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古诗三首 课件+音视频素材(2课时,34+32张,11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10 古诗三首 课件+音视频素材(2课时,34+32张,11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4 12:33:55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有关马的哪些知识呢? 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你们喜欢马吗?是呀,不但同学们喜欢马,古代人也很喜欢马,你看看这些成语你会填吗?一( )当先 ( )到成功
老( )识途 千军万( )
万( )奔腾 快( )加鞭马马马马马马谈话导入 古代人通过不同的方式歌咏马,赞美马呢。其中在众多歌咏马的名篇中,有一首诗独树一帜,千古流传,表达了许多人的共同愿望,你们想知道是哪首诗吗?
今天,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字词学习luòchuízáo络锤凿焚fén字词学习络luò左右结构联络 网络 经络字词学习chuí
笔顺组词锤子 铁锤 锤炼 锤造句: 我可以借用一下你的铁锤吗?字词学习笔顺组词焚烧 焚香 忧心如焚焚造句:圆明园被英法联军一把火焚毁了。fén
多音字学习燕yānyàn燕山燕子 一群小燕(yàn)子飞过燕(yān)山山脉,飞向梦想起航的地方。多音字学习劲jìngjìn苍劲 劲旅使劲 劲头 疾风知劲( jìng )草,
劲(jìn )头不算小。
劲(jìng )旅在何方,
使劲(jìn )去寻找。词语解释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
钩: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快走:迅速地跑,痛快地跑。
清秋:金秋,天气凉爽的秋天。词语解释千锤万凿:指用铁锤击,用钢钎凿。千、万:虚词,形容很多。全,全然。浑:烧毁;烧掉。焚烧:指石灰石使用时,要碎散成为粉末。粉身碎骨:若:好像。等闲:平常。好像很平常。若等闲:指高尚的节操。清白:词语解释竹石:指长在岩石中的竹子。坚定强劲。坚劲:折磨。磨:任凭。任:你。尔:回顾方法①看诗题明对象;
②看作者知背景;
③看诗文解大意;
④看注释悟诗情;
⑤反复诵读入诗境。齐读课题 马诗视频播放认识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但终生落魄不得志,去世时,年仅27岁。 中唐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人称“诗鬼”。《雁门太守行》《马诗二十三首》《梦天》等。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本诗正是当时所写。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yān shān燕 山 似 金 络 脑sìjīn luò nǎo朗读指导 朗读《马诗》的前两句时,语速稍慢,重读“沙如雪”“月似钩”,表现“大漠、燕山”空阔寂寥、清冷大气的场面。想象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异常愤懑的心境,用略带焦急、忧虑的语气朗读后两句。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整体感知借助注释,体会诗文大意。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钩: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快走:迅速地跑,痛快地跑。
清秋:金秋,天气凉爽的秋天。精读感悟 “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象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精读感悟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精读感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 广阔的沙漠在月的映照下如铺上了一层霜雪,燕山之上悬挂着一轮如银钩(兵器)的弯月。教师点拨 是呀,一弯冷月下,大漠闪现出如雪般的清辉,是那么清冷、悲凉,气氛是何其肃杀。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心里在想什么?你马上要做什么?
边关战事一触即发的形势下,本是良马驰骋关山的时刻,可是,情况却是如此吗?(不是)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呼喊。精读感悟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说说这是一匹怎样的马?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贵重的马矫健的马精读感悟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 什么时候才能够带上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呢?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结构图示要点解读主要内容 《马诗》这首诗通过咏马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及其怀才不遇的愤慨。知识点拨 这首诗仅仅是在写马吗?请结合你搜集到的资料,想想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一匹千里之驹,纵有广阔天地,却不能肆意纵横,驰骋关山;一个满腔抱负之人,却不能施展宏才,为国立功,有所作为。这其中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异常愤懑的心境又能与谁说?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境遇,人、马何其相像!这真是,马,即是人,人,即是马。这一首《马诗》,写的分明就是诗人自己呀!知识点拨 像这样通过一件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的写法,我们称为“托物言志”。写法 马诗
[唐]李贺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拓展阅读译文 龙马脊毛图案像连接着的铜钱, 银蹄奔驰白色一片如踏着云烟。 可是没有人为它编织锦绣障泥, 又有谁肯为它铸就饰金的马鞭。拓展阅读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诗;
2.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再见课件32张PPT。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李贺的《马诗》,作者借“马”表达了自己渴望立功报国的志向。像这样通过一件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的写法,我们称为“托物言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石灰吟》《竹石》,也运用了这种表达方法。知识回顾①看诗题明对象;
②看作者知背景;
③看诗文解大意;
④看注释悟诗情;
⑤反复诵读入诗境。自读诗题石灰吟自读诗题作者简介 于谦,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民族英雄。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他为官清正,不畏强暴,关心百姓。他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
正统十四年,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御。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南迁,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反对南迁,并拥立景帝,率京师群众击退瓦剌军,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局势转危为安。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复位,于谦却遭受诬蔑被定为谋逆罪,判处死刑。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属江苏)人。早年家贫,康熙年间秀才,雍正年间举人,乾隆年间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来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擅画兰竹。为“扬州入怪”之一。散文风格真率自然,富有风趣,《家书》传诵尤广。 《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等 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徐悲鸿作者简介视频播放朗读指导 朗读《石灰吟》时,语气要铿锵有力,气势坦荡,语调激昂,充分体现出诗人的崇高品德。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明]于谦初读古诗熟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huízáofén shāosuìhún初读古诗理解诗意,质疑问难。吟: 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石灰只是一种没有生命、没有感觉的事物,可是诗中有几处,却分明让人觉得石灰好像活了起来,有了人的情感,请同学们读一读,找一找。精读感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指用铁锤击,用钢钎凿。千、万:虚词,形容很多。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等闲:精读感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经受千锤万凿才出 深山,对待烈火焚烧、锤炼看作很平常的事。精读感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精读感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碎成粉末不怕牺牲石灰的颜色暗指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全,全然。 诗意: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视频播放朗读指导 朗读《竹石》时,语气坚定,语调舒缓激荡,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污秽的社会永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竹 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精读感悟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破裂的岩石。 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破裂的山岩之中。精读感悟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不怕打击、不畏风浪的气节。坚韧、刚劲。磨:折磨,挫折。击:打击。精读感悟 遭受无数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让它屈服。精读感悟竹石(郑燮) 前两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根基坚固,洋溢着诗人的赞美之情。 后两句是对竹子的坚定顽强的精神的赞美。同时也隐喻了作者自己风骨的强劲。 全诗语言明白晓畅,风骨凌然,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精神强者的形象。精读感悟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竹 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再读古诗,诗人仅仅是在赞美石灰、竹子吗?用上咱们上节课学会的方法,联系作者写诗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知识点拨 《石灰吟》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是拿石灰自喻。说明自己不管遭受多大的挫折,即使是粉身碎骨,也要保持高尚的品格。表达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于谦就是这样,到死也不向恶势力低头,实践了他的誓言。 《竹石》也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诗人的情感。作者借赞美岩竹的坚定、顽强,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知识点拨 《石灰吟》和《竹石》一首表达了作者不流世俗、两袖清风的品格,一首表达了诗人一身正气、正直高尚的思想品质,学了这两首诗,你们有何感想? 在我们现实社会中有没有像石灰、竹石一样的人?结构图示结构图示要点解读主要内容 《石灰吟》这首诗借石灰来抒发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忠诚卓绝的意志和节操。主要内容 《竹石》这首诗借赞美竹子的坚韧、顽强,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波逐流。要点解读岁


友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
开放,故称“岁寒三友”。
松树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
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
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
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气节的象征。居
而有竹,则幽篁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
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
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
韵俱佳。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
蕊怒放,象征着高洁、不屈。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梅兰竹菊四君子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
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布置作业 1.搜集以下一些咏物诗,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自学,然后背一背。《在狱咏蝉》(骆宾王)? 《梅花》(王安石)??《青松》(陈毅);
2.小练笔:试着用托物言志的方式写一写自己的心声。(所托之物参考:梅、兰、竹、菊、松树、春蚕、蜡烛、粉笔、橡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