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课件(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课件(2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4 08:1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5课 三大改造 我国农业分散经营,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原因: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始时间:1953年 做法:土地入股牲畜农具折价入社统一经营统一分配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造形式改造结果: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农业合作化的进程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时,北京郊区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的作用:1.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3.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求2.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成公有制,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
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农业和手工业实行合作化的实质是什么?合作探究私有制公有制个体经营集体经营时间形式完成政策1954年公私合营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
公私合营的高潮赎买政策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怎样进行改造?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什么是“公私合营”?2、公私合营的含义是什么?我国哪些城市首批进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公私合营的含义是公私双方共同经营,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北京、天津、上海等国家:工商业得到了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每年定期可以拿到年息,红利,同时他们也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公私
合营社会:实现了和平过渡,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工人:改善了劳动条件,拥有了保障,提高了生产积极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和平赎买政策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特点? 。这是上海一家绸布商店庆祝公私合营。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同仁堂的公私合营存在问题:在后期工作中,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实质: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成
社会主义公有制。 ?意义: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
制度,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哪三次变化? 合作探究1、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 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拓展延伸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1911年1949年10月1日,1956年1978年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武昌起义开国大典、“三大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经济特区的设立推翻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历史的结束;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颗粒归仓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人民公社成立
2、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 )
A、1956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 年
BD3、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属于伟大创举事件是( )
A、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B、建立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4、1953年-1956年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下面不能反应 这一历史事件的词汇是( )
A、生产合作社 B 、赎买
C、集体化 D、革命DD?收获感悟?1.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客观经济规律。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能只凭主观意愿和个人意愿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