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一节 生命的诞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
2、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实事求是和敢于怀疑的品质。
2、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过程。
教学难点
解释米勒实验和描述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命是什么?最早的生命在地球上是如何起源的?为解开这些谜团,人类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科学家们的探索历程吧。
二、新授互动
1、出示本节教学目标
2、学生合作探究
(1)学生阅读课文第54—55页,了解对生命的起源有哪些假说。
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各种假说:
1)神创说: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由上帝设计创造的。
2)自然发生说:认为生命物质可随时从非生命物质直接迅速产生出来(如:腐肉生蛆)。
3)宇宙发生说:认为生命来自其他星球,某些微生物的孢子可以附着在星际尘埃颗粒上而到达地球,从而使地球具有初始的生命。
4)化学演化说:生命在历史早期特殊环境中,由非生命物质经历长期的化学进化过程而产生的。
思考并讨论:请同学们分析这四种假说,说说你同意哪种说法,看看哪一种假说发生的可能性最大?
(2)阅读课文第55页,了解原始地球的状况。并思考与讨论:
1)地球产生的年代?
2)原始地球的状况如何?
3)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有哪些?
(3)学生阅读课文第55—56页,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过程。并思考:
1)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过程分为哪三个步骤?每个步骤化学物质如何变化?
2)化学演化过程的第一步骤是谁通过实验证实的?
(4)播放米勒实验的flash动画,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分析实验:
1)米勒实验提出的问题?
2)米勒实验提出的假设?
3)米勒采用了什么模拟原始地球上的闪电?
4)米勒在实验中输入什么气体?
5)实验的结果产生了什么?
思考并讨论:1)米勒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米勒的实验引起同行的注意?
(5)思考:化学演化过程的其他阶段是否也被人们证实了呢?有没有证据证明这些阶段是可能发生的呢?
(6)小结生命起源的过程。思考与讨论以下问题:
1)原始生命起源于何处?
2)原始生命的标志是什么?
3)在现今地球条件下,非生命物质能不能再演化为原始生命了?
4)我们应如何对待现存的生命,尤其是濒临灭绝的生物?
三、聚焦点拨
1、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过程
2、生命起源的过程
(1)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
(2)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说:
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四、综合测评(略)
五、探学导航(生物进化的历程)
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