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讲义,复习补习资料(含知识讲解,巩固练习):25神奇的眼睛 通过透镜看世界(提高)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讲义,复习补习资料(含知识讲解,巩固练习):25神奇的眼睛 通过透镜看世界(提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3-24 14:0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眼睛和眼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提高)


【学习目标】
1.知道眼睛的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原理;
2.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
3.掌握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4.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构造;
5.理解显微镜将物体放大的原理和望远镜望远的原理。
【典型例题】
类型一、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1.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其矫正做法是 图; (2)若图中甲,取下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
A、保持在原来位置 B、靠近透镜 C、远离透镜 D、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1)A;C;(2)B
【解析】(1)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是A图,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是C图。(2)拿走眼镜后,就是近视眼的成因,像成在了视网膜(光屏)的前方,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要想成清晰的像,物距不变应该减小像距,故选B。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是由于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
举一反三: 【变式】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一位同学摘下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移动光屏,发现可以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拿开眼镜后,像变得模糊不清,把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又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1)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对光有 作用。 (2)如图是人的眼球结构图,与凸透镜成像对比,人的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 ,视网膜相当于

(3)根据此实验,简要说明: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物体的原因是
;配戴近视眼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的物理原理是

【答案】(1)凹透镜;发散;(2)凸透镜;光屏;(3)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学生只要答出要点“晶状体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即可得分);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以使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类型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2.(2019?广州校级二模)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老花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 ,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 图。
【答案】乙;短;甲
【解析】在以上四个图中,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C乙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也是老花眼成像情况;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丙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因此甲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故答案为:乙;短;甲。
【总结升华】示的四个图来源于课本,分别表示了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的光路图;明确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是远视眼成像的示意图,要使发光点S发出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S',下面哪种方法能达到目的?(  )
A.在眼睛前放一块合适的凸透镜 B.在眼睛前放一块合适的凹透镜
C.发光点的位置向右移 D.发光点的位置向上移
【答案】A
类型三、眼镜的度数
3.用一个焦距为0.5m的凸透镜做眼睛的镜片,它的度数是 度一个-200度的眼镜的镜片,它的焦度是 m-1,它的焦距是 m。
【答案】+200;-2;-0.5
【解析】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焦距为0.5m的凸透镜的焦度:
镜片的度数是焦度乘以100,所以凸透镜的度数是:+200度
-200度的眼镜除以100就是焦度:
据公式: 可得: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透镜的焦距、焦度以及度数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掌握焦度公式的应用,还要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镜片,度数的正、负。
举一反三: 【变式】调节眼睛的晶状体,可以使不同远近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 处,近点在 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的物体最清晰而不疲劳的距离叫做 。透镜焦距的倒数叫透镜焦度(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是“度数”),焦度是+300度和-200度的眼睛片,属于近视镜片的是 。眼镜的度数表示 。度数越大,表示镜片发散或会聚光线的本领 焦距为0.5m的凸透镜的度数为 度,+500度眼镜片的焦距为 。
【答案】无穷远;大约10cm;明视距离;-200;镜片折射光的本领的大小;大;+200;0.2m
类型四、显微镜和望远镜
4.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文望远镜能看见遥远的星体,是因为星体上的光线通过望远镜后所成的像比星体本身大得多
B.显微镜可以将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两次放大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虚像
C.望远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
D.显微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一组凹面镜组合而成
【答案】B
【解析】天文望远镜能看见遥远的星体,是因为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像,目镜再把这个像放大,但是像还是比星体本身小得多;故A错误;显微镜可以将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两次放大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虚像,故B正确;C、D、根据显微镜及望远镜的结构及用途可知,它们均由两个凸透镜组成,但一个是用来看清微小物体的,一个是用来看清远处物体的。故C、D错误。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用来看清微小物体的;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用来观看远处物体的。
举一反三: 【变式】(2019秋?仁寿县校级期末)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最贴切的是(  )
A.物体经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成放大倒立的像
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亦可作物镜使用?因为它们都只是普通的并无规格的凸透镜
C.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工作
D.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大了很多倍
【答案】C
【巩固练习】
一、选择
1.(2019秋?大石桥市期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激光治疗近视眼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通过手术使许多成年人摘掉近视眼镜,这种手术的原理是(  )
A.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
B.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
C.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的透明度加强
D.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的透明度减弱
2.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在大约10cm处。小华在实验中测出自己眼睛的近点大约是20cm,这说明小华是(  )
A.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3. 某同学是近视眼,从戴上眼镜能看清书上的字迹,到摘下眼镜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他应该(  )
A.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B.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C.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D.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4.(多选)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照相机镜头相当一个凸透镜 B.近视眼应配凸透镜眼镜
C.远视眼应配凸透镜眼镜 D.用放大镜看到的字是实像
5.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面有一面小镜子,用来增加进入镜筒的光线,如果小镜子的镜面可以选择,使用时效果最好的是(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平面镜 D.毛玻璃
6.(2019?濮阳二模)爷爷配载200度的远视眼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爷爷不戴眼镜时,看不清近处物体,是因为像成在视网膜之前
B.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C.爷爷不戴眼镜时,为了看清书本上的字,应减小眼睛与书本的距离
D.爷爷载上远视眼镜比不带眼镜相比,成的像向前移动
二、选择
7.眼睛通过________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________,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________,对光的________变大,物体射来的光也会聚在视网膜上。
8.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制成的眼镜的度数越________。远视镜片的度数是________数,近视镜片的度数是________数。
9.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________,折光能力________,或者是眼球在前后方向上________,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视网膜上得到的是一个________。近视眼要用由________制成的近视眼镜来做矫正。
10.看物体时间较长而又不容易疲劳的距离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某人眼睛正常,当他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 cm处最合适。
11.有一种望远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这个像被目镜放大后,增大了人观察物体的________,人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了。
12.杨老师正在埋头批改作业,突然听到办公室门口有同学在喊“报告”,杨老师为了看清楚远处的这位同学,于是她戴上了眼镜。由此我们判断杨老师的眼睛属于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当她把眼镜放到桌面的书上时,出现的情形应该如右边 图所示。
13.(2019秋?喀什市校级期末)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 镜.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时,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像(选填“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 (选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三、探究与作图
14.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如图所示。 眼睛与照相机不同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1)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A.快门????B.光圈????C.镜头????D.胶片 (2)眼睛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 。A.快门????B.光圈????C.镜头????D.胶片 (3)上图的眼睛存在哪类视力问题?哪种透镜能对它进行矫正? 、 。
15.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如图所示是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线射到近视眼眼球中的晶状体的光路示意图,请你画出经过晶状体折射后的大致光路图。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
1.【答案】B
【解析】近视眼的成因是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通过手术使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一些,使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故只有选项B正确,故选B。
2.【答案】C
【解析】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在大约10cm处。小华在实验中测出自己眼睛的近点大约是20cm,这说明小华是远视眼;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戴凸透镜矫正。
3.【答案】A
【解析】(1)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戴上眼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书上的字迹。摘下眼镜会聚光线能力增强,书本离眼睛要近一些,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2)眼睛看物体时,物体在晶状体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4.【答案】BD
【解析】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A正确;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远视眼佩戴凸透镜,B错误,C正确;放大镜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
5.【答案】B
【解析】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面安装一个凹面镜,用来增加进入镜筒的光强。
6.【答案】D
【解析】A、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所以要佩戴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在视网膜上.故A错误;B、远视眼需戴凸透镜矫正.故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故B错误;C、爷爷不戴眼镜是为了看清书本上的字应增大眼睛与书本的距离,故C错误;D、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所以爷爷戴上远视眼镜比不戴眼镜相比,成的像向前移动,故D正确,故选D。
二、填空
7.【答案】睫状体;较薄;变厚;偏折能力
8.【答案】小;正;负
9.【答案】太厚;太强;太长;光斑;凹透镜
10.【答案】12.5
【解析】正常人的明视距离为25cm,若人用平面镜看自己的脸部,则人眼与镜中像的距离应该是25cm;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人眼到镜面的距离应该是25cm÷2=12.5cm。
11.【答案】倒立;缩小;实;放大镜;视角
【解析】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的,靠近眼镜的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实像,增大了被观察物体的视角,就能看清楚。
12.【答案】近视眼;乙
【解析】(1)由于杨老师戴眼镜的目的是为了看清楚远处的同学,也就是说她的眼睛能够看清楚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由此可知她是近视眼。因此要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2)书面上的字在甲眼镜中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成像性质与放大镜一样,放大镜是凸透镜,所以甲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眼镜;透过丙看书面上的字,字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丙是一个平光镜。综上分析要选用乙眼镜。
三、探究与作图
13.【答案】凸透;实;放大
【解析】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凸透镜.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时,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放大,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故答案为:凸透;实;放大。
14.【答案】(1)C;(2)D;(3)近视眼;凹透镜
【解析】(1)眼睛的晶状体是一个焦距可调的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2)正常眼睛成的像在视网膜上,所以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3)观察上图可以发现,晶状体把光线会聚到了视网膜的前方,说明晶状体的曲度变大,是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15.【答案与解析】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
在视网膜的前面。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