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3.3我是怎样出生的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3.3我是怎样出生的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24 15:1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是怎样出生的说课稿
这节课是苏教版第五册下册第三单元的第3课。《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这个单元围绕生物怎样繁殖后代这个话题展开的。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植物、动物的繁殖之后进一步学习人是怎样进行繁殖的,从而认识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对人的繁殖这个话题既熟悉又陌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神秘感。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有一个惯例,每学期开学的第一次课是学生通览教材、自由交流、质疑的时间,在这个时候我就发现学生在这节内容上停留的时间长,而且窃窃私语,当发现我注视他们的时候还不好意思,欲言又止。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享受父母的爱,但与父母的沟通较少,根据这种情况,我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
1、运用交流的方法,获取需要的信息。
2、整理信息,会运用自己擅长的方法表述收集到的资料。
(二)科学知识:
1、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后代的。
2、了解人出生前后的一些简单情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生命的珍贵。
2、体会与父母的亲情,体验父母养育的辛苦。
二、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学会收集对自己研究的问题有用的材料。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参考书附带的光盘、
学生准备:我和爸爸、妈妈的谈话记录
四、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使学生有所获,教师必须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最关键的一环。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及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程序作了如下设计。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就关于我是怎样出生的这个话题对家长进行一次正规的、正式的访谈。访谈是一种科学调查式的谈话,通过访谈使学生认识到访谈可以让自己获取大量有用的信息。作为教师应指导学生围绕主题设计问题,使访谈有目的,从而学会访谈的方法。这样做能突破教学难点,学生学会收集对自己研究的问题有用的资料。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个别家长的不配合,部分学生不能按计划进行访谈。我准备采取在访谈记录表上告知家长我的教学意图,以便家长能有的放矢地配合我的教学,提高访谈效益。对做得好的学生全班表扬,还可以将其访谈结果进行展示。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15分钟)
交流是这节课课上的重头戏,用时15分钟左右,为了使学生交流有序、高效,这一程序分成两步进行。
1、小组内生生交流。组长整理出交流提纲,教师要进行巡视,重点进入某个小组倾听交流,指导记录。
2、 小组派代表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通过交流,可以让学生分享快乐,达到生生、师生互动,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科学探究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
教师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要做到
1、对学生的进行学会倾听的养成教育。
2、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要有反馈,及时肯定或指正。
3、通过启发、引导性谈话,深化拓展学生交流的内容。
4、对学生谈到的敏感话题,教师的态度要自然、大方,给予正确解答。
(三)出示资料,讲解胎儿生长发育的全过程(8分钟)
播放录像资料,内容从卵细胞受精到胎儿出生(教参附带的光盘上有这部分内容),用时约6分钟。通过观看录像使学生对人的繁殖过程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神秘感;同时教师提出板书内容,能突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四)进行“负重”体验(10分钟)
具体要求是学生将书包挂在胸前,(书包一般有十几斤重)后背用带子绑住,像妈妈一样做3件家务事:扫地、拖地、倒垃圾。最后将自己的体验记录下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分享。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尝试当一回妈妈,体验一下妈妈怀孕时,负担和行动的不便,体会父母养儿育女的不易,进而升华到珍爱生命、孝敬父母感情,有效地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五)组织学生讨论怎样珍爱生命,孝敬父母(7分钟)
教师给出话题后,给学生思考分钟时间,写下我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然后指名汇报,用时7分钟左右。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具体的做法,这样做的目的是再次使孩子理解父母养儿育女的艰辛,激发孩子对父母的孝敬之情。
五、板书设计:
第3课???我是怎样出生的
精子???卵细胞????受精???????受精卵?????胎儿????????????280天左右
我和爸爸、妈妈的谈话记录
1、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多长时间?
2、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有哪些反应?
3、我出生时妈妈的情形是怎样的?
4、刚出生时的我是什么样子的?
5、我在成长中的一些趣事。
6、刚出生是我的各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