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3张PPT)
教学课件
古诗词三首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
四时田园杂兴
新 课 导 入
第一节
新课导入
农忙时节,诗人把目光落在了丰收的水果和调皮的小昆虫,一字未写忙碌的农人,却刻画出了一幅美丽的农忙图,诗人是怎么做到的呢?快让我们从《四时田园杂兴》中找找答案。
整 体 感 知
第二节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
4.培养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
范成大,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整体感知—— 理解词语
杂兴:
蛱蝶:
随性而写的诗
蝴蝶的一种
zá lí
整体感知—— 我会读,我会写
篱
杂
杂
稀
蜻
蜓
篱
蝶
朗读课文,掌握诗歌大意。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
深 入 探 究
第三节
深入探究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深入探究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深入探究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深入探究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课 堂 小 结
第四节
这首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课堂小结
拓 展 延 伸
第五节
拓展延伸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板 书 设 计
第六节
四时田园杂兴
板书设计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课 堂 演 练
第七节
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一诗中,哪两句诗表现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请你写一写。
课堂演练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代诗人 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 , ”,描绘了昼长人稀、蜓飞蝶舞的画面。
宋
范成大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布 置 作 业
第八节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宿新市徐公店
新 课 导 入
第一节
新课导入
《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整 体 感 知
第二节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
4.培养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xú
整体感知—— 我会读,我会写
公
徐
宿
徐
疏
shū
疏
离
整体感知—— 理解词语
新市:
疏疏:
阴:
地名,在今湖南攸县。
稀疏
树荫
朗读课文,掌握诗歌大意。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深 入 探 究
第三节
深入探究
篱落疏疏一径深
这句诗写了哪几种景物,
有什么特点?
篱落,篱笆疏疏。
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深入探究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树头新绿未成阴。
齐读第这句,这句诗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树头
深入探究
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 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天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深入探究
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
深入探究
课 堂 小 结
第四节
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
课堂小结
拓 展 延 伸
第五节
拓展延伸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板 书 设 计
第六节
宿新市徐公店
板书设计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课 堂 演 练
第七节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深”在字典中有如下解释:A.久,时间长;B.程度高的;C.(颜色)重;D.从上到下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跟“浅”相对。
深秋 ( ) 篱落疏疏一径深 ( )
情谊很深( ) 颜色太深 ( )
课堂演练
·
·
·
·
D
A
C
B
店( ) 未( )
站( ) 味( )
枯( ) 菜( )
姑( ) 彩( )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住店
站着
未来
味道
枯草
姑娘
菜花
彩色
三、填空。
《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 。”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
杨万里
布 置 作 业
第八节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词语去进行想象发挥。题目为《捕蝶》。
清平乐·村居
新 课 导 入
第一节
新课导入
乡村不仅有美丽的田园风光,乡村的村居更是为美景增添了不少人间烟火气。现在让我们走进《清平乐·村居》,去看看村居中悠闲生活的一家人。
整 体 感 知
第二节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借助朗读、想象、表演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chú
整体感知—— 我会读,我会写
头
锄
茅
檐
翁
赖
开
剥
bō
笼
剥
整体感知—— 理解词语
清平乐:
村居:
吴音:
翁媪:
亡赖:
词牌名
(此处指)词题
当地的方言
老翁、老妇
这里指顽皮、淘气
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深 入 探 究
第三节
深入探究
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从二十一岁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灭,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其中之一。
深入探究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深入探究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深入探究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深入探究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课 堂 小 结
第四节
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课堂小结
拓 展 延 伸
第五节
拓展延伸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板 书 设 计
第六节
清平乐·村居
板书设计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课 堂 演 练
第七节
一、读拼音,写同音字。
bō: ( )皮 广( )
( )浪 ( ) 拉
yán: 屋 ( ) 语( )
( )格 边( )
课堂演练
剥
播
波
拨
檐
言
严
沿
二、请你写出《清平乐·村居》中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的诗句吧!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斗蟋蟀
童子柳阴眠正著,一牛吃过柳阴西。 放风筝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钓鱼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睡觉
三、读读下面几句诗,猜一猜是描写什么儿童生活的什么场景,连一连。
布 置 作 业
第七节
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回家把这首词背给爸爸妈妈听。
谢
谢
观
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