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集(23份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集(23份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09-06-06 14:18:00

文档简介

教 案 (序号 )
课 题 第31课 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课 型 新 授
本课题教时数:1 本教时为第1 教时 备课日期 月 日
教 学目 标 (1)掌握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的方法。(2)能将图片文件插入幻灯片中。(3)能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教 学 重 难 点 及对 策 重点:插入图片,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难点:插入图片文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中,我们和小明同学都学会了制作幻灯片,并插入各种文字,小明想插入一些图片来使幻灯片更活泼一些,怎样打开已制作好的幻灯片呢?1.任务一:打开PowerPoint 文件(网络广播)请一生演示并介绍。打开PowerPoint 文件的方法与打开Word文件一样,先打开“PowerPoint”窗口,再用“打开”命令打开文稿,也可以直接在“我的电脑”中找到文件,双击演示文稿的文件名即可。2.任务二:插入剪贴画边学边练习。(1)打开“运动会.ppt”演示文稿,选定第一张幻灯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巩固练习四、小结 (2)单击“插入(I)”菜单,将指针指向“图片(P)”“剪贴画(C)…”命令再单击。(3)在“插入剪贴画”窗口中选择类型“运动”,这时会显示与运动有关的几幅剪贴画。(4)将指针移动到某一剪贴中单击,这时会弹出四个选择项,我们选择第一个选择项“插入编辑”,这时我们看到一幅剪贴画就在幻灯片上出现了。(5)调整剪贴画的大小和在幻灯片上的位置。3.任务三:插入图片文件4.练习(老师在机器里保存了一些图片,目录在……)请你再制作二张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做个别指导。5.欣赏部分同学作品见课本中“练一练”。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和图片,大家掌握得较好,大部分同学制作出了图文并茂的幻灯片作品,只是有的同学的图片类型与文字配合得不是很好,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教后记
授课日期 月 日(第周)教 案 (序号 )
课 题 第33课 设置动画效果 课 型 新 授
本课题教时数:1 本教时为第1 教时 备课日期 月 日
教 学目 标 (1)了解两种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2)初步掌握“自定义动画”对话框的操作。(3)能制作动画效果的幻灯片。(4)了解插入声音等多媒体的动画。
教 学 重 难 点 及对 策 重点:动画效果的制作。难点:“自定义动画”对话框。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新课 展示已加入声音效果的“运动会.ppt”演示文稿,同学们会发现我们已经能用PowerPoint 2000制作和放映图文并茂的幻灯片了,但怎样在幻灯片中设置动画和声音的效果呢?1.任务一:使用“预设动画”命令在PowerPoint 2000窗口中,用“预设动画(P)”命令或“自定义动画(M)”命令,都可以设置动画效果。边讲边练。(1)启动PowerPoint 2000窗口,打开“运动会.ppt”演示文稿。(2)单击“幻灯片浏览视图”按钮。(3)双击第一张幻灯片,选定标题文字“小明欢迎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巩固练习四、小结 (3)单击“幻灯片放映(D)”菜单,将指针指向“预设动画(P)”命令再单击。(4)单击“放映幻灯片”按钮,就可以看到标题的动画效果,同时伴随着打字的声音。注意:一定要先选定某一对象,再进行动画效果的设置。2.练习课本中“练一练”。3.任务二:使用“自定义动画”命令边讲边练习。(1)打开“运动会.ppt”演示文稿,单击“幻灯片浏览视图”按钮。(2)双击第四张幻灯片,单击“幻灯片放映(D)”菜单中的“自定义动画(M)…”命令,弹出“自定义动画”对话框。4.练习将标题与图片都设置动画效果。5.试一试:请同学们将介绍自己的演示文稿加入动画和声音效果今天我们学习了自定义动画的方式来进行动画设置,这样使幻灯片的播放更加生动活泼,请同学们要掌握好这些效果的设置。
教后记
授课日期 月 日(第周)绘制统计图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制作统计图表,并能够修改图表内容。
 德育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和其它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难点:图表的修改。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五国1985-2000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对比表
 导入:图表更能直观地反映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
 任务1:将上表制作成统计图表。
  要求:在步骤1注意图表类型,步骤2注意数据区域,步骤3注意标题是的图表标题、分类、和数值。步骤4注意选择图表位置。
  提示:每个步骤中都有图表预览,看一看你改动某些值以后图表有哪些变化,例如步骤2中系列产生在行和列是什么意思。
 任务2:调整图表。
  提示:图表和以前学过的图形是一样的可以调整大小、移动、删除。
 任务3:修改图表内容。
  提示:图表的每个地方都可以修改,试着去单击、双击或右键单击需要修改的地方。
  要求:如果你修改了一个内容请举手告诉大家。
  总结:请一人同学总结怎样修改图表的内容。
1单击图表的标题,标题被选定,可拖到适合的位置。
2双击标题框,出现图表标题格式对话框,可以设置标题的样式。
3双击绘图区的空白处,出现图表区格式,
4双击刻度位置,出现坐标轴格式。
5双击图例区域,弹出图例格式对话框。
6在图表空白处单击右键,单击图表类型,出现图表类型对话框。
提示:如果原表格中的数据需要改变,图表是否需要重作呢?(试一试)
练习:课后习题
作品展示:
 教 案 (序号 )
课 题 第32课 浏览与放映 课 型 新 授
本课题教时数:1 本教时为第1 教时 备课日期 月 日
教 学目 标 (1)会用菜单命令或工具按钮浏览幻灯片,并能调整顺序。(2)掌握放映幻灯片的方法。(3)了解和初步使用放映快捷菜单。(4)能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教 学 重 难 点 及对 策 重点:浏览和放映。难点:调整幻灯片的顺序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新课 小明同学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完成了介绍自己的作业,现在想播放给大家看,但他不会播放,所以请同学们和老师来帮助他。1.任务一:浏览幻灯片边讲边练习。(1)启动PowerPoint 2000,打开保存在磁盘中“介绍自己.ppt”演示文稿。(2)单击“视图(V)”菜单中的“幻灯片浏览(D)”命令,这时在窗口中就显示出“介绍自己.ppt”演示方向的幻灯片。(3)同学们发现要改变幻灯片的顺序,如第四张应与第二张调整,这时就拖动第四张到第二张的位置,我们看到第四张就变成了第二张。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巩固练习四、小结 2.练习同学们按照这样的方法来浏览自己的作业,发现作业中的问题后,可以进行编辑调整。学生操作,教师对部分同学的作业提出一些修改意见。3.任务二:放映幻灯片刚才同学们在看书练习的过程中发现最后一个按钮为“幻灯片放映”,可以将我们制作好的幻灯片放映出来,下面我们就请一名同学上来为大家演示如何放映幻灯片。(网络广播)学生边演示边介绍。4.小技巧在放映幻灯片时,如果从后一张幻灯片回到前一张,可用键盘上的光标移动键↑或←回到前一张,而用↓、→向后放映。5.练习完成课本中“试一试”。将自己制作的幻灯片进行编辑、修改并放映。这节课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浏览幻灯片,并且在浏览过程中可对幻灯片的位置进行调整或删除,还学会了如何放映幻灯片,掌握了一些小技巧,请大家要掌握好。
教后记
授课日期 月 日(第周)教 案 (序号 )
课 题 第29课 初识PowerPoint 2000 课 型 新 授
本课题教时数:1 本教时为第1 教时 备课日期 月 日
教 学目 标 (1)了解“PowerPoint 2000”。(2)学会启动PowerPoint 2000、选择版式的方法。(3)掌握幻灯片上文字输入、格式设置的方法。(4)理解建立幻灯片和插入幻灯片的不同命令。(5)能用PowerPoint 2000制作两页幻灯片。
教 学 重 难 点 及对 策 重点:初步制作二页含有文本和艺术字的幻灯片。难点:“新建(N)”命令与“新幻灯片(N)”命令,背景颜色设置。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新课 爱学习的小明看到老师用计算机播放电子幻灯片,既有文字、图片、声音,又有动画,效果很好。他非常想学,就问老师,老师告诉他说是用PowerPoint 2000制作出来的,PowerPoint 2000是Office 2000中的一个重要软件,下面我们就一起和小明来学习怎样用PowerPoint 2000来制作多媒体幻灯片。1.任务一:进入PowerPoint 2000(边讲边练)与打开Word 2000窗口一样,先单击“开始”按钮,将指针指向“程序(P)”,单击“Microsoft PowerPoint”命令,打开“Microsoft PowerPoint”窗口,并显示“PowerPoint”对话框。2.任务二:新建第一页幻灯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巩固练习四、小结 下面我们来新建第一页幻灯片。(1)单击“PowerPoint”对话框中“空演示文稿(B)”,再单击“确定”按钮,弹出“新幻灯片”对话框。这个对话框中列出的是各种幻灯片版式。(2)单击左上方的“标题幻灯片”版式,再单击“确定”按钮。这时在“Microsoft PowerPoint”窗口的编辑区中出现了所选版式的第一张幻灯片。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输入标题,姓名、班级(学生自行操作,教师巡视,并做个别辅导。)(网络广播)请一学生上来演示,并作讲解。3.任务三:插入新幻灯片4.任务四:插入艺术字“我们的运动会”5.任务五:插入文本框这个过程与我们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很类似,大家用同样的方法来完成插入文本框。请学生自己来尝试操作,教师巡视,并作个别辅导。6.任务六:背景颜色设置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7.任务七:保存文件与退出本节课我们掌握了如何启动与退出PowerPoint ,并能在PowerPoint中插入文字、艺术字、文本框和设置背景颜色,作出几张幻灯片,大家掌握得较好。
教后记
授课日期 月 日(第周)“Photoshop图片处理---制作倒影”
教学设计
教材:高二信息技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教学内容:第一章第二节图像处理-----制作倒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利用Photoshop功能来制作倒影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能熟练制作图片、文字倒影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制作倒影
教学难点:滤镜菜单“扭曲”命令的使用
教学设计
教学环境分析:学校机房采用的是多媒体电子教室,学生可以观看到老师所做的步骤和演示的成果。并且可以通过演示事先做好的倒影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状况分析:通过前一段的学习,学生能熟练地对图片进简单的处理,如删除图像、复制图层以及利用图像处理工具如魔棒等工具的使用。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学习制作倒影,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在设计这一节时,充分考虑了以下因素:
1:Photoshop的学习,要做到多练习,上机实践是学习计算机的最好方法。所以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Photoshop是图像处理软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审美能力。
2:制作倒影是Photoshop中较难的问题,也是Photoshop灵活使用的一个体现。因为在这节课中,我们要用到复制图层、变换中的“垂直翻转”、移动、调节对比度、亮度以及使用滤镜菜单中“扭曲”中“波纹”命令,不但复习学过的知识,还要学习新知识,是一个新旧知识综合使用范例。针对它存在新旧知识综合使用的特点,教师要做好循循善诱的引导作用,并在引导的过程当中,着重讲解新知识点。利用Photoshop中对图片处理的特点来引起学生的重视。
针对以上因素,我将本节做如下安排:
一、新课引入,注意背景。打开一张事先准备好的未加处理的图片和一张加了倒影的图片,两者对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分离难点,突出重点
制作倒影,要充分地了解所涉及的新知识与旧知识,新旧知识交替使用,不但使学生巩固旧知识,并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2、制作倒影后,我们可以考虑这个问题,在制作当中,我们使用的是“滤镜”中“扭曲”中的“波纹”命令,那么,我们如果使用“扭曲”中的其它命令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结合这个问题,我们简单地认识一下滤镜菜单。
三、创设最大限度的思维情境。制作倒影,是Photoshop中灵活应用的一个范例,那么结合图片倒影的制作,我们来扩展一下,利用滤镜菜单中命令来制作一个文字倒影,能不能做出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寻找答案。
四、理论联系实际
布置实践作业: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来寻找一张合适的图片,来来制作倒影,并且结合滤镜的讲解,来对文字做一下特殊效果 。
以上是我这一节课的设计思路,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教。学会正确开、关机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会开、关机
  教学难点:1、了解计算机外设的开、关顺序
  2、正确学会开、关机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面前看到的是什么呀?
  对了,是电脑。
  老师告诉你们电脑现在正在睡觉,这个大懒虫,到现在还在睡觉,我们让小朋友把它喊醒,让他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好不好?
  二、教学新课
  (一)教师示范讲解
  在把电脑喊醒之前老师先考考小朋友们一个最最简单的问题,小朋友们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干吗?老师再重复一遍,是第一件事。
  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很多,有的说穿衣服,有的小朋友说是洗脸,还有的小朋友说叠被子,但老师却不同意小朋友的意见,再好好想想,我们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
  对了,首先是睁开眼睛,我们小朋友只有先睁开眼睛然后才能去穿衣服、洗脸、刷牙等等。电脑同样如此,它也要先睁开眼睛,然后才能和小朋友一起学习。所以 第一步我们要让电脑睁开眼睛。怎么做?
  1、教师示范开显示器,同时提醒电源指示灯的颜色变化
  光睁开眼睛怎么行呢?,我们的目的是让他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我们要让他动起来,那第二步我们应该怎么做?其实很简单,就是接通电源。
  2、教师出示电源开关“POWER”标志,同时逐台电脑巡视开机情况
  按下它之后,我们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左边的三个灯会同时闪一下,同时第一个灯变绿了,其它两个灯熄灭了。
  现在电脑就会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了。比如说画画了
  3、教师先展示几幅电脑作品,然后用“金山画王笔”给学生做示范。
  刚才我们让电脑给我们小朋友画了几幅画,它说他累了,我们还是让他休息吧,下面我们就先来学习如何关机。
  4、教师一步一步示范,手把手教学生关机,并重复几次。
  小朋友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是睁开眼睛,那上床后我们会把眼睛闭上。然后开始休息。电脑同样如此。我们最后也要让电脑把眼睛闭上,要不然电脑就休息不好,他会生气的。再次提醒小朋友,我们最后千万不要让电脑的睁着眼睛睡觉。记住了要把电脑的显示器关掉。
  5、教师示范关显示器。
  (二)、学生练习开、关电脑
  在教师的组织下,有步骤的打开电脑和关闭电脑。
  教师巡视指导。
  全课总结 (略)
  
  〔教后记〕(共7张PPT)
初识word2000
学习目的与要求
(1)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窗口。
(2)初步了解Word 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3)初步了解文件的保存方法。
学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的方法。
(2)难点:认识Word 窗口功能区及其重要功能。
Word图标
Word窗口的组成
标题栏
菜单栏
常用工具栏
格式工具栏
插入点
文档窗口
状态栏
水平滚动条
垂直滚动条
水平标尺
常用工具栏各部分的名称
新建
恢复
撤消
粘贴
剪切
打印预览
保存
打开
打印
拼写和语法
复制
格式刷
西文档2- rosoff wor
图积△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 教学目标:
具体要求:
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
四 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
五 教学方法:阅读法 讲授法 提问法 讨论法 比喻法
六 教学安排:一课时
七 教学过程: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板书)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请看
(蓝底白字投影)
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 教育部文件 教基[2000]33号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的战略指导思想,落实党的十五界五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21世纪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教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哪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打出投影片,此投影内容的说明如下)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 说明:这个投影片的内容是一个主链
1:什么是信息 (定义) 接图,片中的内容一直保持在以下各
2:信息的特征( A B C D ) 投影片的左上角。该投影片中的文字
二:信息活动 下面有 说明此是一个超链接,通
三:信息技术 过它可以链接到相应的投影片。为了
1:信息技术定义 方便,以下称为主链接图。
2:历史上六次信息革命 通过该主链接图使同学们对此课
四:计算机与信息革命 的内容主线一目了然,对教学内容的
1:计算机与信息革命 掌握会更加系统、更加明确。
2:介绍计算机
3:介绍计算机网络 (以下的投影片均考虑学生的视觉卫生)
4:介绍多媒体
五:作业
六:结束
谈到信息技术那我们就要谈“信息”
一:什么是信息?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
1、什么是信息?
1、什么是信息?
冰消雪融、草木发芽,这是自然带给我们季节变换的信息;新闻报道、商品广告,这是社会带给我们的信息;闹钟的铃声把我们从睡梦中叫醒,这是生活中的信息。
我们无时无刻地与信息有联系。生活充满了信息。听课、看书读报、看电视、听广播、我们接受信息,同时我们点头、摆手、跺脚、摸鼻子、说、唱等,一举一动都在发出或传递信息。人与人间传递信息可通过:肢体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等。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想一想)从古到今,信息的传递形式有那些?
下面我们打开课本第2页看一下图:五花八门的信息形式 (要求学生回答并且教师分析)
分析所有的信息形式,我们可以总结出信息的定义(投(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左侧飞入)
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举一个例子:书本内容、文字、图片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分析出信息具有一些共同点,下面讲信息的特征。
2、信息的特征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无到有出现)先看投影然后分别讲述
2、信息的特征
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C:信息也会过时 D: 信息离不开载体
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
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信息是一种资源。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信息也会过时
(提问)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总结:信息的时效性要求及时获得和利用信息,这样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
D:信息离不开载体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不是事物本身,因此,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借助某种符号和物体才能表现出来,而且同一信息还可以借助不同的载体来表现。比如新闻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来表现。信息离开载体就不能存储和传递。
掌握了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对信息进行观察、了解和利用这就是信息活动,它与我们的是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二:信息活动(板书)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传递 (板书)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以百叶窗形式打开)
二:信息活动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传递
例1:公安干警破案通过各种方式收集(脚印,指纹,口供,目击人的陈述)通过分析、处理,形成口头或书面材料,把它汇报给领导或通过告示、报纸等方式公布于民众。
例2:气象工作者通过卫星或仪器来测定卫星云图,季风走向,历史记录等,他们分析研究大量的数据与信息,把气象信息存储成图片或声音信号等,最后把它通过电视,报纸等告知大家。
(思考)举一个例子能说明信息活动的四个过程(同学课下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人类进行信息活动用到的技术,就是我们下面要谈到的信息技术。
三:信息技术(板书
从历史的角度看一下------参看课本第6页(古今信息技术)经过分析得出它的定义。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
信息技术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获取、加工存储、提取、传递和利用信息的技术。
从狭义上讲: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获取、传递、存储、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代表的一门新技术。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是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一门新技术。
信息工具的变化(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从无到有出现)
四: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板书
1: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以百叶窗形式打开)
1: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强调第五次及第六次信息革命:计算机的产生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它使信息记载、存贮及传播数字化,它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又使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消除了距离上的限制,加快了信息的交流。从狭义上讲:信息技术是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一门新技术。计算机从只能处理数值到能处理各种声音及影像信息,从孤立的到相互之间的网络联系,计算机向网络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但我们也应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并不是信息技术的全部。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计算机这个信息处理的工具(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从上到下打开同时配有解说)
2:信息处理的工具------计算机
在此可以让一位同学上来指出计算机的各个部位。(检测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
计算机从只能处理数值到能处理各种声音及影像信息,从孤立的到相互之间的网络联系,计算机向网络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3:计算机网络 请看(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从无到有同时配解说)
可通过作图加比喻法。讲述此内容
4:多媒体
计算机向多媒体方向发展,那什么是多媒体呢?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从无到有出现同时配解说)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在信息革命处已提及,此处重提,强调一下)
网络及多媒体化: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正迅速将全球联成一个整体,“地球村”不再是梦,信息的交流及传播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计算机从处理文字和数值,扩展到处理声音、图像、影像等。(讨论)
简单提及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及现有水平,指出我国信息技术同世界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印度及美国),激励学生的爱国情操,鼓励他们学好知识,报效国家。
五:回顾所学的内容:
通过投影回顾(总结性的)
六:作业:(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旋转出现)
课后练习练习:课后作业1-4,课后完成,下一次课抽查完成情况。2.查找有关的资料:电脑报、上网、十万个为什么之等信息学科,培养自己的课外阅读和自习的能力。
七:结束(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出现同时配解说)
(字幕:“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并且配有背景轻音乐)1.每个单元格可以容纳32000个字符。
2、每个工作表最多有65536行*255列个单元格
3、在一个单元格内需分段时,按Alt+Enter.
4、Home键可使当前行A列成为活动单元格。
5、常见出错提示及原因:
出错提示 出错原因
#####! 单元格的数值太长
#DIV/0! 公式被0除
#NAME! 使用Excel不能识别的名称
#N/A! 没有可以使用的数值
VALUE! 使用错误的参数、运算数类型错误
NULL! 指定了两个不相交区域的交叉点
NUM! 使用产数字有问题
REF! 引用了无效单元格
如果您有什么好的技巧或需要添加内容请与我联系Email:cihk@tjjy.图标的复制和移动
教学目标:
在Windows的操作中,复制和移动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操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图标和文件的复制及移动操作。
设计思路:
学生对枯燥的知识讲解往往非常反感,所以上课时以游戏开头,吸引学生的兴趣,并声明,如果今天课堂知识没有掌握,将没有机会运行这个游戏。因为拷贝的过程正是今天的知识点。所以可以鼓励学生掌握今天的知识点。然后对前面的知识(文件夹的建立、重命名等)进行复习,并且也起到了知识的连贯性。通过对网上邻居的访问,可以加强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是对今天知识的一个拓展,复制和移动不但可以在同一台机器上进行,也可以在网络中进行。
教学重难点:
复制操作的要点是要先选择源图标(文件)进行复制,然后再进行贴粘操作。而移动操作则要先选中源目标(文件)进行剪切,然后再进行贴粘操作。
教学准备:
准备一个桌面小游戏。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阶段:
1、教师运行桌面小游戏。并把信号广播给全体学生。学生兴趣顿时空前高涨。教师引入课题:大家想玩一玩这个游戏吗?这个小游戏它存放在教师机上。如果大家会复制操作,待会大家就可以把它拷贝到自己的机器上运行。我们这节课就来讲解什么叫复制?怎样复制?大家学会以后,会觉得它用处非常大。板书:图标的复制和移动
2、教师在桌面上建立一个新文件夹。并把它命名为“五年级一班”。
二、新课
(一)图标的复制
1、我们来学习怎样把“五年级一班”这个文件夹复制到“我的文档”。
A 首先我们把鼠标移动到“五年级一班”文件夹上;
B 然后点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
C 双击打开“我的文档”;
D 在窗口的空白地方点击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命令中选择“贴粘”。
2、教师把“我的文档”窗口缩成合适大小,让学生观看:桌面上“五年级一班”文件夹还在,在“我的文档”窗口里也有一个“五年级一班”文件夹。
教师结合以上例子讲解“复制”的含义。
3、教师重复上面ABCD的步骤,边示范办总结出复制的几个步骤:(板书)
A 找到需要复制的图标;
B 在它上面选择复制命令;
C 回到要把它复制去的地方;
D 选择贴粘命令。
4、我们来实际操作一下:先在桌面上建一个文件夹,名字随意。然后把这个文件夹拷贝到“我的文档”里。
教师利用多媒体卡的学生示范功能,请一位同学示范操作过程。学生不会的,教师讲解。辅助学生完成操作。
5、全体学生齐读板书内容(复制的操作步骤)。
6、关闭广播,全体学生各自操作。教师巡视。
7、学生完成后,利用多媒体卡的学生示范功能,抽查学生操作情况。
8、拓展训练:有没有更快捷的操作呢:有的,就是我们直接利用鼠标来拖动图标,也可以完成图标的复制操作。
(二)图标的移动操作
1、打开广播,教师把鼠标移动到桌面上的“五年级一班”文件夹上;
2、点击鼠标右键,选择里面的“剪切”命令;
3、再打开“我的文档”;
4、点击鼠标右键,选择里面的“贴粘”命令。
5、缩小“我的文档”到合适大小,让学生观察:桌上面还有没有“五年级一班”文件夹,让学生理解什么叫移动。
6、学生自由操作,把刚才建立的文件夹移动到“我的文档”中。
7、拓展训练:让学生自己试验用鼠标怎样移动图标。
三、刚才我们操作的都是复制和移动本机的图标,刚才上课时我们运行的那个小游戏存放在教师机上,我们怎样完成复制或移动呢?
教师示范操作过程。(需要先将该文件或文件夹共享)
抽生演示。
学生独立操作。
学生独立完成后,作为奖励和休息,学生可以自己运行该游戏。
教师巡视检查、辅导。
三、小结:
图标的复制和移动是我们操作计算机的一个常规操作,熟练地使用它,可以大大地方便我们对计算机的操作。关于复制和移动图标,它还有其它一些方法,同学们可以自己去发现。排序和筛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排序和筛选。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能力目标: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排序和筛选。
难点:筛选。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去年九年级中考成绩表
 导入: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总分和平均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排序。
 任务1: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
  提示:有菜单和按钮两种方法,
  注意:排序对话框中的主要关键字指的是什么。
 任务2:怎样把你自己班的成绩找出来。
  讲解 : 会有同学提出按班级排序,如果我还想找出你们班数学成绩及格的同学怎么办呢?选 quot;数据-筛选-自动筛选"这时数据清单中每个列标题右侧均出现一个筛选箭头,单击班级旁边的箭头选二班,则出现所有二班的同学成绩,再单击数学旁的箭头,单击自定义,出现自定义自动筛选对话框,在第一行两个空白处,分别选大于和输入60,确定。
  思考:如果我想找出英语成绩大于60而又小于90的怎么办。
  提示:取消筛选的方法是回到自动筛选处,取消自动筛选前的对钩。
 练习:课后练习。
教 案 (序号 )
课 题 第34课 幻灯片的切换 课 型 新 授
本课题教时数:1 本教时为第1 教时 备课日期 月 日
教 学目 标 (1)了解换页方式对幻灯片播放效果的作用。(2)掌握“幻灯片切换”对话框的操作。(3)初步了解“设计模板”。
教 学 重 难 点 及对 策 “幻灯片切换”对话框。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新课 打开已用不同切换方式的“运动会.ppt”演示文稿并播放,请同学观赏。1.任务一:改变换页方式细心的同学已经看出老师是采用了不同种类的切换方式,这是怎么实现的呢?(边演示边操作)①打开无任何切换方式的“运动会.ppt”演示文稿,单击“幻灯片浏览视图”按钮。②双击第二张幻灯片,单击“幻灯片放映(D)”菜单中的“幻灯片切换(T)”命令,弹出“幻灯片切换”对话框。③选择并设置为每隔1秒自动切换,单击“应用(A)”按钮。采用“幻灯片放映”,这时我们看到设置的效果已出现,但只是第二张自动播放,而其它张却没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巩固练习四、小结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做个别指导。2.任务二:加入声音和改变切换速度对幻灯片可以加入自定义动画效果请一学生上来演示并介绍。①选定第三张幻灯片。②打开“幻灯片切换”对话框,在“声音(U)”列表框中选择“鼓掌”的声音效果,单击“应用(A)”按钮。③单击“幻灯片放映”按钮,观看幻灯片的放映效果。学生操作,并回答问题。3.任务3:应用设计模板在软件中已经存放了一些设计好幻灯片的样式,我们叫模板。应用这些模板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设计出一些背景。边讲边练习。这时,演示文稿中所有幻灯片,都具有了相同的色彩斑斓模板背景。在计算机中保存了很多种不同的模板,同学们可以试一试。请大家将介绍自己的演示文稿加入声音,并且用模板来得到背景。今天我们学习了换页方式对幻灯片播放效果的作用,并且掌握了如何加入声音和改变切换速度,还能用计算机中设计模板来得到色彩斑斓的效果。
教后记
授课日期 月 日(第周)表格的修饰与美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单元格的简单设置,表格边框和颜色的设置、表格图案的设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审美观,动手能力,合作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具体实例的操作,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表格边框和颜色的设置。这是表格美化的基础,又是整个表格编辑的基础。
教学难点:边框设置的过程。其中边框设置的顺序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排名表。
 导入新课:利用事先处理好的二张有关中国足球的数据表格出示给学生看(边看边评,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打进世界杯决赛的喜悦)。
 任务1:利用学过的知识对积分表的标题进行美化,将表格中各项数据居中。可以两人一组进行讨论。
 提示:关于单元格的设置,一般都在格式菜单下的单元格格式中。
 讲解1:.
 (1) 教师在演示外边框的设置可利用比较法,一种是选取整个表格进行边框的设置,另一种是少选"球队"这列进行边框设置,让1-2名学生总结说明其原因(让学生明白进行设置之前,选中对象区域的重要性)。
 (2) 在老师指导下叫1-2名学生演示添加/删除表格边框 ,并找两名基础较好的同学在下面指导。
 (3)教师讲述表格边框的[颜色]、[线型]、[内、外边框],在掌握的基础上详细其设置的顺序。
   强调:先设置线条的样式和颜色,再设置内外边框。
 (4)教师在讲述表格图案设置这个知识点,根据学生喜好,由学生指出要设置的底纹和图案,教师帮助完成,这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思考1: 怎么删除表格边框的某些线型?
巩固练习:
让学生打开事先准备的习题进行练习(教师可在一旁指导),其中有要求学生记录的要做好笔记,需要讨论的地方要引导学生双双讨论,尽可能使课堂气氛活跃。
作品展示;找几个比较好的同学用电子教室给同学们展示一下,并提出改进意见。信息技术课教案
单位__ __________时间__ ____
教师____ __ ____年级______
单元专题
专题内容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德育目标
重点
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此环节的原因 活动时间
教师总结与反思
本单元共用几课时,时间分配情况
三维目标完成情况
学生有哪些收获,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遇到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需求
我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怎样解决的
我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是什么,还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原因是什么,怎样改进
教材在本单元中哪些地方处理得好,哪些地方还有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我还有其它想法
要求:
1.各环节的内容要具体详细(包括练习题答案)。
2.分析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3.分析大纲的要求和学生智能状况。
4.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确定的依据。
5.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及其它能力的培养。
6.对教案中各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要阐述其科学依据、在教学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设计意图。
7.各教学步骤预期实现的教学效果。
8.能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并阐述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具运用的目的及作用。
9.体现信息技术思维方法的培养、能力培养途径,体现素质教育要求。
10.体现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
11.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预测,反馈及时
PAGE
1使用函数计算数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使用四个函数。
 德育目标:使学生懂得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且还要平均发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函数的范围。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让学生打开我校去年中考的成绩表.
 任务1:计算你认识的一个人的总分。
  讲解:第一种方法是在总分中直接输入"=(b2:f2)",它等于输入公式"=b2+c2+d2+f2".
    第二种方法是选择插入-函数命令或用按钮,弹出粘贴函数对话框,选常用中的sum,按确定,在出现的对话框中的number输入求值范围,或按后面的最小化按钮来选取求值范围,单击确定。
  注意:编辑栏中是函数表达式,单元格中是具体数值。
  示范:找一名同学示范一下。然后每个同学动手计算的成绩总分。
 任务2:用上述两 种方法分别计算你认识的这个人的平均分和最高分和最低分。看一看自己哪一科比较高,哪一科低,
想一想为什么有的高,有的低,怎样才能让各科平均发展,我们自己应该怎样做。
  提示:平均分 函数是average,最大值和最小值函数是maxt,min.
 练习:计算这个成绩表的的单科总分和平均分,并计算出最高分和最低分。使用公式统计数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公式中的运算符,学会输入公式和复制公式。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font>
重难点:输入公式。
教学过程:
 导 入:公式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从小学我们就经常使用公式,为了简化计算,Excel也提供了一些计算公式,以帮助我们处理数据中的计算问题,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公式的创建及应用。
 讲授1:今天我们学习利用公式来处理数据的方法。
 任务1:打开"东蒲洼街各村人均收入表"(提前调查并做好有总收入、人口数,要用真实数字),计算东蒲洼村的平均收入。
 提示1:公式必须以"="开始,等号和运算符必须在英文状态下输入,输入完成后按回车键,单元格里显示计算结果,编辑栏中显示出当前单元格中的公式表达式,在编辑栏中我们可以对已输入公式进行编辑。
 任务2:怎样快速计算出下面其他村的平均收入?
  自然会有学生问:是否可以象填充序列那样计算,然后让学生自己试一下。
 难点提示:复制公式时,只将运算关系复制给其他单元格,并不是复制计算结果,只有在公式中引用单元格时才能进行公式的复制。
 思考2:如果有一个村的总收入有所变化,是否要重新输入公式。(同学们自己试一下)。
 练习:课后练习1
思考作业:在excel中可以使用移动、复制等操作提高数据的输入速度,它与复制公式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第七课 认识画图程序
课题:认识画图程序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练法
教学用具:计算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实施“讲练法”模式,使学生认识、理解、掌握画图软件的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
3、教学重点:使用画图工具制作图形。
4、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兴趣及热情
课前准备:
学生上机座次分配
在画图程序中制作好的所需图片
教学过程:
1、导入:
在windows98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画图程序,利用它,我们可以画出美丽的图画,下面,请同学们看,这些图片在老师利用画图中的工具来制作的(将课前准备好的在画图中制作好的图片展示给同学们),
师问:同学们,这些图片漂亮吗?我们以前学没学过画画啊?
生答:学过。
师问:用什么画的啊?
生答:用蜡笔、水彩笔。
师说:我们可以在画图软件中随意的画画,就好像我们在画本中用蜡笔画的图形一样,可以随意的填颜色,修改图形。
师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在画图软件中画图,与在画本中画画有什么不同啊?
生答:想
师说:好,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下,怎样在画图中画画。
二、讲授新课
1、我们先看一下,在计算机中怎样启动画图程序:
单击“开始”按钮;
将鼠标指针指向“开始”菜单中的“程序”选项,打开“程序”菜单。
将鼠标指针指向“程序”菜单中的“附件”选项,打开“附件”菜单;
在“附件”菜单中单击“画图”命令。
出现画图程序的窗口,启动画图程序成功。
2、认识画图程序窗口
1、标题条:显示出当前的程序名和文件名。每幅画都要取一个名字,我们称它为文件名。如果开始画时没起名字,标题栏上显示“未命名-画图”
2、菜单条:提供了画图程序的操作命令,它是我们画图时离不开的帮手。
3、工具箱:提供各种绘图工具。如下图所示:
4、工具样式区:某些工具有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在具样式区里进行选择。
5、调色板:由前景色、背景色和颜料盒组成。如下图所示:
(1)、前景色:也就是绘图色。代表将要绘制的图形的颜色。计算机默认的前景色为黑色。在颜料盒中单击鼠标左键可以选择前景色。
(2)背景色:背景色可以作为画纸的颜色,它决定了我们可以在什么底色上绘制图形。计算机默认的画纸颜色为白色。在颜料盒中单击鼠标右键可以选择背景色。
6、颜料盒:提供多种颜色。
7、画纸:绘制图形的地方。
三、铅笔工具的使用
进入画图程序后,铅笔是系统默认的工具。铅笔工具的功能和我们平常使用的铅笔一样,我们用它在计算机屏幕上画画。
例1:用铅笔画一只灯泡
步骤1:单击工具箱里的铅笔工具图标;
步骤2将鼠标移动到画纸上,这时鼠标指针变成了铅笔形状,按住左键拖动鼠标画出灯泡。
在画图的过程中,如果对刚画完的一笔不满意,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撤消这一笔。
方法一:
单击菜单条中的“编辑”选项,打开它的下拉菜单,单击“撤消”选项,最后绘制的一笔就被撤消了。
方法二:
按ctrl+z键,同样可以撤消刚画完的笔。
四、保存图画
画好一幅图画后,可以将它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上,每一个文件都要有一个文件名。文件名由基本文件名和扩展文件名组成,中间用“.”隔开。例如,灯泡.bmp就是一个文件名。其中,灯泡就是基本文件名(简称文件名),bmp是扩展名。基本文件名由若于个字母、数字或符号(不能超过255个字符)组成,也可用汉字做文件名。扩展名表示文件的类型,不同的软件生成的文件,其文件类型也不一样。画图的文件的扩展名是bmp。
保存文件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 单击菜单条中的“文件”选项。
步骤2在“文件”菜单中单击“保存”命令,屏幕上显示另存为对话框。
步骤3在“文件名”正方框中输入文件名“灯泡”
步骤4单击“保存”按钮,即可将图画保存在Windows98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
五、退出画图程序
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退出画图程序。
方法一:单击画图程序窗口的关闭按钮。
方法二:在“文件”菜单中选择“退出”选项。
选择一种操作后,如果图画还没有保存过,窗口中将出现对话框,询问你,“将更改后的结果保存到未命名吗?”,
选择“是”按钮可以保存当前窗口中的图形并退出画图程序。
选择“否”按钮不保存图形并退出画图程序。
选择“取消”按钮,即取消“退出”操作,继续使用画图程序。
六、总结
七、作业
标题条
菜单条
工具样式区
调色板
工作区
工具箱
前景色
背景色
颜色盒序列填充和表格编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填充柄的使用和表格的编辑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重难点:数值型序列的填充。
教学模式:任务驱动
教学过程:
导 入:这一单元要学习专门制作表格的软件,它在表格 制作和数据处理方面使用非常方便
一、表格的输入:
任务1:完成下表的输入。(不同的班可以用自己班的人名)
初一(1)班学生花名册
学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班级 备注
101 王小兰 女 15 七年级 班长
102 赵志刚 男 14 七年级  
103 钱莉 女 14 七年级 学习委员
104 李志文 男 14 七年级  
105 徐丽娟 女 15 七年级  
106 张学军 男 14 七年级  
107 刘玉华 女 14 七年级  
108 张小虎 男 13 七年级  
难点提示:
1、学号、班级这类有规律或相同的数据,可用“填充柄”快速填充。讲述填充柄的使用。
2、标题输入:右击第一行标,选“插入”可插入一行;选定表格顶部需要的区域,单击“合并及居中”按钮;在合并的单元格中输入标题文字。(注意与word 中合并单元格的不同。)
二、修饰工作表:
任务2:修饰工作表。(1)适合行高与列宽(直接调整和输入数值)(2)设定字体、字形、字号(3)设置表格线(4)设置对齐。可以讨论。
难点提示:
1、EXCEL工作区中的网格线打印时不显示,需要打印表格线时,应设置。
2、EXCEL的数据有两类:文字型、数值型。输入时,EXCEL能自动识别,并对数值型采用右对齐、文字型采用左对齐显示。
任务3:在E:\下建立一个test*的文件夹,并将上面的工作簿以elx1.xls 保存。退出EXCEL。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表格的编辑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重难点:数值型序列的填充。
教学模式:任务驱动
教学过程:
三、数据的修改:
任务4:重新打开 exl2.xls ,进行下面的修改:(1)将标题前加入“1999年度……”字样(2)删除第1行,删除B-D列,撤消删除(3)试着插入行、列以增加记录。
难点提示:
1、选定要修改的单元格后,如果直接输入,会导致整个单元格的内容全部更新。如果其内容本身长,又只要修改其部分,可选定后,单击“编辑栏”进行修改。
2、出现错误的操作,要学会灵活运用“撤消”按钮。
练习任务:输入下表然后按要求编辑。
在年龄前加一列姓名。
将中学改为初级中学。(涉及到调整列宽)
删除第三行。
按样子增加到20行
统计表
学校 年龄 学号
东蒲洼乡中学 14 1
东蒲洼乡中学 15 3
东蒲洼乡中学 14 5
东蒲洼乡中学 15 7
东蒲洼乡中学 14 9
东蒲洼乡中学 15 11
学习任务:怎样用填充柄输入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等内容。
提示:工具-选项-自定义序列
小结:填充柄的使用是本课的重点。 学 期 教 学 教 案
学科:信息技术
一、 教材简析
本学期使用的计算机教材是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信息技术课本》第四册。
本教材主要内容以Microsoft Office套件中的PowerPoint的使用为主,具体内容有:1.制作演示文稿 2.不同视图方式的使用 3.文本框的操作 4.图片,对象的插入和编辑 5.带有超级链接的演示文稿 6.超级链接的使用 7.修饰幻灯片的播放效果 8.声音,影片的插入 9.模板的使用 10.幻灯片的背景设置及配色方案 11.学会使用帮助.
二、学情评价
1、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浓厚,热情较高
2、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搜集各种信息的能力较差。
3、学生运用电脑的能力较差
4、部分学生上机行为不够规范
5、有些学生键盘操作不熟练,仍存在用一只手操作键盘现象
三、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2、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兴趣
3、规范学生上机行为
4、对学生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成绩指标:平均分80,及格率98%,高分率80%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精心备课 2、仔细讲授 3、耐心辅导 4、严格要求学生
五、教学进度
序次 课题:(内容) 课时 周次 序次 课题:(内容) 课时 周次
1 利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 1 1 11 期中考核 1 11
2 1 2 12 修饰幻灯片的播放效果 1 12
3 不同视图方式的使用 1 3 13 1 13
4 文本框的操作 1 4 14 声音,影片的插入 1 14
5 图形和图片对象的插入和编辑 1 5 15 模板的使用 1 15
6 1 6 16 16
7 带有超级链接的演示文稿 1 7 17 幻灯片的背景设置及配色方案 1 17
8 1 1 8 18 1 1 18
9 超级链接的使用 1 9 19 学会使用帮助 1 19
10 1 1 10 期终考核 1 20
授课时间: 总第1课时
课题: 第一课: : 利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新建演示文稿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1. 掌握如何启动Powerpoint应用程序.2. 能新建一个空演示文稿3. 知道幻灯片的“版式”的涵义4. 会保存制作好的演示文稿
教学重、难点: 建立演示文稿
教法、学法: 讲演辅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引入同学们新年好,本学期继续由我同大家来学习信息技术。上学期,我们学习了Office97中的电子表格软件Excel97的相关内容,大部分同学已掌握了如何制作一个表格了。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学习Office97中的另一应用软件PowerPoint97。用它可以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围绕下例,来学习该软件的应用:制作一个古体诗讲解的演示文稿,由五张相对独立的幻灯片组成。第一页为证词的标题和作者,第二页为诗的全文,第三页为诗词大意,第四页为重点难点的字词讲解。今天来学习如何新建一个单页幻灯片演示文稿:1、启动应用程序从开始菜单程序的子菜单启动Microsoft PowerPoint97软件,出现该应用程序的启动画面。如KP1图,利用其中选项可以建立演示文稿。2、建立空演示文稿应用程序窗口出现后,程序自动弹出对话框,含四个单选项目:●内容提示向导●模板●空演示文稿●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我们选择其中的“空演示文稿”项目,单击“确定”。3、选定第一张幻灯片程序中出现“版式”选择对话框(共28种)。(版式指的是程序提供的单张幻灯片的排版样式的可选系列)从版式选择对话框中选择“标题幻灯片”版式。(第一种版式)4、保存文件用“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选择保存位置为默认,文件名为“溪居”,文件类型为“演示文稿”。
三、小结:单页幻灯片的制作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登录入网三、启动PowerPoint注:我校计算机,可直接在桌面上找到打开它的快捷方式,双击之亦可启动电子表格.四、对照Microsoft Excel来熟悉PowerPoint窗口的组成五.按要求建立空演示文稿,并保存之,文件名为“溪居”,文件类型为“演示文稿”。六.关机
教学后记 仍有少数同学不按要求进行开机关机操作
授课时间: 总第2课时
课题: 第一课:利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组织幻灯片、观看放映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1.学会插入新幻灯片2.掌握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插入艺术字,插入剪、贴画等等3.学会放映幻灯片
教学重、难点: 组织幻灯片
教法、学法: 讲述法 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1.什么是PowerPoint 功能如何 2.怎样建立一个文件名为“溪居”且含有一张幻灯片的演示文稿?二. 新授 上节课,我们得到了一个单页幻灯片演示文稿,今天我们来进行幻灯片的组织与放映。 组织幻灯片 1.插入新幻灯片a.插入第二张幻灯片(选第10种版式:竖直排列标题与文体)b.插入其他幻灯片(均为第2种“项目清单”版式) 2.输入文字a.确定编辑条件:在幻灯片视图下(双击幻灯片或使用“视图/幻灯片”命令)b.输入第一页文字内容:单击标题框,输入诗题“鹿柴”,单击副标题框,输入“作者:王维”c.编辑幻灯片文本内容:单击编辑窗口右侧滚动条上的下箭头,将第二张幻灯片显示在窗口中。在标题框中输入诗的题目,在竖排文本框中输入诗词原文。重复上述操作,将文字内容添加到相应的幻灯片中。 3.插入艺术字:要求将标题换成艺术字 方法:插入/图片/艺术字 步骤:a.删除已有的标题文体 b.添加艺术字标题 c.调整艺术字的位置 4.插入剪贴画:目的是美化幻灯片a.选定幻灯片:在“幻灯片”视图中选择b.插入剪贴画:插入/图片/剪贴画c.调整剪贴画的位置 观看放映再次保存刚制作的幻灯片,我们来观看幻灯片的演示效果。方法:执行“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观看放映”命令,切换到“幻灯片放映视图”,第一张幻灯片全屏显示在屏幕上,如果想看后续的幻灯片,单击鼠标就可以切换了。三. 小结:组织幻灯片及观看放映 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PowerPoint四.插入四张新幻灯片(其中第一张为第10种版式,另三张均为第2种版式。五.分别输入入各张幻灯片的文字六.将第一张幻灯片的标题转换成艺术字七.任选一张幻灯片,在其中插入剪贴画 八.观看放映九.保存文件十.关机
教学后记 部分学生在插入艺术字或剪贴画后不能正确设置大小及调整到合适位置
授课时间: 总第3课时
课题: 第二课: 不同视图方式的使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五种视图方式的使用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1.了解PowerPoint视图方式种类2.掌握五种视图方式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五种视图方式的使用
教法、学法: 讲述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在幻灯片文件中,怎样插入一个新的幻灯片?2、在幻灯片中怎样插入艺术字?3、在幻灯片中如何插入剪贴画?
二、新授:在Microsoft Powerpoint97软件中,为了方便地编辑演示文稿,我们需要经常在几种不同的编辑窗口样式中切换,这些功能各异的编辑窗口样式称为视图。1、Powerpoint97中的视图共有五种:(1)、幻灯片视图(如P8图,用于编辑演示文稿)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显示演示文稿中的单页幻灯片。我们对幻灯片的操作,如:编辑文本、编辑图表、插入图表、插入图片、改变背景色等等一般都在这种视图方式下进行。(2)、备注页视图(如P9图,用于记录备注信息)在这种视图下,我们既可以看到幻灯片的具体内容,还可以记录相应的备注信息,使演示文稿的使用、编辑更方便。双击其中的幻灯片缩图,即可以切换到幻灯片视图。(3)、大纲视图(如P10图,用于组织文本内容)在这种视图方式下,只显示幻灯片的文字信息(幻灯片标题和主要文字内容),是组织文稿内容最好的方式。(4)、幻灯片浏览视图(如P11图,用于浏览幻灯片)以幻灯片缩图的形式同时显示多张幻灯片的显示效果,使我们很容易地把握演示文稿艺术风格的统一,同时,方便我们观察演示文稿中幻灯片间的关系。(5)、幻灯片放映视图(如P12图,用于显示幻灯片)在这种视图方式下,程序占满整个屏幕显示区域来显示幻灯片,这是我们真正演示文稿时使用的视图方式。2、在不同的视图方式之间进行切换的方法:(1)、选择“视图”菜单中的对应命令项实现切换。单击“视图”菜单→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所需视图方式并单击,就完成各视图方式之间的切换。(2)、利用编辑窗口左下方的视图按钮进行切换。单击所需视图对应的按钮进行切换。
三、小结: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幻灯片视图编辑幻灯片,使用幻灯片浏览视图把握演示文稿总体效果。四、学生练习:1、弄清各种视图方式的特点。2、进行各种视图方式之间的切换。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观察各种幻灯片视图方式,了解其特点。四、分别利用“视图”菜单和视图按钮进行各视图方式之间的切换。五、退出Powerpoint六、关机
教学后记 部分学生对各种视图方式的作用还未完全掌握。
授课时间: 总第4课时
课题: 第三课: 文本框的操作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文本框的操作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掌握有关文本框的各种操作
教学重、难点: 文本框的操作方法
教法、学法: 讲述法 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五种基本的视图分别是什么?2.不同视图间怎样切换呢?
二、新授 文本框是幻灯片的对象的一种。在文本框中直接输入文字我们已较熟悉了,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文本框的相关操作。 1.删除文本框方法:单击文本框区域,这时文本框会显示一个矩形区域,移动鼠标指针到矩形边框上,点右键选“剪切”命令。2.插入文本框方法:“插入/文本框”命令,可选项有“水平”与“垂直”两种文本框。  3.移动和复制文本框 移动和复制文本框之前,我们要先单击文本框区域选定文本框作为操作对象。(1)移动:鼠标指针移动到边框上--按住左键拖动--释放(2)复制文本框:先按住键盘上的“ctrl”,同时左键移动文本框 4.改变文本框的大小:调整自动换行时每行的宽度。 5.改变文本框中文字的属性选定文本框文字--格式--字体 6.改变文本框的属性选定框体--格式--自选图形共可进行如下设置:颜色和线条、尺寸(大小)、位置、图片、文本框。三、小结: 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PowerPoint四. 操作删除文本框五.操作插入文本框六.操作移动和复制文本框七.进行改变文本框的大小 八.改变文本框中文字属性的操作九.进行改变文本框的属性的操作十.保存文件十一.关机
教学后记 掌握好文本框的操作,可自行设计幻灯片版式。
授课时间: 总第5课时
课题: 第四课: 图形和图片对象的插入和编辑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剪贴画、艺术字的有关操作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1.掌握有关剪贴画的操作。2.掌握有关艺术字的操作。
教学重、难点: 剪贴画、艺术字的有关操作
教法、学法: 讲述法 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怎样删除文本框?2.如何插入文本框?3.怎样改变文本框的大小?
二、新授 像文本框一样,剪贴画、艺术字、自选图形和图片同样是幻灯片中的对象,它们共有的操作,如删除、移动、复制、缩放的操作方法是相同的。下面我们主要来学习一些具有对象自身特点的操作。 剪贴画 1.更改剪贴画剪贴画插入到幻灯片中之后,在幻灯片视图中双击它可以返回到选择插入时的状态,更改插入的剪贴画。 2.设置图片格式选中插入的剪贴画,执行“格式”→“图片”,调出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a.裁切设置:通过对上下左右裁剪宽度的定义,可以去掉剪贴画四周的内容而只保留中央部分。b.图像控制:我们可以给剪贴画设置不同的颜色模式,可以任意调整它的亮度和对比度。c.重新着色:对剪贴画中颜色和填充所使用的色彩进行重新选择。d.重新设置: 取消所做的设置恢复到初始状态,开始新的设置。 3.艺术字: 插入艺术字我们已经学习了,现在来学习艺术字的相关操作。a.改变艺术的属性:“格式”→“艺术字”,调出“设置艺术字格式”对话框。b.给艺术字添加修饰效果:艺术字的阴影和三维效果的操作与自选图形的相关操作是相同的。c.艺术字工具栏的使用:“视图”→ “工具栏” →“艺术字”选中状态。 三、小结:剪贴画与艺术字的相关操作四、学习练习: 一.开机二.入网三.更改剪贴画。四.打开“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对剪贴画的格式进行设置。五.改变艺术字的属性。六.给艺术字添加修饰效果。七.使用艺术工具栏。八.关机
教学后记 部分学生对艺术字的属性设置和添加修饰效果掌握得还不够好。
授课时间: 总第6课时
课题: 第四课: 图形和图片对象的插入和编辑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自选图形的绘制;阴影、三维效果的设置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1.掌握自选图形的绘制。2.掌握给选定的对象增添阴影效果。3.掌握给选定的对象增添三维效果。
教学重、难点: 自选图形的绘制
教法、学法: 讲述法 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如何对插入的剪贴画进行裁剪 2.怎样改变艺术字的属性?
二、新授 今天我们来学习自选图形的绘制及特殊效果的添加。 1.自选图形的绘制 先必须使用“视图”\“工具栏”\“绘图”命令(1)自选图形子菜单:包括“线条”、“连接符”、“基本形状”、“箭头总汇”、“流程图”等。(2).绘图子菜单a.组合:选定几个独立的图形对象,然后执行这个命令,可以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大的图形对象。b.取消组合:取消组合是组合的逆过程c.叠放次序:图片的叠放顺序有置于顶层、置于底层、上移一层、下移一层。d.改变自选图形e.设置自选图形默认效果2.阴影我们使用“阴影设置”命令,可以对选择的阴影模式的偏移量以及阴影的颜色进行设置。 3.三维效果使用“三维设置”命令 4.已有的图片文件a.插入已有的图片文件后,要注意在“确定”和“取消”下面有两个复选框:链接文件和随文件保存。为演示文稿的独立使用,我们一般选中“随文件保存”。b.我们还可以利用“图片工具栏”对图片进行修改。 三.小结:1.自选图形的绘制2.阴影效果的添加3.三维效果的添加 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PowerPoin-t2000程序四.练习自选图形的绘制方法(线条、连接符、基本形状、箭头、流程图等)五.练习绘制图形的组合与取消组合、图片的叠放次序操作。六.练习阴影、三维效果的设置操作七.保存文件八.关机
教学后记 对图形对象的移动定位操作部分学生没掌握!
授课时间: 总第7课时
课题: 第五课: 带有超级链接的演示文稿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调整幻灯片结构、插入超级链接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1.掌握理顺幻灯片逻辑结构的方法2.会制作插入超级链接的对象
教学重、难点: 制作插入超级链接的对象
教法、学法: 讲述法 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怎样利用Powerpoint画一个五角星图 2.怎样设置文字、图片的阴影效果?3如何设置文字、图片的三维效果?二.新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制作出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了。不过这样的演示文稿只能按照我们制作对排定的顺序播放,这样的线性的结构方式使我们的演示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今天开始我们学习如何使用超链接来改变这种线性结构方式。1.理顺幻灯片的逻辑结构以前面制作的四张幻灯片的演示文稿为例来讲:①超级链接:就像在我们的幻灯片上开几个通道,通过这些通道我们可以在有关联的幻灯片之间自由往来。②做带有超级链接的演示文稿,技术简单,关键是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先要构思网状结构,使逻辑关系明确。  2.制作插入超级链接的对象超级链接不能凭空建立,需依托一个实体而存在,这个实体可以是文本框或其中的部分文字,可以是图片、自选图形,也可以是艺术字等等。以修改幻灯片1来说明: (注意:四个文本框可用过渡色)三、小结:1.理顺幻灯片的逻辑结构2.制作插入超级链接的对象 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PowerPoint四.打开上节课制作的演示文稿文件五.理顺幻灯片的逻辑结构六.修改幻灯片1,制作插入超级链接的对象。七.保存文件八.关机
的教学后记 部分学生在插入超级链接时有困难
授课时间: 总第8课时
课题: 第五课: 带有超级链接的演示文稿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插入超级链接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1.会插入超级链接2.会进行复制带有超级链接的对象3.会保存文件并观看放映效果
教学重、难点: 插入超级链接
教法、学法: 讲述法 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谁能用描述性语言说一说什么叫超级链接 2.制作带有超级链接的演示文稿的关键是什么?3.文本框能否作为超级链接依托的实体?
二、新授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叫超级链接,也制作出了插入超级链的对象,今天我们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插入超级链接,完善幻灯片的逻辑结构。 1.插入超级链接a.选中文本框1。b.“插入”→“超级链接”,出现对话框。c.单击“浏览”按钮,根据需要选定第一张幻灯片。d.单击“确定”按钮。e.重复上面的操作。(对应关系如下)对象 超级链接指向的幻灯片
文本框2 幻灯片2
文本框3 幻灯片3
文本框4 幻灯片4
2.复制带有超级链接的对象a.按住“Shift”的同时,单击左键同时选定这四个带有超级链接的文本框,使用“编辑”→“复制”;显示第二张幻灯片,使用“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将其复制到幻灯片上。b.重复上述操作,将其复制到所有的幻灯片上。 3.保存文件和观看放映  观看放映过程中,将鼠标指针移动到带有超链接的文本框上时,指针会变成手形,此时单击,可以切换到对应的幻灯片上了。三、小结:插入超级链接。四、学生操作: 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PowerPoint四.插入超级链接。 五.复制带有超级链接的对象 六.观看放映七.保存文件八.关机
教学后记 让学生体会建立超级链接后的神奇跳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授课时间: 总第9课时
课题: 第六课:超级链接的使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插入与修改超级链接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1.会使用“插入”→“超级链接”命令插入超级链接。2.会使用“插入”→“超级链接”命令修改超级链接。
教学重、难点: 插入与修改超级链接
教法、学法: 讲述法 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插入超级链接的基本步骤是怎样的 2.如何复制带有超级链接的对象?3.怎样观看幻灯片的放映效果?
二、新授 在演示文稿中创建超级链接后,就可以跳转到演示文稿中特定的幻灯片、另一份演示文稿、其他office文稿或internet上的某个地址。今天,我们来具体完成超级链接的链接过程。 使用“插入”→“超级链接”命令插入超级链接。  首先选定要插入超级链接的对象,使用“插入”→“超级链接”命令,打开“插入超级链接”对话框(P30图)。1.超级链接到其他文档或Internet地址。a.利用这种超级链接,可以将“通道”指向当前的演示文稿以外的其他文档。b.单击“浏览”,我们可以选择本地硬盘、局域网或Internet地址,也可以在文本框中直接键入目标的信息。c.这里可选的文档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是Office文稿,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声音文件。当使用该超级链接时,程序会自动打开与选定文档相匹配的应用程序。2.超级链接到本文档中的指定幻灯片利用这种超级链接,右以在当前的演示文稿内的不同幻灯片之间实现沟通。单击“浏览”,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的演示文稿内的顺序幻灯片。选择符合要求的幻灯片,单击“确定”就可以了。 使用“插入”→“超级链接”命令修改超级链接1、单击选中已经建立了超级链接的对象,使用“插入”→“超级链接”命令就可以进行超级链接设置的修改了。2、在“修改超级链接”的对话框中,多了一个“取消链接”按钮,可以将原链接清除,再修改。三、小结:  插入与修改超级链接的操作四、学生操作: 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PowerPoint四. 使用“插入”→“超级链接”命令插入超级链接。五. 使用“插入”→“超级链接”命令修改超级链接六.保存文件七.关机
教学后记 采用对比教学法:从“浏览(B)”与“浏览(W)”之间的区别突出教学重点
授课时间: 总第11课时
课题: 第六课 超级链接的使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动作设置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掌握通过“动作设置”命令来插入超级链接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动作设置”命令的使用
教法、学法: 讲述法 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怎样使插入的超级链接链接到其他文档或Internet地址 2.怎样使插入的超级链接链接到本文档中的指定幻灯片?3.如何修改已经存在的超级链接?
二、新授: 上节课我们通过“插入”/“超级链接”来插入超级链接,实际上,我们还可以通过“动作设置”命令来插入超级链接。。 动作设置:1、特色:使用动作设置,不仅可以建立指向选定对象的超级链接,还可以给触发超级链接的单击动作进行多媒体化的设置。2、方法:选中要插入超级链接的对象,执行“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动作设置”命令,打开“动作设置”对话框。a.“单击鼠标”选项卡。这个选项卡的链接或其他设置实现的条件是鼠标单击指定对象的操作。无动作:不设置超级链接。超级链接到:可以选定链接到幻灯片,其他文档或Internet地址。运行程序:可以直接启动指定的应用程序,而不必通过具体文档调用程序。另外还有“播放声音”、“单击时突出显示”两个复选项。b.“鼠标移过”选项卡。这个选项卡上的链接或其他设置实现的条件是鼠标人指定对象上移过的操作。这个选项卡提供的功能与单击鼠标选项卡相同,只是动作触发的条件不同而已。三、小结:运用“动作设置”命令插入超级链接。四、学生操作:用“动作设置”命令插入超级链接 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PowerPoint四.插入四张新幻灯片(其中第一张为第1种版式,另三张均为第2种版式。五.分别输入各张幻灯片的文字并组织好幻灯片六.运用“动作设置”命令插入超级链接七. .观看放映九.保存文件十.关机
教学后记 通过“动作设置”来设置超级链接,丰富学生的设计思想。
授课时间: 总第12课时
课题: 第七课: 修饰幻灯片的播放效果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幻灯片切换方式的设定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1.掌握幻灯片切换方式的设定方法2.体会各种切换方式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 幻灯片切换方式的设定
教法、学法: 讲述法 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在Powerpoint中,能有哪两种命令插入超级链接 2.动作设置命令有何特点?3.说说用动作设置命令插入超级链接的步骤。
二、新授: 同学们经常看电视,知道电视节目的不同画面的切换方式多样,效果很好,其实我们在幻灯片中也可以设置很多切换方式,在前面制作的幻灯片中,没有设置切换方式,所以效果很单调乏味。今天我们来学习幻灯片切换方式的设定,使我们的幻灯片做得更好。 幻灯片切换方式的设定 1.系统默认:切换效果是“无切换,单击鼠标换页,无声音”。2、设定方法: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幻灯片切换”命令,出现“幻灯片切换”对话框(如P35图示)。a.效果:单击下拉按钮,打开选择效果的下拉列有,选择符合要求的切换方式,从“慢速”、“中速”、“快速”单项中选择切换速度。单击列表框上的方的图片,可以预览。b.换页方式:换页方式有两种,可以复选。单击鼠标换页是默认的方式;选择每隔“×”秒方式,程序等待到文本框中指定的时间后自动切换。c.声音:伴随幻灯片切换的动作,播放声音效果。d.几个选择按钮。全部应用:应用于所有幻灯片中应 用:应用于当前的单张幻灯片中取 消:放弃设置
三、小结:1、幻灯片切换方式的设定。2、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上会在幻灯片下方出现小图标,单击可以、预览。四、学生操作: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 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PowerPoint四、学生制作三张幻张片五.设定幻灯片的切换方式及换页方式 六.观看放映七.保存文件八.关机
教学后记 部分学生在插入艺术字或剪贴画后不能正确设置大小及调整到合适位置
授课时间: 总第13课时
课题: 第七课: 修饰幻灯片的播放效果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对象自定义动画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掌握对象自定义动画的设定
教学重、难点: 设定对象自定义动画
教法、学法: 讲述法 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如何设定幻灯片的切换方式 2.幻灯片的换页方式有哪两种?如何设置?3、在幻灯片切换方式对话框中,“全部应用”与“应用”按钮的功能有什么不同?
二、新授 上节课,我们设定了不同幻灯片间的切换方式,体会到了许多丰富的切换效果,在单击鼠标换页时,还可以附带声音效果。那么,我们能不能给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让它更具有个性呢? 对象自定义动画: 1.功能:对象自定义动画可以设置单页幻灯片中不同对象出现的动画效果和顺序。2.系统默认:程序默认的对象的出现谋划 同幻灯片同时出现。3.设定方法: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自定义动画”命令。4.“自定义动画”对话框:(介绍常用的三个选项卡)a时间:这里提供了没有设置动画效果的对象的列表,我们可以选择进行设置。启动动画的选项意义同幻灯片切换中的换页方式相同。b.效果:效果指设定动画效果的种类以及伴随播放的音效;动画播放完毕后,对象的处理。如果对象中包含文字,则我们可以设定文字出现的方式。c.图表效果:设置图表对象中不同组成元素的出现方式和效果。在动画顺序列表框中,我们可以选择动画对象,并单击上或下方向的箭头,将之上移或下移到符合要求的位置。设置完了各个对象的动画效果和放映顺序后,单击“预览”,可以看到设置的动画播放的效果,认可设置,只要单击“确定”就可以了。 放映效果:动画设置完后,可以演示动画效果,对不满意的设置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更改。
三、小结:1、对象自定义动画的设置。2、注意要在幻灯片视图下设置。四、学生操作: 自制一包含多种对象的演示文稿,设置对象的自定义动画。 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PowerPoint四.制作一演示文稿 五.设置各幻灯片中各对象的动画效果 六、预览效果,并进行修改。七.观看放映八.保存文件九.关机
教学后记 学生兴趣浓厚,要充分利用这种热情完成“动画”的设置。
授课时间: 总第14课时
课题: 第八课: 声音、影片的插入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声音、影片的插入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1.掌握声音的插入方法2.掌握影片的插入方法
教学重、难点: 声音、影片的插入方法
教法、学法: 讲述法 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在什么样的视图中,才能进行自定义动画的设定?2、怎样设定自定义动画?3、如何调整各对象的出现顺序?
二、新授: 上节课,我们设定了动画,但仅仅只是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文字等对象,动画效果再好,还不足以体现多媒体的优势。本节课,我们学习插入多媒体元素--声音、影片等。1.声音: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有两种方法方法一:a.在幻灯片视图中,显示要添加音乐或声音的幻灯片。b.在“插入”菜单中指向“影片和声音”,显示子菜单。c.如果要从剪辑库插入声音,请单击“剪辑库中的声音”,再双击所需声音的图标。d.如果要从其他位置插入声音,请单击“文件中的声音”,找到包含此声音的文件夹,再双击所需声音文件。方法二:a.在幻灯片视图中,显示要添加音乐或声音的幻灯片。b.“幻灯片放映”/“动作按钮”,显示可选的动作按钮,在此选扬声器。c.选择单击时超级链接到的目标声音,也可以将声音播放的条件设置为鼠标从按钮上移过。2、影片剪辑:方法也有两种,与插入声音的两种方法类似。3、更多的对象使用“插入”菜单中的“对象”命令,可以插入种类更多的不同元素。例如:可以将文件内容作为对象插入到演示文稿中。三、小结: 1、声音的插入 2、影片的插入四、学生操作:1、插入声音 2、插入影片 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PowerPoint四.制作一完整的演示文稿五.用两种方法分别插入一段声音六.插入一段影片七.插入其他的一些对象 八.观看放映九.保存文件十.关机
教学后记 部分学生在插入艺术字或剪贴画后不能正确设置大小及调整到合适位置
授课时间: 总第15课时
课题: 第九课: 模板的使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概念、用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1.了解设计模板的;概念2.了解模板的种类3.掌握使用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使用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
教法、学法: 讲述法 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在幻灯片中如何插入声音 2.在幻灯片中怎样插入影片?3.某一个文件的内容能作为对象插入到幻灯片吗?
二、新授: 模板:分为设计模板和内容模板1、内容模板:包含预定义的格式和配色方案,针对特定主题提供的建议内容。2、设计模板:包含配色方案,具有自定义格式的幻灯片和标题母版,以及可生成特殊“外观”的字体样式。a.不同的设计模板有相对统一的演示效果和艺术风格。b.将设计模板应用到演示文稿中时,新模板的母版和配色方案将取代原演示文稿。(格式/应用设计模板)c.应用设计模板后,不论自动版式是什么,添加的每张新幻灯片都会拥有相同的自定义外观。 使用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1、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再单击“演示文稿设计”选项卡。2、查看所有的设计模板,设计模板幻灯片的效果可预览,单击需要的模板,再“确定”。3、在出现的版选择框中,查看设计版式,然后为标题幻灯片选择一个版式,单击“确定”。4、在标题幻灯片上键入标题和任意内容。5、使用“插入”/“新幻灯片”命令插入新幻灯片,然后选择下一幻灯片的版式。6、根据需要添加的内容,重复上一步操作添加新幻灯片。7、完成所有的幻灯片后,根据需要插入超级链级,设置自定义动画和幻灯片切换方式。8、完成后,请单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程序弹出“保存”对话框。9、选择演示文稿的保存位置,命名演示文稿,然后“确定”。10、使用“幻灯片放映”/“观看放映”查看效果。
三、小结:1、模板及设计模板。2、重点在于使用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四、学生操作:用一种模板设计两张幻灯片 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PowerPoint四.使用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五.保存文件十.关机
教学后记 利用不同设计模板设计成效果各羿的幻灯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授课时间: 总第16课时
课题: 第九课: 模板的使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应用与自定义模板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1.会对已有的演示文稿应用设计模板2.会自定义设计模板
教学重、难点: 自定义设计模板
教法、学法: 讲述法 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幻灯片中的模板分为哪两类 2.什么叫设计模板?3.谈谈使用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的步驟。
二、新授: 上节课,我们弄清了模板的相关概念,学会使用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等,那么对以前没有应用模板的演示文稿来说,如何更改或者说如何将设计模板应用其中呢?这就是本节课解决的内容。 对已有的演示文稿应用设计模板1、打开已有演示文稿。2、使用“格式”中的“应用设计模板”命令,调出“应用设计模板”对话框。3、选定适宜的设计模板,单击“应用”。4、观看效果。在不同的场合,我们可以对同一演示文稿应用不同风格的设计模板,使其使用更灵活。 自定义设计模板Powerpoint提供了各种专业设计的模板,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更改模板,或根据已创建的演示文稿创建新模板。1、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或使用设计模板创建作为新设计模板的演示文稿。2、修改演示文稿,将不希望每次使用于模板时都出现的部分删除。3、执行“文件”中的“另存为”命令。4、选择保存位置,键入自定义设计模板的名称,然后将“保存类型”改为“演示文稿模板”。
三、小结:1、对已有演示文稿应用模板2、自定义模板四、学生操作:练习上述两种操作 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PowerPoint四.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并应用设计模板。五. 对演示文稿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然后另存为“演示文稿模板”类型文件。六.保存文件七.关机十.关机
教学后记 重点在于自定义设计模板的修改设计方法,并注意保存方法。
授课时间: 总第17课时
课题: 第十课: 幻灯片的背景设置及配色方案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背景设置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1.会更改幻灯片背景颜色、过渡背景.2.会添加或更改幻灯片的背景图案3.会添加或更改幻灯片的背景纹理4.会添加或更改幻灯片的背景图片
教学重、难点: 背景设置
教法、学法: 讲述法 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对已有的演示文稿如何应用设计模板 2.怎样自定义设计模板?
二、新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应用与自定义设计模板,应用模板是对所有的幻灯片产生作用,我们今天来学习背景的设置,它可以只改变单张幻灯片的背景,当然也可以改变所有幻灯片的背景。 背景设置背景类型:a颜色、阴影、图案或纹理     b图片(二者只能选一种类型) 1.更改幻灯片背景颜色步骤:①在幻灯片视图中,单击“格式”上的“背景”②在“背景填充”下单击下箭头③选择颜色④单击“应用”,将更改应用到当前的幻灯片,单击“全部应用”,将更改应用到所有的幻灯片和幻灯片母版。 2.添加或更改幻灯片的过渡背景  步骤:①在幻灯片视图中,单击“格式”上的“背景”②在“背景填充”下单击下箭头,然后单击“填充效果”,再单击“过渡”选项卡。③单击所需的选项,再单击“确定”④“应用”或者“全部应用”。 3.添加或更改幻灯片的背景图案 步骤:①在幻灯片视图中,单击“格式”上的“背景”②在“背景填充”下单击下箭头,然后单击“填充效果”,再单击“图案”选项卡③单击所需的选项,再“确定” 4.添加或更改幻灯片的背景纹理(步骤与上面类似) 5.添加或更改幻灯片的背景图片 步骤:①在幻灯片视图中,“格式”“背景”②在“背景填充”下单击下箭头,然后单击“填充效果”,再单击“图片”选项卡③单击“选择图片”,寻找包含所需图片的文件夹,然后双击该文件名。④单击“应用”或“全部应用”
三、小结:①背景设置②背景不宜颜色过多四、学生上机操作 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PowerPoint四.进行更改幻灯片背景色的操作五.添更改幻灯片的背景六、添加或更改幻灯片的背景图案七、添加或更改幻灯片的背景纹理八、添加或更改幻灯片的背景图片八.观看放映九.保存文件十.关机
教学后记 更改幻灯片的背景色,过渡色,纹理,图案及图片
授课时间: 总18课时
课题: 第十课:  灯片的背景设置及配色方案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配色方案及选择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1.了解配色方案的组成2.掌握配色方案的修改方法
教学重、难点: 修改配色方案
教法、学法: 讲述法 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怎样修改幻灯片的背景颜色?2.怎样添加或修改幻灯片的过渡背景?3、怎样添加或修改幻灯片的背景图案?4、如何添加或修改的背景图片?
二、新授 配色方案及选择 1.组成配色方案由八咱颜色组成,用于演示文稿的主要颜色,例如文本、背景、填充、强调文字所用的颜色。方案中的每种颜色都会自动用于幻灯片上的不同组件。可以挑选一种配色方案用于个别幻灯片或整份演示文稿中。 2.修改配色方案步骤:①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幻灯片配色”,然后再单击“自定义”选项卡。②在“配色方案”下面单击需要更改的颜色,南、再单击“更改颜色”③单击“标准”选项卡直接从调色板中选择,或单击“自定义”选项卡,调配自己的颜色。④在“标准”调色板中,单击所需的颜色,然后单击“确定”。在“自定义”调色板中,拖动十字形光标选择颜色,并拖动滚动条调整亮度,然后单击“确定”。⑤如果要将配色方案连同演示文稿一直存盘,请单击“添加为标准配色方案”,今后使用这套修改过的方案时候,就可以在“标准方案选择中直接选取了⑥改变配色方案之后,可以单击“预览”观察实际应用的效果。如果要将新的颜色应用到当前幻灯片,请“应用”,否则请单击“全部应用”。三、小结:配色及修改配色方案四、学生上机操作 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PowerPoint四、进行配色方案的修改操作①②③④⑤⑥五.观看放映六.保存文件十.关机
教学后记 部分学生在插入艺术字或剪贴画后不能正确设置大小及调整到合适位置
授课时间: 总第19课时
课题: 第十一课 学会使用帮助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学会使用帮助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1.会通过Office助手获取帮助、提示和消息2.会通过“这是什么?”命令,快速获得简单提示3.会使用联机帮助
教学重、难点: 学会使用“帮助”
教法、学法: 讲述法 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1.配色是由几种颜色组成的 2.说说修改配色方案的步骤?3.平时,我们在操作中遇到操作困难,可以通过什么渠道来获取帮助?
二、新授  现在,我们基本上已经能够制作演示文稿了,接下来,大家要结合实际工作进行更多的练习和应用。  如果我们在使用中遇到了一些困难,除可以互相讨论解决外,我们可以运用“帮助”来解决问题 通过Office助手获取帮助、提示和消息  Office助手是为使用Office办公系列应用程序的人设计的 1.“建议性帮助”  这是与我们正在执行的一些特殊任务相关的帮助,它可以在我们请求帮助之前出现。 2.提示提示内容说明了如何能有效地使用程序的功能或快捷键。 通过“这是什么?”命令,快速获得简单提示:单击“帮助”菜单中的“这是什么?”命令,鼠标指针的外观发生变化,用鼠标单击应用程序窗口中的元素,会显示对该元素的简单介绍。 使用联机帮助启动:“帮助”→“目录和索引”三、小结:使用帮助的三种方法四、学生上机操作:打开“帮助主题”对话框,获取帮助信息 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PowerPoint四、打开Office助手,查看帮助信息①建议性②提示五、利用“这是什么”命令,快速获取简单提示六、操作使用联机帮助获取帮助信息七.关机
教学后记 在没有教师或专业人员情况下如何解决困难:请用帮助菜单!
授课时间: 总第20课时
课题: 测试期末 课型: 考试
教学内容: 网上操作考试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对1-11课的内容对学生作全面考核
考核重、难点 幻灯片的设计制作
考核方法 网上操作
教学程序
考 核 过 程
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PowerPoint四、在工作站桌面上找到“初二考核”文件夹,双击打开之,再双击文件“2002年春初二信息技术期末测试”五、根据文件内容的提示进行相关操作六、保存所设计的演示文稿,文件名为“班级+自己姓名”,保存位置为“C:\windows\desktop\初二考核\学生结果”文件夹下(请自己找出该文件夹,有困难者,举手请老师解决)
考核后记 。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学期使用的计算机教材是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计算机课本修订版第三册。
本教材主要内容如下:1、初识电子表格2、小小单元格3、我的工作簿4、工作表5、Excel中公式的使用6、Excel中函数的使用7、美化工作表8、数据的排序及筛选9、Excel中统计图表的制作
二、学情评价
1、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浓厚,热情较高
2、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
3、学生运用电脑的能力较差
4、部分学生上机行为不够规范
5、有些学生键盘操作不熟练,用一只手操作键盘现象较严重
二、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2、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兴趣
3、规范学生上机行为
4、对学生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成绩指标:平均分80,及格率98%,高分率80%
三、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精心备课2、仔细讲授3、耐心辅导4、严格要求学生
四、教学进度
序次 课题: (内容) 课时 周次 序次 课题: (内容) 课时 周次
1 初识电子表格 1 1 11 函数的使用 1 11
2 选取单元格 1 2 12 使用函数指南 1 12
3 单元格基本操作 1 3 13 调整行列宽 1 13
4 工作簿 1 4 14 设置单元格式 1 14
5 建立工作簿 1 5 15 设置小数位等 1 15
6 打开命名工作表 1 6 16 数据的排序 1 16
7 编辑工作表 1 7 17 数据的筛选 1 17
8 序列填充 1 8 18 创建图表 1 18
9 公式的使用 1 9 19 编辑图表 1 19
10 期中考试 1 10 20 期终考核 1 20
授课时间:总第1课时
课题: 第一课初识电子表格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的启动与组成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1.了解什么叫MicrosoftExcel2.掌握如何启动Excel电子表格3.掌握Excel窗口的组成
教学重、难点:Excel启动,Excel窗口的组成
教法、学法讲演辅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1.怎样开机,关机 2.学校机房计算机如何登录入网
二.新知1.Excel的自我介绍Excel的特长:进行数据处理,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排序等.2.启动Excel的方法a.单击“开始”按钮b.将鼠标指向“程序”c.单击二级菜单中的“MicrosoftExcel”3.电子表格的组成见kp2下图:工作薄工作表单元格活动单元格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条状态栏工作区行列标签编辑栏工作表标签工作表控制钮
三.小结:1.启动电子表格的方法2.电子表格的窗口组成
学生练习:
一.开机二.登录入网三.启动Excel注:我校计算机,可直接在桌面上找到打开它的快捷方式,双击之亦可启动电子表格.四.对照KP2下图及KP3表熟悉Excel窗口的组成启发学生:怎样能使任一个单元格成为活动单元格?五.关机
教学后记:仍有少数同学不按要求进行开机关机操作
授课时间:总第2课时
课题: 第二课小小单元格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认识单元格及单元格的选取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1.知道单元格的地址的表示方法2.掌握单元格的选取
教学重、难点:单元格地址表示方法,单元格的选取
教法、学法讲述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1.什么是Excel 功能如何 2.Excel由哪些部分组成
二.新授工作簿由工作表构成,工作表由单元格组成.数据的输入,编辑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现在,先让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单元格.1.小小单元格在一张工作表中,在从A到Ⅳ共256列,1到16384行,共有4194340个单元格.a.单一单元格地址表示法b.单一区域单元格地址表示法c.多区域单元格地址表示法2.单元格的选取a.活动单元格的选取b.区域单元格的选取c.选取整列,整行d.选取相邻的多行,多列不相邻多个区域的选取
三.小结:单元格表示与选取方法
学生练习:
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四.用适当方法表示如图所示单元格或区域表示为:()表示为:()表示为:()五.在Excel中用鼠标选取下列单元格或区域1.C32.B2:D43.C2:E4,F5六.关机
教学后记:学生在选取单元格,特别是不连续单元格时,有困难
授课时间:总第3课时
课题: 第二课小小单元格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单元格中的基本操作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1.掌握输入,修改,删除数据的方法2.掌握快速移动单元格的方法3.掌握快速复制单元格内容
教学重、难点:单元格的基本操作
教法方法:讲演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1.如下图的单元格怎样表示 2.在电子表格中选取如下区域:A1:B2,C3:C7,D2
二.新知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单元格中的基本操作:1.输入数据:用鼠标左键单击单元格,把它变为活动单元格,再输入数据;也可以在把它置为活动单元格后,在编辑栏中输入数据2.修改数据:选中,输入新数据,即删除原数据;也可在编辑栏中修改3.快速移动单元格:a.选定要移动的单元格区域b.把鼠标指针指向选中区域的边框上,变为箭头时,按下左键进行拖动,直到目标区域,再放开左键4.快速复制单元格:同上,移动时按住ctrl键……5.清除单元格内容:a.选定要清除的单元格区域b.编辑清除内容c.输入新内容
学生操作:
一.开机 二.入网 三.启动电子表格 四.在各自的工作站机器上选取复习题2要求的单元格区域 五.按要求进行操作1.分别在单元格B2,C2输入数据89,96.2.将上述输入的数据89修改为103.3.将数据为96的单元格快速移动至单元格D34.将数据为103的单元格复制到单元格D45.清除以上数据为96的单元格的内容,并输入数据75. 六.关机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关机
教学后记:部分学生不能迅速输入数据,影响到后面的操作.
授课时间:总第4课时
课题: 第三课我的工作簿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工作簿与工作表比较、保存工作簿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一.理解工作簿与工作表含义及区别联系。二.掌握保存工作簿的名称、保存工作簿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保存工作簿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
1. 怎样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2.怎样清除单元格中的内容?3.怎样快速移动与复制单元格?
二. 新授:
1. 工作簿与工作表一个工作簿中可以包括多个工作表,并不是一个工作表对应一个Excel文件,而是一个工作簿对应一个Excel文件。
2.保存工作簿☆工作簿名称:系统默认为Book1…名,可自命名。☆保存工作簿a.选择“文件”菜单中的“保存文件”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中的“保存文件”按钮。b.第一次保存会出现“另存为”对话框。在其中设置要保存的工作簿所在的目录与文件名。以后再存盘就不会出现“另存为”对话框了。c.如果想存在另外的地方或是想改变名另存一份,则可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
三. 小结:保存工作簿的方法
学生练习:
一. 开机
二. 入网
三. 启动Excel电子表格,复习输入数据、清除内容、快速移动与复制单元格的操作。
四. 在任一工作表中进行如下操作:在A1、B1、C1、A2、B2、C2单元格中分别输入98、67、87、54、90、88。
五. 将刚才的工作簿保存在C:\MyDocuments文件夹中,文件名为“数据表一”
六. 将“数据表”文件另入D:盘中,文件名为“数据表二”
七. 关闭Excel
八. 关闭计算机
教学后记::学生没学DOS系统,对“保存目录”很难理解。
授课时间:总第5课时
课题: :第三课 我的工作簿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建立工作簿、关闭工作簿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一.掌握建立工作簿的方法。二.掌握关闭工作簿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建立工作簿,关闭工作簿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
1. 工作簿与工作表有何关系?2.怎样保存工作簿?
二. 新知
1. 建立工作簿建立新的工作簿:单击“新建”工作簿按钮或选择“文件”中的“新建文件”命令。单击“确定”按钮,出现新建对话框。单击“窗口”菜单,可以看到下面列出了两个工作簿文件名,其中Book2是新建工作簿,它前面的√表明此工作簿是窗口中正在编辑的工作簿,叫做当前工作簿.可以在此菜单下单击其他工作簿的名称,把它调入窗口成为当前工作簿.
2.关闭工作簿a.先保存、再在“文件”菜单中选“关闭”命令,即可关闭文件。b.所有工作簿文件全部都关闭了,则当前屏幕如Kp11下图所示。c.可以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退出Excel.
三. 小结:建立与关闭工作簿方法
学生练习:
常规:
一. 启动Excel
二. 建立新的工作簿1.通过单击“新建”工作簿按钮来建立。2.通过“文件”→“新建文件”命令来建立。(会出现对话框)3.同时新建两个工作簿,通过单击“窗口”菜单来练习分别将Book1,Book2成为当前工作簿。4.建立一个名为[课外小组]的工作簿。按书上内容输入表,并保存。
三. 分别将Book1,Book2两个工作簿关闭,并退出Excel。
六.关机
教学后记:多个工作簿间切换学生不熟练
授课时间:总第6课时
课题: 第四课工作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打开、命名、重命名工作表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一、会打开已有注工作簿二、掌握工作表的命名方式三、掌握工作表的重命名方式
教学重、难点:命名与重命名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1.怎样建立一个工作簿?2.怎样关闭工作簿?
二、新知:1.打开已有的工作簿a.文件→打开或用鼠标单击工具栏上的[打开]文件按钮.b.在对话框中给出要打开的工作簿所在目录.c.双击文件[课外小组].2.命名工作表将表头改为“初一课外小组活动安排”.方法:选取D2单元格→将光标定位于“课外”前→输入“初一”为让工作表名符其实,将sheet1更名为“初一”,以示区别.3.重命名工作表a.用鼠标右键单击要重命名的工作表标签“sheet1”.b.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用鼠标左键单击“重命名”命令.c.工作表标签呈反白显示,这时直接输入你想改变的名称“初一”.
三.小结:打开,命名与重命名工作表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四.打开名称为“课外小组”的工作簿。五.将表头改为“初一课外小组活动安排”六.将工作表名称“sheet1”更名为“初一”七.保存工作簿,关闭Excel八.关机
教学后记:有部分学生不会用鼠标右键
授课时间:总第7课时
课题: 第四课工作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制作、插入、移动、删除工作表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一、会制作新的工作表 二、掌握插入工作表的操作方法三、掌握移动工作表的操作方法 四、掌握删除工作表的操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工作表册插入、移动、删除方法
教法、学法讲演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1.怎样打开工作表?2.怎样命名工作表?3.怎样重命名工作表?
二. 新授1.制作新的工作表a.切换工作表b.复制单元格2.插入工作表a.用鼠标右键单击窗口底部工作表标签“sheet3”.b.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命令c.选择其中的工作表标签,单击“确定”按钮d.插入其他工作表并重命名3.移动工作表将鼠标指针指向工作表标签,按左键拖动放开即可.4.删除工作表a.单击窗口底部工作表标签中的工作表名称选定工作表b.单击鼠标右键c.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
三. 小结:插入,移动,删除工作表的操作方法。
四.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四.选中名称为“初一”的工作表,选取B2:F8单元格区域,将其复制到名称为“初二”的工作表中,并将表头改为“初二课外小组活动安排”。五.选中名称为“sheet3”的工作表,单击鼠标右键进行插入工作表的操作。试试:插入的工作表默认名称是什么?它位于sheet3表之前还是之后?六.将sheet3表移动到sheet4表之前。七.将sheet3工作表删除。八.保存文件,退出Excel九.关机
教学后记:教会学生如何巧妙使用右键进行插入、移动等操作
授课时间:总第8课时
课题: 第五课Excel中公式的使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序列的填充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掌握Excel中序列的填充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难点:序列的填充
教法、学法讲演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1.怎样插入工作表?2.怎样移动工作表?3.怎样删除工作表?
二. 新知Excel中的公式就是把我们熟悉的数学公式应用到单元格中。通过公式可对工作表中的数值进行各种运算,根据已有的数值求得新注数值。公式运算规律也遵从先加后乘除,先括号内后括号外,从左到右的规则。Excel提供册公式计算功能既可使我们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亲自进行计算,又可避免运算中的错误,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序列的填充:见KP23上图1.选取单元B4:C42.将鼠标指针选定区域右下角的填充柄处,鼠标指针变为十字光标状。3.按住鼠标左键向右进行拖动,到H4单元格后松开鼠标。三.小结:单元格中序列的填充学生
三. 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四.在Excel中制做KP22图中所示的工作表想想:观察这张表,有什么规律?如何快速输入这些有规律的部分呢?五.学会序列填充的办法来快速输入有规律的部分:星期一→星期五a.在B4,C4中分别输入星期一,星期二.b.选取单元B4:C4c.用鼠标左键按住填充柄向右进行拖动,到H4单元格后松开鼠标,即可。六.保存文件,退出Excel,关闭计算机
教学后记:有部分学生找不到“填充柄”。
授课时间:总第9课时
课题: 第五课Excel中公式的使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公式的使用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一、掌握公式的使用二、理解求和与求平均数的公式并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使用公式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1.怎样选中单元格 怎样输入数据 2.如何用序列填充进行输入数据
二. 新知:Excel中的公式形式:都是以“=”作为开头的。1.求和运算:a.先选择与第一个学生王红的总计相对应的单元格I5b.在此单元格中先输入“=”,表明下面要用到公式了.c.在“=”号后直接输入B5+C5+D5+E5+F5+G5+H5.d.按下回车键.2.自动填充的步骤如下:选定I5→用鼠标指向右下角填充柄处→按住左键拖动至I9再松开3.求平均数a.在J5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5/7b.按回车键c.将鼠标指针指向选定区域J5右下角的填充柄处,按下左键向下拖动至I9松开
三.小结:a.求和的公式b.求平均数的公式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a.选中B1,B2单元格,分别输入1,2b.用序列填充在B3,B4,B5,B6,B7中填数四.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a.用公式计算王红同学一周的上网时间b.用序列填充方法计算出其他同学的一周的上网时间c.用公式计算王红同学一周的平均上网时间d.用序列填充方法计算出其他同学的一周的平均上网时间五.保存文件,关闭Excel六.关机
教学后记:可采用用公式与不用公式的不同速度来对比教学
授课时间:总第10课时
课题: 期中考核 课型 :考核课
教学内容:对半学期来所学知识进行考核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一.教会学生使用“苦丁香多媒体”系统进行网上考试二.考核学生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操作
教法、学法网上考核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苦丁香多媒体系统的网上考试使用方法1.学生在“桌面”上找到文件夹“期中考试”,双击打开它。2.打开文件“初二”。3.学生在出现的窗口中答题。4.答题完毕,用鼠标左键单击“文件”→“另存为”→输入文件名“user__”(__上为机号)。5.在任务栏上单击“苦丁香”教室图标,选中“提交作业”,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中文件“user__”,按“确定”即可。二、考核内容1.输入下列英文:(在每行下面对应位置输入)Hello,mynameisBillWhite.Therearefivepeopleinmyfamily.Theyaremygrandfather,mygrandmother,myfather,mymotherandI.Weliveinahouse.Behindourhousethereisasmallgarden.Therearethreebedroomsinourhouse.2.如下图的单元格怎样表示?表示为:______3.利用Excel建立如下表格:要求用序列填充完成总分的计算;工作簿命名为“成绩统计”。姓名语文外语数学总分
李成军8998102
张小路909087
陈晓菲7899110
三. 考核时间:40分钟四.
四. 成绩评定:1.学生考完后提交作业2.教师打开学生作业记录进行评定
五.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打开考核题进行考试四.考试完毕,打开苦丁香多媒体网进行作业提交五.关机
考核后记教会学生使用苦丁香网进行网上考试,效率高,准确
授课时间:总第11课时
课题: 第六课Excel中函数的应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函数的使用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一.会利用函数求总计二.会利用函数求平均数三.会利用公式进行填充
教学重、难点:函数的使用
教法、学法讲述法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怎样在Excel中,使用公式进行自动填充数值
二.新知现在,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公式的使用,但是当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复杂的公式计算时,你会发现输入一个正确高效的公式是相当费时的(可举例说明之).但如使用函数却不同.函数是一个预先写好的特殊公式.今天就来学习几种函数的使用:以kp28上图求王红一周上网时间总计及平均数为例1.总计(问:若用公式该如何求 )a.函数也必须以“=”开头,在I5单元格中先输入“=”,接着输入求和函数名:sumb.在函数名后输入参数,注意参数要求用“()”括起来.c.输入完后可以在编辑栏中看到完整的公式:=sum(B5:H5)d.按Enter键,即可计算出结果.2.平均值(问:若用公式该如何求 )a.先选择与第一个学生总计相对应的单元格J5.b.在J5中输入:=AVERAGE(B5:H5)c.按Enter键,即可计算出结果3.公式的填充a.选取单元格I5至J5b.将鼠标指针指向选定区域右下角的填充柄处,鼠标指针变为十字光标状.c.按下鼠标左键向下进行拖动,到J9单元格后松开鼠标即可.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四.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a.用SUM函数求王红的上网总计时间b.用AVERAGE函数求王红的平均上网时间五.运用序列填充方法求出其他同学的总计与平均时间六.保存退出关机
教学后记:采用对比教学法,比较公式与函数的关系
授课时间:总第12课时
课题: 第六课Excel中函数的使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函数指南的使用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掌握函数指南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函数指南的使用
教法、学法讲述法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1.求总计的函数是什么 格式是怎样的 2.求平均值的函数是什么 格式是怎样的
二.新知(问:不知道函数名怎么办 )在上节课计算的过程中,也许会觉得,Excel中有那么多数,参数也比较复杂,要掌握起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有没有一个简单的提示来帮助我们使用函数呢 有,Excel早已为你想到了,你可以借助Excel中的“函数指南”的帮助来选择函数,输入参数,完成从函数输入到完成的全部工作.可以通过单击“粘贴函数”图标来启动函数指南功能.下面我们借用函数指南算一下上节课中每一个学生总计和平均:(注意操作步骤)1.选择第一个学生的总计单元格I5,在其中输入“=”2.用鼠标左键单击“函数指南”按钮.出现“粘贴函数”对话框.3.在“函数分类”下拉框中选择所需的函数类“常用函数”.4.在“函数名”下拉框中选择所需的函数名“SUM”.你可以看到对话框下面的函数提示。5.单击“确定”按钮.6.单击Number1行的,暂时隐藏对话框,显示出表格工作区,以选择数据范围.7.用鼠标拖动,选定所需的范围.8.再次单击,返回函数对话框.9.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三、小结:“函数指南”的用法(“智能化”)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1.借用函数指南计算“王红”的总计2.利用序列填充完成其他同学的总计3.借用函数指南计算“王红”的平均值4.利用序列填充完成其他同学的平均值.四.保存文件退出Excel关机
教学后记:同时让学生领略Excel的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
授课时间:总第13课时
课题: 第七课美化工作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调整行、列宽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一.会调整行宽二.会调整列宽三.掌握插入列的操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调整行、列宽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1.求总和的函数是什么 2.求平均值的函数是什么 3.如果不记得这些函数名的写法,怎样办 怎样使用函数指南?
二.新知我们可以用Excel制作表格了,但表格还不够完美,如表格标题占据了其他的单元格,行列的宽度不是很合适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工作表的美化方法:1.调整行宽a.选取所要调整的行b.将光标移动到任两个选定行行标之间的线上,当鼠标指针变为形状时,按下鼠标左键上下拖动,调整行宽.最后松开鼠标左键.2.调整列宽a.选取要调整的列b.将鼠标指针移到任意选定的两列列标之间的线上,当鼠标指针变为时,按下鼠标左键拖动,调列宽.最后松开左键3.插入两列a.选取A,B两列b.将鼠标指向选定范围,按右键c.单击快捷菜单中的“插入”d.在B4单元格中输入“序号”,在B5,B6单元格中分别输入1,2.e.选取B5,B6单元格,再使用自动填充功能将其他同学的序号填充完毕.
三.小结:光标要移到选定行或列的标线之间,才能调整宽度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1.调整4—9行的行宽:使之变得稍宽些,更合适些2.调整A—H列的列宽:使之变得稍宽些,更合适些3.在A,B两列之前插入两列,在新的第B列中完成如下操作:在B4单元格中输入“序号”,在B5,B6单元格中分别输入1,2.并用自动填充将其他序号填完四.保存文件退出Excel关机
教学后记:部分学生对多个单元格的自动填充方法忘记了!
授课时间:总第14课时
课题: 第七课美化工作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设置单元格格式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掌握设置单元格格式的方法1.会使用“对齐”标签,将单元格中内容居中.2.会设置字体,边框线型颜色及图案
教学重、难点:设置单元格格式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1.如何调整行宽 2.如何调整列宽 3.如何插入空白列
二.新知:我们在表格中还发现许多不美观的地方,如字不在单元格中间,单元格的边框还不是实心线等.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设置单元格格式:先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文件1.选取范围B4:L9.2.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选项3.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单击“对齐”标签4.在“水平对齐”框中设置“居中”5.单击“字体”标签,在其中选择所需字体,字号及设置特殊效果.6.单击“边框”标签7.在“线型”框中选择所需样式.8.在“颜色”框中设置颜色9.单击“预置”栏中的“外边框”,交所设置的线型应用于外边框中10.用同样的方法设置内边框11.单击“图案”标签12.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13.单击“图案”右边下拉菜单,选取一种底纹图案14.所有的格式设置完后,单击“确定”按钮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1.选取范围B4:L9.2.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3.将单元格内容居中.4.将单元格中的文字字体设置成隶书,常规字形,12号字,无下划线,无特殊效果.5.将单元格内外边框设置成黑边框,线型选较粗的一种.6.将单元格的底纹图案设置成(6.25%灰色)图案.四.保存文件退出Excel关机
教学后记:在设置单元格边框颜色及填充图案时学生有困难!
授课时间:总第15课时
课题: 第七课 美化工作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设置小数位合并及居中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一.会设置小数位二.会合并单元格三.会进行居中操作
教学重、难点:设置小数位合并及居中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1.怎样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2.怎样使单元格中的内容居中
二.新知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会对工作表进行一些美化工作.但我们注意到平均数一列是带有较多的小数位.我们能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设置小数位数呢 (引出新知)1.设置小数位a.选择单元格区域L5:L9b.选择“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c.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的“数字”标签下的“分类”中单击选择“数值”,设置小数点后位数为3.d.单击“确定”.则将小数保留了3位.2.合并及居中(讲述:我们再来观察表格标题,可以看到D2单元格中的内容占据了其他单元格的位置,但它并不是真的占有了其他单元格,如果这些单元格中有内容,它将不能完整的显示出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我们可让表格标题真的占有其他单元格)a.选取连续单元格范围D2:J2b.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的“对齐”标签项下的“合并单元格”项,使其前面出现,或单击“工具栏”中的c.再设置一下字体字号及行列宽等.(若想取消单元格的合并,则按照上述步骤去掉前面的.
三 小结:设置小数位合并及居中操作
学生练习:1、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1.选择单元格区域L5:L92.将平均栏中的数值的小数位调整为2位.3.选取连续单元格范围D2:J24.让“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分钟)”标题真的占有D2:J2七个单元格.四.保存文件退出Excel关机
教学后记::为了将标题放于整个表格中间位置上,可先选中表头上的所有单元格区域,再设置合并及居中.
授课时间:总第16课时
课题: 第八课数据的排序及筛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数据的排序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掌握数据的排序方法
教学重、难点:数据的排序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1.如何设置小数位数 2.合并及居中操作有何作用 如何合并及居中
二. 引言:通过上几节课的设计,已经将我们的工作表装饰得很漂亮了.现在又有一个新问题:如果我想按照每个人的上网时间的多少排序,以掌握每个人的基本情况,该如何操作呢 今天开始学数据的排序!
三. 新知[板书]数据的排序1.先归纳一下选取范围的方法a.相邻区域的选取:(三种方法)●用鼠标进行拖拉选取区域.●按住shift键,单击选择区域的两个对角单元格.●按住shift键,同时用键盘上的箭头选择.b.我块不相邻区域的选取:★用上面的方法选取第一块区域后,按下Ctrl键不放开,然后再用上述方法选择其他的区域.2.排序步骤:a.选择要参加排序的数据范围C4:L9b.选择“数据”菜单中的“排序”c.设置要排序的主要关键字.说明:因为在选择范围时,选择了表头.所以要选中“有标题行”前的单选钮.d.由于想按降序排,所以选择“递减”e.单击“确定”按钮.
四. 小结:1.数据排序的方法2.思考:若遇到相同数据怎样设置顺序 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1.选择单元格区域C4:L92.选择“平均”为主要关键字.3.选中“有标题行”前的单选钮.4.然后选择“递增”前的单选钮.5.最后按“确定”四.保存退出关机
教学后记:要让学生使用不同的主关键字进行排序,体会它的方便之处
授课时间:总第17课时
课题: 第八课数据的排序及筛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数据筛选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掌握数据的筛选方法
教学重、难点:数据的筛选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1.选择相邻区域的方法是什么 2.选择不相邻区域的方法是什么 3.如何进行数据的排序
二.引言:现在又有一个新问题—我想将五,六,日三天上网时间都超过30分钟的人挑出来,该如何操作?(引入新知:设置筛选!)三.新授[板书]1.设置筛选●把光标定位在数据区●选择数据菜单中的“筛选”命令下的“自动筛选”.(问:表头的每个单元格的右边会出现什么标记 )●单击星期五旁边的下拉按钮.●单击下拉列表中的“自定义”选项.在“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中做如下设置.●单击“确定”按钮.(讲述:筛选出星期五上网时间大于或等于30分钟的同学了!)●同理,可对星期六,星期日上网时间大于或等于30分钟的同学进行筛选.2.[板书]恢复筛选:(保留筛选标记显示全部数据)●选择“数据”菜单中的“筛选”.●选择“全部显示”命令.3.[板书]撤消筛选:(去掉筛选标记显示全部数据)●选择“数据”菜单中的“筛选”●单击“自动筛选”按钮,去掉前面的选中标记。四.小结:数据筛选的运用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筛选出星期五上网时间≥30的同学.●在上述筛选的基础上,再筛选出星期六,星期日上网时间≥30的同学.●恢复筛选,显示原来表格的数据.●撤消筛选,得到原来的表格.四.保存退出关机
教学后记:注意恢复筛选与撤消筛选之间的区别!
授课时间:总第18课时
课题: 第九课Excel中统计图表的制作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图表的组成创建图表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一.知道图表的组成二.掌握创建图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创建图表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1.怎样设置数据筛选 2.怎样恢复筛选 3.怎样撤消筛选 撤消与恢复筛选有何不同
二.激趣: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进行数据的处理,但是这些数据列表并不能明显地表示出各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数据变化的趋势.看下图:通过颜色,图形对象的结合把表格中大量数据之间的各种关系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得这些数据更有说服力.其实Excel也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图表功能.
三.1.[板书]图表的组成以上一课上网统计表中的数据为例,二维“每周上网时间统计”表中包括下列要素:●Y轴标题●Y轴(数值轴)●X轴(分类轴)●X轴标题●数据序列●图标标题●图例
2.[板书]创建图表★建立工作表中的内嵌图表★选取在图表中需要用到的数据.(C4:J9)★用鼠标单击“图表向导”按钮().★按照“图表向导”的指导,完成图表.★在“图标类型”中选择所需的图表类型,如“柱形图”,然后在“子图表类型”中选择第一种,然后单击“下一步”.★在“数据区”标签项下的“数据区域”中显示出已经选定的数据范围.可以重新圈定所需范围.★系列可以产生在行或列,在这里我们选择行,单击“下一步”按钮.★在“标题”签项下输入各类标题,单击“下一步”按钮.★选择生成的图表的存放位置.★如果你要将图表与数据分别放在不同的工作表中,就要选择“新工作表”.在这里我们选择“嵌入工作表”,单击“完成”按钮.
四.小结:创建图表,使数据关系更明确.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选取单元格C4:J9●将所选数据区域变成一种嵌入在工作表中柱形图.四.保存退出关机
教学后记:要引导学生看懂图表,知其表达含义!
授课时间:总第19课时
课题: 第九课Excel中统计图表的制作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图表的修改与编辑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一.掌握选定图表的方法二.掌握移动图表与调整大小的方法三.掌握删除图表的方法四.会重新设置图表项的格式
教学重、难点:移动删除图表重设图表项的格式
教法、学法讲述法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在Excel中怎样创建图表来更明确地反映各数据之间的关系
二.引言:我们能否对创建好的图表进行修改呢
三.新知[板书]图表修改与编辑1.选定图表用鼠标左键单击图表中的空白区域,图表周围出现一个带有小黑方点(图表控制点)的边框.2.移动图表选定图表后,把鼠标指针指向图表区,按住鼠标左键并进行拖动,至合适位置后松开鼠标.3.调整图表大小选定图表后,把鼠标指针移近控点,当鼠标指针变为双向箭头时,按住鼠标左键并沿箭头方向进行拖动,即可放大或缩小图形.4.删除图表选定图表后,单击鼠标右键,出现快捷菜单,在其中选择“清除”命令.5.设置格式●选定图表●单击“图表”菜单中的各选项●单击“图表类型”●单击“图表”菜单中的“图表选项”,可以更改图表标题,坐标轴,数标识,图例及网格线等.
四.小结:a.选定图表b.移动,调整大小,删除,重新设置格式操作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选中上节课所创建的数据图表●移动图表到合适位置●将图表进行放大,缩小●重新设置图表项的格式●删除图表四.保存退出关机
教学后记:重新设置格式操作较复杂,引导学生仔细操作!
授课时间:总第20课时
课题: 期末考核 课型 :考核课
教学内容:期末考核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一.检查学生对1—9课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检查学生对1—9课所涉及到的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
考核重、难点用Excel制表格,数据处理,制作图表
教法、学法网上考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苦丁香多媒体系统的网上考试使用方法1.学生在“桌面”上找到文件夹“期末考试”,双击打开它。2.打开文件“初二”。3.学生自己调出相应程序答题。4.答题完毕,用鼠标左键单击“文件”→“另存为”→输入文件名“user__”(__上为机号)。5.在任务栏上单击“苦丁香”教室图标,选中“提交作业”,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中文件“user__”,按“确定”即可。
二.考试内容1.利用Excel输入下列表格:要求用函数或公式输入总分,均分.姓名语文数学外语总分均分
王红988297
李军1108377
张明1207890
2.将表格中各单元格中的内容“居中”,并加入内外边框.3.并筛选出总分在271分以上的学生的情况4.将表格中的部分变为柱形图表,以显示明确的数据关系.5.保存文件,提交作业
四. 考核时间:40分钟
五. 成绩评定1.学生考完后提交作业2.教师打开学生作业记录进行评定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打开考试题进行考试四.考试完毕,打开苦丁香多媒体网进行作业提交 五.关机
教学后记:教会学生使用苦丁香网进行网上考试,效率高,准确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学生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4、通过介绍国产软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设备的作用。
  2、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准备: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我们知道计算机又叫信息处理机,因为它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强。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样高性能的机器它究竟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书P.4-P.7上半部分,边看书边思考:
  ①计算机是由哪两部分组成?
  ②计算机硬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③计算机软件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①,教师补充说明并注意纠正。
  学生答后,追问: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教师说明:硬件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像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是用来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命令语言,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离开了软件,计算机就不能正常工作。若计算机只有硬件,就好比人有身体,却没有知识和思想,还不能为人们做事,要让它“活”起来,还要让它掌握“知识”、形成“思想”--这就是软件。
  4、指名学生回答问题②,你有几种分法?怎样分?
  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和音箱等部件所组成。
  从功能上看,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
  5、指名学生回答问题③。
  学生答后,教师简介常用的操作系统:DOS、Windows系列、Linux等的特点;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以及他们的作用。
  6、 学们现在我们最常用的软件大都是外国人开发的,7、 像操作系统Windows、办
  公软件Office、图形处理软件PhotoShop等等,他们把这些软件的价格卖得很高,但由于中国人还没有开发出同等优秀的软件,还是只能高价买进。但是有志气的中国人已经不甘落后,也开发出了一些优秀的国产软件,如WPS、KV3000、超级解霸等,但数量还很少,还有很多优秀的软件等待着同学们学好知识去开发。
  三、学生模仿硬件作“自我介绍”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计算机的硬件是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四大部分组成的,它们协调工作,各显神通。它们究竟有何神通,你认为谁最重要呢?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一、计算机的硬件”这部分内容。然后同学们,你就是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这四部分中的一个,这样同学们就分成了四组,你要向其他同学说明自己的作用以及重要性,让其他同学觉得计算机少了你还真不行。至于角色的分配,等同学们读书后自己选择。
  同学们先完整地读一下整段内容,再选择其中一个认真仔细地读,为你的发言作好充分准备,来说服其他同学,你还可以拉你的同伙来帮助你说服他们。
  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其辅以图片说明。
  四、学习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
  阅读课文内容,谁来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引导学生说出:①人工处理信息与计算机处理信息过程的异同点,②人的什么相当于计算机的什么。
  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什么问题?把你的收获告诉你的同桌。
  
  [教后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