音乐的解码,再还原成波形声音信号播放输出,这种软件就称为MP3播放器,如Winamp等。
  网上霸主RA系列
  RA、RAM和RM都是Real公司成熟的网络音频格式,采用了“音频流”技术,所以非常适合网络广播。在制作时可以加入版权、演唱者、制作者、Mail和歌曲的Title等信息。RA可以称为互联网上多媒体传播的霸主,适合于网络上进行实时播放,是目前在线收听网络音乐最好的一种格式。
    迷你光盘MD
  MD(即MiniDisc)是SONY公司于1992年推出的一种完整的便携音乐格式,它所采用的压缩算法就是ATRAC技术(压缩比是1∶5)。MD又分为可录型MD(Recordable,有磁头和激光头两个头)和单放型MD(Pre-recorded,只有激光头)。
  强大的编辑功能是MD的强项,可以快速选曲、曲目移动、合并、分割、删除和曲名编辑等多项功能,比CD更具个性化,随时可以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MD专辑。MD的产品包括MD随身听、MD床头音响、MD汽车音响、MD录音卡座、MD摄像枪和MD驱动器等。
  音乐CD
  即CD唱片,一张CD可以播放74分钟左右的声音文件,Windows系统中自带了一个CD播放机,另外多数声卡所附带的软件都提供了CD播放功能,甚至有一些光驱脱离电脑,只要接通电源就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CD播放机使用。
  潜力无限的WMA
  微软在开发自己的网络多媒体服务平台上主推ASF(Audio Steaming Format),这是一个开放支持在各种各样的网络和协议上的数据传输的标准。它支持音频、视频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多媒体类型。而WMA是Windows Media Audio的缩写,相当于只包含音频的ASF文件。
  WMA文件在80kbps、44kHz的模式下压缩比可达1∶18,基本上和VQF相同。而且压缩速度比MP3提高一倍。所以它应该比VQF更具有竞争力。
 ***************************教学后记:****************************
因为机房的硬件没有配备,所以无法教学录音。针对现在比较流行的MP3给大家讲讲音乐格式,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实用。
第二单元 千古悬念
第6课 科学之谜(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演示文稿的特点;
2.了解幻灯片版式的涵义;
3.熟练掌握文本、艺术字格式的设置;
4.熟练掌握图片或剪贴画的插入;
5.较熟练地掌握文本框的设置。
能力目标:
1.通过了解不同演示文稿制作软件,体会目标达成的多样性。
2.通过利用“艺术字”制作标题、利用“文本框”展示观点、利用图片美化幻灯片,提高自己综合应用能力及审美能力。
3.逐步培养从众多的信息中提炼观点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第一张幻灯片的制作过程中,体会到多媒体作品的丰富多彩,体验创作的艺术魅力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
文字、图片等多媒体元素的综合应用。
教学难点:
从已有的信息中提炼观点。
环境与素材
在教师机上设置好共享文件夹,放入已收集的有关“杭州西湖”“恐龙博物馆”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或提供给学生相关的网站地址。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本学期要举行一次演讲会,那么需要办公自动化中的成员powerpoint,这个软件支持,用于演讲时的幻灯片。
二、新授
1新建幻灯片文档
幻灯片版式的选择(空白)
熟悉窗口界面,熟悉常用工具菜单
任务一:
a.新建一个空演示文稿,命名为“你的名字.PPT(注意文件的扩展名)
插入艺术字给自己的演示文稿第一张上贴上标题。
注意标题文字可以用各种艺术样式组合
2插入艺术字:回忆一下word中怎么做的,这里也可以怎么做。让学生自己操作。
方法1:插入菜单
方法2:绘图工具栏
3修饰艺术字
方法1:右键->艺术字格式
方法2:绘图工具栏
任务二:用普通文字给自己的封面加上班级和作者
注意:在演示文稿上加入普通文字必须先插入文本框
4插入文本框
方法1:插入菜单
方法2:绘图工具栏
5修饰文本框
方法1:左键->设置文本框格式
方法2:绘图工具栏
6 第一张幻灯片作为封面,可以加上一些图片进行修饰
图片的插入方法同word
插入图片
插入剪贴画或是来自文件的图片
方法1:插入菜单
方法2:绘图工具栏
任务三:
再插入新一页幻灯片,作为目录。用文本框、艺术字、图片给自己的幻灯片做一个漂亮的目录。注意文本狂艺术字图片的合理组合,我们要求目录明了、美观
***************************教学后记:*****************************
本课虽然简单,很多操作都和word的操作差不多,学生很快能运用起来。但是因为是制作幻灯片的第一节课,需要内容的选取,版面的设计等需要大量的创作,所以一节课的时间对学生来说太少了。分成两课时完成。主要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操作和创造。
另外对于主题的选取,我有给学生多了两个选题,给学生自由选取。我想如果选题完全放开,学生找资料容易乱,而且太花时间,毕竟本册教材的重点不是网络搜索。教师也帮不上忙。规定三个风格的选题,教师也有时间和经历为学生提供一些资料。
第7课 千古悬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练掌握在已有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插入新的幻灯片;
2.初步掌握设置指向网页的超级链接,进一步理解超级链接的涵义;
3.掌握幻灯片的放映方法;
4.掌握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
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任务的要求,快速地确定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记性有效的处理、归纳和整理;
2.进一步增强探索和自学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超级链接的设置,感受网络资源的丰富性;
2.在信息的收集及处理过程中,丰富人文知识,逐步养成对知识、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和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及超级链接。
教学难点:
设置幻灯片的超级链接。
环境与素材
1.提供若干份完成的作品范例;
2.提供有关主题的文本或网站地址。
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尝试制作了我们主题的第一张幻灯片和目录幻灯片,今天我们就根据我们目录,继续我们的内容制作?
二、新授
1插入新幻灯片
2设置相关超级链接
为了放映的方便,我们可以给目录和内容做一个连接。
链接可以是文字或图片
区分链接到的四种情况原有文件或WEB页、本文档中的位置、新建文档、电子邮件
区分三种不同的浏览目标文件、WEB页和书签
布置任务:设置超链接
布置拓展任务:设置电子邮件的超链接
问题:在浏览文件目标时为何有些文件没有显示在列表中?
3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
布置任务: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
区分两种不同幻灯片换页方式单击鼠标换页和每隔一定时间自动换页
问题:应用和全部应用的不同
布置任务:设置幻灯片切换的声音
布置拓展任务:插入一个自己 的WAV音乐文件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掌握了哪些技能?其实学习各种软件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只要自己能够多尝试,多比较,做一个有心人就可以很快的掌握啦!
四、随堂练习2、3
第8课 众家之言(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练掌握自选图形大小、颜色等格式的设置。
2.熟练掌握在自选图形中添加文字。
3.通过改变自选图形的叠放次序及组合方式,合成新的图案。
4.了解普通视图和浏览视图的区别,掌握视图切换的方式。
5.会对幻灯片进行移动、插入和删除等操作。
能力目标:
1.对已学知识进行迁移、发散,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究。
2.增强问题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创新,发挥植根于团队协作的个人创造潜能。
情感目标:
养成用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自选图形的组合及叠放次序。
教学难点:
利用自选图形创造性地生成新的图案。
环境与素材
1.由自选图形创作而成的图案范例若干;
2.有关金字塔是谁建造的文字材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展示幻灯片范例“飞碟.jpg”,让学生欣赏。
这是利用“绘图”工具栏中的“自选图形”来制作的。利用自选图形不仅可以使观点突出、鲜明,而且可以使构图活泼、画面形象。
新课
插入一张新的幻灯片,开始我们今天的内容。
我们尝试一下多种形式和元素来丰富我们的幻灯片,比如说用自选图形
2、在自选图形中添加文字
本课任务一:在老师准备的幻灯片中对照书本添加文字。
并试着回答一下的问题:
a.怎样调整自选图形的大小?
b.怎样把自选图形适当的变形呢?
c.怎样用颜色来填充自选图形?
d.怎样添加文字?
3.巡视、指导,让已经完成的学生示范。教师进行简单的总结。
4.本课任务二:制作飞碟。
思考和讨论:飞碟有那些基本图形组成的?(椭圆、三角形、长方形、圆、曲线等等)
提出问题:(让学生示范回答)
a.怎样把飞碟的“椭圆”自选图形的叠放次序调整?(“置于底层”或者“下移一层”)
b.怎样把“光柱”的角度好(旋转一个角度)?(“旋转”或者“翻转”)
c.怎样让飞碟所有的部件一起行动?怎样选中所有部件?(“编辑”-“选择全部”;“组合”也可以按中shit键,然后鼠标左击图形)
已经完成的同学,在模仿的基础上,能不能试着创作新的图案呢?
注意选中多个图形的方法和组合的用法
6.把完成的幻灯片插入到上一节课的作业中,介绍浏览视图,以及幻灯片顺序的改变。
三.保存好自己的图片,并上传到老师的机器里。老师要检验一下这一阶段大家的成果。
四、随堂练习1、2、3、4
***************************教学后记:*****************************
本堂课对于自选图形的创作是一个难点。发现农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比较差一点。但是学生也表现了很大的兴趣,毕竟自选图形的多样化,和例子小飞碟的制作,这样的任务比较新。所以分2课时,一是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创作,和制作幻灯片的内容。另外作为幻灯片的一个小阶段检验,给他们时间将前面所做的加以整理。对于一些平时懒散的同学也有时间补上该做的作业。
第9课 金字塔探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设置幻灯片中图片、文字等多媒体元素的动画效果;
2.能根据需要,调整动画的顺序;
3.会设置启动动画的方式。
能力目标:
根据任务的要求,协调幻灯片中各元素的关系,树立全局观。
情感目标:
通过审美、创美的内心体验和积累,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自定义动画设置
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题材、对象设置合适的动画效果。
教学过程:
展示一个阶段来学生做的作品。挑选几个典型的例子给大家放映给大家看。
在给大家播放一个经过自定义动画设置的演示文稿。
提问:大家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吗?
这些动画效果怎么做出来的?
新课
要制作这样的效果并不难,但是必须认真听给大家讲来~
插入艺术字、文本框、图片,还有插入声音文件这些操作我们已经学会了。幻灯片里的所有的内容,我们都把它叫做“对象”,今天我们就是要解决如何让这些对象动起来的问题,即――设置对象动画。
预设动画
第一步:单击需要运动的对象(注意选取整个文本框)
第二步: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选择“预设动画”
第三步:从弹出的动画效果子菜单中选择一种,如“飞入”
2、可以把这种方法叫做预设动画的方法。就是这个软件已经预先替我们做好的一些动画,我们只要选择它就可以了。
3.请同学们通过网上邻居的“预设动画”文件夹,把其中的幻灯片中的所有对象采用“预设动画”的方法设置添加动画效果。
4.自定义动画
除了预设动画,我们还可以把动画效果按照自己的想法,设置的更加个性一点。这就是自定义动画。
教师打开“自定义动画”的对话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定义动画”的对话框,老师的鼠标指到哪里,就请同学说一说,他的作用与功能。
A、检查动画幻灯片对象窗口:显示所有的对象名称,对象前划勾的表示该对象已设置动画。要对某一对象设置动画就单击该对象。
B、预览窗口:预览幻灯片中的所有对象和它的动画效果,如果在左边对象名称中单击,则在它的周围标志尺寸控制点。
C、效果、顺序和时间对话框:为对象设置动画效果、顺序和时间。
请同学们打开“自定义动画对话框,自己尝试。
5、教师通过巡视,找到两个动画顺序不同的学生作品加以展示,并让学生给予同步解说。从而提出问题,哪位同学的幻灯片动画顺序更为合理?如何改变幻灯片动画顺序?问题提出后,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可以让找到解决办法的小组成员来汇报。
请大家将自己的幻灯片以最合理的顺序调整一下。
6、你能尝试自定义动画中的小技巧吗?
如启动动画的方式,刚刚我发现同学们都要鼠标的单击才能让对象出来,这样是不是很烦呢。有饿时候我们可以请一些对象自动按照他们的动画方式出现。怎么样才可以实现,请同学参照课本的46页。
7、保存好自己的作品,下节课继续。
完善和展示
教学目标:美化和完善自己的作品,包括内容、图片、和放映效果的填充。
学生审美观以及正确评价他人的能力培养
教学重点:将自己的演示文稿做进一步的完善和填充
教学难点:学生审美观以及正确评价他人的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评价表格
一些漂亮的小图片素材
教学过程:
给大家半节课的时间自己操作,完善自己的作品
包括:1、内容的完整
2、图片、文字、艺术字等摆放合理
3、色彩、动画效果的设置
放映效果、顺序的调整
下半节课,请同学保存好自己的作品,并上传到老师的机器上
观看他人的作品,并选出你认为最好的五个作品
将结果填写在表格内,下节课我们将公布优秀名单
最优秀的五个作品
1
2
3
4
5
评价参考:
内容完整,有意义。
各个对象设置合理。
3、整体美观,色彩搭配合理。
第三单元 科技前沿
第10课 科技前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有目的的查找资料并将资料进行筛选归档;
2.掌握应用设计模板和设置页眉页脚的方法。
技能目标:1.资料的查找;
2.资料的筛选分类。
情感目标:通过应用设计模板、设置页眉页脚,进一步美化完善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感;让学生在分组合作、分工协作、资料共享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在完成资料搜索的任务中使学生关注时事、了解当今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
教学重点:确定主题,利用网络查找当今科技发展前沿成果的有关资料;
教学难点:分小组进行,每个组员分工明确,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
环境与素材
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引入
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大家对与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应该掌握的不错了。今天开始,我们就来自己设计制作一个演示文稿。
传授新知识
⑴确定主题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科技前沿的每一个问题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去探索。
我们就以科技为主题,来设计制作一个演示文稿,与同学交流。
当然,科技前沿的范围很广。我们要有选择,有重点的来介绍。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确定范围。
确定以后,可以查找一些资料。
[学生小组讨论,确定主题和分工]
[收集资料]
⑵选择一个漂亮的模板
资料收集好后,就可以来制作新的演示文稿了。
在PowerPoint软件中,带有很多中设计模板,通过它我们可以轻松的制作出完美的文稿来。
[学生根据课本自己试着自己添加模板]
[上台演示]
[学生制作]
⑶制作封面
完成了模板的选择以后,就可以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来制作我们这次的演示文稿了。
首先,当然要把封面做好了。
[学生根据课本的提示,自己制作封面]
[注意可以通过改成“通用信息”是封面更协调]
⑷签上自己的大名
通过插入页眉页脚来,可以在不同的幻灯片中显示一些作者希望重复出现的信息,如签名等。
[学生根据课本自己添加签名等信息]
⑸学生作品点评
小组推荐,演示点评
小结
随堂练习1、2
教学资料
相关网站:
中国科普网 ( http: / / www.cpus. / " \t "_blank ) http://www.cpus./ ( http: / / www.cpus. / )
中国科普博览 ( http: / / / gb / index.html" \t "_blank ) http:///gb/index.html ( http: / / / gb / index.html )
中国公众科技网 http:///
中国科普博览 http://www.kepu.ac.cn/gb/technology/robot/
中国机器人网 http://www./
中国人工智能网 http://www.chinaai.org/
科学博览—机器人 http://www.bjkp./kxbl/jqr/index1.htm
第11课 飞天之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表格并录入数据;
2.设置表格的行高及列宽。
技能目标:1.表格的设置及美化;
2.运用合适的方式表现内容。
情感目标:插入表格过程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小组协作的精神,演示方法、展示作品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开展有关美化的讨论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在幻灯片中插入表格,设置合适的行高列宽;
教学难点:美化表格及幻灯片;
环境与素材
1.学生上次课堂搜集的资料及完成的封面;
2.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展示人类载人航天回顾的时间事件内容(用两种方式展现)
普通文本和表格哪个更加清楚明了
介绍表格,在word中我们已经会插入表格并且设置他的颜色字体等等,在powerpoint中你会吗?尝试一下。
让学生尝试在幻灯片中插入表格,可以小组讨论,百分之八九十的学生能够插入表格时,请学生发言和演示。有两种方式:
在插入新幻灯片的时候选择“表格“版式,并双击表格预留区,就可以得到想要的表格
如果插入的是空白版式,就可以通过菜单“插入“——“表格“来实现
表格内容的填写,表格的内容是有关每位学生自己选取的主题。填写的方法,可以在学生填写初期,一两分钟之后就能够看出学生使用方法的不同,选取方法较好的一位学生作为典型,将方法推广,以提高全班学生表格内容填写的效率。
在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过程中寻找表格的行高列宽需要调整及其他有相关问题的学生,将问题广播,请没有碰到或者已经解决的学生进行帮助。表格设置基本完成时提出弹性任务,美化表格及整页幻灯片。
展示部分美化效果较好的学生作品,并请介绍方法经验,一则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二则给其他学生以灵感提示,三则展开竞争比赛效应。
对插入表格及填入内容、美化表格、插入一些合适的图片展开讨论,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是花里胡梢的效果。引导学生如何用合适的形式更好的表现内容。
保存自己的作品,上传至教师机,以备下节课再用
随堂联系:2、自我检查
教学资料
相关网站: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http://www.cast.ac.cn/
航空航天史话 http://www.losn./hkht/
中国航天报 http://www.china-/
第12课 神舟五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和声音并进行设置;
2.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动作按钮进行跳转。
技能目标:1.设置视频、声音、美化幻灯片;
2.设置超级链接。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碰到问题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提高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和声音并进行设置;
教学难点:超级链接的插入和设置。
环境与素材
1.学生上次搜集的资料及未完成的作品;
2.和学生研究主题相关的视频;
3.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完成了科技前沿第一个主题的制作,主要学习了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表格,那么大家对相关操作技能是否都掌握了呢?请学生回答问题并上台演示操作。1、表格的插入方法(至少两种);2、表格的调整(行高和列宽);3、表格的美化设置(边框色与填充效果)。
今天我们将学习制作第二个主题——“神舟五号”,请大家看一下本课学习任务。
任务:制作有关“神舟五号”升空的演示文稿。
相关操作:1、视频文件的插入与设置;2、声音的插入与设置;3、超级链接的设置。
(一)相关素材准备
大家还记得在第一单元中学过的知识吗?知道如何获取视频文件和声音文件吗?我们就利用第一单元第四第五课的知识来完成素材的准备工作。学生翻阅书本,复习截取影片片段和录制声音的知识。
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影片文件与声音文件,为后面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插入影片和声音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在幻灯片中插入对象的方法,如: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等等,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用视频和声音呢?它们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学生思考并积极发言。
那么这些对象的插入是否和前面学习的方法一样呢?大家自己动手试试看。
学生自己动手,通过使用前面学过的知识结合书本介绍摸索尝试操作。插入自己准备好的素材,如果自己没有找到好的素材,老师的文件夹里也有几个,可以给大家用,通过网上邻居获取吧!
方法:1、新建幻灯片,单击菜单栏“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影片”,可显示插入对话框。见图
2、选择自己准备好的影片文件(根据你存放的位置到查找范围里去找,如果是用老师的文件的话,在查找范围里找网上邻居)。
这样我们的影片文件就插入好了,大家可以通过“观看放映”按钮来看一下效果。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放映时必须要按一下鼠标才会播放呢,如果我要它自动播放可以吗?学生:可以。对,我们可以用学过的设置动化启动方式来设置。提示也可通过右键菜单完成,对象的设置都可通过右键菜单完成。
学生学习播放方式设置,并尝试操作,教师巡视辅导。
好,经过影片文件插入的学习,大家是否也会了声音的插入呢,方法是不是一样啊,同样的菜单,大家自己做一下吧。
大家插入以后能不能看见声音啊,它是以一个“喇叭”状的声音图标来表示的,大家可以用鼠标拖动它,调整它的位置。
今天我们又学了两种对象的插入方法,大家看对象的插入方法是不是都很相似啊,是不是比较容易记忆啊!那么我们今天的这张幻灯片只有这两个对象,看上去比较单调,请大家通过插入其它对象来美化和完善一下。如:图片、艺术字等。
(三)设置动作按钮
在实际演讲中,当一张幻灯片介绍完毕后,有时需要返回到主目录中,实现幻灯片的跳转。如返回到第一页(通过自己的课件来演示情景让学生思考解决办法)。
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想到用超级链接。请一同学上台使用超级链接来完成跳转。
学生阅读课本知识,学习使用动作按钮,并尝试操作。
动作按钮:功能与超级链接一样,可以使文稿从某一页面跳转到另一页面。
设置方法:1、在“幻灯片放映”菜单下,选择“动作按钮”,在下一级菜单
中选择按钮样式;
2、鼠标指针变成十字形,鼠标拖动,画出按钮;
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在超级链接到这一栏中选择要跳转到的幻灯片后,按“确定”;
4、设置完成,观看放映,检查效果。
学生尝试P63亲身体验以及随堂练习1,练习动作按钮的设置,以熟练运用。
五、小结:讲解本课知识结构,归纳本课主要内容及操作技巧,学生掌握记忆。
学生自由实践 如有多余时间,让学生自由实践所学操作,熟练掌握所学。
教学资料
相关网站:
精彩航天视频 http://xiezhenzhong./hangtian/shipin.htm
世界工业机器人概况(视频) http://www./sjdw/works/robot/robot03/r203_1.htm ( http: / / www. / sjdw / works / robot / robot03 / r203_1.htm )
“勇气号”火星探测 http://tech./1126/2153/200414-75127.html
第13课 进军火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Gif和Flash并进行设置;
2.掌握将PPT文稿另存为Web页,并在浏览器中进行浏览。
技能目标:1.设置超级链接,美化幻灯片;
2.能够正确的评价他人和自己的作品。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小组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细心、科学的品德及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共同完成小组作品;
教学难点:全班展示并进行评价;
环境与素材
1.学生上次搜集的资料及未完成的作品;
2.评价量规表;
3.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在课堂开始播放搜集的部分与主题相关gif和flash的素材,抛出问题,如何运用插入到幻灯片中?
提示:1、Gif的插入方法与图片的插入方法相同
lash的插入方法比较难,大家可以参考书本,来自学尝试一下。
教师演示:flsh的插入方法
单击“视图“——‘工具栏”——“控件工具箱”
单击“控件工具箱”中“其他控件”——选择“Shockwave Flash Object”控件。当鼠标变成“十字形”在幻灯片上画一个合适的矩形区域。
在矩形区域中右击鼠标,选择“属性”
在属性窗口中选择“自定义”选项,打开属性页
在影片URL中添入flsh的文件名
注意:要求把flash文件用英文命名,并且放在和演示文稿同一个文件夹内。如果不放在一起,要写出完整的路径,不推荐学生使用。
6)放映,查看效果。
第二课时:
1、完善上节课插入的flash和gif动画。并美化幻灯片。
2、保存好后,也可以将自己的演示文稿另存为web页,这样我们的作品可以发布了。
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演示多媒体文稿,全班学生进行口头感觉评价和量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口头感觉评价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能够做出全面的公正的正确的评价,好在哪里?为什么?不足在哪里?为什么?你觉得可以如何弥补不足之处?
4、根据下面的“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评价量规”给其他小组打分。
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评价量规
项目(总分=100)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标准描述
内容——数据(15分) 4 2 0 资料来源合法,无知识性错误或笔误
4 2 0 信息都进行过核实和重新组织
4 2 0 有一个标题目录幻灯片,能够正确地传达主题
3 2 0 超级链接能够到正确的资料
内容—技术(65分) 10 6 0 符合教学幻灯片张数
15 12 0 包括多样的文本形式、图像、表格
20 15 0 包括视频、声音、FLASH、GIF
10 6 0 视觉效果好
10 6 0 每一张幻灯片在视觉上有整洁和统一的版面设计。
交流(20分) 10 6 0 在演示过程中用不同的方式与观众交流
10 6 0 眼睛注视观众,并根据幻灯片的内容调整音调,以引起使观众适时注意
内容(数据) 内容(技术) 交流 总分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评价表
第四单元 网络史话
第14课 网络史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有目的查找资料;
2.学会使用颜色、填充效果、图片设置背景。
技能目标:1.资料的查找;
2.规划设计演示文稿。
情感目标:规划设计演示文稿,制定计划培养学生做事之前先定计划的良好习惯,通过评价作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的评价他人和自己的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背景的填充和设置,规划设计演示文稿;
教学难点:规划设计演示文稿;
环境与素材
1.网络史话所需要的文字和图片;
2.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导题:放映课件,关于网络史话的一组幻灯片,让学生在一些幻灯片例子中总结出背景在幻灯片中的重要作用
规划设计
封面设计。
内容设计。
制作封面页
在菜单栏中的“格式”中选择“背景”,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填充效果”,在接着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图片”标签,再单击“选择图片”按钮,找到合适的图片,确定即可。
在幻灯片的适当位置输入艺术字“网络史话”,即完成了对封面的设置。
制作内容页
插入一张空白版式的新幻灯片,先设置背景。按照刚才的步骤,设置“背景填充”色为“其他颜色”
在完成背景颜色设置的幻灯片上输入文字,并用同样的方法制作三张不同背景颜色的幻灯片,在背景的填充效果的设置上有四个标签,可以让学生都试着做一下,如“过渡”、“纹理”等。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修饰自己的幻灯片
老师点评学生作品
学生上交作品到教师机
随堂练习
第15课 海纳百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有目的查找资料并进行筛选归档;
2.掌握将电子表格插入到幻灯片的方法。
技能目标:1.资料的查找与筛选;
2.明确OLE概念及使用。
情感目标: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通过搜索加强学生的资料处理和表述能力,利用其他方法渠道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网络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难点:链接和嵌入操作的特点及区别,资料的处理。
环境与素材
1.教师的演示文稿及“因特网用户地域分配表”电子表格;
2.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1 本课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先让学生了解OLE的概念。(幻灯片)
2 教师演示如何在PowerPoint文档中嵌入Excel工作表。
(1) 新建一个空白的幻灯片,输入标题“因特网用户地域分布表”。
(2) 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对象”,弹出“插入对象”对话框。
(3) 再在列表框中选择“Microsoft Excel工作表”,在列表框左侧,有“新建”和“由文件创建”两个选项,由于我已经准备好Excel工作表了,所以选择“由文件创建”。
(4) 再由“浏览”找到所需的Excel工作表文件,单击“确定”后一个包含Excel数据的工作表就插入到幻灯片之中了。
3.学生练习:
利用教师所给的Excel数据工作表完成下列任务:
(1) 在一张幻灯片上分别插入相同的Excel工作表,其中一个工作表使用“链接”, 一个工作表不使用“链接”,看有什么不同。
[待学生完成后讨论并小结] 提示:双击表格就可看结果。
1)不 使用“链接”,我们双击他后,在幻灯片上出现一个电子表格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这部分电子表格,可以修改内容。保存好后,原电子表格无变化。
2)使用“链接”,我们双击后,在幻灯片以外打开了一个电子表格,也就是我们插入的原始数据。编辑保存后,两边的数据都会改变。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再慢慢,发现和体验。
(2)收集某地区某一周的空气质量指数,并制作成Excel数据工作表,最后在幻灯片中插入此工作表。
随堂练习2在幻灯片中插入一个空白的Excel工作表,并输入自己的所有教科书(或藏书)的相关数据。
相关网站:
气象指数: http://www./gzhfw/shzs.asp
全球天气预报: http://www./
浙江气象 http://www./
第16课 数据先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Excel的使用界面和功能;
2.掌握Excel中数据修改的方法。
技能目标:1.能对Excel数据进行操作;
2.明确并掌握不同数据类型设置不同的格式。
情感目标:展示计算机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积极主动动手实践的美好愿望,增加学生学习的成功感和满足感。
教学重点:Excel中数据修改的方法;
教学难点:单元格格式的含义与设置;
环境与素材:
1、教师准备的演示文稿;
2.“因特网用户地域分布表”;
3.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引入
上节课,我们在幻灯片里插入电子表格。对于电子表格,是个什么东西,它具体有什么用,可能很多同学都不是很了解。今天这节课,我就带大家了解这个excel,首先大家跟我学说它的学名:excel
展示电子表格excel的用途
1、份学生名单,以及各课成绩。利用excel快速将总成绩,平均分,以及排名都做出来。告诉大家,我们没学期的成绩就是这样计算出来的。
引入电子表格的概念:Microsoft Excel是专业的电子表格处理软件,是office家族中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对数据进行计算、统计、制作出形象直观的图表,设计出漂亮、专业的报表。
回忆,我们学过的office家族的成员:word、frontpage、powerpoint。学了这三个,那我们对于excle的很多操作都可以自己根据以前学的做。
但是作为一个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又和前面几种软件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
在知识链接中,让学生了解工作薄、工作表、当前(活动)工作表的概念。特别是单元格的概念。
然后让学生将word和excel比较: Excel和word都有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和状态栏,不同的是Excel有名称框、行标、列标、数据编辑区,工作表标签。
详细介绍这些不同点:(1)行标、列标:在工作表中,以“行标、列标”表示某个单元格,行标由数字组成,最多可有65536行,列标由英文字母组成,最多可有256列。
(2)名称框:显示当前光标所在的单元格名称。
(3)数据编辑区:数据编辑区用于编辑当前单元格中的数据或公式。
(4)工作表标签:一个工作表标签代表一个工作表,一个工作簿最多可有255个工作表。
三、学生任务:看15课中OLE到幻灯片中的“因特网用户地域分布表”,完善表格。
增加一行2001的数据。打开“因特网用户地域分布表.xls”文件,将光标移到2000年的下一个单元格,输入2001,然后将光标移到右侧,依次输入相应的数据。
增加一列其他地方的网民比例。学生按照图16-3增加其他地方的网民比列数据的增加与行数据的增加方法是一样的。
亲身体验:新建一个工作表,用于登记自己的藏书,其中有书名、作者、出版社、价格、购入时间。
随堂练习1、2
第17课 合纵连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在Excel中对单元格的插入、复制、删除、移动等操作;
2.掌握自动填充的方法。
技能目标:1.能够对Excel的单元格进行操作;
2.能够利用人脑与电脑相结合进行诸如自动填充的智能操作。
情感目标:自动填充效果能够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自动填充的操作培养了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积主动自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Excel中对单元格的插入、复制、删除、移动等操作;
教学难点:自动填充的操作方法及拓展;
环境与素材
1.“因特网用户地域分布表”;
2.自动填充数列的练习题;
3.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中我们在EXCEL中输入了课程表,但是老师发现大家在输入星期几的时候都是一项一项的输入,其实在EXCEL中提供了自动填充柄,这可以给我们的操作带来很多的方便。
二、新授
1)自动填充
任务一:填充课程序号
教师演示
任务二:填充“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星期日”
学生自己体验
学生讨论:
在EXCEL中可以自动填充哪些内容?
(可看本课知识链接)
任务:利用自动填充的技术给因特网用户地域分配表,最前面加上序号。
2)自动填充序列的内容也可以用户根据需要来自定义:
工具->选项->自定义序列
复制、剪切和粘贴
比较两种方法:
先插入新的一列,再复制(剪切)粘贴
直接右键“插入复制(剪切)单元格”
任务一:将“重庆”列复制到“北京”列,然后删除“重庆”列
任务二:将“福建”剪切到“重庆”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又掌握了EXCEL中的一项技能自动填充柄的使用。
总结自己所学完成随唐练习1、3
***************************教学后记:*****************************
对于自动填充,鼠标指针变“+”时,才可以拖动。很多同学这一点把握不好。另外自动填充一列的时候,不能把行都选中,只要选择一个单元格就行了。很多同学在作好一行的求和后,整行还处在选中状态,马上鼠标一拉,就使得整个表格变成了和第一行一样的数据。
第18课 运筹帷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熟练Excel中数据的输入与修改;
2.掌握Excel中常用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1.资料及数据的分析;
2.资料的统计与汇总。
情感目标:分析上网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处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态度和习惯。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使用公式和函数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
教学难点:通过对统计信息的分析,得出结论并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
环境与素材
1.本年级上网目的调查表;
2.多媒体网络教室;
3.大屏幕投影。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Excel中一个有趣的应用——自动填充。主要是通过拖曳,用自动填充句柄来实现数据的输入。
打开“练习”Excel文件,让学生上台操作。(其中有:1、1、2、3、5、8、13数列)
在对这个数列进行自动填充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麻烦,发现并没有按照我们预期的结果来填充的。那么这个问题怎么来解决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八课——运筹帷幄
二、新授
1、对照书本90页的上网目的调查表,要求学生在3分钟内把表中各个数据输入正确位置。(注意输入的正确性)
2、计算总人数
(1)请一个学生口算初二(1)的总人数。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课件出示:总人数的算法
总人数=3+8+10+12+18
(相应单元格代入)G3=B3+C3+D3+F3+E3
如果全部都这么计算的话就非常麻烦,因此我们引入一个函数的概念。
(2)教师示范函数的调用
工具栏-F(x)按钮-选择函数SUM-选择数据区域-输入按钮/回车
(3)利用自动填充把其余的总人数计算出来
2、计算平均数
学生任务:参考书本和老师刚才的操作,完成平均数的计算。
在自动填充后,填充的是一个函数而非数值。
3、计算百分比
前面两项都解决了,那么,这个百分比怎么计算呢?没有直接计算百分比的函数,因此我们从之前的算式来考虑。
=B11/G11(强调“=”)
4、学生任务:完成这张“上网目的调查表”。
5、拓展
对于本课开头提到的数列,你现在能找到解决的方法了吗?
思考:这个数列有什么特征?(后项等于前两项之和)
用函数或者公式怎样表达?(A3=A1+A2)
怎样利用这个公式自动填充呢?在这里自动填充的是什么?
三、本课小结
公式和函数的合理恰当正确的使用能够极大的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四:随堂练习1、2
***************************教学后记:*****************************
对于excel对数据处理的强大功能,很多学生表现了很大的兴趣。在本课的教学中,对于函数的运用是个教难的难点。我觉得介绍自动求和、AVERAGE就可以了不宜多。还有要着重介绍一下单元格格式的设置。
第19课 井井有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对Excel数据按照要求进行排序的方法;
2.初步掌握工作表修饰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技能目标:1.按照关键字对Excel数据进行排序;
2.对工作表进行美化。
情感目标:展示美化的表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对数据按要求进行排序,;
教学难点:美化工作表;
环境与素材
1.教师自制已经美化的工作表;
2.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引入
上节课我们对各班上网的 数据进行了 一番计算。你知道哪个项目学生上网时最多用?哪个班级的用网络帮助学习的人最多?……
可能一下子看不起来比较吃力,我们可以让excel的强大功能帮助我们吧
二、新课
哪个班用网络帮助学习的人最多?
1)将鼠标放在A2位置,按住左键拖到G15的位置,也就是把,各班各项目的各个单元格选中。
2)在“数据”菜单中选择“排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主要关键字”下拉列表框,选择“帮助学习”关键字,在右边“递增”“递减”选项中,选择递减
我们看到哪个班的人数最多,同时我们也可以知道那个班级最少
2、学生练习:
1、找出各项目,哪个班人数最多?
2、以班级人数为主要关键字,帮助学习为次要关键字,将这些班级以递减排序。
展示一个美化过的表格
大家觉得这个表格能引起你注意,还是你手上那个更引人注目?
我们来对我们手上的表格进行美化
方法其实很简单,回忆一下,在word中,表格怎么设置的?
也可以按照书本来做。
学生练习:将自己手上的表格美化一下。
三、随堂练习1、2、3
***************************教学后记:*****************************
在排序这一知识中,有几点特别关注:一、排序之前首先要选定对象,这点要一再强调,学生比较容易犯错,二、排序的关键字的概念要解释清楚,何谓主要关键字,何谓次要关键字,学生不大容易理解,三、升序和降序要让学生明确,虽然只有两种可能,学生尝试能够选择正确,但是概念必须明确,升序和降序的依据是什么。
第20课 画龙点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在Excel中创建数据图表;
2.掌握设置图表类型选项的方法;
技能目标:1.图表的创建及设置;
2.图表的美化。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寻找、追求、创造美的东西,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图表的创建,图表类型和选项的设置;
教学难点:美化图表;
环境与素材
1.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引入:展现两份表格,其中一份是图表,让学生比较一下
图表可以更为直观、形象地反映数据之间的关系。
创建图表:教师演示,学生对照 书本学习
打开“上网目的调查表”,选择“插入”菜单的“图表”或者直接单击工具栏上的“图表向导”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1-图表类型”对话框,选择第一种“柱形图”,
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2-图表源数据”对话框,选择作为创建图表的数据源范围(即“A2-F2”及最后一行“A17-F17”)
3、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3-图表选项”对话框,我们在“标题”标签中输入如下内容:在“图表标题”栏目内输入“上网目的调杳”;在“分类(X)轴”栏目内输入“调查项目”;“数值(Y)轴”栏目内输入“百分比”
4、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4-图表位置”对话框选择“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选项。一张上网目的调查柱形图即创建完成
选择图表类型
1、图表的种类:图表有十几种类型。如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立体图等。
2、不同类型图表的改变:
在“图表”菜单中选择“图表类型”,弹出“图表类型”对话框,上面有14种图表类型,可以选择“折线图”或者“饼图”,单击“确定”按钮,原来创建好的“柱形图”很快就变成了“折线图”或者“饼图”,如下图:
3、图表类型表示的方法:
“柱形图”是以柱形的高低来表示数据的百分比,“折线图”是以折线的走向来表示数据 的百分比,“饼图”是以圆饼中的分块大小来表示数据的百分比等等。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是百分比数据,用“饼图”来说明更为恰当。
四、学生操作
操作题:1、在个人藏书表中,创建一个历年购书支出情况折线图。
2、桨叶折线图改为图表选项中的数据标志。
五、课后作业
完成随堂练习中的3、4两题。
第21课 大功告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将制作完成的作品整理为一个完整作品的方法;
2.初步掌握超级链接、网页制作等操作和方法;
技能目标:1.整合演示文稿;
2.讲解演示作品;
3.正确评价他人和自己的作品;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分组合作、分工协作、资料共享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在美化检查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在讲解演示作品时培养学生的表达及多方面能力,在评价过程中树立学生正确评价他人和自己的观念,在评价结束分发奖品时给予学生成功感和愉悦感,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整合作品,并当众讲解演示作品;
教学难点:树立学生正确评价他人和自己的观念;
环境与素材
1.校园网或作业服务器;
2.评价量规表
3.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回顾本学期我们研究了千古之谜金字塔,重温了人类的航天之梦,探讨了Internet的发展,现在可以把各小组成员的研究成果整合起来,并且发布到网上进行交流和共享。
一、确定集成方式
作品的集成方式有多种,一般可以根据交流方式来确定整合方法。
利用PowerPoint软件来整合一个演示文稿。
2、利用网页制作软件整合成网页发布。
亲身体验: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如何将作品集成在一个演示文稿中或者整合到Web页中,以便于组间交流。
二、利用PowerPoint集成作品
规划设计。利用演示文稿把几个学生的作品集成到一个演示文稿中。第一页为封面,第二至第四页为主题页。
制作封面。新建一个空白版式的演示文稿,选择一个漂亮的图片作为背景,输入主题文字,插入动作按钮。
主题页制作。
集成作品。
①打开第一件作品“千古之谜金字塔”,并切换到“幻灯片浏览视图”,在“编辑”菜单中,选择“全选”,然后再选择“复制”。
②打开“第一组作品展示厅”,同样切换到“幻灯片浏览视图”。
③在“编辑”菜单中,选择“粘贴”。
三、将作品集成到Web页里
新建一个站点,制作好首页。
插入超级链接
第二课时: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演示多媒体文稿,全班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学生根据上次浏览的情况进行口头评价和利用量规进行评价。口头评价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做出全面的公正的正确的评价,好在哪里?为什么?不足在哪里?为什么?你觉得可以如何弥补不足之处?量规评价可以将附表《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评价量规》制作成Excel电子表格,设置共享,全班学生对每一件作品进行科学的评价。
项目(总分=100)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标准描述
内容——数据(15分) 4 2 0 资料来源合法,无知识性错误或笔误
4 2 0 信息都进行过核实和重新组织
4 2 0 有一个标题目录幻灯片,能够正确地传达主题
3 2 0 超级链接能够到正确的资料
内容——技术(65分) 10 6 0 符合教学幻灯片张数
15 12 0 包括多样的文本形式、图像、表格
20 15 0 包括视频、声音、FLASH、GIF
10 6 0 视觉效果好
10 6 0 每一张幻灯片在视觉上有整洁和统一的版面设计。
交流(20分) 10 6 0 在演示过程中用不同的方式与观众交流
10 6 0 眼睛注视观众,并根据幻灯片的内容调整音调,以引起使观众适时注意
内容(数据) 内容(技术) 交流 总分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总第 1、2 课时
授课日期:2月21~25日
总第 3 课时
授课日期:2月28日
总第 4 课时
授课日期:3月3~4日
总第 5 课时
授课日期:3月7~9日
总第 6 课时
授课日期:3月10、11日
总第 7、8 课时
授课日期:3月14~18日
总第 8 课时
授课日期:3月21~23日
总第 9、10 课时
授课日期:3月24~30日
总第 11 课时
授课日期:3月30日
总第 12 课时
授课日期:4月7、8日
总第 13 课时
授课日期:4月11~13日
总第 14 课时
授课日期:4月14、15日
总第 15 课时
授课日期:4月18~20日
总第 16、17 课时
授课日期:4月21~27日
总第 19 课时
授课日期:5月9、11日
总第 20 课时
授课日期:5月12、13日
总第 21 课时
授课日期:5月16~18日
总第 22 课时
授课日期:5月19、20日
总第 23 课时
授课日期:5月23~24日
总第 24 课时
授课日期:5月27、29日
总第 26 课时
授课日期:6月6、8日
总第 27、28 课时
授课日期:6月9、15日
PAGE
- - 3 -- 武原镇中 周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