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1 消失了的恐龙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1 消失了的恐龙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24 14:2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消失了的恐龙》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消失了的恐龙》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恐龙并非是一无所知,本课以学生在课外对恐龙的零星认识为基础,为他们交流有关恐龙的经验搭建了一个平台,帮助他们梳理零散的点滴知识,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
1.学生研究恐龙的兴趣高,但水平较低,头脑中虽有一系列的疑问,却又未曾深究其原因, 通常表现为只对现象感兴趣。
2.学生对恐龙知识的了解比较零乱,缺乏系统,他们很难对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3.本课的教学,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较多(书本、画报、网络等),因此,可以就一些 内容让学生进行自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些有关恐龙的知识。 2.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不同恐龙的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2.能根据学习的需要,从多种渠道查阅和收集有关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始终没有停止对恐龙的研究。
重点:组织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展开研讨活动。
难点:分析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具有的重要价值。
教学准备: 教具:关于恐龙、恐龙化石的文字、图片、模型、录像以及多媒体资料。
学具:关于恐龙的文字、图片资料及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想不想看看?(播放恐龙视频)。
2.短片中的主角是谁?
3.恐龙生活在距今2亿35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中时代,它们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们对抗,它们是名符其实的霸主。在那个时候,地球的气候温暖湿润,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里居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所以,不论是吃植物还是吃动物的恐龙,都有享受不尽的美食。因为有了这么好的环境,恐龙们一般都长得巨大无比。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消失了的恐龙》。
板书:消失的恐龙
二、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
1. 关于恐龙你都了解那些知识呢?你都知道有哪些恐龙呢?给大家说说
2.学生组内汇报交流。
3.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与恐龙有关的图片和资料,我们一起来欣赏。
4. 出示图片(课件)
三、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和作用。
1.恐龙的种类真是很多!可是这些昔日的王者已经彻底地从地球上消失了,真是太可惜了!既 然恐龙已经灭绝了,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恐龙图片、模型、影片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
板书:化石
2.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后来,古生物学家对从岩石中发现的那些颌骨和牙齿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结论:这是一种以往从未发现过的巨大无比的爬行动物。一位科学家将它命名为“恐龙”。随着对恐龙化石的不断发掘和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对恐龙更全面的认识。
3.科学家怎样发现化石并把它还原成恐龙骨架的吗?
板书: 除沙 ( 包装 ( 清理 ( 还原
4.如果你是一个考古学家,你发现了一个恐龙头骨化石,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5.学生观察交流汇报。
板书: 种类 食性 形态 时代 ····
6.老师想考考你们的眼力,你认识这些恐龙吗?
7.盛及一时的恐龙曾经是我们这个星球的主宰,有地上跑的,有水里游的,也有天上飞的,但是在大约6500万年前,恐龙却在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在地球上灭绝了,留下了一个千古难解的迷!至今我们还不知道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只是做了种种假说,那你都知道哪些恐龙灭绝的假说呢?
可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却突然很快地从地球上消失了。消失的时间是在科学家们称为“白垩纪”的结束期。恐龙为什么会一下子就消失得如此干净,这是一个科学之谜,很多年以来人们纷纷猜测,但一直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
一种说法是:由于地球上突然变寒冷,植物大量死亡,以植物为食的恐龙就难以生存了,冷血的恐龙也受不了严寒而死亡;另一种说法是:宇宙行星撞击了地球,尘埃遮住了太阳长大三个月,恐龙因此灭绝了;还有种种说法:不断发展的哺乳动物经常偷吃了恐龙蛋,使恐龙绝了后;突然出现的传染病,使恐龙灭绝;全球气温下降,使恐龙蛋只能浮出雄性的小恐龙.......各种说法不一,都不足以使人信服,至今没能解开着这个迷,希望同学们将来能解开它。
四、课堂小结:
虽然,恐龙消失了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可是我们对恐龙的热爱和学习并没有结束。 老师希望大家带着有关恐龙的疑惑,去进一步研究、探索,了解更多的关于恐龙的内容,好吗?
板书设计
消失的恐龙
化石: 除沙 ( 包装 ( 清理 ( 还原

种类
食性
形态
时代
······
教学反思:
恐龙有着令人不可思议的庞大身躯,有着令人生畏的力量,以至于人们一提起它就会产生敬畏和神秘感,同时也留下了一个个无尽的谜团……恐龙的生活、恐龙的灭绝等,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交流有关恐龙的信息。
主要是让学生将收集和查阅到的关于恐龙的文字、图片以及模型等带到教室里,在班内进行交流,并在交流的基础上认识更多的恐龙,了解更多有关恐龙的知识。教材中展现的五种恐龙复原图只是恐龙家族中的很少一部分,可结合其他图片来进行展示,引发学生关注恐龙,激发学生了解恐龙的兴趣。在最后提出的问题:“恐龙已经灭绝了,这些模型、图片、和影片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既反映出学生的疑问,也引发出下一部分的教学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和作用。该部分内容上接第一部分,回答了第一部分最后提出的问题。通过视频展示,再现了科学家挖掘恐龙化石、为运输包装化石、在实验室仔细清理化石和化石被还原成恐龙骨架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恐龙化石从被发现到被还原成骨架的过程,从而让学生知道所有关于恐龙的知识都是来源于对化石的研究,源于科学家的不断发掘和探索,为下一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为不同形态的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教材展现了一些恐龙形态及其骨架的图片,包括梁龙、霸王龙、剑龙、三角龙、似鸡龙,这些恐龙都具有比较明显的独特之处,如梁龙的长颈、霸王龙的巨颚、三角龙的尖刺等,让学生根据这些特征寻找对应的化石模型,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合理的想象、推断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恐龙的一些特点。
第四部分,通过学生对恐龙灭绝原因的可能性的猜想,引发出目前已经灭绝和濒危的动物,号召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既发挥了他们合理想象的能力,又起到了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的教育目的。
《消失了的恐龙》属于“生命世界”的一部分,而生命世界在《标准》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它与“物质世界”、“地球和宇宙”共同构成了标准的知识内容部分,这部分学习的总目标是:“了解生物世界的轮廓,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一些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和基本观点……”另外“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也为小学生提供了诸多培养科学素养的机会和可能,使其关注生命,关注环境,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关注和人类生存等有关的重大问题……
教参上显示本课的教学难点为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与恐龙相关的资料,但事实上,这块内容完全可以设计在学生的课前自学中,学生对恐龙并非一无所知,老师课前指导一下方法,小组通过有序合作便可以顺利完成。经过我与学生的课前交流发现,学生对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具有的重要价值知之甚少,而这一点恰恰是需要学生达到的一个课时目标,所以我把教学难点定为:分析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具有的重要价值。
总之,不管何种课堂、何种课型,课堂教学中把握目标是关键,理清内容是重点,关注学生是根本,激发兴趣是保证,落实效果是核心。以“自学、合作、解疑、演练”的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型发展,追求教育教学质量的跨越发展,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