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课程标准:
2.2.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教学重点:
1.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
2.会正确使用带毫米刻度的刻度尺测量长度。
3.会正确记录结测量结果。
教学难点:
1.正确读取和记录测量结果。
2.长度和时间的估测和间接测量。
3.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已接触过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且已具备初步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自学可以掌握一部分内容,比如长度单位、时间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测量活动需要老师指导和规范。
教学目标: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与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单位的换算,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周期现象估测时间。
2.能利用生活中已知长度的物品进行长度的估测。
3.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会正确使用带毫米刻度的刻度尺测量长度。
4.通过对测量活动进行评估,知道误差的存在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5.经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构建动场
问题:帽檐直径AB、帽子高CD哪个较长?中心的两个圆面积一样大吗?
谈谈你的结论,要想得到准确数值应该怎么做?引入长度的测量
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经常在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也需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活动一:测量单位
要科学地进行测量,就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单位(unit)。为了利于国际间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是国际计量大会于1960年通过的。
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为m。
长度的单位除基本单位米之外,还有比米大的和比米小的其它单位: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换算关系:
1km=1000m(=103m) 1dm=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针对练习:
7.8dm=______m=_______mm 60μm=______mm=_________m 0.05km=______m=________cm
给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某同学身高1.50_____,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窗户玻璃的厚度约为2.5_______,一节一号干电池的长度大约是6______。
长度测量工具:
要对长度进行需要测量的工具,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scale),
出示各种示教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让学生认识了解。
学生观察自己手上的刻度尺,找三位同学分别说明他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活动三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动手操作,交流探究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教师巡视发现代表性的错误,测量完毕让这些学生展示,其他学生说明错的原因及矫正。
2.交流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展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3.让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将结果记录到表格中。
教师选取几组数据,由同学填入黑板上的表格中。
问题:采用正确的方法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也是一定的,为什么测量结果却不相同?
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认识测量的结果虽然不同,但这些数据都是正确的。
自学课本P22测量误差。物理课本实际的宽度该如何记录?将处理方式与同学交流。
学生活动 1:长度的估测
估测教室的长度和宽度:
2.学生活动:时间的测量 参看课本21页活动3说明进行测量。
? 实验结束后,总结实验情况,告诉学生实验时一定要认真,要像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
综合建模
通过本节实验课,大家动手进行了一些测量,对我们物理实验有了体会,测量时一定要按测量工具的使用要求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在实验当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大家要会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要认真观察。
当堂检测
1.测量长度的工具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2.时间的测量工具 ,国际单位
3.下面是四个同学做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你认为换算正确的算式是( )
A.5m=5m×100cm=500cm B.6×106μm=6×106×10-6=6m
C.3.6μm=3.6×1000nm=3600nm D.400mm=400÷1000m=0.4
4.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填入下面的空格:
(1)某人的身高1.72________;(2)物理课本的宽度171.9__________;
(3)硬币的厚度为2.0 ; (4)某同学头发的直径约为75__________。
(6)课桌的高度为80__________;
5.天文学上的“光年”是( )
A、速度单位 B、时间单位 C、长度单位 D、质量单位
长度与时间测量 练习题
1、 8.5cm= m= dm 2h = min
1min= s= ms 600nm= m
2、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5.43cm、25.45cm、25.46cm,则此物长应是(?? )
A、25.44cm???? B、25.45cm??? ? C、25.46cm?? D、25. 47cm
3、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1dm的是(???? )
A、乒乓球的直径?? B、成人拳头的宽度?
C、火柴盒的长度?? D、保温瓶的高度
4、下列过程中,经历时间差不多为1s的是( )
A.人的眼睛眨一下的时间 B.人呼吸一次的时间
C.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 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
5、小华在2008年学业考试体育测试中,身高的读数为160,小华的身高应记录为:( )
A.160m B.160cm C.160dm D.160 mm
6.如图2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
正确的是 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该物体的
长度为 cm.
7.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8.舒娴同学是个集邮爱好者,如图是她收集的北京奥运会纪念邮票珍藏版,她用分度值是1 mm
的刻度尺测量其长度时,记录了如下数据,正确的是 ( )
A.3.5 cm B. 3 cm C.3. 51 cm D. 3.512 cm
9.使用受潮而膨胀了的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测量结果( )
A.比真实值大 B.比真实值小 C.跟真实值一样 D.无法判断
10. 某同学用同一把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得一本书的长度是26.01 cm,25.8 cm,25.99 cm.26.00 cm,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这本书的长度是 .
11. 在右图中,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被测物体A的
长度为_______cm。
12.如图8,木块的长度从A尺看是 cm,从B尺看是
______cm,造成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