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综合实践——保护水资源 第几课时 1-2
位置 七年级(上) 第19课 主备教师 李红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主题任务完成综合复习资料的搜集及整理。技能目标:1.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主题任务2.培养小组协作意识,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水、节水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协调小组合作进度并加以指导教学难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的组织和协调。
课题 综合实践——保护水资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1课时 1、学生知识储备情况的简短回顾、小结(如:搜索引擎的使用、关键字的选择、文件夹的建立、共享的设置、网页、图片及文字的保存等);2、学生自评自评项目优良中所学知识的掌握3、根据学生的自评,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整。4、组长从“教师机――>第二十课资料”共享文件夹中下载“任务实施计划表.doc”(详见表2);5、小组分析任务讨论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6、组长根据小组讨论情况,再结合组内成员实际情况进行任务的分配,并认真填写好“任务实施计划表”,并以“第*小组的任务实施计划表”重命名,上传到“教师机――>初一(*)班”共享文件夹中;7、小组成员分头做好资料搜集的相关准备工作(如文件夹的建立等);8、进行资料的初步搜集(具体依时间而定)。 引入部分兼顾学生的水平差异和学生意愿让学生明确要做哪些工作,为学生设计好任务实施计划表。
第1课时 1、资料的进一步搜集;2、资料汇总、整理,并分类存储到相应的文件夹中;3、每组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电子文档、多媒体、动画、表格、网页、程序设计等)写一篇有关水资源保护的调查报告;4、制定出本小组的“爱水公约”;5、填写“资料分类表”(详见表3);6、将本小组的资料上传到“ 教师机――>初一(*)班――>第*小组”共享文件夹中。 让学生发挥运用所学的各种媒体处理方法
第3课时 成果展示及评价(完成主题研究后,各组在全班对其研究结果进行汇报演示),具体为:1、 评委:教师、各小组中的一位学生;(根据小组成果展示情况,填写好“成果评价表”(详见表4))2、内容:(1)资料分类表;(2)有关水资源保护的调查报告;(3)小组爱水公约;(4)谈谈小组合作过程遇到的困难、经验,或是某些特色等。 总结评价,鼓励优秀的小组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资料素材
表2:任务实施计划表
(设计此表的原因:督促小组成员均能参与到合作中去,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
组号 组长
小组成员
研究主题 “保护水资源”
达成目标 1、 搜集、整理和加工有关“保护水资源”方面的知识信息;2、写出一篇相关调查,制定出本小组的爱水公约;3、培养学生节水、爱水的良好习惯、
活动步骤 负责人 需要使用的工具、软件、手段 所需时间 可能出现的困难
研究过程 收集信息 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2、有关水污染问题; 3、有关节水法规;4、 有关保护水资源的信息。
交流传输整理信息 1、 通过“网上邻居”,小组内成员共享收集到的资料;2、 汇总、整理资料,并分类存储到相应的文件夹中,再上传到“Teacher机――>初一(*)班――>第*小组”共享文件夹中;
加工信息 1、 写一篇有关水资源保护的调查报告;2、 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小组的“爱水公约”;3、 调查报告和爱水公约均以电子文档形式保存至“Teacher机――>初一(*)班――>第*小组”共享文件夹中。
注:1、在表2中的空白处,填上具体负责人员;
2、填完后,以“第*小组的任务实施计划表”重命名,并保存至“Teacher机――>初一(*)班――>第*小组”共享文件夹中。
表3:资料分类表:
(设计此表的原因:确定获取资料的来源(因特网、报刊书籍、广播电视、访问科学家或研究人员或家庭成员),通过各种手段获取资料,并按一定规则或原则对资料分类。形成小组资料文件夹(表3给出了一种参考的分类方式)
编号 资料主题 资料类别 已有资料 需要搜集的资料 负责人
1 文本
图像
音频
动画
视频
其他
2 文本
图像
音频
动画
视频
其他
表4:成果评价表:(师生共同制定评价内容、标准,各小组间对汇报进行自评、互评。可参考表4)。
内 容 得分 总分
1、“资料分类表”的填写与实际资料的收集是否符合?(10分)
2、资料是否做到了分类存储?(10分)
3、资料的收集是否全面?(参照“任务实施计划表”中“收集信息”一栏)(20分)
4、调查报告写得如何?(25分)
5、小组爱水公约制定得如何,是否切实可行?(25分)
6、成果展示的同学操作是否熟练?讲解得是否流利,通畅?(10分)
附议:你认为 小组同学资料整理得最好,他们的特色是 。你认为 小组的调查报告写得最好?你认为 小组的爱水公约制定得最切合实际?
六、评价方案设计:
采用组内自评、组间互评、代表点评、教师总评等多种方式
小组:评选出“最佳合作小组奖”3个,“最佳爱水公约”3个。
个人:评选出“最佳环境保护奖“最佳合作奖”、“最佳表现奖”、“最佳能力奖”各2名;
对落选小组和个人:进行鼓励,并帮助指出需改进的地方。
七、师生活动设计: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引导、协调和督促者;通过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或个人及时提供帮助,对一些小组或个人进行及时干预。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通过讨论、分析,接受任务,实施任务;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具体知识的运用如下:
1、文件夹的建立、重命名;
2、文件夹的共享设置;
3、资料的下载(网页、图片、文字);
4、资料的整理、汇总(资料的分类存储);
5、WORD的运用;
6、文件的保存;
7、资料的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