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选修3-3同步作业:7、4温度和温标含答案【附PPT4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选修3-3同步作业:7、4温度和温标含答案【附PPT4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3-24 13:46:24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8 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选修3-3同步作业:7、4温度和温标含答案
同步:温度和温标
基础巩固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不断冷冻,物体的温度就不断地下降,没有止境
B.目前尚不知最低温是多少,最高温是多少
C.摄氏零下的273度是可测量低温的下限
D.任何物体,温度下降到某一点就不能再降
解析: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最低温度可使铜原子核降至10-6 K,但是极不稳定,无法持久,故A、B错误;摄氏零下273.15度是低温的下限,现有可测量的低温下限还远不能达到,故C错;运用热平衡原理可知D是正确的.
答案:D
2.试问,零下60 ℃适用何种温度计来测量(  )
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体温计
解析:水温度计,测量范围4 ℃~100 ℃;水银温度计,测量范围-38.8 ℃~375 ℃;酒精温度计,测量范围-115 ℃~78 ℃;体温计,测量范围35 ℃~42 ℃,所以零下60 ℃,适用酒精温度计测量.
答案:C
3.当甲、乙两物体相互接触后,热量从甲物体流向乙物体,这样的情况表示甲物体具有(  )
A.较高的热量 B.较大的比热容
C.较大的密度 D.较高的温度
解析: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因此决定热量传播的决定因素是温度,A、B、C各选项所提到的条件均与此无关,故D项正确.
答案:D
4.(多选)下列与温度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扩散现象中,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布朗运动随着温度的降低而越加剧烈
C.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无关
D.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激烈
解析:扩散和布朗运动都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和布朗运动越明显.
答案:AD
5.(多选)关于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力学温标中的每1 K与摄氏温标中每1 ℃大小相等
B.热力学温度升高1 K大于摄氏温度升高1 ℃
C.热力学温度升高1 K等于摄氏温度升高1 ℃
D.某物体摄氏温度10 ℃,即热力学温度10 K
解析: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尽管是不同标准的计数方式,但仅是起点不同,热力学温标中变化1 K与摄氏温标中变化1℃是相同的,故A、C对,B错.摄氏温度为10℃的物体,热力学温度为283 K,D错.
答案:AC
6.关于温度与温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与温标是一回事,所以热力学温标也称为热力学温度
B.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以取负值
C.温度升高3 ℃,在热力学温标中温度升高276.15 K
D.热力学温度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温度每一度的大小相等
解析:温标是温度数值的表示方法,所以温度与温标是不同的概念,用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称为热力学温度,选项A错;摄氏温度可以取负值,但是热力学温度不能取负值,因为热力学温度的零点是低温的极限,故选项B错;摄氏温度的每一度与热力学温度的每一度的大小相等,选项D正确;温度升高3 ℃也就是温度升高了3 K,故选项C错.
答案:D
7.摄氏温标:在1954年以前,标准温度的间隔是用两个定点确定的,它们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汽化点)和冰在标准大气压下与空气饱和的水相平衡时的熔点(冰点).摄氏温标是由瑞典天文学家摄尔萨斯设计的,以冰点定作0 ℃,汽化点定作100 ℃,中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度,用1 ℃表示,用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叫做摄氏温度,摄氏温标用“度”作单位,常用t表示.热力学温标由英国物理学家威廉·汤姆孙(开尔文)创立,把-273.15 ℃作为零度的温标,叫做热力学温标(或绝对温标).热力学温标用K表示单位,常用T表示.
试回答:
(1)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
(2)如果可以粗略地取-273 ℃为绝对零度,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________℃,即为________K,水的沸点是________℃,即________K.
(3)如果物体的温度升高1℃,那么,物体的温度将升高________K.
解析:(1)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之间的关系为:
T=t+273.15 K.
(2)冰的熔点为0 ℃,即为273 K;水的沸点是100 ℃,
即373 K.
(3)如果物体的温度升高1 ℃,那么,物体的温度将升高1 K.
答案:(1)T=t+273.15 K
(2)0 273 100 373
(3)1
综合应用
8.实验室有一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 ℃;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 ℃.下面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 ℃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 ℃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  )
A.41 ℃、60 ℃ B.21 ℃、40 ℃
C.35 ℃、56 ℃ D.35 ℃、36 ℃
解析:此温度计每一刻度表示的实际温度为 ℃= ℃,当它的示数为41 ℃时,它上升的格数为41-20=21(格),对应的实际温度应为21× ℃=35 ℃;同理,当实际温度为60 ℃时,此温度计应从20开始上升格数=36(格),它的示数应为36+20=56 ℃,所以C正确.
答案:C
9.(多选)关于平衡态和热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温度不变且处处相等,系统就一定处于平衡态
B.两处系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这两个系统的温度是相等的
C.热平衡就是平衡态
D.处于热平衡的几个系统的温度一定相等
解析:一般来说,描述系统状态的参量不只温度一个,根据平衡态的定义可以确定A错;根据热平衡的定义可知B和D正确;平衡态是对某一系统而言的,热平衡是两个系统相互影响的最终结果,可见C错,故应选B、D.
答案:BD
10.把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作成函数关系图(如图1),正确的是(  )

图1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为摄氏和热力学温标间的关系,要解本题还要正确理解温标之间的转化关系,综合分析得C正确.
答案:C
11.某地天气预报报道当日的最高气温是35 ℃,用热力学温度表示为________;科学家进行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时,发现某种材料在72 K时会出现超导现象,用摄氏温度表示为________.
解析:由T=t+273 K可得,
当t1=35 ℃时,T1=(273+35) K=308 K,
当T2=72 K时,t2=(72-273) ℃=-201 ℃.
答案:308 K -201 ℃
12.如图2甲表示某金属丝的电阻R随摄氏温度t变化的情况,把这段金属丝与电池、电流表串联起来(图2乙),用这段金属丝做温度探头,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于是就得到一个最简单的电阻温度计,请判断:如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都是不变的,电流表
上代表t1、t2的两点,哪个应该标在电流比较大的温度上?

图2
解:由甲图可知,t113.

图3
小明在家制作了简易温度计,一根装有一小段有色水柱的细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烧瓶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水柱位置将上下移动,当有色水柱下端与D和A对齐时,温度分别为20 ℃和80 ℃.A、D间刻度均匀分布,由图3可知,图中有色水柱下端所示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解:由题图可知A、D间共有15个格,每个格表示的温度为 ℃=4 ℃,有色水柱的下端离D点3个格,即3×4 ℃=12 ℃,所以温度为t=20 ℃+12 ℃=32 ℃.
14.实际应用中,常用到一种双金属片温度计,如图4乙所示.已知其中双金属片被加热时,其弯曲程度会增大,则:

图4
(1)说明该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2)结合图4甲判断双金属片温度计的内、外层分别为何种金属.
(3)这种温度计与水银温度计相比,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解:(1)双金属片温度计是利用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铜、铁两种金属制成的双金属片,是运用其弯曲程度随温度变化的原理来工作的.
(2)题图甲中,加热时,双金属片弯曲程度增大,即进一步向上弯曲,说明双金属片下层热膨胀系数较大,即铜的热膨胀系数较大.图乙中,温度计示数是顺时针方向增大,说明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指针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其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在增大,故可以推知双金属片温度计的内层一定是铁,外层一定是铜.
(3)优点是:无危害、读数清晰、坚固耐用等.
缺点是:不能测量0℃以下的温度等.





























































































(共43张PPT)
同步导练/RJ·选修3-3
物理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同步导练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第四节 温度和温标
目 标 导 向
自 主学习
要 点 导 析
方 法 导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