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桥梁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桥梁的搭建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与快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欣赏各种桥梁,感受美的陶冶。3、意思到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1、知道桥梁是由桥面和桥墩等组成。了解常见桥梁的特点。2知道桥梁的承受力与桥的形状有关。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搭建几种不同形状的桥梁。能够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桥梁的承受力进行研究。
重点:认识各种各样的桥,知道承受力与形状有关。
难点:桥的承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具材料:硬纸盒、硬纸板、胶棒、剪刀、砝码、瓜皮、线绳、木块、A4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猜谜语,揭谜底:桥梁。谈话:在你的家乡和旅游中见到过哪些桥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表扬: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新课:
1、认识桥的特点,给桥分类。
(1)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桥梁有什么共同的作用?人们对桥梁的要求是什么?
(2)小组讨论:上面这些形态各异的桥梁,它们的结构一般由几部分组成?能按一个统一的标准给它们分类吗?
(3)学生汇报分类结果。
(4)师归纳:按形状分最科学:平板桥、拱桥、斜拉桥。特点:平板桥常见。拱桥承受力最大。吊桥用向上斜拉的缆绳增大承受力。
2、设计各种形状的桥梁,
(1)谈话:根据桌面上老师提供的材料,你们能设计出几种桥梁?
(2)小组讨论,并在纸上用简单线条简单画出桥梁的形状。
(3)学生汇报:使用什么材料,分哪几步骤制作。
(4)教师讲解三种桥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5)学生按图纸造桥,并做好记录。
(6)展示本组的桥梁并测试桥梁承重。
(7)引导思考:普遍规律是哪种桥的承重力大?为什么各种桥的承重力不同?承重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形状有关。拱形最结实,最适合将整个桥面上的重量分散开来。斜拉桥相对平板桥牢固,平板桥最不牢固,因为它的桥面没有支撑结构。
3、制作瓜皮桥,比较瓜皮桥与瓜皮的承受力
出示:西瓜皮、砝码。
小组再次合作体验:往西瓜皮上加放重物,观察瓜皮承受力;尝试把瓜皮切开,重新拼接成拱形,然后放砝码,感受瓜皮的承受力。
注意:请同学先猜测,再动手。
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在两次测试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材料相同,拱形比平板形承受力大。)
三、总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做了什么实验?得出了什么规律?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这节课的学习你使快乐了吗?
板书设计:
建桥梁
平板桥 拱桥 斜拉桥
承受力: 小 大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